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主權按 今天是教師節,可這個節真的快樂嗎?同樣身為人師,一面是全國多地接連發生教師維權討薪,一面是多所高校不斷爆出教授性侵丑聞;同樣是學校,一面是鄉村小學衰落撤并、打工子弟小學被迫關停,一面是大城市教學資源集中并不斷被收入私人囊中;同樣是學生,隔離墻的一面是城市中產的子女,另一面是農民工的后代……階層、城鄉、貧富的鴻溝將教師、學校與學生群體折疊,少數人越走越高,更多人越走越艱難。
本文記述了一位行走在艱難路途中的鄉村支教老師,在面對鄉村教育資源匱乏,學生學習成本巨大、條件艱苦、成績不佳的情況下,對“撤點并校”這一主流解決思路從認同到反對的心路歷程。如作者所言,“撤點并校”不但未能解決當前鄉村教育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反而加劇了其原本想要解決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以城市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從農村抽取了大量資源,村集體在鄉村生產生活中逐漸喪失了組織動員能力,鄉村教育隨著鄉村的衰落而萎縮。因此,解決鄉村教育所面臨的困境,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城鄉二元發展思路與鄉村一盤散沙的組織狀態,“撤點并校”不過是隔靴搔癢,抑或淪為教育投機,要么無果,要么結果適得其反。
支教的緣起
我成長于農村,在農村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作為一名80后,我在讀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還可以,但只能算是同學里的中上水平。那幾年,我們村小的成績還很不錯,至少跟后來相比好多了。我們村的小學變差是在鋼鐵廠運營投產后,當時很多村民一下子有了很多錢,他們開始飄飄然,覺得上學沒什么用。這種想法迅速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上體現了出來。2010年左右,村里讀初中的孩子還不會四年級的數學題。
我對老家教育的關注是因為自己的弟弟成績很差。一開始我歸因于他的不努力,但父母和周邊人告訴我,村里的孩子成績普遍很差,老師也不再認真教了。我弟弟糟糕的成績引起了我對鄉村教育的思考,當時,很多人把孩子送到縣城讀書,好像追求高質量教育就只有集中辦學這一條路。我是讀社會學的,我知道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也知道寄宿生活對小學生的性格培養有問題,而“撤點并校”會讓學生走更多的路。難道提高鄉村學校的教育質量就沒有辦法了嗎?
因此我看了很多關于鄉村教育和“撤點并校”的文章,也關注了很多相關公眾號,了解到“撤點并校”的反對者很多,鄉村教育在逐漸走向衰落。曾經在一場講座中聽主講的教授說:
我讀初中的時候小學沒了,讀高中的時候初中沒了,讀大學的時候高中沒了。
看著這些信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也一直想要為鄉村教育做些事情。機緣巧合下,今年過完年,我來到了貴州省遵義市的一所鄉村小學支教。
支教生活
在半年多的支教生涯中,我換了兩所小學,先是在XL小學做混齡教學的實驗?;忑g教學本來被我看成鄉村小學教育的希望,看起來能夠解決鄉村小學學生和老師數量都少的困境。但在這場教育實驗中,忙碌卻不知所措的我因為不適應選擇了退出,去了另外一所鄉村小學——DM小學。這所小學是傳統的村小,也是千千萬萬個村小中最普通的一所,唯一不同的是,這所學校接收了來自“田字格助學”公益組織的支教老師。
作為支教老師,我主要負責的是“田字格助學”規定的閱讀課,此外還承擔一部分其他課程。DM小學只有一位臨退休的老教師,其他幾位教師都很年輕,他們多數是特崗教師,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秉著對教師這份職業責任的認同在認真做事。他們聽從教育局的指令,所有這一切似乎在告訴所有人,村小與村集體無關,跟其他小學一樣,只屬于教育局。
我在DM小學經歷了義教均衡檢查,他們既要求文本符合文件,也要求硬件設施和教師的硬性標準符合要求,似乎這些都滿足了,村小的教學質量就會提升。我跟其他老師聊天時,了解到GY小學因為學生只剩下了不到20個,被整體并入DM小學。但DM小學的孩子們學習成績整體上都不理想,或者說遠沒有達到老師期望的水平。用當地老師的話說,“DM的春天來得比其他地方要晚一些,DM孩子的智商發育的也要晚一些”。DM小學的各科平均分在50分左右,很多四年級的孩子還沒有學會拼音,五六年級的個別學生不會九九乘法表。
DM的孩子除了學習成績不好,每天都要走1-2個小時的路才能到學校。有的人或許會說可以騎自行車,但是當你看到無數個急轉彎和陡坡的時候,相信你絕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路上騎自行車;也許你會說讓孩子們坐校車或者讓家長開車接送,可是接連的校車事故已經叫停了校車,而且孩子們分散在四五個方向,總共80多個學生,難道要買四五輛校車嗎?這么多校車,費用又該誰出呢?家長嗎?給家長再添一筆不小的校車費用,這讓沒錢的家庭怎么辦?貧困家庭的孩子繼續走路上學嗎?這會迅速加劇孩子之間的差異;父母接送?很多學生的爸爸媽媽在外打工,甚至幾年都不回來看望孩子。即使在家,家長們還有很多農活要做,天剛亮就要走,天全黑了才回家。孩子們到家連飯都要自己做,家長怎么會有空接送呢?
雖然學習成績不好,雖然要走很長的路,但DM的孩子們都是很棒的。他們回到家里先要割幾筐豬草,小小年紀還會幫著綁煙葉,割豬草、綁煙葉的手法干練迅速。有的家里只有爺爺奶奶在,孩子們除了做家務還要兼顧年邁的爺爺奶奶。大一點年紀的孩子要領著弟弟妹妹一起上學放學。
打豬草的孩子,有一個三年級的男孩子也要上山打一筐豬草回家 | 圖片來源:作者
兩位五年級的孩子手法熟練地綁煙,種烤煙是這邊主要的產業 | 圖片來源:作者
開始認同“撤點并校”
DM小學一些年輕的老師整天說,哪天DM也被撤掉就好了,這樣他們就可以去其他小學教書了,不用再忍受DM的冷,也不用整天看著DM的學生生氣。這一點我雖然不敢茍同,但看著實驗器材的更新,圖書和體育器材的添加,音樂和美術器材的堆放,以及每天扔掉的剩菜剩飯,施工的學校操場,包括更換的門窗……這些“義教均衡”給村小帶來的硬件設施的改變,讓我想到的是,如果集中辦學,那么這些資源就可以作為現金補貼,切實投到學生的生活當中。
這是我支持“撤點并校”的第一個原因。在我看來,“撤點并校”帶來的集中效應不僅體現在資源的節約上,更重要的體現在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時間上。而“撤點并校”可以把最優秀的師資匹配到村鎮小學,可以讓學生享受更優質的資源;學生寄宿可以解決上學時間長的問題,對先前分散教學點的投資就可以用在這些學生的住宿費用上,這樣既節省了學生的時間,也避免了增加家長的經費負擔。因為學生能夠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老師們的教學水平更高,投入在教學上的精力也更多,因此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提高。
我支持“撤點并校”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學生在家里多是由爺爺奶奶照顧,但是年邁的爺爺奶奶無法給他們充足的生活照顧,相反,有時候他們還要反過來照顧爺爺奶奶。很多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差,或是因為學校和家離得遠,他們經常還沒吃早點就來到學校,一直等到中午12點吃營養餐。而營養餐是有國家補貼的,如果能把投入在各個教學點基礎設施建設上面的錢投入到學生的住宿條件和營養餐上,那么學生的住宿和一日三餐要遠比在家好。
此外,混齡教學也可以在集中辦學的情況下實現。由于資源更多,混齡教學的效果或許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況且,混齡教學并沒有給村小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多少幫助,實驗混齡教學的學校因為支教老師和本地老師的沖突,以及老師頻繁的更換,反而導致教學質量的突然下降。
對“撤點并校”的重新審視
今年暑期,我參加了農村調研。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對混齡教學和“撤點并校”有了重新的思考和認識。
關于混齡教學,我現在覺得完全的混齡不太可能,但可以把教室劃分成不同的功能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合作能力。這有點像蒙特梭利教學法,也是考慮節約基建投入的小班教學方法。其實這需要改變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或者說需要改變改革開放以來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適應集中教學,而且脫離了生產。
集中教學是資本的邏輯,是集約化生產的邏輯,這種教育模式生產出來的都是一種模式的學生。它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卻忘了授人以漁。除了授人以漁,另一個應該是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讀書、思考、動手等,可是資本邏輯下的集約化教學無法培養這些多樣化的、終身受用的習慣,他們需要的是寫作業的機器,只會背課本,只會做題的機器。
改革開放四十年,學生只習慣了填鴨式教學,老師更是只會填鴨式教學,他們無法適應新式教學,而且要求學生像十年前一樣一排排坐好,舉手回答問題,回答不出問題就挨打,語文還是抄寫幾十遍。四十年如一日的教學模式,能否適合新一代學生,卻沒有老師想過。
對于“撤點并校”,最主要的理由是教學成本太高,需要節約財政支出,而剛好農村學生數變少,因此在資本邏輯下,政府下結論說分散教學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也增加了教育投入。但實際上,分散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學資源投入的增大,分散教學可以充分利用村內的閑散房間,也可以帶領學生自制教具,還可以讓學生參與村里的勞動。并且每個村可以只配備1-2位老師,因為把學生放在各個功能室讓他們自學后,只有一個上課的主教室需要老師一直在,其他教室老師只需要過去進行輔導。
其實,很多宣傳“撤點并校”對家長和學生帶來的所謂“好處”其實也都是強加的。例如,DM小學的學生和家長有在學校旁邊租房的,在其他支教點的學校也類似情況。家長租房陪讀雖然不是普遍現象,但確實個別存在,這限制了村民自由支配的時間,陪讀的家長沒辦法做其他營利創收的工作。同時,沒有租房的學生,則需要每天早上不到六點鐘起床上學,走上兩個小時到學校,放學后再走兩個小時回到家里,很多學生因為不耐長路,會在路上玩一會兒。而如果分散教學,把學校辦在村組,家長可以不用陪讀做營生,為家庭增加經濟效益,學生也可以少走路,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休息和學習上,而不是上學放學的路上。
學生每天上學路上都必須經過好幾個這樣的上下陡坡,基本上是從山腳走到山頂,然后從另一個山腳再走到山頂,而且是盤山的 | 圖片來源:作者
我重新反對“撤點并校”,更為關鍵的是,現在的社會把鄉村教育完全推給了教育局。然而,無論是鄉村教育還是城市的社區小學,都不只是教育部門的事情,村集體本可以為鄉村小學投入一部分資源。對本村教育的支持,既可以提升村落的文化水平,也可以增強村落的文化氛圍,還可以培養建設家鄉的高素質人才,這對村集體來說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可惜現在很少有村集體會加大對村小的投入,反而在往外推,把責任推給縣財政和教育局。這不是個別現象,自分田到戶以來,全國大部分村莊有“分”無“統”,村集體有名無實,就是有投入村小的心,也沒有那個力。
今年DM小學的新校長剛剛經歷了村級初中被撤,他很無奈的告訴我說,這是國家的趨勢,作為教師只能服從。他說現在整個社會和政府都不重視教育,一直在縮減教育財政,教師工資也一直低于其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國家給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很多,給的權利卻不夠。
他告訴我,“撤點并校”給家長增加了很大的成本:一是學生上學的路途更遠了;二是出現了更多的家長陪讀,增加了家長的時間負擔;三是住宿和吃飯都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而且“撤點并校”不一定帶來教學質量的改善,學生數量增加后,老師難以兼顧差生,更偏向優等生。由于距離遠、負擔重、以及校園欺凌等,可能會加大學生的厭學情緒。
鄉村教育,何去何從?
鄉村衰落帶來的是鄉村教育的萎縮。現在很多人是就教育談教育,但鄉村教育是跟鄉村整體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這就像發展好的大城市比發展差的小城市擁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一樣,當鄉村建設地更好的時候,鄉村會投入更多的資源給本村的小學;當鄉村衰落的時候,鄉村教育也會衰落,如小學生成績下降,小學的建筑破敗不堪,沒有老師愿意到學校教書等。
改革開放以來,村集體在鄉村生產與生活中逐漸喪失了組織動員能力,鄉村小學似乎已經完全隸屬于教育部門,與村集體無關了。教師的工資由縣財政出,教師的編制在縣教育局,學校的財政、營養餐、基礎設施等也都由縣教育局和縣財政負責。包括國家搞得如火如荼的“義教均衡”,所有的投入也都是國家和縣財政,村小實際上已經從村落剝離了出去,只是地皮在村里而已。
這些原因加之集約化生產的資本邏輯,共同促成了“撤點并校”的實施,但是“撤點并校”的合理性從來沒有被證實過,反對的聲音也從未斷過。如DM的新校長所說:
如今關于教育的很多政策都是幾個專家拍著腦袋想出來的,沒有經過實踐的驗證,也沒有進行過廣泛的調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