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者按:吸取慘重教訓,對于陳志武等鸚鵡學者以及為其提供活動舞臺的南方報業集團,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
《新民周刊》“外匯投資局中有局”一文記載: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稱:“這是中國資金海外收購十年一遇的機會。” 經濟學家謝國忠也鼓動說:“中國的國有銀行應該去國外狂買信用資產。” 詳見:http://www.wyzxwyzx.com/Article/Class4/200712/28616.html
《經濟觀察報》“中投公司面臨129億元付息壓力”一文記載:去年11月26日,本報率先報道了著名金融學家陳志武的建議:中投公司應該趁著次貸危機這一“十年難遇”的機會,買入受次貸危機影響而急需資本注入的國際大型金融機構股權。詳見:http://www.p5w.net/stock/news/zonghe/200801/t1463288_1.htm
《瞭望》“謹防金融海外投資‘火中取栗’”一文記載:“中國的國有銀行應該去國外狂買信用資產”,前摩根斯坦利亞太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不久前曾發出這樣的呼吁;“實在是太便宜了……這是十年不遇的機會,”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也鼓勵以中國投資公司為首的金融機構,對深受次貸危機影響的海外金融資產“下手”。詳見:http://www.wyzxwyzx.com/Article/Class4/200712/28997.html
2000億海外收購學費買來啥教訓?
余豐慧
補辦完“身份證”的中投公司羞澀地亮出了60億美元的浮虧;兩拓合并失敗后,中鋁公司的80億美元虧損毫無遮擋;中國平安沒有施行它那1500億元龐大的融資計劃,但157億元的虧損計提已經完成;QDII沒肩負中國人海外淘金的使命,1120億元投資,已現600億元的浮虧。如果接著往下算,今年海外收購的損失肯定越過2000億元(12月18日《中國證券報》)。
再加上許多銀行等金融機構購買美國次級債券,提前清盤了結的損失,這一兩年中國企業投資海外的損失2000億元也打不住。
當然,有人會說,這是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是非常特殊的情況。而實際上,去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后,全球金融不確定性已經大大增加,金融危機苗頭已經出現,而中國的一些金融企業在一些專家的忽悠下毅然決然的走出海外大舉并購,結果造成今天的損失。還有人會說,有些只是賬面浮虧,一旦世界金融市場穩定下來,經濟開始復蘇,浮虧可能減少甚至轉虧為盈,但是,必須認識到,從目前美國經濟金融現狀看,經濟走向衰退已成定局,短期內恢復可能性非常小,并且,美國金融市場的丑聞不斷暴露出來,比如:納斯達克前主席麥道夫詐騙案。
說到底,中國的金融企業對海外金融市場的水到底有多深?并不十分清楚。在這種情況下,盲目出擊海外,一旦遇到風浪就會遭遇不測甚至全軍覆滅。比如:中國平安購入富通集團共計1.21億股,浮虧超過157億元事件。連中國平安也不清楚在世界上這么知名的金融老牌企業,一夜之間說倒掉就倒掉了。再比如,近日炒得很熱的納斯達克前主席麥道夫詐騙案,隨著調查深入,已有超過30家的跨國銀行、對沖基金、個人投資者爆出可能遭受損失。誰能想到堂堂的世界金融中心的納斯達克主席竟然是一個詐騙犯,并且持續詐騙時間那么長。
從世界金融市場看,由于上個世紀30年代爆發金融危機后,世界范圍內沒有再出現類似大危機,平靜了幾乎百年時間,世界性金融危機只是當作歷史故事在講述,人們思想上出現麻痹大意。從中國情況看,一是對世界金融市場缺乏了解,在世界金融市場里中國處在小兒科階段;二是中國這幾年飛速發展,實力壯大后,過分、盲目自信情緒泛濫,與日本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如出一轍,日元的大幅升值,使得日本國內覺得自己富得流油,紛紛到美國投資、并購,結果要么損失折半,要么血本無歸。
中國2000億海外收購學費買來的教訓是珍貴的。任何時候都要把資金安全放在第一位,什么抄底呀?出擊呀,并購呀,抓住時機呀,首要考慮的是風險有多大,資金是否安全。在世界金融市場里,中國要老老實實再當幾年學生,然后,再盤算出擊海外進行并購。在金融危機沒有見底,經濟不確定性增強情況下,要稍安勿躁,最好老老實實先做好本企業經營,先做好國內市場,等待時機再談“出海”。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12/18/content_10522488.htm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12/17/content_10515710.htm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