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延津縣的農民把視頻發到網上,譴責官方不讓用收割機收花生,因為“有領導檢查”和“揚塵太大”。
起初我還沒怎么看懂,聯系一下媒體上下文,應該是有領導進行揚塵檢查……這可就真是笑死人了,2023年,竟然還在禁止收割機收花生?形式主義形到這程度,也堪稱是個奇跡。
昨天,該地對此事進行回應,稱:“并不是不讓收,而是讓他們收的時候注意揚塵污染。工作人員解釋有誤,并沒有什么領導檢查,他們理解錯了,已經批評教育。”
這不鐵廢話嗎,鬧這么一出,就算原本有領導要去檢查,現在也不敢去了,明顯誰去誰接鍋、誰倒霉啊。
而且并不僅僅是這么一個村,有當地群眾告訴記者:好幾個鄉都不讓用機械收花生,都是因為揚塵檢查。問他們具體多少天不讓收,他們也不說,但花生最佳收果期就半個月,錯過了時間不僅費力而且影響收成。
這就令人好奇了,其他幾個鄉的工作人員也理解錯了?也是表達有誤?
還有“做好揚塵”之說,先不談在莊稼地里揚點塵有啥危害,農業生產又怎么可能不揚塵?要怎么才算做好揚塵?我覺得這些問題,還是得請那些個不下地的領導自己去做做看,是不是像他們說的一樣簡單。
說可以手工收的某些人,完全可以自己去動手試一試。延津是農業大縣,全縣種了60萬畝花生,我還真想看他們用手去幫農民們收收看。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一點也不為農民著想,想要這樣的人為人民服務,我感覺就是癡人說夢。
至于作出什么“群眾錯峰作業,降低揚塵”的決定,同樣是沒有顧及民生,沒有顧及到農民的生計。“錯峰”造成某些農民的損失之后,又要讓他們如何是好?
有趣的還是早先回復,當地官方說“接到了投訴,花生摘果揚塵太大,影響過往車輛視線,才禁止機收。”
這招禍水東引,差點砸斷自己的腿。在互聯網上他們可能稍微搬動一下是非,扯兩句國家利益,立刻能把人們分為兩撥。但在農村里,農民比任何人都懂農民,他們不會去扯什么百年大計,他們只想實實在在的談眼下莊稼里地的收成。
要是真有幾個家伙連農民收割花生那點揚塵都要吹毛求疵的去舉報,那么他一定不是農民。
所以都不是外來人,又裝什么外賓呢?早在2019年9月,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發布《花生機械化收獲作業揚塵治理指導意見》,明確要求當年秋收期間花生剝殼加工必須在室內進行。
農民收個花生都要搞份文件,真有他們的。
類似的情況當然也不會少,2019年,駐馬店上蔡縣城管局以影響空氣質量檢測數據為由,阻止農戶機收小麥,要求必須用手割……不會也是過往車輛投訴吧?
而在2021年還有更奇葩的事,天津辛口鎮有個玉米種植大戶因為農用機械車輪胎上有泥,半路被叫停罰了1.2萬元。更離譜的后續解決方案:對車輪進行清洗,出地路面鋪上紅毯才能收割。
鋪地毯收莊稼,這種脫褲子放屁的方式就問你是不是大開眼界。
要錢要到那個份上,黑社會都比他們要體面一點。種地種到那個份上,或許也只能說是一種無奈。主要是,我見過的那些土方車,似乎沒有哪輛多干凈,更沒有鋪地毯之說啊。
同樣的事情當然還有,什么環衛工蹲在地上測灰塵,一平方米之內超過5克就要罰款;什么對環衛工要求的“零落葉”考核標準;還有領導車上掉了一坨鳥屎竟然要掏空所有鳥窩的操作……這特么是得多無聊多霸道,聞所未聞,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人的思維機械了比現場機械收獲花生危害更大,如果地方基層干部僵硬的行為,導致了農民本該到手的豐收付諸流水,那便是天大的事。農收季節本身就屬于天命不可違,是農民一年的勞動收成,所謂揚塵那點事,跟萬千民生相比,孰輕孰重?這點道理我都明白,我不信當官的人能不明白。
少折騰就是最大的作為,如果連這種低到令人嘆息的底限要求都做不到,我不知道他們又還能做些什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