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資產泡沫遠遠沒有結束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陳旭敏
中國的美元命運
也許中國的股市、房價會在未來某個時段震蕩調整,但是,一種可能的不幸是,中國目前的股市指數和房價還不是終點,中國的資產泡沫也遠遠沒有結束。
很抱歉這些判斷可能會觸痛到中國公眾的情緒,尤其是那些持幣待購、天天期盼房價下跌的老百姓。但是,一些歷史經驗,或許更能讓我們看清未來,如果歷史還會重復的話。
歷史經驗證明,一個國家的資產泡沫,雖然形成于這個國家的貨幣升值過程或升值壓力中,但是其資產泡沫歇斯底里的根源,最后都是這個國家受壓于“強權”國家,采取錯誤的貨幣政策所致。
一種可能的結果是,一旦人民幣升值到頭,也是美元突然崩潰的時候,屆時,人民幣或許被要求擔負穩定美元匯率的重任,接下來的邏輯是,人民幣雖然不一定進一步升值,但很有可能重蹈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和八十年代日本的覆轍:中國會被迫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以防守美元崩潰的匯率,從而將資產泡沫推至瘋狂直到破滅。
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華爾街大崩潰,就證明了這一點。1925年,在當時時任財政大臣丘吉爾的倡議下,英國重新返回“金本位”,由于當時英磅高估,導致英國要求黃金持續流入的美國實施通脹政策,以支持英國盯住金本位,美聯儲只好持續降低再貼現率,為已經步入牛市的股市再注興奮劑。
而至1927年,英國的金本位再度岌岌可危時,美國再次迎來了一個類似于目前G7組織的芻形---英格蘭銀行行長諾曼、德意志銀行行長少赫特、法蘭西銀行行長李斯特,他們鼓勵美國再度放松銀根,以維護英國的金本位,于是,美聯儲再次被迫就范,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已經過熱的股市推至大崩潰,為人類涂炭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伏筆。
歷史驚人的相似。60年后,相同的厄運降臨到日本。雖然很多人錯誤地認為1985年廣場協議是日本資產破泡沫的原兇,但事實上1987年的“羅浮宮協定”,才是日本資產泡沫的禍首。
1987年,廣場協議后日元升值后的兩年,美元再度受壓創歷史新高的“雙赤字”而狂瀉不止,而2月份五大工業國簽署的“羅浮宮協定”,要求日本放松其貨幣政策以守住美元兌日元1:140關卡,此后,日本央行積極的貨幣政策,終于播下了日本泡沫經濟的惡種,并將日本拖入十年衰退的深淵。
人民幣似乎正在朝著這種“美元圈套”狂奔,雖然離目標距離尚遠。近日來,中國人民幣迭創新高,尤其是進入2007年后,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先后21次創出匯改以來新高,短短3個多月已經升值1.08%。
正在親密接觸的的中美貿易摩擦,表面上主要矛盾集中在人民幣的“低估”匯率上,但事實上,美國的目標卻意在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美國新任財長保爾森幾次訪華,就明確透露出信號,只要中國的金融市場開放,后面的事情就可以由美元配合幾個對沖基金來解決,即使目前號稱萬億的外匯儲備也將打水漂。
一個不安的事實是,相對于人民幣升值來說,美元似乎更應該貶值,持續的經常項目赤字和財政赤字,已經讓美國債務積重難返,但相反的是,美元在2002年-2004年后貶值后伴隨著美聯儲的加息急速反彈,即使是目前,也一直是乍弱還強,似乎就在等著人民幣升值到盡頭,然后一舉崩潰,從而引爆中國的資產泡沫。
國家外交、金融市場從來就不是一個曲水流觴的君子游戲,更可能的是一種弱肉強食的叢林規則,中國雖然目前無論是政治、外交、軍事都相對獨立,但受人于柄的經濟增長格局,很有可能使中國就范于美國的“美元圈套”,而人民幣升值在西方經濟理論中的“自我實現”,正在鋪就中國資產泡沫趨熱、瘋狂、崩潰的末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