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股市大地震的"震中"
貨幣戰爭
很多人似乎并不明白次級房貸何以能產生如此之大的殺傷力, 甚至包括絕大多數業內人士. 他們看到的只是10萬億美元房貸市場上出現了2萬億的問題貸款, 既沒有影響全局的規模, 也看不出消費者因此減少了消費, 既然消費占了美國GDP的70%, 那么為什么會影響整個經濟呢? 這是一種經典的經濟學的錯誤分析. 問題出在貨幣供應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遠遠大于他們的想象. 實際上經濟的繁榮和衰退首先是貨幣供應變化導致的.
那些大牌分析家們僅僅從次級貸款的規模看問題, 當然會認為這不是大麻煩, 這些人中也包括了伯南克(至少他是這樣表態的). 他們的視野中存在著一個盲點, 既債券市場的流動性與市場心理的相關性比其規模要重要的多. <貨幣戰爭>第9章中我們提到了MBS的流動性問題, 這部分是2006年上半年完成的, 當時還沒有出現"合成CDO"這樣的"高純度濃縮型資產毒垃圾"產品, 所以雖然我們預見到MBS的流動性將是危機的焦點, 但沒想到風暴來得這樣快. 當市場發生恐慌時, 債券的流動性會急劇下降, 情況完全類似在一個只有狹窄出口的劇院里發生火災時那樣, 所有人爭相而逃, 結果是誰也逃不掉, 而這種心理只會激發更劇烈的恐慌. MBS危機才剛剛冒煙, 一旦有人驚叫, 局面將無法挽回. 沒有認識到這一層是多數經濟學家們輕視MBS危機的根源.
債券市場的流動性直接決定了銀行系統創造”假錢”的能力,一旦債券市場流動性凝固, 銀行系統就無法將自身資產負債表上的毒資產轉移給債券市場投資人,它就只有自己扛著“炸藥包”等著危機的到來, 銀行系統是斷然不會這樣做的. 這樣一來, 流動性的供應就中斷了. 一邊是債務不斷發生內爆, 一邊是”假錢”供應中斷, 股票市場和經濟擴張還能撐得住嗎? 當今世界的金融市場本質上和“龐氏騙局”已經相當接近了, 一切美好的局面必須依賴新錢的不斷涌入, 一旦沒有錢涌進來, 這局游戲就該結束了. 考慮到MBS市場每年發行規模是1.9萬億美元, 再加上基于其上的CDS和CDO, 目前沒有其它的債務工具能夠取代它對流動性創造的"貢獻". 所以一個失去"造錢發動機"的紐約股市在可見的未來只有一個方向, 那就是震蕩中下跌.
這一切是有人早就看到并試圖從中謀利的嗎? 這就是<貨幣戰爭>中最有爭議的"陰謀論"的地方了. 我們其實正在親眼見證這一過程.
如果<貨幣戰爭>的作者能在一年以前就預見到MBS流動性危機, 并由MBS危機最終擴展到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全面恐慌, 那么水平高出作者N倍的國際銀行家會看不出來? 美聯儲的主席看不出來? 他們不僅早就知道結果必然是這樣, 而且從理論到實踐大力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不然何以解釋格老對"按揭貸款創新"的始亂終棄呢? 何以解釋美聯儲在5年中狂降16次利率, 然后再連升17次利率, 這不是人為制造貨幣供應的巨大波動從而為"剪羊毛"創造條件又會是什么呢? 美聯儲眼睜睜地看著次級貸款和CDO這樣的資產毒垃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從一個幾百億美元的"涓涓細流"發展到數萬億美元的龐然大物, 他們可曾做過什么嗎? 對銀行業的監督管理本來就是美聯儲的份內工作, 他們倒是一直在"監督"著全過程, 但卻沒有任何"管理"措施. 這種知情與縱容構成了陰謀的一個組成部分. 還有, 放松銀根與收緊銀根會對經濟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他們早就玩了近百年了, 不會是今天才"恍然大悟"的. 國際銀行家們也許沒有計劃到設計出"合成CDO"產品這樣的細節, 他們只需要在宏觀上確定大方向, 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 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們會自動創造出各種細節來的.
我們在今年3月就已經預言了第二次股市地震的時間是2007年的10月前后, 看來最近兩周的紐約股市暴跌已經體現了第二次地震的特征. 如果不是本周三和周四紐約股市收盤前20分鐘之內,"天使"從天而降拯救了市場,情況會比現在看到的糟得多.
下一次地震的"震中"會是什么呢? 那就是MBS債券市場突然流動性凝固,這將引爆利率掉期這個最大規模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 它的名義價值規模已經超過了100萬億美元.
美國所發生的一切對中國的股票市場和經濟是否會產生影響呢? 這樣影響的規模和方向又是什么呢? 我們下回書接著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