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期深入南方部分糧食生產一線發現,在糧食市場低迷和經營主體自發的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部分全國產糧大縣出現了一些不利于保障糧食高質量穩定生產的因素:部分種糧大戶積極性受挫,退租棄耕;局部地區基本農田存在非糧化傾向,耕地地力遭到破壞;糧食生產統計制度不完善,賬面上的口糧田與實際面積有所出入等。
專家提醒,上述現象雖然只是在個別縣區出現,但值得警惕和關注,應舉一反三主動應對,消除影響糧食生產穩定的隱患。
1
虧損風險加大 大戶棄種增加
以種糧大戶為代表的規模化經營,是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記者在部分全國產糧大縣了解到,近兩年一些大戶出現經營信心下挫的情況。
湖南省桃源縣種糧大戶彭晉京去年種了1500畝水稻,今年調整到1200畝。他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幾個農戶微信群里,都有棄種的大戶。“一個微信名叫‘田地主’的大戶,本來他起這個名字是很為種糧自豪的,但因為連續虧損,去年開始不種了。”
記者在湖南、福建等省部分全國產糧大縣了解到,這些地方均有一些種糧大戶縮減種植面積甚至直接棄耕的現象。近兩年糧價低迷,多重成本擠壓,加上自然災害等經營風險,是影響種糧大戶信心的三大因素。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彭墩村村民陳良福說,去年他收了5.5萬公斤稻谷,其中近一半以2.76元/公斤的價格賣給了糧庫,剩下的一半想等到今年春天價格漲一點再賣。沒想到過了一個冬天,價格反而跌到了2.4元/公斤。
以往種糧大戶靠規模賺錢,畝均利潤兩三百元左右,近兩年糧價“天花板”下沉,成本“地板”上升,利潤空間被大大擠壓。今年春耕時節,記者在部分農資市場看到,多種農資價格均小幅上漲。其中,農藥價格大部分漲了10%~15%,最高的漲了30%;化肥價格普遍上漲了5%至10%。陳良福等種糧大戶說,去年受糧價影響種植戶每畝減收130元左右,農資成本畝均增加約60元到80元,人工和土地流轉成本也上漲了近百元。
市場流通不暢、優質難優價等問題,也是影響糧農生產經營信心的因素之一。桃源縣愛來米業負責人羅愛來說,現在糧食生產基本靠種植大戶,而種植大戶基本靠訂單生產,但當地4家最大的加工企業的訂單量加起來也只有實際產量的一半左右。“不敢簽更多訂單的原因是沒那么多資金。去年我需要1500萬元,實際上獲得的資金支持是700多萬元,剩下的缺口要么是邊銷邊付,要么就是跟關系好的大戶先欠著。所以很多外地企業在桃源搞訂單生產也搞不起來,因為大戶不放心,怕它們不給錢跑了。”
部分受訪種糧大戶反映,由于打開市場難度大,近兩年在生產轉型中改種優質品種實際效益也不理想。南平市建陽區黃坑鎮種糧大戶雷炳華去年改種了200畝有機稻,平均畝產量下降了150公斤,價格定為20元/公斤。他有些擔憂,“如果都能賣這個價,那就能彌補產量的損失。但現在進度不是特別快,還得想辦法打開銷路,否則最后也得降價。”
記者調研發現,在糧食市場不景氣和成本擠壓之外,來自自然災害的經營風險增多,在風險共擔機制不完善等情況下,部分種糧大戶感覺收益預期變數增多,經營信心受到影響。
“當下市場化的農業保險,對于規?;洜I者投保條件要求較高但理賠難,起不到保險作用,更像是保費的一點利息。”福建一戶水稻制種大戶表示,去年他種植的水稻受災嚴重,經過長期多方協調以后,理賠的面積也只占實際受災面積的八成左右。
一位全國產糧大縣的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受風災、水災、旱災等影響,去年當地受災的糧田統計面積為100萬畝。而政府下達的相關自然災害救濟資金有限,彌補農戶損失無異于杯水車薪。“近年來極端天氣、病蟲害等帶來的自然災害呈增多趨勢,經濟損失壓力目前幾乎全部由農戶承擔,影響了種糧大戶的種植信心。”
桃源縣農業農村局糧油站站長李虎等基層農糧部門干部表示,需要在加速國內糧食生產轉型,解決優質糧食市場流通,和建設由政府、保險機構、生產經營主體共擔的風險機制上加大力度,以穩定糧農收益預期,保護糧農種糧積極性。
2
統計不精準 種糧顯現下降趨勢
記者采訪發現,因為統計技術等原因,個別縣區糧食實際播種面積與統計上報面積存在偏差,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的情況未能得到及時準確反映。
在南方某省一國家級產糧大縣(區),記者蹲點調研發現,該縣不少鄉鎮存在不同程度的口糧田拋荒現象,部分農民還把口糧田改種了草坪和其他經濟類農作物。但無論是拋荒還是改種,這些田塊仍按照種植糧食上報面積。
“農民生活很不容易,多上報一點面積,好歹能多拿一點補貼。”當地一位村干部坦言,該村不少農田拋荒棄耕,這兩年實際糧食播種面積只有5000畝左右,目前仍按6000多畝全種水稻的情況上報。
當地一位受訪干部告訴記者,從統計上看,該縣耕地面積一直比較穩定,但如果把長期拋荒的田或已經變成魚塘、茶園、林地的田都篩除掉,可能減少15%以上。“比如,近期我們對林業局和自然資源局的統計數據進行對比,發現耕地和林地重合面積達到了6.8畝,這是因為有不少耕地上實際已經種植了竹林或樹林,林業部門就算成了林地。”
▲ 3月28日,福建省某山區,村民王柳歆和妻子在一片基本農田里采茶 宋為偉攝
對于出現的統計面積誤差,部分受訪農糧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統計糧食播種面積的辦法,還是由村一級開始,由下至上層層上報數字,上級部門再抽查核實,這一制度難以完全準確。
“縣級農技站的工作人員有限,一年最多選擇十來個村做復查,主要復查方式也只是眼睛看、嘴巴問。如果一片80畝的田,基層說有100畝,復查人員也很難辨明。”一位基層農糧部門干部說。
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副會長程國強說,現在農業部門保種糧面積的主要辦法之一,某種程度還是依靠層層下派任務,實際上基層政府無法強制農民種糧,部分基層干部對于統計數字核實并不是十分嚴格。
記者調研了解到,近年來,生產經營主體自發的種植結構調整,或因耕作條件等原因拋荒,造成部分地區糧食種植面積呈下降趨勢。相關專家表示,糧食種植情況的精準反映對制定糧食政策意義重大,對糧食播種面積的統計應該更加精準和嚴格。
“個別地方反映出來的情況提醒我們,要用遙感、衛星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提升統計技術水平,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提升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程國強說。
3
基本農田“上山” 耕地質量難保障
“藏糧于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記者調研發現,目前部分地區耕地和基本農田質量和數量保護,面臨農業經營主體自發產業轉型破壞現象增多、基本農田劃定區域不合理、耕地保護力量不足等問題,不利于保障糧食產能。
在東南沿海某縣,記者看到不少連片農田種著綠油油的草皮。當地一位農糧部門干部表示,近年來當地有近萬畝農田由種水稻或玉米陸續改種草皮。在閩北的一個產糧大鎮,越來越多的茶樹從山上搬到耕地甚至基本農田里,上千畝稻田變成了茶園。
部分農業經營主體將種糧改為種草皮、果樹林木,甚至直接在基本農田上開塘挖溝種荷花、搞養殖,引發基層農糧部門對于耕地質量和基本農田保護的擔憂。部分農糧部門負責人表示,以種草為例,除了直接挖損農田,化肥農藥用量遠超一般口糧田外,收草皮時需要連同表層土一起鏟走,一年收獲4次相當于把田“扒了4遍皮”。一些種茶果苗木的田,時間長了會土壤板結,這給耕地和地力保護帶來較大隱患。
與此同時,基層反映,雖然國家對耕地保護要求越來越嚴,但目前耕地保護面臨破壞行為發現難、執法難。一方面,相關法律法規細則不完善,且土地原耕作層基礎數據缺乏等,難以界定怎樣才算破壞耕作層。另一方面,縣區國土執法人員少,常常在發現問題時,實際破壞行為已實施完畢。即使發現違法行為,多數情況也只能通知限期整改,沒有強制執行權。
記者發現,除了經營主體對耕地的任意使用帶來的耕地保護難題以外,近年來部分地區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劃定的基本農田或補充的耕地存在“進山上坡”現象,比如偏向劃到山區,而且海拔越劃越高,這使耕地和基本農田的質量受到影響。
“近年來,不同部門統計的25度以上坡耕地面積的數據‘打架’,原因是基本農田劃定問題。”中部某省一位山區縣林業局干部受訪時說,他們原計劃2014年到2020年間退耕還林7.9萬畝,主要利用25度以上的坡耕地。但縣土地管理部門數據庫里顯示縣里25度以上坡耕地面積為零,導致他們連年完不成任務。但這跟當地作為山區的實際情況嚴重不符,“有些耕地坡度35度都不止。”
記者了解到,財政部駐該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在一份評估報告中指出,數據“打架”不排除部分主觀故意:一是一些地方為方便經濟發展征占耕地,將城郊基本農田劃為非基本農田,卻將山上的坡耕地劃為基本農田;二是將部分25度以上坡耕地作為國土整理儲備用地。
“為保證質量,現在對基本農田的劃定比例和位置,很有必要重新調整。”福建省一位山區縣自然資源部門干部表示,作為丘陵地區,當地基本農田占耕地總面積的劃定比例甚至超過90%,不少大坡度的田也成了基本農田;此外,不少林地作為“可以恢復成耕地的土地”也被劃成基本農田。
部分基層農糧部門負責人表示,當下處于農村產業轉型和城鎮化及鄉村基礎設施發展建設提速時期,耕地數量質量安全面臨復雜形勢,應加強對耕地數量和質量的評估和保障工作,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中低產田的改造提升,以摸清、做實糧食安全保障的“家底”。同時,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基層執法權和執法能力,加大科技手段運用,構建更加完善的耕地保護網絡。
延伸閱讀:
有的種糧大戶只管賺錢不愛護農田,
三夏糧食主產區一線隱憂
一些地方出現了違規占用或破壞耕地的現象:
“與務工相比,農民種糧性價比低,越來越多的農戶選擇把田包出去。但只要按時收到租金,別人種什么、怎么使用,他們一般不會管。我們鄉鎮國土所一般就一兩個人,要管一個鄉鎮的土地,根本管不過來。”
“季節性拋荒”愈演愈烈:
一些種糧大戶“只管賺錢不愛護農田”,有的甚至出現了“流動種糧大戶”,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在租期內最大限度提高產量,獲取更高收益,不會太重視土地的休養生息。
我國現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也與農民的耕種行為脫節,難以真正發揮作用。
記者 | 郭強 秦宏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文首發于2018年8月9日,標題為《瞭望丨有的種糧大戶只管賺錢不愛護農田,三夏糧食主產區一線隱憂》,首刊于《瞭望》2018年第32期,標題為《三夏糧食主產區一線隱憂》。
糧價持續低迷背景下,近年來農民普遍反映種糧不賺錢、糧食不好賣,農民不愿種田的現象時有發生。今年三夏時節,農民種糧積極性如何,土地拋荒嚴不嚴重……帶著這些疑問,《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深入鄱陽湖畔部分糧食主產區一線,探尋當前農村糧食生產的真實圖景。
1
“農田種草”之憂如何解
風光秀麗的農業生態谷、可觀賞可體驗的田園綜合體、智能化的溫室蔬菜大棚……在種糧比較效益偏低、農業結構調整提速的背景下,田間地頭出現了許多經濟效益更高的種植作物或農業新業態,讓人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的希望。
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一些村莊走訪發現,在農業結構調整中,一些地方也出現了違規占用或破壞耕地的現象,部分農民對此表示擔憂。
在位于316國道旁的永修縣艾城鎮,本刊記者看到路邊成片的農田里種的不是水稻,而是綠油油的綠化草皮。艾城鎮陳家新村一位村民告訴本刊記者,前兩年當地已經有人租田種草皮了,她家6畝田過去是租給別人種水稻,今年包田的大戶沒掙到錢就不租了,她只好也將田租給別人種草。
艾城鎮熊家村種糧農民石光新說,種糧一畝田掙兩三百塊錢,種草皮一平方米就賣13塊錢。這兩年村里用來種草皮的田越來越多,但賣草皮時表層厚厚一層土也會一起被鏟走,對農田破壞很大。
本刊記者走訪發現,除了種草,在鄉村產業不斷多元化發展過程中,農村中還存在私自在耕地中挖塘養魚、種植花木蓮荷等占用耕地、開發鄉村休閑旅游業的現象。
我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提出,禁止占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對于“租田種草”、開挖魚塘等現象,基層國土部門也表示無奈。“與務工相比,農民種糧性價比低,越來越多的農戶選擇把田包出去。但只要按時收到租金,別人種什么、怎么使用,他們一般不會管。我們鄉鎮國土所一般就一兩個人,要管一個鄉鎮的土地,根本管不過來。”
除破壞農田外,還有一些基層干部擔心,這些高效經濟作物或對糧食生產形成擠壓,影響糧食供應安全。走訪中,一些農業部門負責人表示,對于地方農業部門來說,目前穩定糧食生產缺乏有力抓手,“種糧不掙錢,老百姓不愿種,不可能強制他們去種。”
當下,推動鄉村振興,農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針對農業結構調整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業內人士建議,國家一方面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做好農村的產業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另一方面,統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糧食供給側改革,以市場為導向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江西省國土資源廳耕地保護處處長袁勝國建議,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國家應在合理滿足部分新型鄉村產業發展用地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創新監督管理方式,嚴格農村土地使用管理,尤其是對各種違法違規占用基本農田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2
“季節性拋荒”普遍存在
江西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其早稻收購總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環鄱陽湖周邊的余干、萬年、永修等地屬于江西傳統的糧食主產區,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時下正值早稻收割高峰期,但在全國商品糧基地縣萬年縣裴梅鎮珠溪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看到路邊成片的農田里并沒有出現稻浪翻滾、農民搶收的場景。
本刊記者進村深入了解后發現,這些農田并非無人耕種,而是雙季改單季沒有種早稻。珠溪村一位71歲的裴姓村民介紹說,過去村里都是種雙季稻的,但隨著這些年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田都包給別人種了。包田大戶田多忙不過來,糧價也不行,就只種一季了。
在萬年、余干、永修等地多個村莊,本刊記者隨機走訪發現不少村莊普遍存在類似現象。但在緊鄰鄱陽湖、生產條件較好的一些村莊,農民種糧意愿依然很強,土地流轉租金最高達900元/畝,流轉水田的大戶基本上還保持著種雙季稻的習慣。但大部分生產條件一般的村莊,因水稻種植雙改單而出現水田“季節性拋荒”現象較為突出。
在余干縣楊埠鎮占坊村,一位種了600多畝田的劉姓種糧大戶告訴本刊記者,除山里少量農田因灌溉條件差且野豬較多破壞而拋荒外,村里絕大部分農田都在耕種。但現在的經營方式已由原來的家家戶戶自己種,變成通過土地流轉的規?;洜I。而在農村勞力缺乏、人工價格上漲及雙季稻易遭受寒露風侵害的情況下,規?;洜I主要是種單季稻。
這種“季節性拋荒”對于糧食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有什么影響?業內人士有著不同看法。一些人認為“季節性拋荒”反映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并由此引發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擔憂;但也有一些人認為,在當前糧食供給相對寬松、國家實施“藏糧于地”戰略開展輪作休耕試點的背景下,這種“季節性拋荒”也是讓土地休養生息的一種方式。
采訪中,知名三農專家、武漢大學社會學系主任賀雪峰說,在當下的糧食出現結構性過剩的情況下,“季節性拋荒”是農民根據糧食行情變化作出的理性選擇,其主觀上雖不是為了土地休養生息,但客觀上卻發揮了一定的休耕作用。
但也有一些專家指出,與國家輪作休耕相比,這種“拋荒式”休耕也有其問題。中國耕作制度研究會南方分會副理事長黃國勤指出:“國家輪作休耕不是簡單的不耕不種,而是需采取松土、種綠肥等配套措施,以保護和提高土地產能。而農民拋荒往往是聽之任之,不管不問,管理不好反而會讓肥力下降、耕性變差。”
他建議,將農民自發的“季節性拋荒”與國家有計劃的輪作休耕相結合,通過補貼等形式引導農民在拋荒季節種植油菜、綠肥等作物,促進耕地地力改善,保障和提升國家糧食產能。
3
種糧大戶“只管賺錢不愛護農田”
記者走訪發現,在城鎮化、工業化快速推進背景下,農村土地流轉速度明顯加快,各地涌現出一批種糧大戶,成為糧食生產的新主體。
在余干縣峽山林場,種了250畝田的王生建告訴本刊記者,村里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也只種點口糧田,全村一半以上的田都是他在種。從好的方面看,這些職業化的種糧大戶不僅解決了“誰來種地”問題,還主動對接市場需求,生產優質稻米,對當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在人們普遍認為種糧大戶破解了當前糧食生產難題的同時,也有一些農民對種糧大戶規?;洜I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擔憂。
在永修縣八角嶺墾殖場八一村馬路組,一位史姓村民指著長滿荒草,灌溉溝渠因未疏浚而面臨荒廢的農田說,這六七百畝水田都包出去了,沒到打田時間就沒有人管理。“之前包的人虧了后,今年又換人包,種糧的大戶換了一撥又一撥,賺了就接著種,虧了就拍拍屁股走人。這些大戶只管賺錢不愛護農田,田種壞了,大不了換個地方再包。”
在萬年縣珠田鄉李家村,本刊記者看到村民李壽金田表平整、溝渠整潔的耕地與周邊種糧大戶的耕地形成了鮮明對比。正拿著釘耙認真一遍遍打碎泥塊、梳平田塊的他說,大戶包的田多,不可能管得很細,精耕細作幾乎不可能。
江西省糧油局副局長余冬暉告訴本刊記者,現在一些種糧大戶是外來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流動種糧大戶”。他們把田租過來,首先考慮的是在租期內最大限度提高產量,獲取更高收益,不會太重視土地的休養生息。同時,我國現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也與農民的耕種行為脫節,難以真正發揮作用。
萬年縣裴梅鎮一位“90后”種糧大戶坦承,為了追求土地單產,同樣一畝田,他們使用的農藥、化肥是散戶的一兩倍。“我們也知道用多了農藥化肥對土地有破壞,政府也在積極推廣和免費提供有機肥,但我們很少用有機肥,因為肥力不夠,糧食產量上不去。”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農業規模化經營是大勢所趨,但保護耕地地力,保障國家長遠糧食安全,也是必須之舉。兩者關系如何協調,是今后需要關注的新課題。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有的種糧大戶土地流轉期限較短,缺乏長遠經營的規劃和相關能力,影響耕地保護。他建議,國家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強化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訓,轉變種糧大戶的短期經營心態和行為。
賀雪峰則表示,國家進一步完善農業經營體制機制,提供更好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探索有效的生產和利益聯結機制,在規?;洜I中充分發揮小農戶的作用,讓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讓規模經營實現精耕細作。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余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系公號方。
記者 | 林超 周勉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本文轉載自《瞭望》2019年第27期,標題為《警惕豐產背后的隱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