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城鄉一體化”
陳英
從媒體的宣傳報道中獲知,城鄉一體化即擴大城市圈,即小城鎮建設,即衛星城建設,即拆鄉建鎮,即拆縣建市,即大馬路工業園,即人氣商氣……
我不知道,農民從中能夠得到多大實惠、多少好處。
成都近郊有個紅砂村,別具特色的“都市農業”示范點就在紅砂村。
紅砂村在城市東三環路以外,外環路(繞城高速)以內,全村314戶居民,總人口1127人,其中勞動力700余人。全村現有耕地976畝,其中用于花卉種植870畝,占耕地面積的90%。2003年,紅砂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040元。
無疑,紅砂村是成都近郊一個值得贊譽的成功典范,是農民奔小康的榜樣。都市農業現代化就是城鄉一體化,種糧種菜的紅砂村農民一變而為栽花種草的都市農民。
探究紅砂村成功的秘訣,不難看出,有利的地理條件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紅砂村地處大城市近郊,近水樓臺先得月,是搞都市農業、城鄉一體化缺一不可的自然因素。其二是政府的積極引導,大力支持。同時,紅砂村加大了土地合理流轉和引資力度,發展了屬于自己的花卉產業,打造出一個集觀賞性、休閑性和消費性為一體的“紅砂村”品牌。其三,也是紅砂村成功秘訣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那就是紅砂村人沒有失去最為寶貴的土地資源。紅砂村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做文章”。他們不僅把紅砂村開發成為都市后花園,而且把自己的房屋修建成具有川西風情的花鄉民居。紅砂村從窮到連吃水都困難的地步一躍而起,成為都市明珠。
東邊日出西邊雨。我們再來看看,北郊的情形就大不一樣了。北郊的幾個村(恕我不提村名)論條件,與紅砂村基本相同:地處三環路之外,繞城高速以內。論地理條件,北郊的幾個村擁有川西平原的風水寶地,地下水豐富且溝渠縱橫,土地肥美,物產豐富,比地處淺丘的紅砂村更勝一籌。
然而,如此優越的環境,北郊幾個村的農民卻與小康無緣。他們有肥得冒油的土地,有良好的發展機遇,有黨的好政策,但北郊的幾個村卻陷入農村改革的泥潭。
比起東郊的紅砂村,改革的號角最先在北郊吹響。因為北郊地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因此更利于工業園和房地產開發。
十多年前,開發商的眼睛就骨碌碌盯準北郊這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政府牽頭,開發商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從農民手中拿到了土地。十年過去了,北郊幾個村的失地農民仍然無法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北郊幾個村的發展卻讓少數人先富起來,而少數人的富裕卻是以犧牲農民手中的耕地為代價。
北郊幾個村的農民再也不能像紅砂村人那樣做大文章。沒有紙(土地)怎么做文章。大城市近郊農民失地,即意味著貧窮,是眼下不爭的事實。在看似繁榮的背后,失地農民住著自己的破舊房子偏安一隅。他們成為一塊變味的泡沫。
有識之士普遍認為,中國人口的增長、經濟建設和農業用地之間的矛盾日益嚴峻,加之各種自然災害和對土地的超限度掠奪都將對糧食安全構成威脅。當然,對于公益事業的支持,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是,以某些既得利益集團的自身利益而并非公益事業大肆從農民手中掠奪土地,后果不言自明。
其實,我們更需要把對農村進行無限索取轉為無限投入。保護農村,保護耕地,即保護我們的生命線。
在農民走出土地這個問題上,一些人以偏概全,說什么使農民從土地、農村永久性地解放出來,讓農民盡快變為市民,真正消除城鄉居民兩種身份制度。我認為這不是根本解決身份制度問題的辦法,而最主要的是觀念的改變。假如中國農民全部走出土地,農民全部變為市民,沒有了鄉村,沒有了農田,沒有了種糧人,我們大家吃什么。
城鄉一體化,不是一刀切得了的,囫圇吞得下的。只見大的城市不見大的鄉村,以一葉障目,城市勢必失去繁榮的基礎,不成比例的發展勢必帶來難以消除的隱患。
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吃飯問題更重要。
失地農民是在社會保障體系中求生存,紅砂村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求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