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特別國債存在損害國民福利的可能性
2007-6-29 南方都市報
葉檀
成立中國巨無霸金融航母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新聞不是一天兩天了,除了業內人士之外,沒有人太當回事。最近一個新聞引起關注,財政部要發行總計1.55萬億十年期的特別國債,作為政府外匯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匯投”)的資本金,并已提交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一項。看來萬事俱備,只等一聲令下,所謂中國的政府投資公司就要正式啟航了。
這一模式看得到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的影響,新加坡模式已經成為我國新一輪改革的經驗來源,從國資到外匯投資,全都成為模仿對象,此輪改革進入核心區,一旦模仿不當,或者模仿未得神韻,將引起我國經濟大波動。新加坡模式所以成功,嚴明的法治、市場化的考核以及專業人士的運作,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55萬億的數額不小,一旦投放市場,將會引起怎樣的反應?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在說明時用了四個有利于:有利于抑制貨幣流動性,緩解人民銀行對沖壓力;有利于促進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改善宏觀調控;有利于降低外匯儲備規模,提高外匯經營收益水平;有利于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提升國家經濟競爭力。
除了前兩個有利于之外,后兩個有利于用“希望”來表達更恰當一些。遠的不說,以匯投首筆向私募基金集團黑石股權投資為例,由于黑石上市后除第一天外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跌穿發行價,導致匯投30億美元投資損失近5000萬美元。當然,此筆投資屬于長期投資,幾天內的漲跌不足為據,但說明了我國外匯投資存在極大風險,追逐高風險高回報更是如此,因此,在安全的基礎上尋求增值并不容易。我們不應忘記陳久霖案件,缺乏期貨專業人才是被國外公司牽著鼻子走,到最后索賠無本,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而匯投同樣如此,我國要在國際金融市場游戲,上場的選手恐怕就難以湊齊,得依靠外力才行,或者直接投資國外石油、礦山、貴重及稀缺金屬、木材等資源類行業企業的股權,等著收取全球資源價格上漲的紅利,即使如此,也存在資產估價、世界資源市場作價等高難度問題。
除了這一個風險,匯投面臨的更大的風險還在于,如何進行形成有效的市場機制,從四大國有資產公司成立,不良貸款回收率只有區區百分之十幾,可是從人員安排、運作成本等方面來看,可謂得不償失。如果你非要說完成了國家規劃,使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轉危為安,也未嘗不是理由,但是,不以市場化、專業化的安排,偏偏要用成本最高的方式進行,不要告訴我,是因為中國錢多不怕交學費。
匯投公司是否會重蹈覆轍?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內控機制,當我們熱心于新加坡的政府公司時,絕對不應該遺忘他們成功的核心是嚴明的法治與市場化的考核與專業人士的運作,三者是成功的充要條件,缺一不可。目前準備建立的制度包括國務院及有關方面正盡快制定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完善風險管理和市場運作機制;中央財政將建立“中央財政外匯經營基金”,用于核算特別國債和外匯資金的收支情況。
希望這些制度能夠真正建立在法規與預算方面的硬約束,由國家審計署定期審計,并對利潤有嚴格要求。但目前的設置卻增添了道德風險,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相當于由財政部承擔了利率和匯率成本,而對匯投公司進行了豁免。財政部是政府機構不是企業,由財政部兜底不如說是讓全體納稅人兜底,這樣的制度安排對于聲稱要走向國際市場的匯投公司,可以視為父愛主義的又一標本。
第二,匯投公司如何使投資收益超過運作成本,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嚴格說來,匯投公司的資本金雖然是國債而來,但其最終來源是外匯儲備,即國內經濟增長的收益,與每個國民利益相關。
根據鐘偉測算,匯投公司需要承擔發行人民幣債籌資的利率成本、用人民幣向央行購匯時的貶值成本及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本身的運作成本,合計三方面成本在8%-10%之間。人民幣處于上升通道,國外熱錢追逐人民幣紅利,紛紛到中國投資,如迪拜世界集團投資長Yu Lai Boon表示,迪拜與中國官員已開始商討國家投資機構間的合作事宜,中國將考慮我們在中東和西方已有的投資項目﹐而我們將考慮的是中國境內的項目。我國外匯儲備卻在壓力下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這就要求操作者具有世界一流的運作能力,保證收益在15%以上,否則還不如投資美國長期國債。
僅從以上兩方面來看,特別國債對于我國經濟就有不可忽視的長遠影響,更別說,特別國債對于利率市場化、對于中國流動性面臨的中期收縮都有重大影響。如果投資長期失利,則是對于全體國民福利的損害,從目前來看,投資失利的風險極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