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造船業“西移”真相:拒絕在華“總裝”
(07.04.06) 來源: 中國船舶信息中心
國際造船業權威咨詢機構英國克拉克松(clarkson)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和2月中國船廠承接新船訂單380萬噸(CGT),占全球新船訂單總量的49%,連續兩月保持世界第一,而同期韓國訂單量僅為200萬噸。
一般情況下,每年一月份的造船訂單量大致反映當年訂單趨勢。但也有觀點稱,這是由于1-2月中國主力船型散裝船(普通貨船)訂購數量增加而發生的暫時性現象。
“但中國的追趕速度令人震驚”,克拉克松這樣形容。
不過,我國船舶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弱、配套業發展滯后、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國防科工委船舶行管辦主任張相木指出,我國船舶工業必須盡快提高整體水平,消除“先進造船能力不足、自主研發能力弱、船舶配套對外依存度高、造船生產效率低”四大瓶頸。
中科院院士楊槱向媒體表示,中國造船業的現狀依然主要靠低成本優勢取得訂單,配套設施大多依靠國外進口,這些設施的國內研制生產尚處于初級階段。
浙江社科院研究員谷迎春向本報表示,造船是一個高風險的“中間產業”,在國民經濟116個產業序列中,其產業鏈涉及97個行業,其影響力系數居前十名。而一些不確定的外部因素,如國際市場的周期性波動、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都可能對中國造船業形成挑戰。
實際上,世界第一的背后隱藏著更深的危機。對此,張相木指出:“我國造船能力在‘十一五’末將達到2300-2500萬噸,我們正在著力提升船舶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配套業發展,提高生產效率。如果我們的目標實現,就不會出現泡沫。”
3月30日,韓國STX株式會社在大連臨港工業區舉行生產基地開工儀式,同時吸引40余家韓國企業考察大連船舶配套產業園。
在大連市有關方面興奮的同時,業界卻發出另一種聲音,“這次組團考察,表明韓國企業計劃加大投資中國造船業。但我們分析發現,韓國造船廠只是來料加工,幾乎不建設總裝廠。”
“談的都是配套加工項目,只將分段造船技術輸入中國。”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鄧璇玲表示,在日、韓造船企業新一輪對華投資中,大多數是在建設來料加工性質的船體分段制造基地,其“拉動效應”微不足道。
“分段加工”路線圖
“STX在大連長興島共有6個具體項目,全部投產后,將幫助STX的年產能由25萬噸提高至50萬噸。”韓國STX株式會社會長姜德壽在開工儀式上表示。
據介紹,STX株式會社先后于2006年9月、12月與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管理委員會簽訂兩期投資協議,累計投資達4.92億美元。
業界人士指出,盡管STX上述項目總投資近5億美元,但是大連基地僅扮演著為STX韓國總部提供“零部件”的角色。
“總體規劃中確實提到建設造船廠,但僅限于小型船,技術含量不高。”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員指出:“所謂建設造船廠,其實是為了某種目的,因為國家在審批監管方面越來越嚴格。”
據介紹,由于造船材料需求急劇攀升,韓國船企承接能力達到極限,“被迫”加大轉移中國市場,從而緩解資源短缺局面。商務部網站的資料表明,進入2006年,外資造船項目進入國內的勢頭更猛,但像全球最大的造船商韓國大宇、三星重工等進入中國的布局路線與STX如出一轍。
將于今年7月投產總投資達4億美元的三星重工榮成造船廠,其規劃設計同樣采取“分段制造”模式。
三星重工有關高層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三星重工榮成基地主要經營范圍為造船、拆船、機械鑄造以及陸地及海洋鋼制結構物,產品全部出口韓國。三星重工于1999年在寧波建設第一家年產12萬噸的綜合工廠,以加工生產船體分段、艙口蓋為主,產品全部運回韓國船廠組裝。
“拉動效應”微弱
“船體在中國造好了,油漆也刷好了,最后運回國內進行總裝。最可怕的是,這一運作模式正在中國的海岸線急速擴大。”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經濟研究中心工程師梁文川表示。
據梁文川介紹,上述韓國、日本企業樂于向中國轉移船體分段業務,其目的十分明顯:其一,低成本吸收中國造船業的材料與基礎資源;其二,封鎖造船核心技術;第三個因素在于運輸方便。
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就船體分段制造成本來看,中國比韓國同類工廠低40%,因而大多數國內投資項目主要為韓國總部提供分段制造,最后在韓國組裝成船。
商務部網站的一份報告表明,目前在山東,三星造船、伽耶造船、成東造船、大宇造船這幾家的總分段加工能力為95萬噸。對于韓國企業而言,如果將這95萬噸分段能力集中總裝,造船能力約400萬載重噸,產值約400億元。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這些企業并沒有給當地發展造船業帶來拉動效應。不僅在關鍵造船技術上,中方將一無所獲,相反,本土企業發展所需要的高級人才卻在向外企流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一位人士表示。
目前山東造船加工貿易產業集中在產業鏈的組裝環節,土地、勞動力、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較高;其次,產業布局集中在相對狹小的沿海地帶,土地、電力、民工等要素資源供應緊張現象日漸凸顯。
商務部有關人士指出,進入中國的韓、日造船企業,除青島現代涉及整船制造外,其余都是分段加工或對外宣稱二期工程為整船制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