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集體經濟最“牛”莊:看病不要錢,家家分別墅!

佚名 · 2019-01-06 · 來源:昆侖策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1.webp (6).jpg

  【河南新鄉劉莊,地處豫北黃河故道,面積1.5平方公里,全村375戶、1807人,黨委組織為黨委會,村民自治組織為村民委員會,經濟組織為農工商總公司,下屬制藥、機械、造紙、淀粉、農業、商業及、車隊等7個產業。劉莊人民在史來賀老書記的帶領下,在以史世領書記為首的新一屆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發展集體經濟,使劉莊走上了以農業為基礎,以高科技醫藥工業為龍頭,帶動各業發展,實現了農村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經濟市場化,農民知識化,生活城市化。】

劉莊追夢

  (作者:李相瑞 馬丙宇 馮劉克 劉亞鑫)

  “劉莊啊,很早就聽說過,也很想去看看,那可是個神奇的地方,是貧困農民夢想的天堂。”

  8月8日一大早,岳得江刮掉胡子,換上新衣,出發了。一路上,他都在想象這個“中原首富村”究竟是個啥樣子。

  岳得江,51歲,鞏義市小關鎮南嶺新村黨總支委員,聽說要去新鄉縣七里營鎮劉莊村參觀,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南嶺新村是省級貧困村,自從中央提出精準脫貧的方略后,村里干部群眾一直在找尋脫貧致富的路子。

  信仰的力量

  一條大路,筆直寬闊。

  沿著這條大路,劉莊人走出新鄉,走出河南,走向北京。

  沿著這條大路,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劉莊,視察指導。

  劉莊是個村,地處黃河故道,北依巍巍太行,南望滾滾黃河,面積1.5平方公里,全村375戶1807口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7萬元。

  劉莊又不像個村,這里有現代化工廠、智能化別墅、設施齊全的教育園區……無論是在物質文明建設還是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都呈現出大氣象。

  劉莊村“兩委”大院,一面紅旗高高飄揚。村“兩委”辦公樓東側,有一座乳白色的建筑,朱紅色大門上方,是劉源題寫的“劉莊展覽館史來賀同志紀念館”。展覽館共三層12個展廳,布展照片300多幅、展品100余件。這里,是共產黨人精神的富礦;在這里,可以讀懂劉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在一樓大廳中央,史來賀漢白玉雕像栩栩如生,神態自若。劉莊村黨委副書記劉名宣指著史來賀的雕像說:“方圓十里鄉,最窮數劉莊。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糧。”劉莊原來也是個出了名的窮村,1952年12月,22歲的史來賀當選為劉莊村黨支部書記后立下錚錚誓言:“跟黨走,拔掉窮根,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我這幾十年來,只干了兩件事。第一件事,讓劉莊人跟共產黨走。第二件事,讓劉莊人富起來。”二樓展廳電視屏里,正播放著史來賀生前的錄像,史來賀那低沉而又堅定的聲音在展廳回蕩。

  為了拔掉窮根,史來賀帶領劉莊人起崗填溝,拉沙蓋堿,開河挖渠,修橋建閘,打井架電,大干20年,把700多塊凹凸不平的鹽堿荒地改造成了現代化農業園區。

  為了走上致富路,史來賀帶領劉莊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興辦畜牧場、機械廠、食品廠、造紙廠、淀粉廠,蹚出了一條依靠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劉莊人信黨不信邪。”劉名宣說,雖然經歷過風風雨雨,但劉莊人始終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發展集體經濟,堅持合理差別共同富裕,堅持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未動搖和偏離。

1.webp (7).jpg

發展的奇跡

  “要挖掉窮根,就得有一股敢創新業、敢擔風險的拼勁。”在展覽館“閃光語言”展示墻面前,岳得江駐足沉思。

  “農民創辦技術含量很高的生物制藥廠,即使放在現在,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劉莊人做到了,他們靠的就是一股拼勁。”聽完劉名宣講解華星藥廠剛創辦時的情景,岳得江深有感觸地說。

  當年劉莊村創建華星藥廠時,也有人質疑過:“一個刨地球的,引進這高精尖項目,能行嗎?”劉莊人憑著一股拼勁,不僅做成了,而且做成了全國最大的生產肌苷的制藥廠,做成了亞洲重要的抗生素原料藥生產基地。

  行走在華星藥廠,大片大片的草地映入眼簾,滿眼都是綠色,猶如走進一個大花園。高聳的廠房、龐大的機組、巍峨的冷卻塔矗立在綠草叢中,見證著劉莊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

  2003年史來賀去世后,華星藥廠第一任廠長史世領全票當選為新一屆劉莊村黨委書記。新一屆黨委意識到,劉莊經濟要實現新的跨越,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走綠色循環發展之路。為此,他們投入專項資金,設立了創新獎;他們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組建生物醫藥技術研究中心;他們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286項,使產業整體升級換代;他們自主研發16個高科技產品,出口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他們投資2億元,建成了日處理污水6萬噸的大型污水處理廠。

  在史世領帶領下,劉莊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實現形式,先后入股北京、上海等地企業,并與沿海發達地區企業合作,投資10.8億元,組建河南綠園藥業有限公司,資本運營實現了新突破。

  在綠園藥業有限公司不遠處,是劉莊的現代化農場,田野里綠油油一片,千畝玉米有一人多高,長勢喜人。農場負責人張貴龍介紹說,農場現有耕地1050畝,只有13個人管理,耕種、灌溉、噴藥、收獲,全部實現了機械化。農場收獲的玉米進入淀粉糖廠加工后成為藥廠的原料。此外,畜牧場還飼養有奶牛和豬,為村民免費提供新鮮奶和放心肉。

  目前,劉莊已擁有華星藥廠、河南綠園藥業有限公司、淀粉糖廠、機械廠、運輸公司、商業公司、酒店、農場8個企業,總資產30億元。村里建起了從幼兒園到高中設施齊全的教育園區,村民免費住進了花園式、智能化別墅,人均住房面積120平方米,還享有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旅游等50多項福利。

新生的一代

  在劉莊連排別墅區,鮮花爭妍,綠草茵茵,沒有垃圾紙片,沒有雞鳴狗叫,一片安靜祥和。

  8月9日上午,在劉名宣帶領下,岳得江一行來到了村民王連芬家。這是劉莊的第三代住房,共三層472平方米,八室四廳三衛兩廚,室內寬敞明亮,溫馨典雅,中央空調、寬帶、閉路電視一應俱全。

  “每家每戶都一樣。”對眾人羨慕的目光和嘖嘖的稱贊,王連芬似乎并不在意,因為她已經搬來住了十多年,也許是習以為常吧。但當大家把目光投向書房那寬大的書柜時,王連芬眼睛亮了,她說:“俺家一家三代愛讀書,全家人的書都在這兒。”

  “劉莊戶戶有書房,家家有藏書。”劉名宣說,村里還建有圖書室、閱覽室、科技大樓,開通了遠程教育。劉莊建立學習型團隊、企業、家庭,不斷提高村民科學文化素質,廣大村民學政治、學文化、學科技蔚然成風。

  “既要把群眾帶到富路上,又要把群眾帶到正路上。把人教育好,比啥都重要。”劉名宣說,近年來村里采取多種形式不斷加大對年輕人的“一信、二學、三立、四有、五愛”教育,一信是信共產黨,二學是學知識、學文化,三立是立志、立功、立德,四有是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五愛是愛黨、愛國家、愛集體、愛崗位、愛家庭。劉莊先后選拔120多名優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單位深造,這些青年朝氣蓬勃、積極進取、勇于創新,已成為各個崗位上的骨干。

  “外地嫁到劉莊的姑娘,要先參加思想工作會,上思想教育課,只有思想認識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成為劉莊村民。要想在本村企業上班,還需參加科技培訓,培訓不合格不安排工作。”

  呂利娟,就是嫁到劉莊的媳婦,她通過參加思想工作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并加入共產黨,現已成為村委會委員。她說,劉莊雖然富了,但艱苦創業的傳家寶一刻也不能丟。

追夢的腳步

  頂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范村民委員會、國家文明村等諸多光環,劉莊吸引著成千上萬人前來參觀學習,劉莊也以更加自信開放的姿態,迎接著來自國內外的人們。

  曾為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講解史來賀事跡的劉莊村委會副主任劉俊榮介紹說,全球有170多個國家的政要、學者不遠萬里到劉莊考察。美國記者戴碧鐸曾先后五次來到劉莊,1986年第一次采訪時在村民家里住了15天,發回的報道上司不信,她又把紐約電視臺攝影記者帶到劉莊進行拍攝,用確鑿的畫面向大洋彼岸的美國人講述劉莊的故事。她把劉莊當成自己的家鄉,向所住村民家的老人叫“媽媽”,還給老人端洗腳水。當她真切地感受到劉莊集體經濟的活力和群眾幸福的生活后,由衷地感嘆:“不但社會主義國家要學劉莊的共同富裕,資本主義國家也要學劉莊的共同富裕!”

  向劉莊學習什么?劉莊經驗能否復制?史世領說:“各個村的情況千差萬別,脫貧致富的方式也因村制宜,不盡相同。但最根本的一條是,堅定不移跟黨走,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

  在史來賀精神的感召下,新鄉農村涌現出了劉志華、梁修昌、耿瑞先、裴春亮等大一批黨的基層好干部,他們帶領群眾譜寫出了一曲曲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壯美樂章,將京華村、龍泉村、耿莊、裴寨村建成了聞名全國的富裕村、文明村、小康村。

  “什么是小康?以前頭腦中認識比較模糊,參觀完劉莊,覺得小康就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生活,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岳得江說。

  當然,劉莊人也有他們更高的目標,更新的追求。“堅定信念,勇于改革,放眼全國全球找差距,努力超越自我,把劉莊建設得更美好,為中國夢的實現增光添彩。”史世領對劉莊的未來充滿信心。

“集體規則”下的劉莊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李肖肖)

  劉莊的生活,大多時候平靜而安逸。隨著時代的改變,他們原先約定俗成的規矩,也在發生著微小的變化。多年以來,史來賀用“不變”保證了“變”,既不“刮風”也不“跟風”,走出了一條屬于劉莊的獨有的路

  這種智慧也被村民們繼承。隨著大環境的改變,他們很快適應了這種變化,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規則。在他們看來,因這些規則的存在,才保證了劉莊的集體經濟而劉莊的幸福生活和高福利,依靠的就是集體經濟

  劉莊規則:嫁進來的媳婦

  要先上思想教育課

  為了繼承老書記的精神,劉莊人要定期上思想教育課。包括嫁到村里的媳婦,在成為劉莊人的同時,也要參加村里的思想工作會。

  在劉莊人看來,他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非常關鍵的一點,是因為他們堅持了正確的思想,并且沒有“忘本”。

  現在的年輕人,心態早已和過去不同。因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對于上一代劉莊人艱苦奮斗的事跡,可能不會有那么強烈的感同身受。

  于是,劉莊便定了“新規矩”:定期上思想教育課,所有入戶劉莊的人,更是必須先上思想教育課,聽聽老前輩們“憶苦思甜”,學習史來賀先進事跡,繼承老書記精神,才能成為劉莊的一分子。

  在上世紀50年代,劉莊人并不好娶媳婦,因為鄰村的都知道,一嫁過去,就是“糠菜半年糧”。但如今情形早已顛倒,有村民驕傲地說:“你看看在劉莊企業里上班的女孩,有幾個是不想嫁到劉莊的?”

  劉莊人娶媳婦,劉莊統一提供車輛,在劉莊的大酒店辦婚禮。新媳婦嫁進來要上思想教育課,參加村里定期召開的思想工作會,同樣享受劉莊的高福利。

  劉莊規則:年輕人出村工作

  期間,不享受福利

  年輕人想出去闖蕩的,便不再享受村里的一切福利。但是有一天回來了,就還是劉莊人,一切福利照發。

  這里的生活要舒服得多,還有沒有年輕人想走出劉莊的?村里的回答是:“有,但是不多。”

  根據劉莊的規定,只要是劉莊村民,就能安排就業,但是,工作崗位和學歷、能力都要掛鉤,工資待遇也會因此不同。許多劉莊人,上了學之后,會回到村里工作,但也有極少數的,走出劉莊后并沒有回來。

  村民馬玉蘭的女兒即將大學畢業,這名學習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女孩,一心想進媒體,在她看來,村里的企業雖然提供了工作,但并沒適合她所學專業的。

  另一位劉姓村民的女兒,現在正在讀高中,她喜歡當老師,準備將來考師范專業,以后出去工作。

  不過,這些“走出去”的年輕人,還是女孩居多,絕大多數女孩總要嫁到外地,并不會定居劉莊。對于這種情況,劉莊出了新規定:如果一個人不在劉莊工作了,那么他本該享有的一份福利便要取消,但是家里其他人福利保留。不想當“房奴”、“孩奴”的年輕人,除非找到極好的工作,或者考上公務員,不然輕易不會選擇離開劉莊。

  對這些人,劉莊給予了足夠的空間:有一天,如果他不愿意在外工作,又回到劉莊,早晚還是劉莊人,一切福利照發。

  劉莊規則:自己開公司,

  全家不能再住劉莊的房

  一個家庭不能存在兩種經濟,這是劉莊的規矩。外出找個職位掙工資可以,但誰要是自己在外開公司,做生意,那么一家人的福利都會被取消,包括村里分的房。

  劉莊人可以接受一個人在外邊工作,繼續給家里人提供福利,并會給出村的人留下回來的機會,因為“到哪工作都是給國家做貢獻”,但是對于一種情況,村里不再對整個家庭提供包括住房等一切福利,那就是“家里有人出去單干”。

  用劉莊人的話說,這叫“一個家庭不能存在兩種經濟形式”,也就是說,你盡管可以在外工作,反正在哪里工作都是給國家做貢獻,自己出去并不影響家庭其他成員的福利,但是不能私自去做生意、做企業,如果家里有一個人出去做生意或者開公司,那么全家便不再享受集體的所有福利,包括住房。

  “劉莊現在就是集體經濟,只有你給集體做貢獻了,你才有資格享受集體福利,不然,如果人人都想出去做生意發大財,集體的活兒誰干?都留下老弱病殘,那還得了?”劉莊從上到下,沒有人認為這樣規定有什么問題。

  這么多年,僅僅在當初讓大家投票表決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是繼續堅持集體經濟時,有兩家人選擇了離開集體,自己單干,但因為創業并不成功,他們不久就打算再回來。

  “當時就讓不讓他們回到集體這個事,全村還進行了投票表決。”劉莊村委會一位工作人員說,最后,都是鄉里鄉親的,大家磨不開面子,也都同意讓他們回來加入集體享受分紅,但給了個折中做法:自離開之日起,離開多長時間,回歸之后,便要減去多長時間的福利。

  “如果再有這樣的人,估計也就很難再讓他回來了。”有了前車之鑒,這么多年,劉莊再也沒有出現過要出去單干的人。

在這里,集體經濟——最牛村莊,不僅僅是劉莊

  (作者:郭一平)

  在河南新鄉,有一個很獨特的村莊劉莊在這里,每戶村民免費擁有472平的三層帶車庫和花園的別墅,讀書上學、看病住院不要錢,每天還可以免費喝上鮮牛奶,而且這個福利已經保持了50多年。   從80年代的一戶一院,到90年代的多層洋房,再到2000年的聯排別墅,劉莊的村民已連續三代改善住所。現在,全村人已全部入住新別墅,人均120平方米

  免費的不僅有別墅,寬帶、電視、中央空調,甚至連窗簾村民都不用花一分錢,由村里統一免費標配。

  村民劉大爺,院里種有石榴、香梨、棗子等水果,他特意摘果子給我們品嘗,說,“我們這里,除了自家種的這些東西,加上村里定期發放的新鮮蔬菜和肉,一年的肉菜果就夠吃了。”

  午休過后的王大姐簡單收拾后,準備騎車前往家門口的工廠上班。

  在劉莊,大部分村民都和王大姐一樣,在家門口上班。只要村民愿意,村里都可以提供工作機會。令人吃驚的是,2015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7萬元。劉莊村民的幸福生活和高福利,依靠的就是村里踐行集體經濟

  距離劉莊60公里的裴寨村,村民也家家住進了免費別墅。

  裴寨社區休息處,老人親切地向我們打招呼。

  目前裴寨村閑適富裕的生活得因于一個人裴春亮。他在2005年自掏腰包3千萬元統一建設別墅,只要是裴寨村民,都可以免費入住。

  不僅如此,裴春亮還先后捐款6043萬元,為鄉親們建成了深水井、蓄水池和攔洪水庫(如圖),徹底解決用水問題。

  這口老井,是全村人過去唯一賴以生存的水源。當時村民打水每天都需要排長隊,生活非常不方便。

  村民正在鮮切花大棚里工作。在裴春亮的帶領下,裴寨村不斷拓展經營,先后建成水泥、鮮切花大棚,化工、金融、旅游、水力發電等經濟實體,500名村民全部能實現在家門口就業。裴寨的迅速發展,還帶動了附近的村莊。現在,也有其他村莊已經享受了裴寨社區的各種福利。

  位于新鄉小冀鎮的京華園占地300多畝,走的也是集體致富的道路。   其村書記劉志華帶領村民創辦集體企業京華實業公司。該公司所有資產歸全部村民所有,人人有股份。

  京華園副總經理王玉敏在與游客溝通。39歲的她是京華村的媳婦,已在京華園工作了22年,除工資外,她平均每年都能拿到近2萬元分紅。

  王玉敏在向上級匯報工作。

  京華村村民張冰冰,今年25歲,是一位舞蹈演員。京華村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她開始與村里其他姑娘,一起在景區表演舞蹈節目。

  在河南新鄉,類似于劉莊、裴寨和京華園這樣的村莊有很多。他們發展企業讓自己富裕了起來,而且隨著自身名氣越來越大,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參觀旅游。新鄉市外事僑務旅游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村莊都非常有特色,是新鄉紅色旅游路線的一部分,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了解到。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小石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4.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5.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6.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7. 星燧:普京的“閃電”中東行
  8.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9. 司馬南:黃金萬兩——一項美國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8.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9.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當心,他們要對孩子下手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記憶:流浪漢張來娃兒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