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人每天都要吃飯,大家把吃飯的問題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從漢代酈食其說了“民以食為天”的近兩千年,傳到今天,又有后人提出“食以安為先”所以,先對吃不到糧食恐懼,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又對今天吃的飯不像飯,糧不像糧很不滿意。但是,當今看病如春運,出生率下降停不下來,繼續說現在的糧食沒問題,是假話。
所以,得想些辦法,找些出路,能解決一些問題就解決一些問題。比如現在志愿用自然農法,傳統種子,無害種植方法的人多了起來,是能吃出健康的,可糧食昂貴,又是一個問題,很糾結很矛盾,是病了吃藥,還是從吃把關,把住病從口入,很難選擇。我倒是覺得,吃得起的你就吃,吃不起的你跟農民做朋友,自己種,把鄉下的親友聯系起來,給予他們的合理報酬,農民和消費者雙贏,別人吃特供你別眼饞,你這樣安排的產品也是特供。
老許同志在十多年來網上游的時候,就知道“特供”一詞,特供是個好東西啊!但別人的特供確實是特供,就我知道的情況,那是安排特別的人種出來的,并且是特別地區,特別特產,普通勞動者難以享受,比如“貢”這個大家懂得。而我們的特供,只能叫準特供,準特供也比農化糧不知道好到哪里,可以說農化的,改變性狀的糧食跟這種準特供沒有可比性,也就夠了。
基于此,本人就在十年前悄悄的進莊,沒有任何聲色,只是說回鄉下種點糧食自己吃,也想帶著大家一起種,于是就成立了一個叫做山水云間名稱的合作社,跟陶潛先生的桃花源接近一下,且創辦十周年也無聲無息。就這么干著探索著,有問題就改,有困難就克服,相信鄉親,依靠鄉親,走出一條會種田的種好田,會種田的不懂現代種子糧食有損身體健康的,跟他們說清楚今天事物發生的變化,可不是好玩的,阻止農化的,異化的糧食上餐桌,收到較好的效果。我們腦子里始終裝著有異化糧,農化糧,無種糧堅決不種這根弦,并且繃的緊緊的,好像在這個天大的問題上不缺弦。
所以,十年后,我體會到,要想把安全糧食種上去,不隨波逐流,那就辦合作農業,擴大種植,找出生產消費模式,按照這種模式的一個步驟一個步驟走下去。比方:首先學會種田,懂得種子的來源,表現,口感,會管理,即基礎性的工作必須學會弄懂會操作,難不住即可,總之不當門外漢,不要跟當今好些事情外行指導內行那樣,吹破天,但你讓他做他啥都不會,且胡整一氣,造成對立面。我感覺,學種莊稼,學徒三年,保證行。鄉親們最懂天氣,懂土壤,懂哪塊地長莊稼,懂管理,就是不懂現在的糧食不像糧食,飯不像飯到底是什么原因。
第二步,引導會種莊稼的農民種植莊稼。農民對種莊稼輕車熟路,但他們對種子的安全問題和除草劑的破壞性,農藥化肥的危害不清楚,只要我們制定規程,提出要求,簽訂合同,他們就能按照要求種出來,要讓農民得到較高收益,愿意跟著走,能夠克服道路,相鄰,用水,機械,曬場等糾紛的問題。可以降低成本和生產風險,由生產型到管理型。農民,比我們更熱愛土地,農民更懂得生他養他的地方的自然環境,只要組織的好,鄉村自然風光,民俗文化從容顯現。
第三步,搞好營銷。種植這樣的品質,比如“六不用”,成本很高,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銷路問題,銷路問題說穿了,就是認識問題,思想認識解決了,銷路就有了,要多少有機糧都不是問題。要讓這些走進市場,還有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辦好多證書。這些證書對我們來說,是一紙空文,說不好聽點,是對種植戶的割韭菜,發證單位不用任何力氣,辦一個生產許可證,有機認證,就拿走你辛辛苦苦掙的幾十萬元。但不辦還不行,你沒法走向市場,跟說中醫非法行醫一樣,你是非法的,無證經營,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非常無奈,但需要營銷出來的利潤去辦理這些證書,成本不就高了嗎?還要去做不想做也得做的事情。
第四步,走聯合的道路。目前,新農人基本單打獨斗,沒有幾個人能夠形成規模,都在過苦日子。我參加一些會議,與一些農業同道交往,也都是在訴苦,訴苦只有我們知道,惺惺相惜。盡管這樣,但我們必須走聯合的道路,互通有無,生產出最優秀的產品,利用各方資源來解決認證問題,解決生產許可問題。解決加工問題,解決產品互換合理流通問題。
第五步,唱好農業主題曲。只要人類還存在這個地球上,都要吃飯,農業的文章永遠也做不完。尤其是“特產”“特質",一個地方因為氣候,土壤,水源,空氣,甚至光照,都不相同,都可能產生特別品質的食材。同時,糧食可以加工數不清的產品,合理利用,充分發揮自身產品的潛力。比如,可以多種經營,全面發展,這都是毛澤東時代提供提倡的,當年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中發揮作用的,大多鄉鎮企業起到作用,現在都忘記了。要重拾信心,回歸正道,不要聽磚家忽悠。自然生態糧食全是寶,下腳料可做禽畜飼料,挑選的雜米可以做酒,糯米可以加工多種類型的熟制品,干菜、野菜可以加工成各類調味菜,相關的旅游,觀光,餐飲服務,民宿如此等等,永遠做不完的文章,有的是受歡迎的品種,農業大有可為。
第六步,充分挖拙大學生的潛力,為農業服好務。當今,農業院校培養的學生雖然大多都從政去了,或者都去賣種子化肥農藥除草劑了,還是有一批堅定信仰傳統作物,自然農耕的追求者。他們孜孜不倦,努力探索,敢于實踐,不怕苦累,積極進取。如果條件成熟,有一定經濟基礎,不妨把高知們組織起來,對種子的傳承,保種進行探索,中國的水稻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四萬多種,但可以肯定,在水稻被人認為是糧食的時候,多不到哪里去,我沒查現在的統計年鑒,有人說現在有八萬種,有沒有?不用去考究,但《中國水稻》一書中提到宋朝統計在冊的才三百多種,那就是說,不到一千年就發展數萬種,水稻同源交配變異頻率高,組織這些追求高品質糧食的高知們共同研發種子,不是一件好事情么?
當然,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有成就了,就我們來說,現在就是通過去年的搬遷新居,改造升級,有了色選機器,提升了產品的層次,產品的品相有了改觀。下一步,就是要把生產型轉化到管理型上來。一方面,為當地為社員們提高收入開發新產品;另一方面練內功,開發新產品,擦亮商標,打造品牌,使得更多客戶認可。
我很不明白的是,雞心格說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誰控制了貨幣,就控制了全球經濟。石油,貨幣,糧食等幾個控制其中有一個就是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不會是空話吧?說著玩的?肯定不是,也沒有這么簡單,事實證明,是在用糧食的質和量來控制,質是種子這個根本,與種子相伴的是化肥農藥除草劑,量是囤積居奇,試問,糧食是雞心格種的嗎?解決這些問題,靠自己。把握這個度,也得靠自己領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