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曾經有一種觀點,在當時還是有點影響的。這種觀點是說,舊中國太落后,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所以,中國不應該走革命的道路,而應該走改良的道路,而這種改良,就是希望能走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道路。
今天來看,這種觀點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就是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看成是一個獨立的、與世界資本主義隔絕的社會。似乎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一個怪物。在這種觀點看來,世界上要么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世界,要么是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其他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都不能算是一種成熟的社會。
說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成熟,或者有些道理。但把殖民地半殖民地說成是一種單獨的第三種社會,則是不準確的。即便是在二戰之后,世界的兩大陣營中,一個是社會主義,另一個是資本主義。而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其實都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一部分。
新中國成立之前的舊中國,就是這樣一個隸屬于資本主義世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嘗試著想走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道路但未能成功的一種結果。至于中國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之路為什么沒有成功,毛主席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講得很清楚。帝國主義是先生,中國是學生。中國想學著走先生的道路,但是先生總是欺負學生。這就是說,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那時稱為列強,是根本不允許中國走上一條發達資本主義道路的。而且,作為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陣營,他們并不需要在世界上多出現一些來自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那只是增加了他們的競爭對手。這對他們是不喜歡的。他們喜歡的是那些被奴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永遠是他們的奴隸,他們就永遠處在人類食物鏈的高端,總是不費什么勁,就吃香喝辣。那日子過得多舒服呀!
因此,中國革命的爆發,固然是因為中國落后,更是因為中國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欺負,而且中國的封建勢力還與帝國主義勾結起來,一起來欺負中國的勞動人民。所以,有壓迫就有反抗,這就是人類社會的天理。
有人還說,中國沒有資本主義,生產力不發達,因此中國革命沒有成熟的革命條件。因為按照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只有生產力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才會爆發革命。這樣的人,真的不懂馬列主義到底是怎么回事。從生產力狀態來說,中國確實是很落后的。但這種落后是一種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的落后,不是原始生產方式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落后是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后來再加上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共同壓迫中國人民的結果。而這樣的壓迫極大地束縛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什么叫生產力?這里不討論教科書中的定義,從根本上說,生產力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勞動者,而且是有著生產積極性的勞動者。有了勞動者,但沒有生產積極性,這樣的勞動力不可能形成有生氣的生產力。
而舊中國,就是因為生產力受到嚴重的阻礙,勞動者沒有生產積極性,所以舊中國的社會整體的發展就極為緩慢,甚至停滯不前。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真正解放生產力,就必須打碎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于是革命的爆發就是不可避免的。
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確實極大地解放了中國社會的生產力。特別是在這樣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農民獲得土地是發展生產力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條件。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把封建勢力占有的大量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農民擁有了日思夜想的土地,自然就產生了高漲的生產積極性。
然而,農民只是分得了土地,但由于農業整體生產力還是很落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分得了土地的農民因為生產分散,依然是小農經濟,所以面對類似于自然災害、勞動力的缺乏、家庭成員患病等困難,他們手中的土地很容易會被他們售賣出去。如果這樣的情況任其自然發生和發展,農民中的貧富差距將會很快出現,而且會使貧富差距愈演愈烈。
這就有了在五十年代,在中國的一些農村,一些黨員和基層黨組織決定把農民組織起來,不能讓分得了土地的農民再次成為失地或者無地的貧苦農民。如果這種情況任其發展,那么中國革命還有什么意義,獲得了解放的生產力是不是會被再度束縛起來?因此,中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一種歷史的必然趨勢。這是中國農民中的一些先進分子的選擇,從而就發展成為中國大多數農民的選擇。
在曾經的一段時間內,由于自然災害,由于經濟困難,由于我們有些人思想冒進,使我們的集體化農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在這樣的情況下,是要解決集體經濟中存在的問題,改善其中的生產經營與管理方式,還是干脆取消集體經濟,就成為某種爭論的焦點。或許在某些人看起來,直接取消集體經濟,對于克服那時的困難可能會有一種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事實證明,這種暫時的仿佛是立竿見影的做法,最終還是會害了中國的農業,害了中國的大多數農民。
從南街村到塘約村,從畢節市再到煙臺市,中國農村已經越來越鮮明地展示出中國農業走上集體化道路的巨大優勢。而且這個勢頭已經在全國范圍內不斷地得到擴展,這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事情。
前一段時間,也有種觀點,認為中國農業的發展可以通過資本走進農村,把資本注入農業,就可以解決鄉村脫貧的問題,甚至能夠解決鄉村振興的問題。這種觀點不過是要把中國農村變成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基地,而這種做法最終將會損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這樣的做法不僅是不可行的,而且是一種破壞中國生產力的倒行逆施。從實際角度來看,這種做法的效果,如果說有什么積極意義,那么這種積極意義是極為有限的,但如果說起消極影響來,那就是流惡無盡。
要走向中國的鄉村振興,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是唯一可行的而且是正確的道路。大量的事實已經展示在我們面前。任何猶豫和徬徨都將無濟于事。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