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農民協會80年代就被提上高層政策議程,為何今天還沒成立?

趙樹凱 · 2019-01-17 · 來源:農村改革記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不論對是家庭承包制持何種政策態度,不論對發展集體經濟持何種政策傾向,人們對于農民協會的支持都態度一致,那就是,認為農民應該有自己的組織,農民協會應該成立。

  稻菽按:1980年,在全國建立農民協會,作為新的工作重點,被提上國家農委工作議程。改革開放40年以來,人們對于農民協會的態度基本一致,均認為農民應該有自己的組織,農民協會應該成立。然而時至今日,全國性的農民協會也未能成功建立。本文梳理了關于成立農民協會問題的始末。

圖片來源:網絡

  1980年春天,在圍繞包產到戶的政策爭議呈膠著狀態時,農民協會問題被九號院提上了高層政策議程。四十多年來,農民協會問題雖然持續受到朝野高度關注,但這是唯一一次被正式提上政策議程。

  建議籌備成立全國性農民協會,是九號院里的國家農委正式提出的。與包產到戶的政策命運相反,農民協會剛進入政策議程即遭擱置。

  在杜潤生出版的農村改革著述中,頗多談及農民協會事宜,但未系統敘述,本文略作梳理。

一、推動在全國建立農協

  1979年2月,國家農業委員會成立。根據中央要求,農委設定了1979年的工作重點,主要有:部署落實三中全會兩個農業文件、組織全國農業自然資源普查分析、開展農業現代化試點、重新布局全國的商品糧基地、推進農工商綜合發展、推動農民教育工作和農業干部培訓等。進入1979年下半年,推動在全國建立農民協會,作為新的工作重點,被提上國家農委工作議程。

  建立農民協會問題,在高層突然提出,個中原委不甚清楚。從農委會議資料來看,由副總理王任重直接安排,由主持農委日常工作的第一副主任親自操辦。

  國家農委推動建立農民協會,工作抓得很緊,工作節奏很快,議程初始設置即相當高端。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屆四中全會會議期間,王任重召集部分與會中央委員座談,重點是征求意見分管農村工作省市和部門領導,討論建立農民協會問題。與會中央委員、省委領導人大都認為,原有的“貧下中農協會”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勢,應當探索建立新的全國性農民組織即農民協會。

  這里所謂貧下中農協會,簡稱“貧協”,是當時農村中以階級成分作為標準成立的農民組織,即貧農和下中農的共同組織。當時農村中的階級劃分,主要有主要有五種,即貧農、下中農、中農、地主、富農。文化革命中,貧協的主要作用,是管制、監督、改造、教育地主和富農。地主、富農摘帽以后,貧協如何處理,王任重曾經口頭向華國鋒匯報。華國鋒表示,地主、富農摘帽的同時,撤銷貧下中農協會不妥,應該考慮新的農民組織。

  1979年12月上旬,國家農委在天津召開全國農民教育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是各省(市、區)農委負責人,也邀請了一些地縣教育部門負責人。會前,王任重指示,利用這次會議機會,把有關省(市)“貧協”負責人也請來,一起討論成立新的農民協會問題。當時,文革結束后,有些省陸續撤銷了貧下中農協會,還有十五個省有貧下中農協會。在分管科教的農委副主任何康主持下,座談會開了一周。

  12月4日,會議結束前兩天,張平化從北京趕來,召集十五個省貧協負責人開會,專門討論貧協是否保留,是否成立新的農民協會。從會議記錄來看,所有發言者都積極贊成把貧協轉變為農協,認為建立各級農民協會,特別是中央層面建立全國性農民協會組織,不僅有必要性,而且有迫切性。

  座談會結束時張平化講話:

  農委認為,成立農民協會是一件大事,曾多次征求意見。昨天,王任重同志招致農口各個部長開會,還談到此事。我們一有機會,就找一些同志座談,或個別交談。在四中全會召開期間,曾召集部分中央委員座談。今天的座談,內容生動豐富,比上次更具體,道理說得更清楚。同志們的主張完全一致,就是辦農協。全國性農民協會辦起來以后,貧下中農起骨干作用。與此同時,貧協完成歷史任務,即不必要單獨成立貧下中農協會,這樣可以更好地調動農民積極性。

  這次會議比上次更加明確了迫切性。是時候了,應該及時解決問題,很多同志講越快越好,拖不得,越拖越受損失,確實不應該再拖下去。現在已經在農民中,首先是在貧下中農中,產生了很多意見,不理解,不滿意,也存在不滿情緒。

  在這次講話中,張平化也委婉地批評了一些省撤銷貧協:

  中央31號文件,指出“貧協不動為宜”,是針對有些地方要撤銷而寫的。這句話不是要撤,是不撤,實質上是主張不撤銷。如果撤銷了,道理上講不通。這是億萬群眾的切身利益,不能那么輕率地撤銷。

  張平化還鼓勵那些貧協負責人繼續做好工作:

  中央不贊成撤銷現有的貧協,中央不會宣布撤銷,不會否定貧下中農集會結社。這是廣大貧下中農在黨領導下搞四化建設的需要。十幾個省協會還存在,要自己開展工作,挺起腰桿干工作。只要中央不撤銷,就積極發揮作用。要積極工作,不要消極等待,更不贊成關門走人。

  張平化最后說:

  從我們了解情況看,成立農民協會,要決斷,越快越好。但是,國家農委無權決定。決斷要有中央,我們要及時反映情況和意見。

二、中國的現代化,需要農民有組織

  12月6日下午,張平化在全國農民教育座談會上作大會總結講話。張平化的總結講話,只是在開頭部分講了農民教育的問題,3/4以上的篇幅是講農民協會的成立。

  關于農民教育,張平化在總結講話中表揚了一些基層單位,不但要掃除舊文盲,還有杜絕新文盲,普及五年小學要下大力氣。這一步邁不開,普及初中高中就沒有基礎。

  然后,張平化將話題轉向農民協會問題。這個大會講話,是張平化作為主持農委工作的第一副主任,對于農民協會問題的再次闡述。

  張平化說:

  這次座談會整整兩天,參加會議的同志,每個人都發言了,一致主張成立農民協會,名稱也一致,或者簡稱農會,也就是農民協會。主張要有全國的組織,也是個一致的意見,把牌子掛到北京,有同志建議叫中華全國農民協會。沒有一個不贊成的。比上次討論更加一致,更加具體而生動。成立農民協會,不但有重要性,而且有迫切性,迫切性更加講得尖銳突出。

  張平化還說:

  為什么?重要道理很多,從大的方面來講:中國有9億人民8億農民,各方面都有群眾自己的組織,占人口80%的農民為什么不能有呢!工人階級有工會,青年有團,婦女有婦聯,科學有各種協會,文化系統有各種協會,文學戲劇等十幾個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參加政治協商,兒童也有組織。如果80%的人民沒有自己的組織,說不出一條道理!

  在這次講話中,張平化結合他本人經歷,談到農民對中國革命的貢獻,說明農民組織的重要性。他說:

  1927年初,北伐軍到武漢,我參加了毛主席辦的農民運動訓練班。那時,毛主席剛從湖南考察農民運動回到武漢,首先在武漢辦講習所。毛主席說,農民運動不是痞子運動,是革命先鋒。這是我第一次聽毛主席演講。印象很深刻,一直忘不了他的話。

  張平化繼續回憶道:

  不久,北伐軍從武漢繼續向北打,5月以后,我們在河南打了幾仗,與馮玉祥部隊會師。會師后的軍官會議上,我們這些軍官對農會組織、農民運動的態度截然分成兩派。一些軍官說,湖南痞子太多,過火了!通過對農民運動的態度,一對照就能看出革命或者不革命,不在于他自己標榜是什么。

  北伐戰爭,從廣東到南京、武漢,所以能一路無敵,就是因為共產黨領導的農民運動支援前線,鞏固后方。

  張平化又講到追隨毛澤東建立開辟井岡山根據地的事情,講如何建立農民組織,開展農民運動。張平化話講得聲情并茂,故事生動,引人入勝。但是,他發現這段歷史似乎占用時間過多,說:

  歷史不多講了。總之,沒有農村的革命,國民革命不能成功。毛主席講,國民革命,十分功勞,農民占七分。當時,革命不革命,要不要農民運動是個重要環節。

  張平化歸結說:

  農民應該有組織,此外還有很多理由,但是,最大的道理是兩條:現實需要的道理,歷史經驗的道理。中國的現代化,需要農民有組織。

  接下來,張平化闡述了農民協會的任務:

  大家都講了很多好的意見,我講五條:

  第一條,維護農民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政府不能侵犯;

  第二條,在農民群眾和農村干部中進行自我教育,黨和政府有教育農民的責任,但不能代替農民的自我教育;

  第三條,動員農民自己參加生產建設,加快經濟發展,搞好計劃生育,計劃生育也是生產建設的重要內容;

  第四條,在黨的領導下加強工農聯盟,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和無產階級專政;

  第五條,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各方面力量,建設現代化強國。

  他說,將來的農民協會章程,還可以寫很多條,甚至八條十條。

  張平化對于農民協會,出乎意外的重視。做了大會總結報告的第二天,12月7日,張平化又再次在天津主持有關省貧下中農協會負責人座談。張平化說:

  今天會議,主要聽聽同事們對我昨天講話的意見,有什么問題?

  張平化對前一天的報告做了新的發揮和補充,感嘆有些遺漏,因為年紀大了,記憶力減退。同時談到,他講話從來沒有列提綱的習慣。在會上,他聽大家談了感想和意見,也回答了關于農民協會的具體問題。

  針對湖北代表提出的當初成立貧下中農協會主要就是抓階級斗爭,管制地主與富農,而現在不再需要的言論,張平化做出了回應。他表示貧下中農協會也是團結中農的政策,不是孤軍奮斗,農民協會成立前,也可以帶領所有農民為四化奮斗。在新的形勢下,貧下中農協會,不是完全不適用,而是不完全適用,有些章程還是可用的。

  而對于天津代表提出關于農民協會會員,摘帽地主富農可否參加的問題,張平化回應道,在章程中研究,一般來講,所有農民都可以參加。

三、對于農民協會的不同定位

  實際上,關于成立全國農民協會,以取代地主富農摘帽后,相互對應的貧下中農協會,副總理王任重有更加集中具體的闡述。或者說,早前一年,王任重就對于成立農民協會有比較成熟的想法。

  1979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地主、富農分子摘帽問題和地、富子女成份問題的決定》指出:

  除極少數堅持反動立場至今還沒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來遵守法令,老實勞動,不做壞事的地、富、反、壞分子,經過群眾評審,縣委批準,一律摘掉帽子,給予人民公社社員待遇。地、富家庭出身的社員,他們本人成份一律定為公社社員,與其他社員一樣待遇。凡入學、招考、參軍、入團、入黨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看政治表現。

  這個事情成為王任重思考農民協會的重要起點。

  1979年3月,國家農委在北京向陽招待所(現在的崇文門飯店)召開農村形勢座談會。王任重在講話中,特別批評了在報上宣傳“恐右病”,列舉了一些社會現象,說這就是階級斗爭:

  貧下中農協會還有存在的必要。為地主摘帽和重新審查四不清干部,不能由上邊定,都要經過貧下中農,否則地主就會翹尾巴;為“四不清”干部平反,搞得不好,在臺上的干部也不服。

  由此可說,王任重對于農民協會的政治定位,不同于一般人理解的農民協會。在王任重看來,農民協會的政治功能,首先是對于原來的地主富農分子繼續進行監督甚至管制。或者說,王任重希望成立的農民協會,主要是服務于新形勢下的農村階級斗爭。

  張平化在天津會議上所闡述的農民協會的作用,更強調要維護農民的政治經濟權利,與王任重的闡述重點又有所不同。

  以天津會議作為依據,農委給中央寫出了關于建議試驗成立農民協會的報告。報告說:

  12月4至5日,國家農委邀請了參加全國農民教育會議的省市區貧協負責同志座談。目前貧協在大部分地區處于停頓狀態,少數地區還在活動,但是也很困難。現在,貧協已經不適應形勢要求,座談會一致要求成立“農民協會”;在試驗成立農民協會的過程中,希望中央直接發出指示,或者由國家農委發個正式通知,對于農協開展工作給予支持。

  1980年1月6日,張平化在上海向王任重匯報工作,談國家農委當年工作任務,準備給中央寫報告。按照王任重與張平化的討論,農委1980年的工作任務共十條,其中第八條是建議成立農民協會。

  張平化指出,關于農民協會試點,給中央辦公廳的文件已經發出。湖南、湖北、福建等三個省取得經驗,就可以全國推廣。但王任重并不這么認為,在他看來,搞全國性協會,機構不應多,相反要簡單。九個省市,一個省選出一個委員,中央加幾個委員,設立辦公室,十幾個人輪流主持,不駐會的時候仍回到所在省里,原來擔任什么工作,仍就搞什么工作。也就是說,要創新民主管理形式,有人主持和定奪。但張平化對歸口在黨群還是農業仍有疑問。王任重對此的看法是應該歸黨群。

  張平化認為農民協會對農口各部門有監督作用,重大問題可征求農民協會意見,這方面相關的同志也很支持,畢竟農民沒有組織,說不過去。王任重的想法是,農民協會要搞小機構,即建立渠道反映些中央以前不知道的事情。通過這種渠道反映上來的不正確的事情可以分析,總比堵塞渠道要好。1958年頭腦發熱,刮了共產風。中央說不再折騰,但是如果聽不到農民的話,不知道能否做到不再折騰。

  在這里,王任重更加強調農民協會作為農民利益要求代表的作用,更注重農民聲音表達渠道的功能,這顯然符合現代性民間社會組織的定位。

  1980年2月2日,在人民公社經營管理會議結束時,王任重講話部署當年農村工作,也談到了農民協會:

  農會到底搞不搞?將來把貧下中農協會改成農民協會,中央辦公廳發了文件,各省可以搞一個兩個縣作為試點,多數同志要求中央搞農會,有工會為什么沒有農會?華主席、鄧副主席講,不是不可以有,是因為機構太多,還要考慮,沒有說不搞。

四、在高層政策議程中銷聲匿跡

  1980年3月26日,萬里同志秘書于廉電話告訴國家農委辦公廳副主任金豐:“關于農民協會問題,小平同志有批示,即送來,請照辦”。隨后,批示傳達到農委。

  鄧小平批示是:

  此件壓在我處,始終徘徊,未加處理,現在,我傾向不再設貧協,至少一二年內不考慮。

  這個批示的時間是3月22日。

  從農委會議資料可以看出,國家農委關于建議成立農民協會的報告是1980年元旦前后報送中央。報送時,王任重還專門給中央秘書長胡耀邦寫了一封信。胡耀邦沒有簽署處理意見,而是將這個報告轉呈送鄧小平批示。這個時候,華國鋒還是中央主席兼國務院總理,但是胡耀邦沒有請華國鋒定奪,而是請鄧小平定奪。這顯示華國鋒作為最高領導人的決策權威已經不復存在。

  此前,王任重是直接秉承華國鋒的旨意做出安排,并報送報告。3月28日,萬里秘書于廉又電話告訴張平化,此件小平直接批給了萬里,沒有批給王任重,請把批示內容轉告王任重。由此也許可以判斷,從這個時候開始,農口決策體制已經出現了從王任重-華國鋒模式到萬里-鄧小平的模式轉變。

  鄧小平否定關于成立農民協會的意見,但沒有給出任何理由。鄧小平的這個決定,顯然給國家農委的工作造成了尷尬。此前,國家農委已經在幾個省做出了成立農民協會的試點部署,并在全國范圍打了招呼,要成立農民協會。鄧小平批示后,國家農委辦公廳值班室用電話通知各省,不再籌備成立農民協會。

  1980年6月4日,張平化主持農委辦公會,辦公廳負責人的工作匯報中談到農民協會問題。

  下邊對農委電話通知意見強烈,特別是有試點縣的湖北、湖南、四川省等地,共同問題是,現有的貧協怎么辦?正在試點的農民協會怎么辦?

  一方面,前一段中辦正式發了文件,說貧協不動為宜,另一方面,國家農委又電話通知,說農民協會不辦了,究竟聽誰的?

  針對這些問題,張平化沒有馬上答復,而是說:

  今天不討論,打印送黨組成員先考慮,適當時候請示萬里同志,是否提交黨組會討論。

  此次黨組會之后,農民協會事情再也沒有研究過。依據現有文獻,看不出黨組各位有何考慮,以及是否請示過萬里。在農委內部,農民協會再也沒有進入議事日程。也許,從主持農委工作的張平化來說,指示將各地關于農民協會意見電話記錄讓打印分送黨組成員,本來就是一個托詞。也許,就張平化的真實考慮來說,此事鄧小平已經表態,這已經是最后的決定,沒有必要再研究甚至上報萬里。

  從各地情況看,在鄧小平批示之后,農委專門給下邊打了電話,各省隨后紛紛撤銷了貧下中農協會,已經啟動農民協會籌備的地方,特別是有幾個省已經在縣級開始農民協會試點,也迅速下馬。由此,農民協會問題在高層政策議程中銷聲匿跡。

五、反對的聲音在哪里?

  鄧小平為什么否定建議成立農民協會的報告?鄧小平自己沒有任何解釋,農委黨組會上也沒有討論,我們難以妄加解讀。如批示本身所說,做出這個否定性批示,對于鄧小平來說并不輕松,“始終徘徊”。

  在本人看來,鄧小平“始終徘徊”直接原因,起碼有兩個。其一,在全國建立農民協會,這確實是一件大事。據時任農業部副部長李友九說,五十年代毛澤東曾經否定中央農村工作部關于建立農民協會的提議。顯然,成立全國性農民協會的政治影響,遠遠超過在國務院或者黨中央設立一個部門,這是一個中國最大的階層或階級組織。不論是理論上,還是政治上,要成立的理由又那么充分,可謂理直氣壯,無可辯駁。對于鄧小平來說,也許真正的否定理由又不便明說,所以只能不解釋。其二,鄧小平知道,這件事情是華國鋒已經同意的,職能部門經過了充分醞釀,已經做好各種必要的籌備,似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單等一個批示下來。此時,華國鋒還是中共中央主席和國務院總理,在名分和正式權力結構中,還是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在批示中直接否定華國鋒同意的事情,無論如何會有所顧慮。

  根據王任重在2月2日會上傳達,關于農民協會問題,鄧小平自己也有過支持性的表述。王任重說:“華主席、鄧副主席講,不是不可以有,是機構太多,要考慮,沒有說不搞”。也就是說,當王任重向華國鋒、鄧小平請示的時候,鄧小平說了類似華國鋒的話,起碼是迎合了華國鋒的表態。在王任重這個表述中,似乎農民協會只是個機構太多的問題,更直接說是個行政性問題,是在中央部門增加一個機構、幾十名干部編制問題。顯然,問題沒有這樣簡單。

  從當時高層決策體制內部看,關于農民協會問題決策過程,還有個重要的揭示。也就是,在當時的高層決策運行中,當主持黨中央日常工作的總書記胡耀邦遇到自己不能定奪的事情時,不是請示中央主席華國鋒,而是請示副主席鄧小平,顯示華國鋒的實際性權力已經退居其次。批示是一種正式的權力運行程序,其正式程度還高于內部會議的講話。華國鋒的權力褪色,鄧小平成為最后決策者,雖然從道理上講順理成章,但是從過程上來看,肯定是發生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點上。因為,華國鋒曾經是實際上的最高決策者。權力的轉換發生在什么時候,具體說是在何種政治機會窗口中,現在并不清楚。但是,農民協會的決策過程,肯定具有重要標志意義。

  關于農民協會,后邊的故事相當簡單,因為再也沒有正式進入高層議事日程。或者說,只是說說而已。2001年12月,杜潤生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講話中說:

  80年代中期,我去見鄧小平同志。他問:農民有什么問題?

  我說:農民需要代表自己利益的組織,能否搞農民協會?

  鄧說:黨就代表農民的利益。

  我說:黨代表全民,代表政府利益,農民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鄧說:可以考慮,如要必要就搞,再看三年。[1]

  1990年秋天,九號院被撤銷,人員正在遣散分配的時候,杜潤生、王郁昭、張根生、劉堪等十幾位農口部長以個人名義聯名上書,建議成立全國農民協會,那時我是王郁昭的秘書,這封信由我安排校對打印報送,泥牛入海無消息。

  1980年代中后期,九號院撤銷前,在杜潤生的直接領導下,成立了一個中國農民企業家聯誼會。當時單位里有說法,這將來就是農民協會的基礎了。但是,這個聯誼會不僅沒有擴展為農民協會,現在,連農民企業家的身份認同也找不著了。

  中國的改革已經40年,改革啟動之初朝野各界就有成立農民協會的呼聲,但是迄今沒有任何進展。我們似乎說不清阻力何在。如果以對包產到戶的態度為基準,改革的思路可以分為兩個陣營,如果對農村集體經濟的強調重視為基本,也可以分為兩個陣營,而且,這兩個思路的對立,可以說是貫穿始終的,因此,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的消長,都可以從這里和這種思路的分野中找到答案。

  但是,似乎農民協會不是這樣。不論對是家庭承包制持何種政策態度,不論對發展集體經濟持何種政策傾向,人們對于農民協會的支持都態度一致,那就是,認為農民應該有自己的組織,農民協會應該成立。問題在于,雖然對家庭承包、集體經濟持不同政策立場的人支持成立農民協會,但農民協會就是無法成立,而且看不到公開反對力量何在。

  注釋:[1](《杜潤生文集》下冊,山西經濟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1219頁)。1990年代初期,一些老同志再次提出建立農民協會,中央領導批示給中央政策研究室調研,再沒有下文。(余展高文斌主編《我認識的杜潤生》,山西經濟出版社2012年7月版,第255頁)。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小石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4.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5.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6.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7. 星燧:普京的“閃電”中東行
  8.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9. 司馬南:黃金萬兩——一項美國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8.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9.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當心,他們要對孩子下手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記憶:流浪漢張來娃兒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