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 經濟轉型帶來嚴重后果
解放思想,大膽前探
很顯然,盡管很多評論家還是用這種方式來透視十七大報告,但這樣的方法很難看到十七大報告所要透視的最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中國未來要走的道路。
長達數萬字的報告,其中心思想表現在如下幾句話中,不妨全部引用:“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不斷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發展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并豐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
在這段短短的話語中,“社會主義”、“黨”本身和黨所推行的“發展”道路,一切都沒有了定論,一切都在探索之中。在歷史上,所有的共產黨都是預先設想好自己所要追求的“主義”,界定好自身的政治定位和發展模式,然后再來動員社會力量來追求既定的“主義”和發展模式。
但從上面引述的這段話中,中國共產黨顯然已經拋棄了這種完全自上而下的做法。盡管中共還在提馬克思主義,但自鄧小平以來,“實事求是”早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代名詞。
應該強調的是,這段話中所說的“社會主義”、“黨”和“發展”(道路),這些都是中國政治中最為敏感的詞匯。即使社會層面或者黨內有爭論,一旦體現到黨的文獻中時,就是“既定”的了。
現在,這些關鍵政治概念和“什么”、“怎樣”等疑問詞聯系在一起了。就是說,無論是“社會主義”,“黨”還是“發展”模式,都不是既定的、固定的,而是具有開放性的,向未來的開放。
從探索未來的角度,更容易理解胡錦濤所強調的改革開放“不可能一蹴而就”,“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的意義。
經濟轉型帶來嚴重后果
改革開放,尤其是鄧小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南巡”以來,中國經濟社會急劇轉型。這個轉型就是從從前的計劃經濟轉型成為市場經濟。
向市場經濟轉型具有雙重的不確定性。一是這個過程的不確定性,就是鄧小平所說的中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其二是市場經濟本身的不確定性。人們知道西方理想類型的市場經濟如何,但并不知道市場經濟生長到了中國的土地上后會演變成怎樣。
但不管有怎樣的不確定性,市場經濟就是“彼岸”。經過了將近三十年的探索,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套基本市場制度及其這個制度下運作的市場經濟。
然而,不可否認,正如十七大報告所坦言的,這種轉型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后果,如收入分配不公和貧富分化、環境急劇退化、黨政官員腐敗等等。正是因為這些問題,近年來,中國社會就中國的發展道路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尤其是新自由主義一旦主導中國改革,財富創造加速,財富從多數人向少數人的轉移更快。很少一部分富裕了,但窮人也越來越多了。鄧小平早年所倡導的“一部分先富裕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后半句就變得飄渺起來。
左派對此的激烈回應也因此很容易理解。作為社會正義化身的毛澤東主義開始回流,并且在一些社會階層尤其是弱勢群體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一些老革命家、退休老干部面臨的社會現實與他們想象中的理想背道而馳,也因此紛紛以各種方式上書請愿,要求中共中央反思鄧小平,反思“三個代表”。
利益和思想的分化和政治化,如果處理不好,必然具有嚴重的政治后果。這個挑戰是中共領導層必須面對的。在今年三月“兩會”(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前夕,總理溫家寶以個人名義發表五千字長文,來闡述發展、效率與社會正義公平之間的關系等問題,為“兩會”的政策討論定一個基本調子。
作者是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
來源:聯合早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