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憑啥為證監會的失誤買單?
來源:東方網 作者:譚浩俊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080628/u1a3681622.html
股民可以為股市的風險買單,也可以為自己的失誤買單,但是,決沒有為管理層的失誤買單的義務。但是,連續8個月的狂跌,卻是股民們真真實實地在為管理層的失誤買單,而且買得有冤無處伸。對于已經被物價漲得無所適從的股民們來說,股市的無休止、無目的、無理由下跌,更是雪上加霜,讓他們欲哭無淚。
首先,股民們在為管理層不規范的審批行為買單。股民們都清楚,中國股市出現今天這個局面,決不是偶然的。股市中充斥著那么多垃圾公司,怎么可能健康運行?那么,這些垃圾公司又是如何混入到股市中的呢?很顯然,與管理層的審批行為不規范有著必然的聯系。想想看,一家企業要上市,需要無數次地奔波于企業與審批機構之間,需要派專人到審批地去“攻關”,這樣上市的企業還能是規范的嗎?一個王益,就“造就”了那么多家上市公司,而且,在調離了中國證監會以后,仍然能夠操縱企業上市,這樣上市的企業,能對得起股民嗎?審批機構如此審批企業上市,上市公司質量還能提高、股市還能健康運行嗎?在這樣的股市中,股民還能夠得到利益嗎?能不為管理層的失誤買單嗎?
第二,股民們在為管理層的決策失誤買單。我們勿需要舉更多的例子,股權分置改革一項工作就足以說明管理層決策水平的低下,決策能力的薄弱。郎咸平說,他在2005年就已經警告過中國證監會,千萬不可以改,股改以后帶給股民的就是無盡的掠奪。三年以后,郎咸平的話兌現了,股民們在獲得了一些“蠅頭小利”以后,在為股改的失誤買單了,買得沒完沒了、沒有盡頭。我們并不反對股改,股改是中國股市必走之路。問題在于,股改不應該這么早,更不應該不問青紅皂白所有企業一律實行股改。想想看,股市中有那么多垃圾公司、垃圾企業,他們巴不得通過股改把風險轉嫁到股民身上。可是,管理層根本不顧市場的可能,根本不考慮股市的實際,更不顧股民的利益,只知道盡快出“政績”,股改完成了,風險卻全部拋給了股民。如果管理層有點股民意識、有點大局意識、有點管理水平,能夠作出這樣的決策嗎?能夠不分企業好壞、一股腦兒進行股改嗎?股市還會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嗎?
第三,股民們在為管理層管理無方、監督不力買單。如果在審批行為不規范、決策失誤以后,管理層能夠認識到自己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市場監管,或許還能夠減輕市場的波動、減少股民的損失。可是,連這最差的一步棋,管理層也沒有去走,而是任憑市場狂泄,任憑投機者損害普通投資者的利益。熱錢的隨便進出、機構與企業的勾結、上市公司做空企業、股市募集的資金亂用瞎花、繼續讓不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市場、盲目審批基金、出臺一些漏洞百出的政策等等。說今天的股市已經退回到二十年以前,這話絕對不算過分,不僅不過分,甚至可以認為,在管理和監督方面,還不如二十年前規范、認真。一個管理無方、監督不力的股市,如果能夠健康發展,那是神話,股民能夠獲得利益,那是笑話。面對股市的“跌跌不休”,面對股民的嚴厲斥責,近一段時間以來,管理層開始有了一點聲音,什么穩定要成為基金公司的第一責任,什么要嚴厲打擊股市造謠惑眾者,什么要讓股民獲得最高利益等等。我們要問的是,股市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管理層應當承擔什么樣的責任?管理層應當如何向股民交代?管理層憑什么要讓股民為你們的失誤買單?管理層還準備讓股民買單到什么時候?
郎咸平:股改以后帶給股民就是無盡的掠奪
http://finance.qq.com/a/20080626/001616.htm
編者按:著名經濟學家郎咸日前在寧波的一個論壇上指出:股改以后帶給股民就是無盡的掠奪。因為股改本身就是錯的,所以必定失敗。判斷股市下一步走勢,必須先判斷好政府的政策走向;中國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金融與產業戰爭……
【提問】:大小非解禁后,過冷的經濟部門持有大量過熱部門的錢,導致非常多大小非,我想大小非解禁未來的趨勢
【郎咸平】:05年的時候我已經警告過證監會千萬不可以改,股改以后你帶給我們的股民就是無盡的掠奪。就是今天的大小非的問題。證監會說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因為股改本身就是錯的。
05年我說他錯的,結果說完以后股價大漲,他說郎教授你也會錯嗎?!我說我不會錯的!你看08年股價大幅下跌。貨幣戰爭里面有一個羅斯科爾德家族,馬克思資本論里面有四次談到這個家族,這個家族在二十世紀之后開始衰落了,這個家族很有意思,他在撒切爾夫人時代,代英國政府進行過股改,各位請注意,資本主義皇冠上的明珠,資本主義的領導者,他所做的股改是最符合全英國人民的利益最大化。我拿他的股改和我們的股改做對比,你就什么都懂了。這就是為什么證監會會做這么蠢的事,因為他根本不聽,根本不學。我這個話在04年、05不斷的講股改不能做。
當時他們提出股改三定律:1、上市公司必須具備信托責任的職業經理人經營,所謂的信托責任你一定要為股民創造財富,一切所作所為必須為股民的利益。2、只有好的公司才能股改,壞的公司不準股改。原因在哪里,因為股改是英國政府背書,壞公司進行股改,一定傷害到股民,影響英國政府的信譽,所以好公司股改,壞公司不可以股改。3、股改之后的公司,英國政府有一票黃金股,它具有百分之百的否決權,如果股改后的公司,所作所為會影響到股民的利益,英國政府可以一票否決,這是我們天天罵的帝國主義的國家,和我們證監會可愛的股改相比,定律一,我們上市公司經理人有多少是有信托責任,有多少人是為老百姓利益奮斗,我不敢說沒有,但至少不多;定律二:英國是只準好的公司股改,而我們誰都可以股改,這么多壞公司股改,不知道會傷害到老百姓嗎?!老百姓誰在乎呀!?定律三:我們社會主義政府居然百分之百的退出,不可理解,沒有黃金股,市場經濟嘛!英國這種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政府為了保護中小股民,他對每一家股改公司保有一股黃金股,而我們是百分之百退出,什么結果呢?證監會在演一個鬧劇,大小非在英國會是一個問題呢?不會的,英國政府一票否決就沒有事了,我們呢?又是這個法律,又是那個法定,還是搞不好,為什么?因為你水平不夠,你根本就不懂,什么是股改。如果當時證監會肯聽我一句話,按照英國這個三定律做下來,今天根本就沒有大小非的問題。當然我說過,我講話沒有人聽的,狗也不聽,夫人也不聽!
到最后,三年過去了,我們才知道,股改是徹底失敗的。而我們全體股民為這個失敗擔上多大負擔你知道呢?如果在05年他聽我的話呢?沒有問題的!
太平洋證券股東大會嚴防死守 不準股東問王益
◆《每日經濟新聞》云南報道
上市不到一年的太平洋(601099,收盤價19.36元),最近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籠罩在它身上的眾多迷霧一點沒有消散。公司究竟是IPO,還是借殼上市?這些在其他公司看來不值得一提的問題,到了太平洋身上卻完全變樣了。
昨日太平洋證券在云南安寧市召開2007年度股東大會,本希望身處漩渦中的太平洋能夠給股東們一個交代,但參會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公司這次股東大會開得太蹊蹺,會上對一些關鍵問題只字不提,對于股東的一些提問更是置若罔聞。
股東大會現場太冷清
太平洋證券2007年度股東大會召開的地點安寧市溫泉鎮是一個度假區,氣候條件很好,常常是晴空萬里,不過6月26日晚上突如其來一場雷陣雨,使氣溫有所下降,甚至給人帶來了絲絲寒意,而這與太平洋證券2007年度股東大會冷清的現場“相得益彰”。
據一位參會人士告訴記者,參加會議的股東人數為21人,代表了公司總股本90%,超過13億股股權。但實際坐在現場股東席上的股東,只有10人,而且絕大多數是該公司的高管和員工,偌大的會議室顯得很空。其中中小投資者少得可憐,更不用說機構;參會的股東大部分都是太平洋的法人股股東代表。
而會議的內容也是一些常規的,比如審議董事會報告、監事會報告、財務決算報告等等,一共有七項議案。
股東想提問 請先“報備”
此前,記者參加過不少公司的股東大會,即便是中國平安這樣的大公司,這樣備受關注的公司,其股東大會也留有充足的時間讓股東代表自由提問。然而,在太平洋的股東大會上,股東們根本沒有這樣的待遇。據一位參會股東戲稱,“想提問,請先報備!”
究竟怎樣報備?據該股東稱,在公司公布的一份會議須知中,有條很特別的規定:“大會召開期間,如股東擬在股東大會上發言,應當先向大會會務組登記……表明您的發言意向及要點,并簡要注明所需時間。”公司董事長王大慶還在會議上強調,股東若臨時要求發言或者提問,發言內容必須與會議審議議案有關,必須得到許可,發言內容不能夠超出本次會議的審議范圍。
這位參會的股東說,這些要求有點像是霸王條款。而真正到了股東提問環節時,王大慶僅僅選擇了一些普通的問題交給相關高管進行回答,而對于一些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該公司卻拒不回答。其中,有股東向大會報備了這樣的問題:公司上市是否存在違規問題?王益案件是否會給公司帶來負面影響?但這樣的問題卻石沉大海。
董秘:敏感問題將統一安排披露
盡管對于大家關心的一些關鍵問題,太平洋方面很少提及,但公司董秘林榮環還是出面澄清了一些不痛不癢的傳聞。
首先是有媒體報道稱,公司上市前,2005年業績巨虧2億元,原因是太平洋證券違規參與二級市場的投資造成的。對此,林榮環表示,虧損2億元的主要原因為2005年公司營業支出中有1.65億元用于彌補原云南證券保證金的缺口。
另外,也有媒體報道質疑,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否是“明天系”?林榮環表示,太平洋證券的實際控制人不是“明天系”,而且也沒有單一控股股東和單一實際控制人。對于傳聞太平洋證券股東中的北京璽萌置業等是否受“明天系”控制,董秘林榮環認為“毫無根據”。
太平洋股東大會的股東提問環節,在走過場般拖延過去之后,王大慶宣布大會結束。會后,有人追問太平洋證券董事長、董秘等,希望澄清王益案件是否會對公司產生負面影響,但當事人都顯得十分謹慎。
林榮環表示,對于這些傳聞,公司會進行統一的回應,但他并沒有表示究竟在什么時候向廣大股東作出明確交代。
鏈接:太平洋深陷上市漩渦
隨著王益案件的曝光,上市不到一年的太平洋證券成了大家關心的焦點。
2007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太平洋突然登陸A股。 券商上市在去年的大牛市中再普通不過,然而,太平洋“不走尋常路”的上市途徑,卻在業界掀起不小的波瀾。
2007年太平洋參與了云大科技的股權分置改革,太平洋證券向深圳天翼投資發展公司等4家公司增發1.02億元,用于云大科技的全體股東進行換股,云大科技從此退市,太平洋證券似乎準備借殼云大科技上市。然而,太平洋上市后卻并未使用云大科技原來的交易代碼,而是用了一個新的交易代碼。該公司董秘林榮環在上市路演時強調太平洋是IPO,并不是借殼上市。
如果不是借殼上市,那么其IPO程序就更 “獨特”了。一家公司要上市,必須經過十分嚴格的審查程序,而且太平洋證券2004年~2006年連續三年的凈利潤依次為-1623萬元、-20051萬元和13192萬元,根本就不符合連續三年盈利的上市基本條件。
借殼上市,需要證監會重組委的審核通過,IPO需要發審委的審核通過。兩者皆無,太平洋卻憑著證監會一紙 “《關于太平洋證券有限公司股票上市有關問題的批復》(證監辦公函【2007】275號)”,以及上證所一紙通知,就將該公司“推上”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很多資深業內人士認為,該公司上市在法律程序上有問題。
最近關于原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前證監會副主席王益被雙規的消息,又將太平洋證券推上風口浪尖。據《財經》報道,太平洋上市說明書顯示,天津市順盈科技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王磊持有太平洋1%的股權。王磊后將主要股權轉讓給王薇,知情人士稱王薇是王益的妹妹。
傳王益已交代所有問題 國開行當年曾拒絕接收他
2008-6-28 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 唐 瑋 北京報道
一知情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王益已經在6月20日交代了所有的問題,焦點集中于收受賄賂、家屬經商等,但目前尚無官方說法。
記者還獲悉,當初王益因事從證監會調至國開行時,國開行有關領導并不愿意“接收”,后來才勉強答應。此后近十年間,王益雖身在銀行,心卻仍在證券界。6月23日,國家開發銀行的網站上已經沒有了關于王益的簡介。
隨著時間的推移,盤根錯節的“王益案”正在一點點地露出“真相”,多家券商牽涉其中。
而伴隨“王益案”的,不僅有各種市場傳言:高層人事更替、王益與魏東自殺緊密相連……還有A股的肆意下跌,市場信心嚴重低迷,6月20日,2700點關口告破。
證監會主席尚福林6月22日在證監會黨委會議上明確表態,將對利用虛假信息和謠言操縱股價的行為,加大打擊力度,對涉嫌犯罪的,積極配合公安司法機關依法查處。他同時表示,任何市場都是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實現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在他“要穩定資本市場”的表態后,A股市場有了小小的反彈,但6月27日在券商IPO再啟等幾大利空因素的影響下,上證綜指低開近百點再破2800。
身在銀行心系證券
對王益來說,資本市場才是他最大的斡旋舞臺。
自1999年2月起到2008年6月初,王益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知情人士透露說,1999年王益因舉報信過多而調離證監會,國開行有關領導并不愿意“接收”,后勉強答應,起初,其只分管政策研究,后來才分管政策研究室、稽核評價局、業務發展局、投資業務局,排行第三。近10年的銀行生涯,卻不是他心之向往。
一位銀行界人士也告訴記者,顯然,在國開行不可能和他在證監會那樣如魚得水。《財經》雜志的報道稱,王益在國開行并不得志,一直郁郁寡歡,真正理解他的是證券行業的人。
比起銀行界,王益在證券界顯然資格老得多。1992年10月至1995年10月任國務院證券委辦公室副主任,并參與了證監會的初創,并于1995年11月至1999年2月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分管發行、基金等關鍵部門。1985年11月到1992年9月,在中央顧問委員會辦公廳工作,并曾任薄一波秘書。
這些年,王益“往來無白丁”,奠定了其星羅棋布的關系網,這也是其離開證券界,投身銀行圈多年后,依然能直接插手證券界諸多事務的原因。
6月23日,國開行網站上對高管的介紹僅有其余三大副行長,之前,即使是6月18日國開行正式回應王益被“雙規”的消息之時,他的簡介還在,現在已經被正式撤銷。
國開行新聞處的一位人士對于記者的疑問,以“不便評論”作答。而國開行的組織架構圖上,依然由一位行長、四位副行長、一位紀委書記、兩位行長助理組成。
廣發證券叫冤欲撇清關系
盡管王益被“雙規”的原因還無官方說法,坊間也衍生出各種版本,但核心都指向了2007年資產市場“一絕”的太平洋上市事件(詳情請參考本報《太平洋證券上市路徑揭秘》一文)。
大致路線是,王益的親屬利用國開行的巨額貸款收取巨額“財務咨詢費”,然后用部分所得購買了大量太平洋證券的原始股。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在媒體報道了太平洋蹊蹺上市之后,其弟王磊將用來資本運作的公司快速轉讓給妹妹王薇,后王薇也從公司退出。無論是王磊還是王薇,僅僅是名義持有人的轉讓。有關部門也一直調查太平洋證券上市事件。
近期資本市場另一大案廣發證券借殼的內幕交易案,據傳也有王益身影,但廣發證券的相關人士卻向記者表示,這有點牽強附會。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爆料,稱王益暗中使力助廣發證券上市。理由是,廣發證券代理總裁李建勇是王益的同門師兄,兩人師從原西南財經大學校長劉詩白教授,私交甚好。而且,云大科技曾經是廣發的小股東,在廣發與中信收購戰中,堅決地站到了廣發一邊。
廣發證券原總裁董正青的內幕交易案將延期開庭,被解讀為受“王益案”影響。
廣發證券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董正青涉嫌內幕交易案僅僅是其個人問題,而非公司層面,并且代理總裁李建勇為人一貫老實,與師弟王益僅僅是私人關系。
上述知情人士說,王益作為副主席分管證監會股票發行的1995年11月至1999年2月間,廣發證券的投資銀行業務在各省攻城略地,業務范圍由原來廣東一隅,迅速擴展至全國。
但分析人士指出,廣發投行真正出成果的是2000年后。廣發證券公布的歷年投行業績數據顯示,1995年至1999年,承銷金額僅僅為2.9億元、19.6億元、36.4億元、41.9億元和31.2億元;而2000年至2002年則達到了86.4億元、53.7億元、49.5億元。
“涌金系”與王益的關聯也在朦朧之間顯現。真正理解王益的魏東,領導國金證券成功借殼上市,執掌“涌金系”有聲有色,卻在不久前離奇自殺。現國金證券董事長雷波曾是王益在證監會任職時的秘書,聲稱“與王益無業務往來”。
王益在資本市場的這些如蜘蛛網般的關系,亟須一一理清,其錯綜復雜的案情,也將揭開帷幕。
正如尚主席所言,任何市場都是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實現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一個大案畢,市場更健康。
花 絮
王益軼事:主席臺上“呼呼大睡”
本報記者 賀江兵
今年6月8日,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益被“雙規”,震動金融界。一時間關于王益的報道鋪天蓋地。
作為《華夏時報》的一個文字記者,本人很少拍照,但是,對于王益例外,本報記者曾委托一位攝影記者拍得王益最難見到的一些照片。僅想用圖片說明王益之“牛”。
第一次見到王益是2005年11月3日,記者參加了由中國金融協會、央行的《金融時報》主辦,央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大力支持的一個活動——首屆“中國金融論壇”,論壇主題是“金融生態:中國金融發展面臨的考驗”。
這個會議級別非常高,一行三會和金融高官云集,其中央行有正副三位行長出席,省市分管金融領導等也去捧場。
這個會議的內容基本不記得了。唯一記得的是,在這個會上,王益給記者留下“偉大”的印象。盡管剛剛從事新聞工作,但是,一眼能看出王益系非常之人,他根本沒把上述人士放在眼里。
因為,會議進行不久,王益便在主席臺上旁若無人地熟睡了。由于本人是文字記者,便委托一攝影記者記錄下這一幕。從圖上看,王益睡得很安詳,看起來很疲憊,盡管當時真不知道他為什么這么忙、為什么這么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