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光看這個名字的話我肯定不會在這部電視劇上著意。因為第一,確實不知道是干啥的;第二,我本來就很少看電視劇。
前幾天在觀察者網的公眾號上看到一篇評析《裝臺》的文章,其中兩點讓我特別在意。一是底層敘事,二是劇情的發生地、電視劇的拍攝地都在西安。
人對于自己的家鄉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游子在外,情誼更濃。至于我們這遠在大洋彼岸的,更是思鄉情切,尤其在這疫情下的彼岸世界里。
改革開放以來,位于祖國西北的家鄉陜西與東部沿海地區迅速拉開差距。十多年前有句話很流行,說“中國的東部像歐洲,中國的西部像非洲”,家鄉陜西就在這個“非洲”的范圍里。
近些年來的現代城市劇大多都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拍,只有需要西部落后地區反襯的時候才給幾個鏡頭,以西安為“主戰場”的電視劇我還沒看過。
數年前我看過根據陜西籍作家路遙、陳忠實作品《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改編的同名電視劇。這兩部劇充滿了陜西的“味道”,但一個是上世紀前半段的事,一個是上世紀后半段的事,都離當下有一定距離。
前兩年有一部改編自作家馬伯庸同名小說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非常火,也有陜西“味道”,但那是唐朝時候的故事,無從以其了解當下的陜西。
《裝臺》有開創之功,事情就發生在當下的西安。無論是城市的美景,還是城中村的雜亂,都是那么的真實,那么的不加粉飾。我雖不曾住過城中村,但見的也多了,劇中的場景給人極強的代入感。
以前看過的當代電影電視劇常常讓人覺得“假”。不說劇情,僅那場景就讓人難以相信這是當下中國的城市。出國前我長期生活在東南沿海一線城市,但那些劇里即使拍到這些發達的城市,也不免過分的粉飾,使人覺得完全不像我們所住的城市。
《裝臺》中的人物也很有真實感,順子的那幫裝臺兄弟和我那些讀到初中就去打工的農村小伙伴簡直神似。每一個人,每一個類型,我都能在老家村子里找到原型。他們被拖欠工資或者干完活老板跑了的事,我曾聽說過無數次。
我有個叫軍的發小,從小好打架不學習,初中沒讀完就去打工了。雖說沒什么文化,但干活踏實肯出力,人又豪爽,沒幾年就混成個小頭頭了,帶著一幫兄弟叔伯在各家工地上干活。每年春節回家,從不曾聽得他喊苦喊累,唯一抱怨的是沒拿到工錢。我幾乎沒聽他說過哪一年是拿到全部工錢的。
盡管多年前時任總理就為農民工討薪了,但直到現在2020年代,問題仍然存在。來美國三年多,跟美國的底層藍領工人也有不少交流,他們沒有這個問題,而且兩周或者一周就要領一次工資。
相比較而言,中國的底層工人真的很可憐,工資低不說,干了活能不能拿到全額辛苦錢還得看運氣。這兩年聽說國內的情況好一些了,但能準時準點拿到全部工資的農民工也只是一部分。
劇中鐵主任挪用裝臺工人勞務費去投資,扣下裝臺工人工資給自己買車這兩件事也是非常的寫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原型很多,苦了的就是最底層干活的人。
社會制度、國家法律首先是應該用來保護這些底層民眾的,他們是這個社會財富最主要的生產者。而在鐵主任這樣的人面前,光是信息的不對稱就很容易讓他們血汗白流。保護他們就是保護這個社會的有效生產,同時也是保護人類的良知不被物欲橫流的大潮所擊倒。
劇中的陜西美食也是一大亮點。我是個不好吃的人,對美食一般沒什么感覺,但出國日久,看到劇中老家門口大街上也能吃到的各色小吃,不免也垂涎起來,想著將來回國一定要好好吃一遍。
我是在YouTube(美國視頻網站)上看這部劇的,看劇的過程中也瀏覽了一下視頻下面的評論,幾乎是全面的好評。我再看了看豆瓣上的評價,說什么的都有,批評的聲音不少。這可能就是所處的地方不同,大家看劇的心境也不一樣吧。
這部劇自然不是沒有瑕疵的,其中問題,尤其是劇情上的問題不少。我看到中間幾集的時候,差點兒沒耐心看下去。劇情時而拖沓,時而突兀,有一些地方似乎并不合邏輯,但我還是看完了,而且是熬了一個通宵,一口氣看完的。
作為海外游子,看到自己家鄉這樣的好劇,挑剔心理可能比國內的人要少很多。我們更愿意看它好的地方,更愿意把它往好處想。對于那些似乎不合邏輯的劇情,我們在心里也會盡量給出合適的解釋。
事實上,國內網上的批評,有中肯的,也有不少可能是因為本人生活經歷的原因,不能理解而已。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同階層的不同想法,不同生活遭遇形成的不同心理機制和思維方式,有時候是他者所難以理解的。
就像長久流傳的那個段子,美國小孩疑惑非洲小孩沒有飯吃為什么不吃面包呢。“何不食肉糜”這種事聽來夸張,但這樣的思想、認知差異在生活中并不少見。將“何不食肉糜”倒過來就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這是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但表現的認知差異是一樣的。
我很小的時候想象不出城里孩子的幼兒園是什么樣的,我上大學那會兒聽說東部沿海地區的人一頓飯吃一萬多塊,我也想象不出他們到底是吃啥。
對于《裝臺》中的幾個主人公,有不少人認為他們不正常,不合邏輯,但依我來看,幾個人的思想、行為都講得通,這些人我在生活中都遇到過、聽說過或者也能想象得出。
《裝臺》展示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同的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給出正面的或負面的解讀。我從未為一部電視劇寫過觀后感,這是第一篇。因為我從中看到了真實的國內老家,也看到了跟我們和我們老家親戚朋友一樣的普通民眾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喜怒哀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