中國食用油對外依存度已超安全警戒線
--------專訪北京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彭真懷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延春
三年前曾“預警大豆”的彭真懷現在仍在疾呼“食用油安全”問題。他認為“花生產業不能再淪落大豆產業困局了”。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彭真懷跑遍8個花生產業省進行調研。他的調研小組網路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發改委、農業部、中國綠色協會等部門官員、專家,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形成了上萬字的調研報告。
據悉,目前該報告已急呈高層并引起高度關注。而相關部委也在交流意見,研究具體實施方案。
彭真懷告訴本報:從1996年以來,我國食用油市場一直被跨國糧商實際操控,對外依存度長期高達60%以上,早已超出了國家戰略安全警戒線。他認為,由于魯花5S物理壓榨技術的推廣,花生油已成為我國三大食用油之一,花生產業也因此更具有支柱性和帶動性作用。建議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規劃”,應當充分認識花生產業對國計民生的重大影響,以確保后金融危機時期國家食用油戰略安全。
經濟觀察報:為什么這么關注花生產業 ?
彭真懷: 作為一種耐瘠薄、抗干旱作物,花生在我國的一個特殊優勢是不與農爭地、不與人爭糧,可以最大程度地開發貧瘠和沙化土地,提高非耕地的有效利用率,帶動革命老區和貧困山區的農民增收致富。非常適合中國“保護18億畝耕地紅線”的思路。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7,000萬畝,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2位;總產量為1,500萬噸,占全球40%,居世界第1位;出口量在65~78 萬噸之間,占國際貿易的 40%以上,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目前,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種植花生,總產量3,300萬噸。作為重要的食用油原料,花生還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21世紀的最佳護腦食品。與2000年相比,2008年全球花生油年產量為490萬噸,增長了9%。在人類食用油消費中,花生油所占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趨勢,年消費量在480萬噸左右。其中,我國和印度消費量最大,約占總量的3/4。
一批有責任感的專家學者早就警告說,我國食用油自給率不足50%,進口量從1996年以來遠遠超過國內生產總量,食用油依賴過度。我認為需要在國家層面推廣像魯花5S物理壓榨技術等這樣的自主研發技術,避免淪入外商之手。
經濟觀察報:花生產業為什么這些年來一直被當作次要經濟作物看待?為甚么一直沒有引起重視?
彭真懷:實際上,花生產區的農民也有這個疑惑,為什么明擺著的優勢看不見?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把花生與大豆進行了比較,結論是每畝花生產量為250公斤左右,大豆在120公斤上下;花生含油率為50%左右,大豆在20%上下,花生畝產和含油率都在大豆的兩倍以上。也就是說,生產同樣數量的食用油,種大豆需要4畝地,而種花生僅要1畝地。
我們調研組在調查魯花集團時發現,1992年,魯花集團發明了5S物理壓榨技術,其中的黃曲霉素去除工藝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國家標準也依照魯花進行了修改。從我國食用油市場嚴重短缺的大背景看,這項技術涉及國家糧油安全,有助于直接減少對國際市場的進口依賴。但令人痛惜的是, 17年來一直沒有從國家層面給予高度重視和認真推廣,單憑一個企業苦苦支撐,很難永續掌控食用油安全的戰略制高點。
在相同生產條件下,一畝花生所獲得的有效經濟收入,分別是小麥的3倍、水稻的4倍和玉米的5倍。但群眾特別不能理解的是,為什么花生不能像小麥、水稻和玉米一樣,得到種植、農資綜合直補和良種農機具購置補貼?這個疑問所暴露出的一個尖銳問題,就是花生在價格形成上不享受最低保護價,完全由農民自己承擔市場風險。
我注意到,2008年4月,財政部在《中央財政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中,基本上把花生排除在政府支持的品種之外。9月,農業部發布《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年)》,提出未來8年重點培育16個優勢農產品品種,并在全國劃定58個優勢區,花生再次無緣“優勢品種”之列。
另外,現在的花生科研力量大多分散在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個別企業內,有的僅僅是農科院或農科所的一個研究室,長期以來不能有效整合資源。以追求糧食產量增加為目標的科研經費,2/3以上投向了高產糧食作物,小麥、玉米和水稻品種已經更新了幾十次,但花生主產區農民仍在沿用20年前的老品種,產量低,出油率低,混種混收混加工,品種退化已經到了瀕臨絕收的嚴重地步。
經濟觀察報:那您認為如何才能有效實施花生振興戰略?
彭真懷:花生是我國提高食用油自給率最具優勢的作物,應該從戰略上發揮這一優勢,有效抵御食用油市場的外來沖擊。并把花生種植作為開發革命老區和貧困山區的重要措施,把花生深加工作為振興我國農產品加工的支柱產業給予優先扶持。可以考慮在國務院直接領導下,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財政部、農業部、科技部、商務部、衛生部和質檢總局等有關涉農部門,共同研究制定《花生產業振興規劃》、《花生種植布局規劃》和《花生科技支撐規劃》,形成系統完整、高效運轉的制度保障體系。
在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只有花生的出口量長期處在世界第一的地位。一旦從國家戰略層面予以重視,統籌布局花生產業振興的方向和重點目標,我國就完全可以迅速提升國家競爭力,實現由花生大國向花生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具體戰略建議包括:一、建立高產量、高含油量和高油酸的三大品種育種計劃;二、推廣地膜覆蓋栽培、機械化生產和基因工程等先進技術,形成精準農業發展模式;三、制定配套的產業保護和支持政策,保證種植、儲運和加工等各個環節的關聯參與者都能獲得社會平均利潤率。并在長江以北省份優化種植布局,重點在新疆和沿黃河8個省份形成優勢產業帶。
經濟觀察報:如何培育花生產業的龍頭企業 ?實現公司+農業合作社+花生種植農民的產業鏈條?
彭真懷: 從我們在調研中掌握的情況看,龍頭企業是花生產業化的引擎,是農民增收的核心帶動力量。我國食用油消費量占世界16.4%,必須培育獨立自主的民族產業,加大對大型企業集團的扶持力度,培養一批具有戰略眼光的高素質企業家。比如魯花集團,是最大的花生油專業生產企業,年設計生產能力80萬噸,但由于原料緊張,有1/3的產能處于閑置狀態。為此,我們呼吁今2010年春播之前,能出臺扶持花生種植的政策措施:一、實行良種補貼每畝60元、種植面積和農資綜合直補每畝83.97元,對產量、農機具購置和保險保費給予高額補貼;二、鼓勵大型企業集團選育優良品種,給予每畝60元直補;三、做好種植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及其它配套建設,在花生主產區探索“企業得原料、農民得實惠”的產業化運作模式。
在支持龍頭企業的過程中,我建議各級政府應從財稅、金融和項目立項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著力解決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具體包括:一、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8]149號通知精神,對采用魯花5S物理壓榨先進技術的企業,地方負擔的企業所得稅免征部分改為中央財政直補給企業;二、通過中央財政免息或貼息貸款,幫助龍頭企業向農戶墊付生產周轉金和收儲資金;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優先貸款,對收購儲備50~200萬噸花生的龍頭企業,可以考慮作為國家儲備糧庫給予資金支持。
經濟觀察報:如何解決花生種植品種老化,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機械化水平低等問題?
彭真懷:振興我國花生產業迫切需要優質高產的新品種,迫切需要資源利用率高的栽培模式,迫切需要找準科技服務的支撐點和突破口。我們認為應實行政策傾斜,以企業為主體,選育高產量、高含油量和高油酸的花生品種,在重點產業帶集中連片種植魯花一號、魯花二號等優質新品種,探索統一整地、統一供種和統一病蟲害防治模式。同時,還應當加大力度推廣地膜覆蓋栽培、機械化生產和基因工程等先進技術,選擇一批花生生產縣作為科技示范縣,改善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的工作條件和手段,組織一批有動手能力的專家到示范縣進行技術指導。
為了提高花生產業的科技含量和整體效益,我們建議“十二五”期間增加重大科技專項,在大型企業集團建立科技創新體系。比如我們調研的魯花集團,研發的5S物理壓榨工藝,獨創了去除黃曲霉素的分離技術,出油率高,代表了世界食用植物油的最新發展方向。由于掌握了這項核心技術,魯花花生油被稱為“中國的橄欖油”,成為“人民大會堂國宴用油”。可以考慮在魯花集團設立國家花生工程研究中心,安排專項資金進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梯次研究開發分離蛋白、磷脂和多酚等精深加工產品,最大限度地利用粕餅等副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推動花生產品加工業向食品制造業形態轉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