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茅草
詩畫︱纖夫
繪畫教人怎么看才能看見(看與看見是不同的兩件事,只有很少的人才能把兩者統一起來),因此繪畫保存了兒童所特有的那種生趣盎然的,天真未鑿的感情。(勃洛克《色彩的語言》)
魯迅的文章,語言生動冷峻,人物個性立體鮮明,思想深邃。他用“資產階級的乏走狗”、“四條漢子”、“叭兒狗比他的主人還厲害”等給你呈現了鮮活生動的畫面。
他的作品讓我們歡樂、悲哀、沉思、奮起。讀魯迅的作品,時時會想起他頭發根根直立,不時會吸上兩口煙的智慧、憂郁、沉思的面孔。他就在你的正對面,時而漫不經心,時而開懷大笑,時而劍拔弩張。他有時讓你豁然開朗,有時讓你悲憤莫名,有時會讓你想用刀來刺自己,讓自己卑微的血痛快地流溢。
魯迅的思想深邃豐富,但有許多也往往會被我們忽視。纖夫同志的《畫說魯迅》教我們怎樣看、怎樣看見魯迅。
“世間大抵想到指揮刀所以指揮武士,而不想到也可以指揮文人——《而已集·小雜感》”。魯迅的這句話,你怎么看和看見了什么呢?纖夫同志用一個小人物拿著像筆又像刀的“武器”站在一柄巨大的指揮刀上讓你看見。我們看見了什么呢?“404”、“五毛”、“××文人協會”、“××局中的小人物”……他們勇猛地向前沖鋒;他們日夜不停制造著平庸之作,他們幫忙和幫閑。多少還有點良知者還假裝無可奈何地說:“服從命令”。糊涂的蠢蛋絲毫感覺不到自己正踩在一柄巨大的指揮刀上。
懸在空中的蟲子,它被“為人處世”托著。它僅僅只想吃上一口樹葉,“為人處世”不僅是托著我們吃上一口樹葉的托盤,更像是我們流下來的一滴又一滴的血淚。
當我看到“一腳踏著文學,一腳踏著革命”的畫作時,讓我發現了深藏于內心深處的怯懦與卑微,讓我詫異、吃驚,為之出一身冷汗。我當初怎么就沒有看見,它讓我不得不拷問自己的靈魂。
郁達夫在《憶魯迅》一文中說: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的一死,人們自覺作出了民族的尚有可為;也因魯迅之一死,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國家。
魯迅先生的文字并沒有死去,因為他描繪的畫面依舊存在。《畫說魯迅》結合現實向我們揭示了許多也許過去我們未曾看到的東西。它讓我們激動不已而又彷徨不安。它促使我們讓自己的思想更加純潔,它獨特的解讀無疑是我們奮發的動力和前進的信心。
英雄的血,始終是無味的國土里的人生的鹽,而且大抵是給閑人們作生活的鹽,這倒實在是很可詫異的。
一一集外集拾遺•《爭自由的波浪》小引
自然,“喜怒哀樂,人之情也”,然而窮人決無開交易所折本的懊惱,煤油大王哪會知道北京撿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饑區的災民,大約決不去種蘭花,像闊人的老太爺一樣,賈府上的焦大,也不愛林妹妹的。
一一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
寂寞舊文苑,
平安新戰場。
兩間余一卒,
荷戟獨彷徨。
——集外集•題《彷徨》
凡事徹底是好的,而透底就不見得高明。因為連續的向左轉,結果碰見了向右轉的朋友,那時候彼此點頭會意,臉上會要辣辣的。要自由的人,忽然要保障復辟的自由,或者屠殺大眾的自由,一一透底是透底的了,卻連自己的本身也漏掉了,原來只剩得一個無底洞。
一一偽自由書•透底
世間大抵知道指揮刀所以指揮武士,而不想到也可以指揮文人。
一一而已集•小雜感
“革命”和“文學”若斷若續,好像兩只靠近的船,一只是“革命”,一只是“文學”,而作者的每一只腳就站在每一只船上面。當環境較好的時候,作者就在革命這只船上踏得重一點,分明是革命者,待到革命一被壓迫,則在文學的船上踏得重一點,他變了不過是文學家了。
一一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
耶穌說過,富翁想進天國,比駱駝走過針眼還要難。但說這話的人,自己當時卻受難(passion)了。現在是歐美的一切富翁,幾乎都是耶穌的信奉者,而受難的輪到了窮人。
一一南腔北調集•《一個人的受難》序
我看中國有許多知識分子,嘴里用各種學說和道理,來粉飾自己的行為,其實卻只顧自己一人的便利和舒服,凡有被他遇見的,都用作生活的材料,一路吃過去,像白蟻一樣,而遺留下來的,卻只是一條排泄的糞。社會上這樣的東西一多,社會是要糟的。
一一書信•一九三五年四月,致蕭軍、蕭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