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視頻鏈接:http://zhibo.sina.com.cn/mobile/ty20044553
央視新聞移動網和央視新聞客戶端直播我村:昔日“難街村”變身鄉村都市 記者雷秀娟
“央視新聞的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我們改革開放40周年‘行走在光陰里——最美鄉村變遷’的系列直播。我是央視新聞記者馮圓博。今天我們來到了河南省臨潁縣的南街村……”12月15日下午3時,隨著央視新聞記者的主持語,一場時長近70分鐘的網絡直播正式開始。
“提起南街村,熟悉她的朋友有不同的印象,有人說南街村的亮點在于集體經濟的發展,也有人說‘我是從小吃著南街村的方便面長大的’,還有人說‘我印象中的南街村是躺在我家廚房里那一袋袋的調味料’。那么40年來南街村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南街村究竟是什么樣子的?今天我就帶大家看一看。同時,我們邀請到了南街村的黨委書記王宏斌,請他為大家聊一聊。”
站在東方紅廣場,班長熱情地與網友們打招呼。“40年來,南街村的集體經濟發展可以說是翻天覆地,那么集體經濟在南街人的衣食住行方面是怎樣體現的?”班長詳細予以回答,并沿著潁松路,與主持人邊走邊聊,介紹了我村1978年以前、1978年至1984年、1984年走集體化道路至今的發展情況。主持人也通過幾組老照片和鏡頭中的現狀展示我村的歷史變遷。
在文化園,班長介紹了我村提出“外圓內方”治村方略的歷史背景,展示了我村“集體經濟發展之道”。主持人也在行走間向網友介紹了我村的工業發展情況,并請班長介紹了檔案館的情況等。走進檔案館,工作人員展示了現代化的設施,班長介紹了館藏內容和分類,并特意向網友展示了珍藏的1994年3月8日《中國青年報》刊登南街村的文章《昨天的夢,今天的夢》。“記錄歷史,開創未來”,網絡直播此時的小標題,很好地概括了檔案館的功能。
網絡直播人員兵分兩路,采訪畫面交替出現。醫療和養老是網友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陳小涵介紹了衛生院的科室設置、村民就醫情況等,特別強調,令人羨慕的是無論大病小病,所有費用都由村集體承擔,解決了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就醫難、就醫貴”問題,并介紹了村民免費享受水、電、氣、面粉等生活福利待遇和免費住房、上學等情況。在康壽樂園,通過采訪老人們的感受,直播老人們的就餐、休閑娛樂、居住環境等,體現了南街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敬、老有所終”的幸福生活。
“南街村今日的甜是怎么來的?村民們的福利是怎么來的?就來源于南街村工業的發展。”在產業集聚區方便面生產車間,馮圓博通過采訪質檢員晁俊娜,向網友詳細介紹了產品的生產過程,包括更衣、消毒及每一道生產工序,體現了企業對食品質量和安全的重視,也讓眾多網友找到了童年的記憶。改革開放40年,從我村龍頭企業方便面廠在生產線數量、產量、設備等方面的提升和優化,展現了我村在工業生產上“現代化機械代替人工,省時省力”的變遷。
“改革開放40年,南街村有很大的變化,不只是發展經濟,還有傳承文化。可以說南街村整個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精神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南街村堅持的‘傻子’精神。”直播的最后一個地點是圖書館,陳小涵在這里向網友展示了南街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以體現“南街人傳承‘傻子’精神、樂于奉獻”的情懷。精神矍鑠的82歲圖書管理員劉改蓮向網友介紹了圖書館的建立和館藏情況、借書和新書裝訂流程等,分享了當年自己把小工廠捐獻給集體的故事。主持人還介紹了報社、廣播站、電視臺等輿論宣傳陣地,指出其作用就是為了傳承和培育精神文化,讓我村的“傻子”精神一直傳承下去,并期待“南街村未來能夠發展得更好”!
在地面采訪拍攝的同時,網絡展示了無人機對我村實時航拍的畫面,讓網友能夠俯瞰到我村全貌。
網絡直播過程中,點擊量高達數十萬人次,網友們紛紛“為南街村點贊”,評論“南街村成功的關鍵是有一個一心為民、敢想敢干、敢為天下先的好班長!”“南街村代表中國農村的發展方向!”并表達心中美好的祝福:“祝愿南街村人民幸福安康!”“祝愿南街村的集體事業興旺發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