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史上最全有機農業問答:一篇文章滿足你對有機農業的所有好奇

Lithia · 2019-03-11 · 來源:有機會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食物主權按:對許多人而言,有機農業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詞匯。

  你或許在超市里見過寫著有機標簽的商品,它們總是比同類商品要貴出許多——那么,有機是只能給有錢人消費的嗎?有機只是商家打造出來的促銷幌子?什么樣的農業才叫有機農業?……

  這篇文章或許將能幫助你解決一些早已出現的疑惑。不管你是作為有機農業的消費者,還是生產者,圍繞有機農業展開的踐行背后,關系到的是整個社會及生態的未來。

  有機農業中的“有機”二字,到底有著什么樣的含義?我們已經不止一次對其進行解讀。但是因為各種真真假假的言論和評說同時充斥于公眾的視野中,使得人們對于“有機”的理解還是存在或多或少的誤區。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作為有機農業的權威領導機構,也深知這種混亂的現狀,因此在經過充分的研究總結后,在網絡上發布了長達71頁的報告《Criticisms and Frequent Misconceptions about Organic Agriculture》(對于有機農業的質疑和常見誤區),引用多項研究報告,深入分析了世界各地常見的關于“有機”的誤解。

  本文摘選原報告精華部分進行編譯,希望真正的有機農業能盡早為更多人所知。

  “有機”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商品標簽,未經認證的有機農業仍然是被IFOAM等國際機構所認可的。有機不是小眾奢侈品,通過選擇合適的渠道,有機能夠為大眾服務、能還原食物本來的面貌。有機農業不只是一個產業,而是一項關注城鄉和諧、環境保護、人的身心健康的相當廣泛的社會運動。

  有機農業對健康更有益嗎?

  誤區:普通食品中的農藥殘留總是在安全的范圍內的。

  解讀:

  在美國和歐洲,有一部分普通食品中的農殘含量是超出法定標準的。因此,大多數人體內都含有農藥殘留(100%的美國人體內都有農藥殘留),而如果轉變為有機飲食,人體內農殘的量可以顯著降低。

  法定的“最大殘留量”并不能作為“零健康風險”的保證。

  現在的毒理學認為,只有在毒物劑量超過“有害”水平時,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低于該水平時,任何影響都不存在。但實際上,對于大多數有毒物質來說,只要人體接觸到該物質,就處于健康風險之中,這種風險隨著暴露劑量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農殘在一起時會有“協同作用”。意思是,即便單種農藥殘留的劑量是在“最大殘留量”以下,但各種農殘混合在一起時對人體的總體影響,遠遠大于單種農殘分別造成的影響的總和。

  在發展中國家,大多數時候,政府并沒有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進行監管。

  有毒農藥的品種非常多,在每項調查中,不可能對于每種農藥都檢查。幾項農殘不超標,不代表在該樣品中所有農殘量都不超標。

  誤區:沒有證據表明有機食品比普通食品更營養。

  解讀:

  很多研究,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研究都表明有機食品是更有營養的。

  有機食品的硝酸鹽含量更低、抗氧化劑含量更高、農殘更低,而且有更多礦物質、維生素,更平衡的蛋白質。在重金屬和病原菌方面,有機食品和其他食品差別不大。

  有機食品成長周期更長,因此有更足夠的時間合成關鍵的營養素。

  在加工食品中,有機食品也更健康,因為其禁用阿斯巴甜、味精、氫化油脂等有害的食品添加劑。

  有機食品不是奢侈品,它還給食物原本應該有的面貌。

  誤區:有機農業經營團體傳播對于非有機產品的恐懼心理,這樣他們就可以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解讀:

  那些設法讓人們不要買有機食品的,正是從石油農業中獲利的人和團體。很多沒有從有機銷售中獲得經濟利益的人和團體,也致力于推廣食用有機食品的好處。

  石油農業背后有強大的游說團體支撐。而有機農業提倡增加自給自足,減少依賴外部輸入品,因此有機農業沒有和任何強有力的游說團體有聯系。

  一些并非專注于有機產品的公司(比如達能也生產有機食品,耐克有有機棉服裝)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銷售有機產品。他們不會對自己的非有機產品進行批評。

  讓人們減少消費石油農業產品,是有很多理性的原因的,而只有當這些原因被大眾所知,才能創造更公平的市場環境。

  誤區:有機農業帶來更多食品安全風險——因為用有機糞肥,有機食品中有大量的大腸桿菌等細菌。

  解讀:

  非有機種植也需要使用糞肥。普通的農民會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施用大量未腐熟的有機肥。而有機種植對糞肥要求嚴格,比如需用腐熟的肥料,收獲前一定時間內不得使用糞肥等。

  有機農業注重保證養殖動物的健康,減少糞便中的病原菌。比如,USDA的一項研究表明,和谷物飼喂的牛相比,用草料飼喂的牛產生有毒大腸桿菌O157:H7的可能性降低。

  誤區:有些有機農業中允許使用的生物農藥是對健康有害的,比如除蟲菊酯和魚藤酮都是有毒的。

  解讀:

  生物農藥降解很快,基本不會留下農藥殘留。比如魚藤酮在陽光下就會分解,在環境中不會停留超過一周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在種植過程中,有機農業首先采用預防措施,采用輪作、多樣化種植、抗病品種等,有機農作物可以減少對于生物農藥的需求。

  有機農業更環保嗎?

  誤區:生物農藥的藥效低,因此需要施用巨大的劑量。有機葡萄種植需要施用銅鹽類農藥,因此污染土壤。有些生物農藥(比如尼古丁和除蟲菊酯)和化學農藥一樣有毒。

  解讀:

  天然的化學物質可能對一部分生物有毒,但是對整體環境是無害的,而且生物農藥不會像化學合成農藥那樣在食物鏈中積累。

  有機農業禁止使用純的尼古丁作為農藥。但是,煙葉水可以用來殺滅害蟲,因為其中的尼古丁含量很低,且在環境中會快速降解。在農場中自制煙葉水等殺蟲劑,可以減少農民對于化學農藥生產廠家的依賴。(盡管如此,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有機標準中也是禁用煙葉水的。)

  除蟲菊酯是對哺乳動物毒性最小的農藥之一。它可以和土壤緊密結合(污染水體的可能性小),在陽光下可以分解。

  人們正在研究銅鹽類農藥的替代物,比如碳酸氫鉀、奶業副產品、微生物農藥等。很多有機認證機構也對銅鹽使用作出限制。

  最重要的是,在任何情況下,有機農業首先采用預防措施,生物農藥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

  誤區:因為產量低,有機農業會將更多自然區域改造成農田,進而破壞生態,降低生物多樣性。

  解讀:

  在發達國家,有機農業產量大約比石油農業產量低20%。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生物多樣性高的熱帶地區,有機比石油農業的產量更高。

  石油農業對于生態的破壞是眾所周知的。它的影響甚至可以擴大到農場以外很廣的范圍。比如,來自農田的氮、磷肥的流失促使了墨西哥灣5500平方英里的“死區”(dead zone)的形成,這片區域夏季的水中含氧量極少,無法維持生物生存。

  生物多樣性無法在一片片孤立的土地上存在。因為有機農田沒有受到農藥污染,所以可以作為幫助野生動物遷移的生態廊道。有機農業可以提高土壤、作物、野生和養殖動物的多樣性。

  誤區:因為作物的地域性,有些有機食品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種植,因為消費者常常需要購買進口有機食品,這比消費普通食品產生更多的污染。

  解讀:

  石油農業同樣有地域限制。能用化肥農藥,不代表你能在任何地方種植任何作物。如果一個地方不能用有機方式種植某種作物,那么這里用石油農業也是種不出這種作物的(即便可以,也是花費、污染都巨大的)。

  普通的“本地”動物養殖也許不那么“本地化”。比如美國的養豬場可能用產自阿根廷的飼料、用來自歐洲的設備。而同樣在本地(100公里以內)的有機養殖場則用自產的、或鄰近農場產的飼料。IFOAM的基本標準就要求飼料中大部分(至少50%)來自該農場本身,或與該農場有合作的當地其他的有機農場。

  盡可能地消費本地產品當然是更環保的。如果一個人習慣了本地當季有機食品的好味道,那么他購買外地非應季食品的動機就會減小,因為后者(即便是有機的)也可能是未自然成熟就被采摘的。

  有機食品太貴了嗎?

  誤區:有機食品太昂貴。

  解讀:

  石油農業有很多隱藏的代價,比如外部環境代價和社會代價。這些代價是不被包含在商品售價中的。最終還是要通過納稅人的錢來處理這些環境和社會問題。

  有機食品不僅包含食品本身的價格,也包含了以下一些因素:環境治理和保護、更高的動物福利、對農民和消費者健康的保護、增加鄉村就業機會以推動鄉村發展、保證農民收入。

  認證有機食品較貴,是因為生產和認證成本高,同時是因為消費者對其的需求(供小于求)。

  非認證有機食品的情況則非常不同。很多農業系統完全滿足有機種植的要求,但是沒有經過認證。這些農產品通常在當地銷售,價格與普通食品相似。有研究表明,非認證有機農業可以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減少外部投入品使用,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大規模石油農業可以得到大量政府補貼。因此,有機和普通產品的價格是處在不公平競爭的狀態。

  因為占整體食品市場的份額小,生產、運輸、加工、推廣有機食品的成本就比較高。隨著市場份額增加和科技創新,有機食品的成本也會降低。

  總之,不是有機太貴,而是常規食品太便宜。

  誤區:有機運動使得富人可以吃到健康食品,而窮人則只能吃不健康食品,從而加大了貧富差距。

  解讀:

  有機不是富人的專利,很多有機消費者是屬于收入中下的人群。

  以素食為主的、應季的有機飲食并不比非有機飲食貴,而且比以肉食為主的普通飲食方式更健康。

  隨著有機食品市場份額增加,有機和非有機食品的價格差距在縮小。

  除了收入水平以外,很多因素影響著人們是否購買有機食品的決定。

  如上文所述,在發展中國家,一些本地生產的未認證有機食品并不比普通食品貴。

  誤區:有機認證只是文件、不可信,有機生產者會弄虛作假。

  解讀:

  欺詐是這個社會中很難被消除的現象。有機市場,盡管是整個食品市場中管理質量最高的系統,仍然無法避免欺詐行為。但是,每一次欺詐行為的曝光都能夠幫助改進有機認證,因為認證機構的質量保證體系是適應性的,是需要不斷被完善的。

  誤區:有機只是銷售的噱頭。

  解讀:

  在歐洲,有機農業是從一些有遠見的農場發起的,那個時候還沒有對于有機食品的市場需求。今天,有機食品的市場需求在增長,而有機的營銷策略也是很基本的,以致力于向消費者解釋有機農業的真實面貌。

  有機認證能夠幫助消費者鑒別出符合有機標準的產品。需要指出的是,有機認證是對于生產過程的認證,保證了產品是以生態友好的方式生產的。有機認證不是對于產品質量本身的認證。

  除了第三方認證外,其他保障系統也提供同樣可信的、對于有機產品的保證。比如,參與式保障系統(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s),通過農民和消費者的共同參與認證,給本地、甚至外地的市場提供了可信賴的有機食品。

  有機農業能更好地對待動物嗎?

  誤區:有機養殖中,動物不能接受必要的治療(比如免疫和抗生素),因此造成動物的很多不必要的、長時間的痛苦。

  解讀:

  根據IFOAM基本標準,有機養殖需要用平衡的有機喂養、無壓力的養殖方式和精選的抗病品種,來促進和維持動物的健康和福利。預防性措施(比如經常的鍛煉、放養、良好空氣流通、輪流放牧等)可以促進動物的自然免疫力。

  有機養殖不可以預防性地使用化學藥物和抗生素,因為這會造成動物對藥物的抗性。當動物疫情發生時,如果天然的治療方法無法獲得理想效果,則可以使用抗生素等化學藥物。

  有機養殖限制疫苗使用,是因為很多疫苗是轉基因產品。非轉基因疫苗可以在特定情況下使用(當已知疫情出現,或當病情無法用其他方式控制,或法律規定疫苗接種時)。

  誤區:當動物被放養在室外時,禽流感等動物疾病更容易傳播。室內飼養可以防止疾病傳播。

  解讀:

  非常致病的一株禽流感病毒H5N1,本質上是因為工業化養殖而造成的。雖然野鳥可以短距離攜帶病毒,而跨國的畜禽養殖工業才是傳播病毒的最大載體。FAO和USDA的報告都表明,亞洲的大規模禽流感爆發是開始于高密度養殖場中。

  沒有證據證明室內飼養可以防止禽流感傳播。

  小農場上的多樣化禽類養殖對于養殖業的長期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養殖密度低、基因多樣化程度高,在散養家禽中,禽流感不會形成高致病的變種。

  誤區:工業化養殖的動物生產了大量的蛋奶產品,因此這些動物應該沒有經受什么痛苦。

  解讀:

  很多報告都表明,高密度養殖動物的健康不是處在正常的狀態,它們長時期忍受不健康的生活條件,需要長期藥物治療。

  德國波恩大學研究表明,從1960年到1990年代中期,奶牛的產奶量增加了30%,但是腿部疾病增加了300%,乳房疾病更是增加了600%。

  因為工業養殖過度依賴精飼料,動物健康也會受到影響。丹麥保護動物協會報告指出,因為承受壓力和不自然的飼料所危害,大約一半的丹麥奶牛都被胃潰瘍所困擾。

  就算動物沒有疾病時,因為無法表達自然的行為(自由走動、筑巢等),它們仍然受到精神上和身體上的折磨。有機養殖要求農戶保證動物的正常生理需求。

  誤區:有機養殖標準不是全球統一的,比如,為什么有些地區的有機養殖允許將牛圈養起來呢?

  解讀:

  不同的養殖標準反應當地的氣候和文化,也反應著有機標準自身的不斷發展的過程。

  IFOAM基本標準要求所有動物都能有放牧的空間和戶外活動場地,但是考慮到動物福利和牧場的管理,有些情況下動物可能被短時地圈養,或在特定季節進行圈養。

  在有機行業已經發展穩定的地區,要求有機養殖用100%的有機飼料。但是在有機飼料難以得到、有機農業剛開始發展的地區,假如要求有機養殖用100%有機飼料,則會阻礙有機農業的發展。

  總之,雖然各地有機養殖標準有差別,并不代表這些標準是不值得肯定的。雖然沒有哪個有機標準能提供最好的、全世界通用的動物福利框架,但有機養殖和工業養殖提供給動物的生存條件終究是有巨大差別的。

  有機農業能養活世界嗎?

  誤區:有機農業不能養活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

  解讀:

  有機是建立在傳統文化、現代科技和創新結合的基礎上。采用有機農業不代表回到工業革命以前的糧食產量。

  有機的產量只有普通農業產量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說法,通常是基于不完整的數據得出的結論。

  很多研究指出,有機農業可以和石油農業同樣高產,甚至比石油農業更高產。比如,康奈爾大學的Per Pinstrup Andersen研究得出結論,有機農業產量大約是石油農業的80%。另一項針對全球293個案例的研究表明,在發達國家,有機農業的產量是石油農業的92%。剛開始轉換向有機農業時,產量可能會下降,但是當土壤微生物活力恢復、養分循環達到正常時,產量就會恢復。

  在發展中國家(也是食物短缺最嚴重地區),有機可以提高糧食產量。這歸功于土壤中有機質的提高、以及水分保持能力的增強。

  密歇根大學Catherine Badgley執導的模型計算發現,假設全世界都采取有機農業(且耕作面積不變),可以給所有人口提供足夠的糧食。

  現在研究資金對于有機農業的資助還非常有限。如果政府提高重視、加大研究投入,有機農業有更大的提產潛力。

  全球農業產量已經足夠提供每個人的口糧。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糧食。真正的糧食安全威脅因素是政治、經濟和社會因素,而不是糧食產量。鄉村發展是制約糧食安全的一大原因。有機農業基于健康、生態、公平、關愛原則,是促進鄉村發展的最有力工具。

  有機農業能夠恢復土壤活力。因為不可持續的石油農業,每年有大約六百萬公頃的耕地喪失(主要是在貧窮國家)。這一趨勢能夠通過有機耕作得到扭轉。

  采用多樣化種植,一片耕地全年的總產量能得到提高。

  有機養殖提倡在本地農場生產飼料,因此可顯著減少對于谷物飼料的需求。消費者的飲食結構也可能因環保意識的提高而改變,從而轉向以素食為主的飲食。

  總體來說,未來的農業系統是有可能轉變成有機、可持續、高效、高產、能給世界人口提供足夠食物的系統的。但是,是否人人都能買得起食物,強烈依賴于政治、經濟和社會因素,不是有機農業一個領域就能解決的問題。

  誤區:世界上沒有足夠的牛給有機農田提供足夠的肥料。

  解讀:

  牛糞及其他糞便并不是有機農業的唯一肥料來源。用植物堆肥、施用覆蓋物、用水草制作肥料等都是有機農業中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

  除了農場上的養分來源,有機農業還從外部給土壤增加肥力。比如種植豆科綠肥作物、使用天然礦物質肥料、使用其他廢物回收制作的肥料(海鳥糞、廚余垃圾、餅肥、林業副產品、泥炭、紡織業副產品等)。植物肥料能比糞肥提供更多的氮。

  有機農業對社會公正嗎?

  誤區:大多有機食品是大公司生產、長途運輸銷售的,因此買有機食品不能幫助小型家庭農場。

  解讀:

  有機認證不能保證產品是小型家庭農場生產的。如果消費者希望幫助小農場,應該尋找比有機認證更合適的購買標準。比如,可以通過參與式認證體系購買小型、本地農場的有機食品,或者直接向小農場主購買食品。

  誤區:有機食品市場越來越大,因此越來越多地向大型超市供貨。這些公司會給供應商和農民(包括有機和非有機)施加壓力,讓他們降低價格并且提高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因此,向大公司供貨使得有機喪失了它的初衷。沒有理由從超市購買有機。

  解讀:

  超市中出售有機產品,因為交易規模較大,有可能降低產品價格,使更多人買到有機產品,這并不代表生產者的獲利會減少。

  標準化和認證都是因為消費者的需求而產生的,而不是有機農業本身造成的。

  標準化并不意味著有機標準的降低。在遵守有機產品的要求上,超市常常會嚴格地要求,以減少風險。

  不通過主流市場渠道購買有機是完全可以的。當地的農夫市集、合作社的商店、網購等等渠道都可以買到有機產品。這是有利的、應該被鼓勵的。但是,超市中仍然會銷售有機食品,且超市提供的選擇越多,就有越多的消費者轉向有機飲食。

  誤區:有機農業耗費大量人力,在被艾滋病、戰亂困擾的發展中國家,采用有機農業對于當地人的負擔更重。

  解讀:

  有機農業的確比石油農業耗費更多人力。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土地和資金(而不是勞動力)是農業的制約因素。勞動力的成本甚至比化學投入品(化肥農藥等)成本要低,這也是發展中國家轉向有機可以獲利的原因之一。

  有機農業有一系列可以節省勞動力的技術方法。比如用覆蓋作物控制雜草和減少土壤流失,用作物秸稈制作覆蓋等。

  有機農業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提供更營養的食物、降低動物和人對于抗生素的抗藥性,對受艾滋病困擾的人群是有利的。

  誤區:有機農夫每天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進而造成健康威脅,比如無法治愈的背部疾病。因此,有機農業并不是對農民更健康的農業。

  解讀:

  極少有農民在從事有機農業后又重新轉回石油農業。這說明,總體來說,有機農業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雖然工作量有可能更大,但是有機農業對農民也有更多的益處:因為生產健康、生態的食物帶來成就感;減少農藥等化學物質的威脅;更好、更多樣化的農場環境,使得農民可以采用生態旅游等方式開發更多收入來源;農民收入更高、更穩定。

  最好的有機農民并不是花最多時間除草的那些,而是花時間了解農業生態系統、從而減少工作量的那些。

  有機農業是知識密集型農業。當方法恰當時,工作量可以得到控制。

  天然的就是好的,合成的就是壞的嗎?

  誤區:有機農業在“天然”和“化學”之間做出分別。但是化工制造的和天然生產的物質,理論上說都是化學物質,因為每個生物過程都是化學過程。

  解讀:

  有機農業首先采用生態過程和合適的耕作方法來控制病蟲草害。化學物質(即便是天然的)也是不得已才使用。

  在實驗室中,也能合成外部“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如果無法從自然界中獲取足夠的量和純度)可以用作有機農業的投入品,但是需要滿足更多的條件(見下文)。

  “天然”和“人工合成”農藥的最大區別是它們在環境中的停留時間(比如半衰期)。生物農藥通常幾天內就會降解,而合成農藥在環境中可持續存在幾個月甚至數十年。

  雖然所有自然反應都是化學反應,但并不是每個化學反應都存在于自然界。每年農業化學工業都制造出新的合成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對于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影響很多是未知的。因此有機農業對于合成化學物質很謹慎。

  “天然”還是“合成”并不是定義有機的標準。有機農業的投入品至少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必要性和替代品:任何投入品都是達到可持續生產所必須的,是維持產量和質量所必要的,也是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技術。

  來源和生產過程:有機農業基于使用天然的、生物的、可再生的資源。

  環境:有機生產和加工對于環境來說是可持續的。

  人的健康:有機技術提高人體健康和食品安全。

  質量:有機方法能維持或提高產品質量。

  社會、經濟和倫理:有機農業的投入品可以使其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有機農業對于社會是公正的、經濟上需要是可持續的,有機農業方法尊重文化多樣性、保護動物福利。

  另外,有機農業要盡量減少外來物的投入,鼓勵農場的自給自足。因此,使用農場自制生物農藥比使用外購商品化農藥更好。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小石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4.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5.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6.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7. 星燧:普京的“閃電”中東行
  8.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9. 司馬南:黃金萬兩——一項美國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8.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9.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當心,他們要對孩子下手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記憶:流浪漢張來娃兒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