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響應號召封閉在家,家里物資逐漸已不足,但總想著再堅持一下,少吃一點,不出去給前方的防控戰士添麻煩。
隨著新任管理者到位,疫情防控進入攻堅戰。2.15“武漢發布”發出通告《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知,明確住宅小區封閉管理主要措施》,2.16又發布《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告》。要求所有社區人員非必要的出行,一律不得外出。
但千萬人口要吃飯,因此“生活物資采購”自然包含在“非必要”條件之外。縱使三天只派一人出外,三人為一戶,數學不好的我也能算出,每天還是平均會有近百萬人在戶外合法活動。
我曾把傳染性病毒比喻成濺落的火星子,一不小心掉落在人口稠密的特大城市武漢,導致了一場無妄大火。撲滅大火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建立隔火帶,再分而滅之。
防疫策略如此簡明,但人不是沒長腳的草木,“隔而不離”直接導致了“封城”之后一道道的封閉禁令失效,預期的一個“14天”周期,被迫一次次的延遲推后,成了“后會無期”。
每次發布封閉禁令后,甚至,直到昨日,我還在本地各個微信群里,見到附近商場“排長隊”“搶肉”的視頻。作為本地人,我能很輕易的分辨真偽,招牌、建筑、雪的厚度,都能證明,這就是近日武漢拍攝的。“封”而不“禁”,這個困境一直都存在。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相比網絡上一些“痛心疾首”的恨其不爭,我其實能夠體諒這些大爺大媽,因為他們不是翻圍墻出的小區,指定的超市也是按規營業的。在不確定的感染幾率面前,肚子里的餓顯然更加真實。
誰也不能確定,每一個奮勇搶肉的老爹爹老婆婆背負著的,是不是有殘疾者或是更加體弱的家人。與其何不食肉糜的感嘆,不如引導怎樣能不讓大家擠占哄搶。
說回到目前階段的防治重心,我覺得可以很確定的說,一定是在社區!社區!社區!應該以更決絕的姿態、更有效的措施,把戰斗的主戰場轉移到社區。
小區封閉、居民禁行的最大難點在于生活物資配送。目前武漢市內居民約一千萬人口,按照昨日(2月16日)“武漢發布”通告里的數據,漢陽某社區六千戶共一萬多人口,社區人員努力之后也僅是配送了27戶的蔬菜供應。
雖然發布的公告禁止了小區人員外出,但大多的基層執行時,僅是禁止跨區活動,并沒有禁止進出小區。是人就要吃飯生病,就必須要采辦補給。無奈的背后,是社區配送能力的先天不足。
就我所在的社區,也明確被告知,他們的配送能力僅能照顧到居家隔離的疑似患者或個別有出行障礙的人員。其他居民的生活物資從易到難主要來自三個途徑。一是存貨,二是幾天一次的派出體健者外出采購,三是在一些業主素質相對較高的商業小區,自發組織的團購直送。
存貨熬到如今基本所剩無幾,團購直送門檻較高、覆蓋面有限,所以普遍施行的是隔幾日外出采購一次。市內每個區域只定點開放了部分較大型的商超,假設共計開放有200家商超,粗略按照每日一百萬人需要外出采購,那么平均每家商超每日接待量就有五千人。就算折半,那也是每日兩千多人涌入。再疊加盡可能要備足補給的擠兌心態,每個超市的貨量就尤為顯得不足,特別是蔬菜肉類貨品就極容易發生哄搶。所以在一些人口稠密區,排長隊、哄搶肉菜的視頻屢見不鮮。
火星子這會兒在肆意的笑。
要想解決這個兩難問題,我在擱置的文章中本擬建議志愿者、黨員干部和事業編制人員派遣至超市維持秩序、加裝欄桿等措施。但戰役打到如今,已到了最后的攻堅戰階段,因人員外出采購的極大不確定性,與其讓禁足居民呼喚“這還要多少個14天,什么才是個頭”的困惑,不如采取更加堅決的手段,這也是最快速的、一個“14天”就能結束戰斗的唯一手段。
“果斷實施除防控相關工作外,杜絕所有的外出,包括任何個人物資采購,全部由社區統一采購配送”。
所以我才呼吁要把整個戰役的重心轉移到社區。只有所有的人力、物力向社區傾斜,作為酒店隔離、方艙收治、醫院治療三級隔離防治戰場外,最重要的一個陣地。只有形成統一簡明的行動方案,足夠的人力物力支撐,社區才能高效的執行,前期的“號召動員一萬多名黨員干部下基層”人員也才能各安其位、有事可做。
社區一般編制人員十來人,面對幾千幾萬的社區人員,想全覆蓋的落實任何行動都是紙面文章。在專業知識、防護裝備、人員配備、物資籌配等等,都遠遠超出了社區組織的極限。
需要各區數萬事業編制人員、黨員干部充實到基層具體工作中去,不要停留在“動口”的層面。協調生活物資集采、配送,商超、藥店統一關閉,直接按需派送到各個社區,再由臨時擴編后的“社區行動組”按需派送到戶;防護物資相應給予傾斜;調度、補充社區醫療資源,防治非病毒感染的其他疾病人員。
到今天,確診數已經超越了七萬,希望這個數字可以讓我們警醒,讓我們敢于沖破一切的阻力,用最大的決心、最果敢的手段,去打贏這場“戰爭”。別讓星星之火真的燎了原。暫停鍵已經被摁下去接近兩個“14天”,多么希望,再過一個“14天”,武漢,這座城市可以再次啟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