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迎來重大轉機時刻 瘋牛行情接近尾聲
2007年9月4日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張庭賓
在美國次債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動蕩,中國資產泡沫加速膨脹的背景下,此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討論意義重大而深遠,它標志著金融調控已經不僅僅是央行、銀監會、證監會、財政部等各部委的要務,也不只是國務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已經成為執政黨最高級別的課題
上周的兩則消息令筆者十分振奮,其市場信號意義非比尋常。
一、有媒體報道,在首期6000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發央行之后,自9月份起可能將有2000億元向銀行間市場發行;二、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探討了世界金融形勢和深化我國金融體制改革,金融安全成為關鍵詞。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先后講到“保障金融安全”、“確保國家金融安全”、 “加快構建金融安全網”等語句,并將金融的認識提高到“現代經濟的核心”的高度。
這兩則消息都是筆者期盼已久的,其間存在著密切的邏輯關系。
發行特別國債是宏觀調控的最具針對性的舉措之一,而發銀行間市場是保障其更合法有效的選擇,這是本人一直堅持的觀點。
今年2月12日,筆者在《“錯藥方”將把“世界工廠”置于絕地》一文中指出:“加息和人民幣升值一樣,會吸引更多的熱錢偽裝成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潛入境內,流動性愈加失控,猶如火上澆油。”而發行特別國債才是有效打擊流動性過剩這條蛇“七寸”的絕招。
然而,今年前5月,在某些人士的“人民幣加速升值加息緊縮論”的誤導下,人民幣加速升值2.05%,兩次加息,加上2006年的兩次,共計四次為 1.08%,其結果正如本人預警般“抱薪救火”——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成倍增加,CPI加速上漲,資產價格迅猛膨脹,上證指數至5月30日已急漲了 54.25%,迫使財政部采取“印花稅”的嚴厲手段,方令瘋狂的股市一度冷靜下來。
此后,宏觀調控迎來重大轉機時刻。6月20日前后,隨著2000億美元特別國債發行申請提交全國人大消息傳出,股市判斷正確而敏銳,其后兩周上證指數回調約800點,資產價格調控有望收到實效。
值此關鍵時刻,某些堅持“人民幣升值加息緊縮論”的人士,利用決策層顧慮中小投資者損失較大的心理,威脅說特別國債直接發行銀行間市場,將更嚴重沖擊股市,只能發給央行。筆者隨即發表《特別國債發銀行間市場同樣可不沖擊股市》予以反駁:國家千方百計地想收縮流動性,一直難以找到有效方法,現在它已經被市場認同和消化了,為何反而退縮了呢?同時強調:特別國債發央行和發銀行間市場客觀效果實際一樣,只是發央行的思路“會越走越復雜,最后變成一團亂麻”。而勇于堅持發銀行間市場將“鞏固股市中期調整的成果,避免某些力量挾散戶利益以脅迫宏觀調控,并在今后變本加厲,股市更加動蕩,散戶投資者損失更烈”。
遺憾的是,在某些人士的輿論魔術之下,特別國債這一宏觀調控的“神兵利器”被他們用障眼法隱形了,宏觀調控又回老路。此后兩度加息,再降低利息稅 15%,合計提高一年期存款收益1.0395%,“緊縮”力度極大,然而在市場已經普遍預期將要加息和降利息稅的情況下,7月20日股市先行大漲,并在此后僅31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狂漲了30.8%。“人民幣升值加息緊縮論”終于用鐵的事實將自己逼入窮途末路。
因而,現在重提特別國債發銀行間市場意義重大,這里至少有兩層含義:一、從技術上看,發央行實際執行較難,部門間博弈定價僵局仍需市場來裁判;二、在“人民幣升值加息緊縮論”已被徹底證偽的情況下,重提市場發行意味著特別國債發行將取代加息,成為收縮流動性的主要手段。今后,過熱的宏觀經濟和發燒的資產價格將真正被澆一盆盆涼水 ——發特別國債、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換言之,從2006年10月底開始,與此輪人民幣加速升值、加息互為因果,基本同步的狂牛股市將接近尾聲。當然,若同時采取醞釀出臺《反熱錢法》犀利反擊,將可以馴服這頭狂牛。
如此讀解的理由是:一來由于美國次債危機擴大化,美國更渴望外部宏觀環境穩定,不希望人民幣加速升值以增加美國通脹壓力,布什總統8月30日甚至“意外”地對中國示好:“中國經濟正以令人矚目的速度發展,對美國的出口是機遇。中國正在努力擴大內需,各國應對此心存感激。”第二恰是8月28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討論金融的內在精神。
在美國次債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動蕩,中國資產泡沫加速膨脹的背景下,此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討論意義重大而深遠,它標志著金融調控已經不僅僅是央行、銀監會、證監會、財政部等各部委的要務,也不只是國務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已經成為執政黨最高級別的課題。
這是筆者期盼已久的,在2月15日刊發的《熱錢瘋炒工行預演2008對華貨幣戰爭》一文已寫道:“現在,‘貨幣戰爭’對于中國崛起的潛在危險性,已經遠遠超過‘臺海隱患’的威脅,因此,建議中央決策層,將‘貨幣戰爭’的機制和對策作為國家最優先考慮的戰略課題之一。”
此次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標志著執政黨下決心掌握駕馭現代金融市場的核心能力,決意以中國國家和人民利益為出發點,主動地剖析全球金融體系,自覺地防范金融風險,積極地優化建設中國現代金融市場體系,并將最終在中國“世界工廠”的基礎上建立全球頂級的國際金融市場。
筆者同時深信,隨著這一進程,某些曾經在中國瞞天過海的“金融幻術”將越來越缺乏市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