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跨國企業成環保漏網之魚
本報記者 陳麗娟 發自上海
昨日,一份來自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環保黑名單”中披露,百余家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多個投資公司或分公司都存在超標排放、違反中國法律法規的現象。百事、雀巢、通用、三星……這些在環保方面一直擁有良好聲譽的跨國企業,竟然“榜上有名”。一時間,公眾嘩然。國人似乎此時方才意識到:原來“污染大戶”不僅只是三無小企業,這些有著所謂嚴格環保標準的跨國企業也會成“污染明星”。
長期以來,官方與民間的環保力量都將聲討的矛頭直指中小企業。言必譴責中小企業非法排污,行必重拳關停不達標小企業。在一些地方,大型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的污染狀況,卻成為環保監管的薄弱環節。
然而,相比國內一些小企業來說,跨國公司污染環境的行為更加讓人痛心疾首。
粗放式的產業格局,使得我國存在大量因缺乏資金、技術、社會責任感而污染環境的小企業。但跨國公司通常都資金雄厚,擁有領先的技術和防治污染的經驗,原本完全可以阻止污染事件的發生。據了解,黑名單上的一家著名日本公司在日本的8家工廠里有7家都達到了零排放,但是在中國卻連最基本的排放標準都沒有達到。這些視中國法律為兒戲的跨國公司不僅樹立了“壞榜樣”,更給尚處于建設期的中國市場經濟帶來巨大的破壞。
“我們希望跨國企業不要在中國實行雙重道德標準。”發布此份“環保黑名單”的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如是說。
何以許多跨國企業在其本土厲行環保,不敢越雷池一步,可在中國實行的則是另一套社會責任標準?不能不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為了GDP而對跨國公司的縱容。并且在吸引外資的旗幟之下,地方環保部門也很難在監管跨國企業的污染上有所作為,更由于受到種種牽制,讓它們難以直接行使處罰權。跨國企業的污染行為,因此才愈演愈烈。
跨國公司等大型企業往往生產規模巨大,一旦發生污染,破壞力也將是極其巨大的,更將造成社會跟風的惡劣影響。而相反,如果這些企業作為企業公民中的強勢群體,能夠率先遵從國家標準,反而能帶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有助于形成良好風氣。
當我們為太湖環保風暴關停整改近千家中小企業拍手稱慶之時,對大型企業污染的監督和懲治亦當跟進,進一步完善對外資企業的環保監管,也同樣是保護環境當務之急。
國際金融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