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資的最終結局: 后合資時代的中方話語權危機
2007年04月11日
深圳商報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周,來自一汽-大眾的確切消息表明,一汽-大眾市場部原中方部長正式調離,接任他的是來自大眾中國外方職員吳紹葛。
有觀點認為,一汽將占據長達26年之久的一汽-大眾市場部部長一職拱手讓出,從而在市場品牌推廣和銷售這兩大核心部門失去主導權,再次在“后合資時代”凸顯出了中方話語權危機。
回顧一下歷史。1996年,一汽-大眾汽車銷售公司成立。在談判席上,德方就明確提出一汽集團必須逐年返還銷售公司5%~15%不等的股份給一汽-大眾,否則德方將在捷達的換代車型提供等方面予以限制。2003年3月,由一汽集團所持股權轉讓給一汽-大眾,德方從此在銷售公司持股40%。2004年6月北京車展后,南北大眾宣布聯合降價。此舉被認為是在市場份額被侵吞的大背景下,大眾整合南北大眾,重新開始爭奪銷售話語權的標志。
相對于大眾,同屬一汽-大眾的奧迪則采用了相對低調的模式,由一汽-大眾成立奧迪事業部。此后將奧迪的進口車業務和奧迪一起并入中國事業部,看起來合資企業的權利更大,但外方實際控制了奧迪的銷售權。
大眾高層一直對外宣稱,對包括整車投放的選擇,以及零部件的共用有絕對話語權。但誰都明白,把銷售渠道握在手里對大眾保住中國市場份額更為關鍵。
同樣在奔馳、寶馬、沃爾沃等合資企業,中外雙方的銷售話語權的博弈仍在進行,但中方抗爭的無力已經開始越來越明顯。
中方以前為了引進外資品牌,以“以市場換技術”的觀點來開解自己。但在這個越來越現實的“后合資時代”,技術學到了多少不得而知,但是市場卻沒有控制在中方手中卻是不爭的事實。怎么通過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合理合法地調整汽車合資企業中外雙方的力量平衡,是擺在中方面前一道現實的難題。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