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農戶”經營模式被認為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公司+農戶”模式是指從事農副產品加工和流通的企業與農戶建立一定的經濟契約關系,開展一體化經營。一方面,公司利用其技術、銷售優勢,帶動小農標準化種植、幫助小農解決產品銷售問題;另一方面,農戶規模種植降低企業土地流轉、雇工等成本,也構成企業的初產品供給源。從而形成公司和小農戶的互利互補、交相輝映格局。
邏輯雖然簡單,現實卻無比復雜。實踐中,“公司+農戶”經營模式的成功困難重重,需要一系列背景條件支撐,實際上失敗的案例常多于成功的案例,公司與小農一體化經營的形成面臨諸多結構困局。
一、公司聯結農戶擴大種植規模的能力有限
農業公司是集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統括全產業鏈的經濟組織。不同于農戶勞動力密集型的農業生產,公司是資本密集型的,利潤來源于加工、銷售帶來的農產品附加值,依賴品牌效應、技術投入和市場占有優勢。農作物種植對于公司而言是最容易完成、利潤最低的環節。公司一般有自己的基地,但基地絕不追求種植規模的擴大,相反,公司會將種植面積控制在一定規模,因為:(1)種植環節利潤低,且規模種植利潤邊際效益遞減;(2)產品利潤在于加工和銷售,因而要精品高價而不是薄利多銷,企業的初產品需求量有限。比如,湖北、浙江、安徽的茶飲菊花,“金絲皇菊農戶賣出的市場價是30元/斤,而品牌公司賣出的市場價是3元/朵”,即“農戶論斤賣,公司論朵賣”。公司的目標是技術和銷售附加值,其收購消化農戶農產品、推動種植規模擴大的能力和意愿都十分有限。
就農戶角度而言,農戶的種植動力來源于市場收益,小農戶種植對標的是區域市場而非少量龍頭企業。市場輻射效應決定小農的種植意愿和投入,只有農業公司聚集形成企業集群培育出區域市場,才能鼓舞農戶種植。在湖北調研時,發現公司和農戶存在截然不同的種植動力觀,公司認為,“種得好就好賣,藏農于技,有質量就有市場”;農戶則認為,“市場行情好再種植,不好賣種了也賣不出去”;公司是市場的積極開拓者,而農戶受限于自身的市場能力,只能坐等被市場吸附。
實踐中,農戶的農產品銷售主要依靠本地經紀人網絡的收購和銷售體系,即根本上是融入區域銷售市場,農產品銷售直接對接企業的較少。真正的農業產業發展,需要有本地銷售網絡,而非“種植-加工”的直接對接。形成農產品銷售的區域市場,也可以防止企業利用自身議價優勢壓價,保障農民種植收益。銷售市場是農民種植的核心動力,公司并不構成市場,因而難以激勵農戶種植。
二、公司聯結農戶提升種植技術的能力有限
公司和農戶在種植技術上也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企業對農產品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如生態種植、品相(色澤形狀)美觀等都有嚴格標準,需要選種、田間管理、種植技術等環節的高投入,農戶一般無法達到。某知名農業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等,“農民沒有形成科學種田的意識,什么時間種、是否打藥,沒有標準;舍不得投入、隨意性高,導致產量低;他們就沒有想過要多花點錢把田種好。農民像是唱信天游,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是認真按操作規范種植”。
那么,為什么一向善于精耕細作的小農沒法種植出合格的農產品?農戶的經濟目標決定了他們在種植上是“細作”的,而投入上卻是粗放的。換言之,農戶種植是勞動力密集的,而非資金密集。農戶在自己承包的責任田上種植,沒有流轉他人土地的成本,也沒有雇工費用支出,農戶“畝把”、兩三畝的小規模種植只是家庭的兼業收益或“老人農業”,只想賺取幾千塊錢、萬把塊錢。農戶種植是“觀行情”式的種一年看一年,若連種兩年沒有收益,就寧愿拋荒也不會繼續種植,并沒有長期的種植預期。農戶也不會在土壤改良、田地改良、灌溉設施上進行資金投入。這也就是為什么,種植經濟作物“排水、平整土地只需要投入300元/畝,農民就是不愿意花這個錢”,而農民卻把自家菜地整理得十分精細,“種菜的地是整得最好的”。農戶對經濟作物種植若缺乏長遠預期,就會不愿意投入,“整了地再不種還要恢復地貌”。這是農業企業專業種植、長期種植與小農戶兼業式種植、短期種植的差異導致的。
有些情況下,公司的存在反而會拉低地域農產品質量水平。比如,許多果汁、罐頭等加工企業收購的農產品在規格、品相上要求低,農戶種植投入少、價格低的產品反而容易被收購,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效應。
三、嵌入產業市場的公司與農戶聯結
農戶與公司發生聯結的關鍵是形成產業市場,且即便有產業市場,二者也多是有機聯系關系,體現為間接聯結、弱聯結。公司和農戶在市場中找到各自的位置,嵌入產業市場,合力推動產業發展。公司與農戶是以市場為媒介產生聯結,“公司+農戶”模式并不意味著有了主導式龍頭企業就塑造了農業產業。
公司與農戶都是產業發展、擴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利用其技術和產品優勢搶占、引領市場,吸納市場利潤,改善本地基礎設施和市場環境,具有“龍頭”帶動作用。公司引進新品種也能促進本地農產品的競爭力。如湖北麻城福白菊經過農戶二三十年的種植,逐漸產生減產、生蟲問題,品種劣化蛻化嚴重,農業企業帶來了金絲皇菊、貢菊等新品種,改善了本地產品結構和質量。另一方面,農戶種植無需雇工、流轉費,使得種植成為真正可盈利的環節,產生市場利潤。農戶集體種植的規模效應,也能加強本地產業的市場影響力。
在沒有產業市場情況下,公司與農戶的聯結一定是斷裂的。產業市場的形成需要區域有三五十家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僅三五家“龍頭”企業根本無法形成市場、帶動農戶種植。缺乏農戶參與,農業產業發展也就缺失了根基。正如湖北調研時某地方干部所言,“產業發展需要把農戶種植像珍珠一樣串起來,但是農戶就是不種,即便看到招商來的企業在種,農戶也不種,這種情況值得反思”。因而,產業市場是公司與農戶形成聯結的媒介,沒有市場就會產生“企業孤立、農戶無利、企業與農戶對立”的多重困局。為了擴大產業發展,許多地方政府增大對龍頭企業的補貼投入,在高標準農田、噴灌設施、建冷庫、建生產線上進行項目扶持,以期龍頭企業能夠帶動農戶種植、推動本地產業發展,但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許多項目投入還打了水漂,最后企業因無市場、長期虧損也一走了之。歸根結底,企業與農戶聯結關系的松緊,是由市場催化的,而不在于雙方主體間的組織形態。
王麗惠:南京師范大學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法學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