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返鄉:病榻上“等死”的阿嬤,與“被消失”的中國農村

小武 · 2019-02-19 · 來源:一顆土逗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導語:阿嬤,就是奶奶。

  中國的農村,通常在喜慶歡鬧的春節氣氛中被消聲,輿論們看不到、感知不到他們的存在。今天這篇返鄉筆記,卻來自于一位家在農村的大學生,當他從一片舉國歡慶喜氣洋洋歡度春節的北京,回到貧窮的農村,面對自己病榻上的阿嬤時,他感受到了別樣的氣氛:身負重病卻基本放棄治療的阿嬤,以及家家有難處不能給阿嬤提供基本照顧的親戚們,他們的那些勞累、哀傷、艱難,正是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一個縮影。老無所依,病無所治,這是阿嬤的年關,也是9億農民的年關。

  在病榻上“棄療”的阿嬤

  今年的春節,北京還沒下過雪。我一路向南踏上了回家的火車。

  回家過年,其實是一件挺復雜的事。面對一年只見一兩次的一眾親戚,感覺既熟悉又陌生,既溫暖又疏離。至于村子里的鄉鄰,老一輩還常常走動,努力維系著宗族親鄰關系;而年輕人都到更遠的地方去打拼,在勞動力市場的大潮中做一朵小小的浪花,所以基本上沒什么聯系。

  火車換汽車再換摩托車,一路上穿過了幾座山,趟過了幾條河,沿著蜿蜒的小道一直到山腳下,這便是我的農村老家。一代一代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村子里同宗同族,人丁興旺。我阿公的兄弟姐妹就不說了,單我爸爸就有兄弟三個,姐妹三個;而從阿公這一支的男丁來看,我在四個堂兄弟中排行最小,所以我雖是獨生子,走親戚時也常被叫“四叔”。

  “爸,媽,我回來了!”

  “回來啦!”爸媽一臉高興,卻含著一絲疲憊和黯淡,“先把行李放下,去看看你阿嬤吧。”

  聽他們的語氣,我心里已經有點底了。阿嬤今年已經84歲了,身體一直不太好,這兩年視力和聽力都衰退了很多,聽家人說去年因為摔了一跤住過院。

  

  農村老人艱難的就醫狀況

  圖片來源:人民網

  “其實你阿嬤現在狀態很不好,你在學校我們沒有告訴你。從去年出院后,讓她少走路多休息卻不聽,后來每個月都會摔倒,到現在已經是腿腳無力,出不了自己的房間了。除了腿腳不行,耳聾眼花更嚴重了,頭腦也沒那么清晰了······”

  我聽罷點頭,平靜地向阿嬤的房間走去。我小學在鎮上念,初中開始到城里,和阿嬤的交集其實不算多。阿嬤不愛說話,我回到家里基本也是做自己的事情,很少同她聊天。我不知道她有哪些朋友,不知道她生活上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我甚至都不知道她有什么愛好。我再努力,也只能勉強拼湊出一個模糊的形象。

  還沒進房間,一股異味就撲鼻而來。略暗的房間內,阿嬤呆呆地坐在改裝過的椅子上,椅子下放著一個尿盆;一邊的桌上放著尿布、水壺以及各種糖尿病高血壓等等的藥。簡陋的條件,瘦弱的阿嬤,一下子讓我的心情沉重起來。我走到她跟前喊了一聲“阿嬤”,她這才反應過來。

  “小武?是小武嗎?”阿嬤茫然地看著我,隨即抱著我哭了起來,“阿嬤老了,不行了······我起不來了,也看不清了······我身上疼······我不中用了,得早點走了,不要在這里受這種苦了······”

  我抱著她,心里特別難受,大聲告訴她別這么想;隨后把頭別開,默默嘆氣。阿嬤操勞了一輩子,靠種田和做小工拉扯大6個孩子,老了還放不下那塊田,不想為兒女添負擔。有一回她在田里摔倒了卻沒有告訴我們,等二哥有次偶然間看到她在房間里擦藥才發現。兒女們都在外為生計而奔波,無法一直陪著,而11年前阿公去世后阿嬤就更加孤獨了。她一輩子沒享過什么福也不舍得享福,到病了家里也無力提供好的治療和照顧,只能幾家輪流簡單地照料著。

  阿嬤坐回去,指了指耳朵,隨后低下頭擺了擺手,意思是聽不到我說話。我坐在床沿,聽她胡亂說著“我該去了” “早點走好”,呻吟一會兒后又安靜下來。我只是坐著不說話,身為兒孫,何其愧疚。

  家里也想送阿嬤去好醫院,可是以我們的經濟實力,面對這幅光景又能做到什么呢?在農村,老人重病后往往治療一段時間后就無力繼續治療下去;住院花錢如流水,他們也不愿意再繼續,于是就出院回到家里等著準備后事。不需要說明,也不需要商量,祖輩與父輩默契地從醫院搬回到家里,安靜地等著最后一天的來臨。對于祖輩來說,早一天離開讓自己早一天解脫,早一天為兒孫減輕負擔;這是他們最后的尊嚴與慈愛。對于父輩來說,他們在生存與孝道之間煎熬,隨時可能因病返貧,或者背上不孝的罵名;而且他們也何嘗不明白,祖輩的今天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

  古人云“多子多福”,在當今社會養兒還能防老嗎?如今房子、妻子、孩子早已讓人“壓力山大”,生活成本高漲隨時可能掏空存款,債務纏身的更是不在少數。尤其在農村地區,人人勒緊褲腰帶也才能勉強過活,哪里還有多少余力來養老?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阿嬤!

  算命說:母親病重的時候不能靠近

  初二,是姑姑們回來探親,也是家族團聚的日子。特別是今年阿嬤病重,叔伯姑姑們的相聚更增添了一層嚴肅的意味,他們需要商量往后誰出錢、誰出力,如何照顧老人度過最后的時光。一大早,屋子里就坐滿了人。

  大姑嫁得雖然比較遠,來得卻挺早。據說她之前找人算過,算命的告訴她母親病重的時候不能靠近;她年前來了一次,回去居然真的就胸口發悶發痛。

  我有點哭笑不得,這分明是迷信嘛!大姑卻一臉嚴肅:“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種事情靈驗得很呢!你大姑丈一直不讓我來,不過我想想還是來一下比較好。”

  看著她認真的樣子,我也就不好意思再說什么。雖說胸口疼可能是大姑心理作用,不過我還是敬佩她堅持來看阿嬤的心意。

  坊間一直有因果報應、兇兆吉兆的傳聞,好多人都篤信這些冥冥之中的事情“不可說也”。還有許多人“信命”,面對現實束手無策的時候,很多人選擇了放棄作為,安慰自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讓自己從無力感和痛苦中解脫出來。對有些人來說,自我麻醉是必需品,非此不能活下去。

  不一會兒,二姑也到了,但是三姑卻始終沒有出現,我猜大概是和去年一樣,趁過年工資高還在打零工吧。于是我問獨自前來的表弟:“今天你媽媽不來了嗎?”

  “她還在幫人看門呢,傍晚再過來。去年廠子生意不好做,沒多少訂單,所以也沒掙多少錢,沒辦法只能過年的時候出去。我們還得還錢呢。”

  “那你們超市過年停幾天?”

  “四五天嘛,我后天去上班,上到元宵節。就是工資太坑了,才8塊錢一小時。”

  

  打零工的男工女工們

  圖片來源:財經頭條

  三姑家兩年前終于從土坯房搬進了新房,但是債欠到了現在還沒還完;三姑丈又比較游手好閑,于是家里的重擔全壓在了三姑身上。表弟從前比較叛逆,現在上了職校,漸漸能體諒家里的困難了,想早點出來打工,減輕家里負擔。寒暑假回家的時候,也會去超市或者廠子里打點零工,貼補家用。現在跟我聊天有時會有小大人的樣子了,常??紤]將來的事情,同以前嚷著要玩電腦游戲的他不一樣了?,F實逼著他更早成熟,更早學會承擔責任。

  父輩們來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們開始討論阿嬤接下去怎么辦。整個過程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就像開一次例行的會議一般,沒有什么情緒起伏,干凈利落地得出了解決方案,好像談論的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什么人一樣。其實聽說去年阿嬤住院的時候他們兄弟幾個是大吵了一架的,大伯認為不要再做無謂的治療了,高額的治療費已經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不如趁早出院,阿嬤也會理解;而二伯和爸爸堅持要再治下去,怎么說這也是自己的母親。但畢竟家里經濟實力有限,過了一段時間后終于還是辦理出院,回家度日了。而這次再商量,大概是看到阿嬤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模糊的樣子,心里知道情況無可挽回,都平靜地接受了吧。

  等到開飯的時候,大家在酒桌上又活躍了起來,氣氛又像往年那樣熱鬧輕松,仿佛暫時忘記了屋子里有個病重的母親一樣。其實,大家怎么可能忘記呢?只是無論如何,生活還是得繼續過啊。生活已經如此的艱難,把沉重的負擔擱置,以酒肉等暫作寬慰,這是普通人唯一能獲得輕松的方式了。

  兒子們的困難

  接下來的時間里,阿嬤的身體每況愈下,精神愈發不清晰,藥也拒絕吃。眼看著一天一天變差,到除夕前后終于是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人喂了。

  下午,大哥大嫂從城里回來。來看阿嬤的時候,大哥一邊收拾床褥一邊說著條件太差,心疼起阿嬤來。隨即又嘆了口氣,陷入無奈與沉默,一如每個來看望阿嬤的人那樣。他搖了搖頭,說:“小武啊,你看阿嬤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有什么用?現在不還是這個境地!唉,阿嬤都這樣,你說以后咱們這獨子的可怎么辦呢?”我無言。每個來看阿嬤的人都會思考起自己的將來,因為這其實是一件并不遠的事情。父母的養老是指望不上政府了,作為獨生子女,以后怎么辦呢?談起未來的話題我總是心情沉重,給不出答案。

  晚上,我和三哥在阿嬤屋外守著,喝點酒聊聊天。三哥是二伯家的二兒子,長我五歲。他初中之后上了職校,出來后到省外打了一段時間工,但是每份工作都干不久,覺得太無聊或者工資太低,一直跳槽。后來又參軍,退伍后在鎮上做巡邏公安,但是工資待遇實在太低,于是又辭職。現在跟著二哥在做水電工,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其實他的經歷還要更曲折些,原本很有希望留在部隊,因為種種原因退伍了;后來托關系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又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放棄。他從前覺得打工生活很沒有意思,過得挺頹廢;每一次生活燃起希望的時候,很快就又熄滅了?,F在只想著老老實實做工,然后娶妻生子,跟二哥走一樣的路。三哥的經歷其實是全國幾億勞動力大軍的縮影,輾轉漂泊,無所適從。好像能自由選擇不同工作,但每一種工作都是同樣的枯燥無聊,看不到未來的出路;好像生活的希望觸手可及,但終究是那么的渺茫,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離他遠去。

  然而他畢竟還是覺得沒有意思,可生活逼仄,無路可逃,所有人都說“要現實一些”,他也只能無奈接受,自己喝幾口悶酒,抽幾口悶煙。“先走一步算一步吧,也沒想好以后要怎么樣。畢竟我也二十五六了,也得考慮成家和養老的事情。”

  如果說有什么事情曾讓三哥有奮發的動力的話,那應該是他的軍人生涯。只有說到當兵的時候,他才兩眼放光,滔滔不絕地說他在部隊的經歷。“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受不了,覺得太硬,不過我覺得還可以承受。訓練真是苦,但是后來我在我們連拿了一個訓練項目的單項第一,當時覺得真是再苦也值得啊!”“有一個人非常慘,怎么練也不合格,天天中午不能吃飯在太陽底下練,練完還不過就站著曬。我們看他站著都快睡著了哈哈。”“我們幾個戰友退伍了還互相聯系,上次我騎車摔倒了有一個還專門從外省跑過來看我。”

  當然,這樣的經歷已經是過去時了。三哥永遠懷念著戰友情,懷念著能夠通過努力取得成功的自己,如今他只能把這些回憶就著啤酒一口一口地咽下去。

  “唉這兩年也不好賺錢。都不好過噢!你二哥要結婚,家里就得先建新房,哪有那么多錢!只能先欠著,剛才材料店的店長還來催呢。他也不好過,很多店長都欠了其他人錢。我們本來是有錢還他的,但是你二伯去的那個工地倒了,這兩年的10萬還沒拿到呢,唉。”

  

  農村房屋改造,通常會導致農民的欠債

  圖片來源:騰訊新聞

  仔細一想,我家也欠著債,姑姑家也欠著債,舅舅家也是,怎么好像大家家里都欠著錢呢?錢似乎永遠都不夠用。儲蓄很難,可清空存款很簡單:生一場大病,結一次婚,翻建一座房子,分分鐘讓人返貧負債。年關年關,過年如過關,每年過年的時候就是債主上門的時候,對于欠著債的人來說這年可不好過啊。

  然而借債已經是底層人家生活的常態了,各種或明或暗銀行的民間的無息的高利貸的借貸將所有人聯系在一起:結婚需要借錢,建房需要借錢,看病需要借錢,做小本生意需要借錢,甚至上大學也需要貸款。很多時候就算勒緊了褲腰帶,錢還是不夠用,所以我們這里諸如“錢會”這樣的民間地下集資方式特別盛行。但是對于收入微薄的人來說,這樣的鏈條十分脆弱,比如包工頭欠二伯的工錢,二伯欠材料店的錢,店主可能還欠著錢會或者其他人的錢,包工頭一跑,所有人都面臨債務危機。10萬,這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冷冷清清,安安靜靜,除夕夜就這么平淡地過了零點,喧鬧的大概只有電視機里春晚的背景音。大哥不知道從哪里喝了酒回來,醉醺醺的說要看阿嬤。他搖搖晃晃站不穩,連喊好幾聲“阿嬤”,阿嬤只是傻笑地應著,大概知道這是她的孫子。大哥緊抱著阿嬤,一下子哭了出來,一邊大哭一邊喊著:“阿嬤!我的阿嬤啊······你怎么這么命苦!······讓你在這里受苦,是我沒出息,你的長孫沒出息啊!······”

  而阿嬤依舊只是傻笑著。

  大哥也不容易,和大嫂在城里打拼想要立足,但是困難重重,也算是“某漂”吧。大哥曾經向我抱怨現在兼職兩份工作,經常做到夜里一兩點,“不知道身體還能扛多久,但總得扛下去”。除夕下午剛回來,大年初二就又需要回去工作。大哥大嫂已經有了一個女兒,但迫于壓力想要一個男孩,于是生了二胎。他們如今有兩個孩子,日子更加艱難了。大哥是家族里第一個大學生,也曾想徹底走出農村,在城市里闖蕩一番,過上中產的日子。但別說實現階層的躍升了,在城里立足就已經讓他舉步維艱,奮斗至今才剛剛貸款買了一套房,還沒有車。淪為了“房奴”,卻還當不上“車奴”,現在兩個孩子的養育和讀書又提上了日程。大哥肩上的擔子本來就非常重,如今看到阿嬤這樣,借著酒勁情緒一下子就崩潰了。

  這天夜里,大哥執意留在阿嬤屋子里,趴在桌子上一直守到了天亮。

  生活總是不如意的

  年后這幾天,天氣一直不錯。我想推阿嬤出來曬曬太陽,但她已經無法下床了,潰爛的瘡讓她坐一會兒就疼得受不了。

  親戚都散去之后,我幫忙照顧阿嬤,想趁著假期多陪陪她。她有時會喊我的名字,知道我是她的孫子,但記得我的時候越來越少了。

  她常常喊渴,但喝多少水都止不了渴;她常常喊疼,但簡單的藥膏治愈不了腫爛的瘡口。阿嬤是扎根于這片土地的一棵樹,一輩子都在開花吐葉;到老了,再也吐不出新葉的時候,就一天天平靜地腐朽干枯下去。阿嬤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勞動婦女,她的離開甚至無法給這個世界蕩起一絲漣漪。

  阿嬤的年關就這樣平淡的過去,仿佛沿著既定的劇本,演員眾多,劇情簡單。每個人事先都知道自己該有什么臺詞和動作,心照不宣。一切都可以預料,從前發生過,現在發生著,將來也還會發生。

  如果每次的劇情都是這樣不變的話,那該是多么令人絕望。在場的每個群演和觀眾,以后都會成為主角,誰都沒有拒絕的權利。憑什么呢?明明沒有誰做錯什么,可劇情還是這么爛。

  明明每個人都很努力,可生活就是不盡人意。

  大哥說過,心情不好的時候來一支煙,就不覺得生活有那么的操蛋了。我從請客人的煙里抽出一支,掂了兩下又放回去。

  其實我是個禁煙主義者。

  拿出打火機,干脆順手給神龕上柱香,求菩薩保佑我家人健康、萬事如意。一抬頭,卻看到這救苦救難慈悲為懷的菩薩正朝著我大笑——

  噢,原來我還是個無神論者。

  一點想法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在農村生活的阿公奶奶對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比許多城里年輕人強上百倍,他們總是有這樣的口頭語:“想想我年輕的時候(大概是五六十年代),吃的是榆樹皮,連鞋都沒有。”,“以前的人哪里活得這么久,活著也是受累啊……”,他們至今用不上自來水,家里還沒有下水道,用的是土廁所,冬天沒有暖氣全靠自己燒炕。但是他們這些出生在1949年以前舊中國的淳樸農民,他們對生活的要求是多么的簡單:頓頓有肉吃、有彩電看,這些在他們的口中被叫做“皇帝的日子”。

  

  新聞里農民收入永遠在快速增長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新聞中經常出現這樣的鏡頭:領導走基層,來到農村,進入村民家中后第一件事就是掀鍋蓋。掀鍋蓋是什么意思呢?看看你們家吃得好不好,鍋里滿不滿,是稀粥還是干飯。最后,領導總是能看到,鍋里的食物非常豐盛,然后滿意地點了點頭。襯托著周圍農民們滿臉燦爛的笑容,這樣的新聞節目會引導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農民吃得好,生活條件好起來了!當人們習慣用這樣的標準衡量今天的農村,恰恰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今天仍然有很多的底層,是生活在這個標準以下的,是連“生存基本需求“都無法完全滿足的。而那些已經達到了這個幸福標準的人,已經忙不迭被用來宣傳政策的惠民了。

  但是,很少有人提到,今天已經是2019年了。高鐵都修到國外了,火箭早都上天了,中國人甚至都能拯救地球了,而生活在2019年的中國人,仍然大量沿用著封建社會的標準衡量生活,這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都說養老、住房、醫療是“新三座大山”,當其中的兩座同時壓在一位農村老人身上,ta除了自我放棄,還能有什么路子可走呢?阿嬤的苦痛,不僅僅是她個人、或者是我們這個家的苦痛,基礎醫療的不完善、虛假的“農村充滿幸福”的報道、農民工的勞動權益得不到保障……等等,這每一項,都是壓在農村病痛老人身上的稻草,最后,在社會的整體無視里,許許多多像阿嬤這樣的農村老人,只能在病榻上,痛苦的、無助的走向生命的盡頭。

  難道我們就無法改變這一切嗎?

  本文及封面圖首發于一顆土逗,轉載請聯系土逗獲得內容授權。

  作者:小武

  編輯:默默然

  美編:太子豹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4.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5.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6.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7. 星燧:普京的“閃電”中東行
  8.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9. 司馬南:黃金萬兩——一項美國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8.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9.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當心,他們要對孩子下手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記憶:流浪漢張來娃兒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