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中國糧食的進口依賴

經天濟地 · 2020-04-04 · 來源:旗幟時評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國人蛋白質、食用油對外依賴度太高了,必須引起全國人民高度關注了。

  蛋白質和脂肪是構成人生命體的最重要物質。

  因此,這是保障一個國家人民生命安全的最底線。

  然而,絕大多數中國人并不知道,供給中國人生命的蛋白質和食用油分別有43%和68%依靠進口!

  而在40多年前,中國人的蛋白質和食用油不僅足夠自給,反而有凈出口!

  這一個關切每一位中國人生命安全的最重大隱患,卻很少為人所知,而中國百姓過去若干年被灌輸的是——糧食“十N連增”,關注糧食安全是杞人憂天!中國自己種糧食不劃算,18億畝紅線不必守,種不如買!

  其實,“XX連增”的背后是一個“偷梁換柱”自欺欺人之局——它是建立在中國放棄了低產量、高蛋白質油脂含量的天然大豆生產,而代之以高產量、低蛋白質油脂含量的玉米,以玉米的增產掩蓋了大豆的減產。

  要知道,大豆中蛋白質占比35-50%(平均約40%)、油脂16-22%(平均約18%),鮮玉米的蛋白質、油脂的含量僅4%、1.2%。

  而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高達9554萬噸,占到全部消費量的85%!也就是說,大豆——這種中國人最重要的蛋白質、食用油來源的農產品,中國對外依賴度高達85%以上。而且進口的絕大部分是【轉基因大豆】!

  在中興被美國制裁——禁止美國企業向其提供芯片之際,中國人終于開始全面正視反思制造業領域“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荒誕錯誤道路時,更大的隱患——蛋白質和食用油的嚴重對外依賴仍未獲得足夠的重視。

  而萬一出現“斷糧”的情況,其比“斷芯”對中國經濟和國人生活的影響要大得多。

  其實,中國人應該感謝特朗普,如果不是他連續發難,很多官員和國人自我感覺還非常良好呢,覺得不論遇到什么事中國都是“最大贏家”,中國很快就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領袖國家……

  這種建立在沙灘上的“泡沫城堡”正被蠻橫的特朗普戳破——中國工業的“芯”被美國控制著,中國人生活的最重要物質——蛋白質食用油被外國人卡著咽喉,中國貨幣流動性的命脈被印刷美元的美聯儲扣著……

  誠然,從長期戰略來看,我仍看好東方在與西方的千年博弈中實現超越,但是,這必須建立在勇于面對自身弊端,彌補自身短板,形成領先科技和全面競爭實力的基礎上,而絕不能靠樓市泡沫和茅臺酒實現,更不能靠龐大的官僚體系自我吹噓實現!

  一言以蔽之,要自立自尊,先從解決中國人蛋白質和食用油的安全隱患開始!

  中國從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變成世界最大的購買客戶,如此戲劇性的變化到底是怎么發生的?

  新中國建立后,大豆完全自給自足,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

  直到1990年代,中國仍然是大豆凈出口國。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大豆出口超過100萬噸,不需要進口。

  隨著中國對全球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以及大豆產品需求的增長,中國大豆產業在2000年開始發生巨大變化。

  中國曾經是美國、阿根廷、巴西在世界大豆出口市場的競爭對手,如今卻成為它們最大的客戶。

  怎么會需要這么多大豆?

  過去大豆主要用于豆制品的消費,養殖業的興起帶動了飼料需求增長,豆油的消費也不斷增加,于是大豆市場的結構發生了變化。

  現代養殖業的需求

  中國家庭的食品消費以前以植物產品為主,現在已經多樣化,肉類產品(牛肉、豬肉和家禽)和乳制品的消費量增加。

  到2013年,每個居民每天總可用食物量接近3000大卡,其中包括高比例(20%以上)的肉類卡路里。

  1985年至2015年,豬肉產量增加了3倍,目前仍是中國主要肉類產品,占肉類總產量的57%。家禽產量增加了18倍,牛肉產量增加了15倍,羊肉產量增加了7倍。

  這些增長都是由人均消費以及人口增長推動的。

  人均消費的主要驅動力是日益增長的購買力和城鎮化。

  美國農業部統計,2014年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為33.6公斤,牛奶和乳制品的人均消費量仍然很低,為12.6公斤。

  這兩類需求將在未來幾年見頂。人口老齡化可能會減慢消費增速,獨生子女政策的調整不太可能扭轉這一趨勢。

  肉類消費(主要是雞肉和豬肉)的增長導致對動物飼料的需求上升,包括谷物和大豆。

  基于食品安全和經濟原因,ZF推動大規模現代養殖業的發展,而傳統的小型養殖戶逐漸退出。

  2002年-2010年間,3000頭以上的養豬場占比從5%上升到18%。在乳品行業,擁有1000頭奶牛以上的養殖企業從2002年的3%增加到2015年的20%。

  因此,自混飼料的使用不斷減少,工業化飼料使用量增加,對豆粕的需求隨之增長。

  中國豆粕產量從1997/1998年的800萬噸增加到2014/2015年的5400萬噸。

  中國的現代飼料工業始于1975年,到2012年產量近2億噸,成為世界最大的飼料生產國。

  豆油成為第一大消費油種

  隨著經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中國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從1996年的不足8公斤上升到2014年的24公斤,低于美國和歐洲,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食用植物油總消費量從1000萬噸增加到3300萬噸。

  在總消費急劇增長的十幾年間,豆油一直居于領先地位。

  在2002年前,菜籽油是消費量最大的植物油,其次是豆油、花生油和棉籽油。當時大多數油是以散裝毛油的形式銷售,區域特征顯著:東北消費豆油,長江流域消費菜油,部分南方地區消費花生油。

  但是,新的食用油標準改變了這種市場結構。

  1992年,中國頒布了一份“色拉油”的標準,未精煉的毛油顏色渾濁,被認為是不健康的,這引發了食用油市場的細分:味道和氣味不再是第一選擇標準,價格開始主導消費者的購買選擇。

  便宜的大豆油變得更有吸引力,從2003年始,豆油取代了菜籽油成為第一大消費油種。

  2016年的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中國植物油消費構成中,豆油占44%以上,其次是菜籽油(24%)、棕櫚油(18%)和花生油(9%)。

  在生產方面,中國并不出產棕櫚油,豆油是中國最主要的食用油產品,占比近55%,而菜籽油僅占29%,花生油占11%。

  進口大豆為何洶涌而入?

  中國的戰略和關稅政策

  為滿足大豆需求,中國政府面臨選擇,油籽產品的進口政策制定并不容易。期間經歷了幾年的反復。

  ——1995年,中國取消了豆粕進口13%的增值稅,以促進畜牧業的發展,確保飼料供應。結果豆粕進口急劇增加,1997/1998年超過400萬噸,國內大豆價格及壓榨利潤下降。食用油產量下降,并出現了走私增長勢頭。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1999年ZF對豆粕進口恢復了增值稅,并決定發展大豆壓榨業:進口大豆在國內加工,獲取壓榨利潤。

  ——中國決定實施3%的大豆單一關稅政策,取代之前的征收的180%關稅、40%優惠稅和3%配額稅率。這項決定旨在加強高附加值產品(即豆油和豆粕)的生產,同時契合中國的糧食安全戰略,留下耕地用于糧食作物生產。

  中國的農業貿易戰略包括僅對某些“非戰略”產品(大豆、肉類)增加進口,對谷物則征收關稅配額。這樣,農業生產可以專注于戰略產品,如谷物(小麥和大米),以保持自給自足。

  至此,ZF做出了明確的地緣戰略選擇:

  巴西和阿根廷的農作物種植(包括大豆)正在迅猛擴展,可以進口這些國家有價格競爭力的原料來飼養動物,以支持養殖業的發展。

  如果中國不進口,由國內種植7500萬噸大豆用于壓榨,則將占用4000萬公頃土地,同時將不得不進口至少2億噸的糧食。

  中國沒有更多的可耕種土地,由于生態保護、城市化、工業化和污染、消耗、荒漠鹽堿化等所造成的多重損害,四十年來可耕地面積從1.33億公頃下降到1.2億公頃。

  為了促進大豆進口并加入WTO(世貿組織),自90年代末期,中國取消了大豆的進口關稅配額,將進口關稅降低到3%;豆油的進口關稅從2001年的63%下降到2006年的9%,豆粕的進口關稅保持在5%。

  因此,自2000年以來,中國大豆產業面向世界市場開放,這與受益于關稅配額的水稻、小麥或玉米產業形成鮮明對比。

  大豆市場的對外開放,給國內產業帶來了兩大主要沖擊:

  沖擊1:國內大豆產量下降

  大豆進口自90年代末以來急劇上升,到2015年,有超過8000萬噸的大豆進入中國。

  中國的大豆種植相比其他的主要出產國(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缺乏競爭力,因為耕地有限,產量相對較低。

  生產機械化程度不高,小規模單干的競爭力低于南北美洲的大型農場。即使在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的黑龍江,大豆農場超過10公頃的也不多。

  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國內大豆的價格明顯高于美國或巴西,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14年,生產成本增加了2倍。

  此外,中國大豆價格保持在較高水平,因為2008年國家啟動了“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旨在幫助處于大豆開放市場中的農民。

  2008年中國在東北地區開始對大豆實施“臨時收儲”,每年10月下旬或11月初發布最低保護價,從 2009/2010年到2012/2013,大豆臨時收儲政策連續執行了四年,直到2013/2014年度 ,大豆價格穩定在4600元/噸。國內外大豆間的價格差價不斷增大,壓榨廠(油廠)更趨于采用進口大豆。

  2013年進口大豆均價為600美元/噸(需加征3%關稅),國內主產區的大豆價格則超過750美元/噸。因為價格高,農民很難向油廠售出大豆,有的甚至不能被國家收儲,因為不符合收購的質量標準。

  盡管承擔著采購、倉儲的費用,國家大豆儲備倉庫仍不斷膨脹。外界評論甚至將“最低保護價”稱為對進口和外國種植者的“補貼”。

  中國種植的多是非轉基因大豆,含油量比進口大豆低3%-5%,市場于是出現了分化:

  超過60%的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用作食品(豆腐、豆漿等),而90%的進口轉基因大豆用作壓榨豆油和豆粕。

  此外,中國大豆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即東北地區和內蒙古。在1990年之前,中國的大豆壓榨工廠(油廠)主要位于大豆生產地區,銷售區位于南部及東南部地區。在這種模式下,大豆的價格呈北低南高。

  大豆開始進口后,沿海地區建設了許多新的大豆壓榨廠,產生了“北糧南運”的流通模式。位于港口附近的大豆壓榨商購買國產大豆,成本更高,部分原因是中國交通運輸的瓶頸。不斷增加的大豆進口量隨后改變了大豆貿易模式,國內大豆失去了資源優勢。

  無法與進口競爭,中國大豆產量自2004年以來一直在下降。2015年產量為1100萬噸,產量減少了35%以上,而種植面積減少了20%以上。

  然而,目前中國仍是世界排名第四的大豆生產國。產量一直維持在1.8噸/公頃左右的水平。

  大豆僅占中國油籽產量的23%,花生和油菜籽是第一和第二大油籽。

  現在中國已經依賴于國外大豆,80%的消費來自進口。在國際大豆貿易中 占比60%以上,大豆年進口額達350億美元,占中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1/3。

  中國主要從三個國家購買大豆,95%的進口量來自于它們:巴西49%、美國35%和阿根廷12%。

  實際上這亦是互相依賴的格局:

  巴西四分之三的大豆出口到中國,美國超過一半的大豆銷售到中國,85%的阿根廷大豆出口到中國。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豆粕的產量約為5900萬噸,高于全國5600萬噸的消費量,占中國蛋白粕類總消費量的近四分之三。中國仍然是豆粕的凈出口國,主要出口到日本、越南和韓國。

  盡管巨量大豆被壓榨,豆粕實現了自給自足,但中國仍是豆油的凈進口國。2007年進口量達到280萬噸,2015年下降到80萬噸。

  雖然自2001年以來中國提升了大豆壓榨能力,但豆油需求增長得更快。可以用另一個原因來解釋這一進口現象——豆粕和豆油壓榨提取率。

  中國的壓榨業似乎重視豆粕甚于豆油。國內豆粕的出粕率為79%,高出國際平均值0.5%;而豆油的出油率為17.8%, 明顯低于18.5%的國際平均值。

  就油脂部分來看,中國的對外依存度逐年增加,主要因為巨量的大豆進口和不斷增長的棕櫚油進口量。

  沖擊2:外資進入中國壓榨業

  中國的大豆壓榨產能不斷增長,從2001年的4000萬噸增加到2015年的1.5億噸,如果以年壓榨7000萬噸計算,產能明顯過剩。

  壓榨產能最大的地區為:山東(4000萬噸),江蘇(2200萬噸),廣東(2000萬噸),廣西(1500萬噸),遼寧(800萬噸)和天津(900萬噸),全部都遠離大豆主產區。

  自2004年以來,中國大豆壓榨產業的另一個危機在于:越來越多的份額掌握在外資企業手中。

  2004年4月,在大豆價格達到360美元/噸的高位時,中國的大豆壓榨廠(油廠)購買了美國大豆。6個月后,價格大幅下降到190美元/噸,許多買家試圖違約,但最終不得不履行合同。

  高價買豆最終導致許多中國壓榨企業巨額虧損和破產,國際大豆貿易商借機得以進入中國油脂壓榨業。這次“大豆危機”導致了行業格局的劇變。

  目前,雖然國內企業擁有三份之二的大豆壓榨產能,但外資公司掌控了中國70%的進口大豆貿易量。

  美國ADM和新加坡豐益Wilmar聯合投資的企業,目前是行業內最大的外資企業。豐益wilmar在中國擁有56個分支機構,年壓榨量2000萬噸。

  Bunge邦吉于2005年進入壓榨業,在南京、天津和上海設有機構,與三維集團在日照建有合資壓榨精煉廠。

  Cargill嘉吉在中國運作34家獨資或合資企業,并在廣東、江蘇建有四家壓榨廠。

  國家的困局

  羅輯思維羅振宇有一期就在鼓吹中國要放棄糧食自給,靠買就行了。他可能只從經濟學來看利弊,而沒有從國家全局的角度來看。

  糧食是特殊商品和戰略物資,把中國糧食安全交給其它國家,等于把國運交給其它國家,甚至比外國駐軍更加嚴重。

  糧食這種東西,市場供應少10%,價格就會暴漲3倍以上。市場供應少20%,就會有40%的人吃不飽飯,必然引發戰爭。

  中國糧食進口量不斷上升。

  危急時刻,糧食、石油、黃金才是硬通貨,比一般的工業產品更有價值!美國深知這一點,對中國采取低價糧食傾銷,試圖讓中國糧食產地減少。中國正對進口糧食產生極大的依賴。

  如果我們大量從國際上進口糧食,就會造成國際糧源的緊張,糧食價格必瘋狂上漲。過度依賴國際市場,在戰略上極易受制于人,在關系國家生存發展的國際競爭中處于被動。

  一旦發生糧食危機,你又完全依靠進口糧食,中國將面臨巨大損失。如果糧食不夠,以后哭都哭不出來。

  現在進退兩難!進口糧食占比已經超過20%了。

  土豆主糧化戰略,明顯是為未來三大主糧減產做準備。

  中國人蛋白質食用油對外太依賴

  如果說民以食為天的話,那么食物中的蛋白質就是天大的事。

  可就是關于中國人蛋白質來源的這個天大的事,在中國無人關心——在百度搜索中,與蛋白質依賴度唯一相關的是一篇飼料的蛋白質對外依賴。當庭賓這個金融學者研究中國農產品對外依賴度,深入到蛋白質對外依賴度的時候,才非常震驚地發現——在中國國家管理部門、食品界和學術界竟然沒有這個超級重要的詞組——蛋白質對外依賴度。

  粗略計算——這個一個中國人每天都會面對,卻被絕大多數國人和學者忽略的重大隱患——中國人的蛋白質對外依賴度已經超過了40%!

  眾所周知,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物質,它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基本有機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人體的最重要物質。人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一般說,蛋白質約占人體全部質量的18%,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在毛主席時代,中國人的主要蛋白質來源是植物蛋白,其中主要是非轉基因的大豆蛋白(豆漿和豆腐)。但“蓋個楷坊”以來,中國人蛋白質主要轉變為動物蛋白攝入,但動物蛋白也主要由豆粕( 大豆榨油后的剩余物)和玉米轉化而來,其源頭也是植物蛋白。

  2014年中國糧食進口約1億噸,而當年中國國內糧食總產量為6.07億噸,糧食對外依賴度為14.1%。似乎問題仍然不是很大。

  但是,如果換成是糧食中對人體最重要的物質——蛋白質的角度,其對外依賴度要高的多。因為大豆里的蛋白質平均含量高達40%,是玉米(平均約3.8%)、小麥(約6.8%)和大米(約8%)的 5-10倍。也比其它高蛋白食品花生(平均約30%)和菜籽(約28.5%)高。

  2014年中國國產糧食為6.07億噸,根據國家權威部門統計,其構成是:

  小麥1.26億噸

  玉米2.1567億噸

  大米1.3億噸

  花生1700萬噸

  國產大豆1245萬噸

  菜籽1376萬噸

  其它雜糧9204萬噸

  (平均蛋白質取6%)

  合計為國產蛋白質4668萬噸。

  與此同時,中國進口糧食約1億噸,其中,大豆占了大頭,高達7415萬噸,占到中國人大豆消費總量的85.6%,主要進口地是巴西和美國。油菜籽為508萬噸,其余糧食按照6%的平均蛋白質含量測算 ,進口蛋白質總量為3352萬噸。

  這樣2014年,中國自產和進口的植物蛋白共計8020萬噸,進口蛋白占比41.8%,即中國人植物蛋白對外依賴度高達41.8%!

  不僅如此,尚須考慮到中國進口的大量肉類,2014年包括137萬噸豬肉、29.7萬噸牛肉、428萬噸水產和90萬噸奶粉等。如果我們以糧食肉食轉化率1:2(水產約1:2、豬肉約1:4、牛肉約為1:7 ),每百斤飼料以玉米50斤,豆粕20斤(蛋白質含量44%),其它忽略不計來測算,每噸蛋白質含量為107公斤,共計為146萬噸蛋白質,則中國人蛋白質對外依賴度上升到42.8%。

  由于中國進口大豆幾乎百分百都是【轉基因大豆】,而國產大豆也有相當比例的轉基因大豆,因此中國人對轉基因大豆蛋白的直接間接依賴度也不下于40%。

  與此相關的是,據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的文章,2013年中國食用油市場的總供給量為3374萬噸,食用油對外依賴度超過65%。(按照該文提供的數據:其中直接進口的各種食用油合計為1002.8萬噸。國產油料和進口油料合計生產的食用油為2371.5萬噸。國產油料中油菜籽、大豆、花生、棉籽、葵花籽、芝麻、油茶籽、亞麻籽八大油料總產量為5846.8萬噸;而當年進口大豆 6340萬噸,油菜籽360噸,其它進口油料忽略不計,以各種油料作物出油率不變測算,食用油對外依賴度為67.2%,2014年這個比例更高)

  中國現在這么高的蛋白質和食用油對外依賴度,特別是對進口轉基因大豆的依賴是存在重大隱患的。中國進口大豆主要來自美國和巴西,由于轉基因大豆的種子和配套農藥都是由國際四大糧食巨頭所壟斷的,在目前美豆期貨價格已經達到8年低位的情況下,以美元標價的成本很難大幅下降。

  如果未來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中國就可能進口不起大豆和食用油,蛋白質、食用油的供應量將大幅下降。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其中的一個對應方法是,減少肉食的生產,更多的人直接攝取植物性蛋白,即恢復以豆漿、豆腐為主的傳統飲食方式,但是轉基因大豆直接食用是否存在危害尚無定論— —美國雖然普及了轉基因大豆和玉米,但都主要作為飼料轉化為動物蛋白了。

  需要研究的是,如果中國人因為人民幣貶值導致了進口糧食銳減,不得不從現在肉類蛋白為主的飲食結構重新回歸到主要靠植物蛋白攝入,且最好是非轉基因大豆蛋白攝入,國人,特別是吃慣了大魚大肉、油煎炸食品的小孩子們身體能否適應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簡言之,國人蛋白質、食用油對外依賴度太高了,必須引起全國人民高度關注了。對于如此重大的隱患,特別是蛋白質的極高對外依賴度,過去這么多年,中國農業、食品界和學界竟然無人關心,實在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4.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5.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6.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7. 星燧:普京的“閃電”中東行
  8.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9. 司馬南:黃金萬兩——一項美國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8.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9.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當心,他們要對孩子下手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記憶:流浪漢張來娃兒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