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主權按:在城市消費主義的刺激下,人們心安理得的享受塑料制品的便利,鮮少有人關注塑料廢品的最終去處。實際上,源源不斷的塑料垃圾被送往農村,侵蝕著那里的居民和環境:它們先造成村里水中漂著的白沫,隨后讓老奶奶被腐蝕品碳化整個關節,最后它們又變成腰上長著的瘤子。
不僅如此,為了滿足城市人口日益膨脹的反季節蔬菜需求,農業生產大量使用地膜,產量提高的同時,地膜卻頑固地寄生在土壤里。在市場和資本的邏輯下,過高的成本限制了回收技術和分類體系的大規模建立,一邊是不斷生產的塑料垃圾,一邊是捉襟見肘的處理辦法,并最終導致生態系統的破壞。
如何才能減少塑料等垃圾的危害,我們還是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嗎?如果不想被繼續毒害,就從改變消費觀念和生活習慣做起。
“限塑令”落地十載,效果究竟如何?
真實的答案也許只有垃圾填埋場知道。紀錄片導演王久良把鏡頭對準了平均使用時限25分鐘、降解卻需要至少200年的塑料制品。
但在成為垃圾山之前,它是日使用量30億個、隨手可得的塑料袋;它是日流動量上億個、輾轉全國各地的快遞袋;它是一天可以壘成幾百座山峰、間接喂飽了超過2000萬張嘴的外賣盒;它還是農村的“白色海洋”。
很少有人知道這些項目是否真正落地,那些“環保塑料袋”被丟棄后又去了哪里。
10年過去了,裹上層層面紗的塑料從來都沒有缺席。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在官網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就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獻策。
關于限塑的努力,還在繼續。
環保還是商機?
在王久良的鏡頭里,塑料袋是垃圾填埋場絕對的主角。
50多米高的垃圾山上,有價值的東西都被收走了,唯有劣質塑料制品無人問津,其中包括無法統計數量的“環保塑料袋”。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固體廢物控制與資源化教研所教授劉建國,并不訝異這些“環保塑料袋”的命運。“環保塑料袋需要嚴格的條件才能降解,比如溫度、含水率、特定反應器等,在自然環境下很難降解。”他注意到,這些“環保塑料袋”的去向,依舊是和各類垃圾混雜在一起,再被壓縮稱重,最終送進填埋場或是焚燒場。
和普通塑料袋唯一的區別,只在于消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環保需求,多花了一些錢而已”。
他調查發現,大量標有“可降解”標識的塑料袋,其實是降解材料和不可降解材料混雜在一起的產物。出廠后,就加價搖身變成了“環保塑料袋”,那是巨大的商機。他說:
一個可降解的塑料袋如果沾上油污,那就需要先用化學試劑清洗干凈,再進入降解的流程,這個過程又要消耗多少成本?
王久良很清楚,當下科技進步的速度不可謂不快。意大利開發出新技術——在一堆垃圾里依靠粉碎、比重等方法篩選塑料。但這些手段在中國的推行難度很大。他說:
我們的垃圾沒有進行分類,那些垃圾廢水里有什么樣的物質,得經過多少道工序、花費多少成本?
比起把希望寄托在科技上,王久良覺得有更緊迫的事要去做——比如,理性地審視塑料究竟對周遭的世界影響到了怎樣的程度。支撐咖啡廳遮陽傘的墩子、道路用來交通隔離的小柱子、隨處可見的塑料垃圾桶,目所能及的,處處都有被反復利用后的劣質塑料制品的身影。
回到老家,他發現了一個幾乎被塑料包圍的農村。兒時離家還未聽說過的地膜如今成了農田的“主人”。
田間地頭、渠溝路旁,甚至大街上、農戶的院落里,到處見得到廢棄的地膜。舊的地膜沒有處理完,新的又鋪上了。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很清楚,厚度僅有0.004毫米的地膜很難從土里徹底剝離,由于沾滿土灰重量又輕,地膜回收的價值較低,除了焚燒和擱置別無他法。
行走在農田上,如果翻開土壤,肉眼很容易看見碎成一截一截的白色地膜和土塊糾結在一起,像是地里長出的莊稼。
他發現,農村是一個幾乎“沒有管理的塑料世界”。有環保人士下鄉,在老鄉家里吃飯,一次性塑料餐具擺上了桌子,用完后,老鄉隨手就扔進火爐,塑料碗杯速度消失,然后變成看不見的致癌物二惡英,排向空中,再隨降水循環到農田和河流。
這些被城市淘汰的劣質塑料制品,隨著消費浪潮涌入農村。由于一些鄉村沒有專門的環衛人員和垃圾回收系統,塑料制品借助風和雨,進入河流或溝渠,留在江河湖海和農田山脈。
負增值產業?
在日本,更多更難處理的塑料垃圾都被出口到了中國。過去的10余年,中國對洋垃圾的進口經歷了爆炸式的增長、回落以及今年徹底的禁止。
“之所以進口還是有利可圖,可真的有利嗎?”王久良忍不住反問,“環境的成本算什么?”
3年拍攝時間里,鏡頭記錄下了那些看得見的“成本”,村里的水漂著垃圾和白沫;清洗塑料后的污水流到了林子里;有老太太分揀時不小心碰到了腐蝕品,她的手指整個關節被碳化;有小作坊的老板覺得腰上長了瘤子卻死活不愿看醫生,“檢查出來病咋辦?日子還過不過了?一批粒子,娃半年的學費。”
紀錄片的拍攝讓王久良認清了一個道理,他打了個比方,如果環保型回收1噸廢舊生活塑料能夠產生100元經濟效益,需要付出的成本,至少也要101元。
以環境友好為前提的垃圾回收,都是負增值產業。否則,無法解釋在被世界公認垃圾分揀回收做得最好的日本,為什么要對企業回收垃圾提供政府貼,更解釋不通為什么《塑料王國》里來中國的洋垃圾里依然會出現日本垃圾。
“環保很多時候就是幾害相較取其輕。”劉建國說,當前社會有一種聲音,期待著科學家能夠找出完全替代塑料袋的東西。但實際上,從全生命周期計算,無論是帆布袋、紙袋所要消耗的資源帶來的污染同樣不會少。
他舉例說,如果做紙袋,需要經歷種樹、砍樹、做成紙漿、造紙的過程,而帆布購物袋所涉及的棉花種植更是高耗水高耗能的產業,不僅要考慮農藥、化肥的使用量,還要考慮土地資源的占用、運輸、印染、流通、廢棄后填埋焚燒的成本。
你只看到多次使用,卻沒想過一旦要處理,布袋的重量是塑料袋的幾十倍,占用的空間、處理難度都不小。
這個研究固體廢棄物的學者曾做過實驗,每使用200次帆布袋,其對環境的影響才能優于使用1次塑料袋。
蔣高明說:
根本問題不是去尋找一個塑料袋的替代品,真正要做的,是審視我們的消費行為。
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
大片的塑料大棚和地膜占領了農田,中國農業科學院的數據顯示,在短短30年時間里,地膜的使用量增加了200多倍。研究農村白色污染十余年的蔣高明發現,引發蝴蝶效應使農田樣貌大變的,跟城里人的餐桌有很大關系。
他說,為了生產反季節蔬菜和水果,農村大量建造塑料大棚。而耕地的“白色海洋”地膜,則是為了改善土壤溫度和濕度,以延長經濟價值較高作物的生產季節,最終提高其產量。
地膜鋪下去后,產量的確提高了。但同時,地膜在使用后很難從土壤里剝離。它們長久地待在土壤里,破壞土壤結構,生物失去了活動空間,線蟲、蚯蚓挨個離開,土地最終板結化。
蔣高明注意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人甚至采用了“膜中膜”的方法,大棚蓋一層膜,地上再鋪一層,為的是不讓水分流失,可這樣的密封環境會活活地把土壤里的微生物憋死,最終演變成脆弱的生態系統。
他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傷心的面孔,一些農民都遭遇了作物爛秧、病害等問題,有牛羊吃了地膜覆蓋下的花生秧子,竟被活活憋死。蔣高明叫人翻開土地,清晰地看見地膜纏在花生的秧子上,像是寄生在秧上。他們把土壤帶回實驗室檢驗,甚至發現了30年前殘留的地膜,“它已經變成微小的、肉眼不可見的塑料片了,但并沒有消失”。
來不及處理的地膜大多付之一炬,因此產生的六氯代苯、二惡英、多氯聯二苯等有害物質由此進入空氣。
而那些染病、使用過量化肥和農藥的作物去了哪兒?蔣高明說,“最后都上了城里人的餐桌。”
他覺得這一切很諷刺,無窮無盡的消費需求控制著市場的流動變遷,卻又最終被其反噬。他曾和農民討論,干脆把果園里鋪了一地的反光膜撤走、少用,以減少污染和浪費。可對方拒絕了這個建議,理由很簡單——不用反光膜,蘋果上色不均勻,賣相太差,沒人會買。
“蘋果是拿來吃的,不是拿來看的。”蔣高明說。
這位學者忍不住反思,“我們真的有這樣大的消費需求嗎?”他反感一顆糖一張塑料紙的包裝模式,公開批判出版業給書貼塑料膜的行為,也反對酒店提供一次性塑料洗漱用具,“這會造成多少浪費?”
劉建國總結了12個字:“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
從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辦公樓向外看去,密集的住房和寫字樓正在不斷壓縮著城市的空間。塑料袋、建筑垃圾、電子垃圾、廢鋼鐵、輪胎、玻璃,甚至包括共享單車……劉建國覺得,經濟增速太快了,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消費模式發生改變,需求被刺激,催生了快捷市場。共享單車一兩年前還是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天使”,轉眼間就在小區、停車場壘成了垃圾山。這名學者嘆氣道:
很多人不思考,只覺得塑料袋是個大問題,所以一邊兒吃著塑料盒包裝的外賣一邊兒痛罵塑料的罪惡。真正思考了,你會發現處處都是問題。
要讓企業感覺到疼,要讓民眾感覺到疼
王久良說,生產多少塑料,最終就會有多少塑料垃圾出現,不斷重復利用的過程只會讓塑料的性能不斷遞減,終究會變成真正不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垃圾。而想要規避塑料垃圾的環境污染,唯一的辦法就是減少使用。
在他看來,“限塑令”目前的范圍太窄了,“應該覆蓋更多的產業”。而手段需要靠政府來調節,他說:
生產礦泉水瓶的企業獲得了利益,是否應該承擔環保的代價?民眾享受到了塑料瓶的便利是否也應該為此買單?包裝行業是否應該改革?超市售賣塑料袋要不要繳稅?
要讓企業感覺到疼,要讓民眾感覺到疼。
劉建國認為,過去的10年,“限塑令”最大的價值不在于限制了多少超薄塑料袋的產生,而是它通過對塑料袋收費,向社會傳遞了“資源有價,使用資源需要付出成本”的信號。
只是,“如果有朝一日塑料餐盒真的從5毛錢漲價到5元,消費者愿意掏錢嗎?有朝一日,真的用回收廢物造出了可循環餐盒,人們愿意使用嗎?”他說,成本增加、市場振蕩,企圖一下子改變形勢是不可能的事。
這位學者認為,當下需要為塑料正名,他說:
材料不是從天而降的,塑料沒有罪惡,它是被人類制造出來的。
塑料不應該被妖魔化,更不應該把塑料的罪惡和管理不善的問題混為一談。
我們能不能做到不讓塑料進入水體?不讓它進入農田?任何材料管理不善都會成為問題,不只是塑料。
劉建國眼中的突破口是農村:
提高整個回收處理系統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以及推廣垃圾分類,這是能實實在在做的。
要無中生有,盡快建立基本的回收處理系統,哪怕是簡易的填埋場。
如果能做好分類垃圾讓處理難度降低,那么就有可能建立衍生的塑料分類中轉中心,“起碼會比一把火直接燒了更有價值”。
但在蔣高明看來,眼下可以去嘗試的事情,不止這一點。
曾經他聽聞,在缺水的甘肅,有農業學家幫本地農民開發出了雙層地膜,在土地鋪上兩層地膜,目的是幫助干旱的土地鎖住水分,以便種植更多的玉米。這個項目拿下了課題,最終“各方滿意”“皆大歡喜”。
蔣高明卻一點也不開心,他說:
技術出了問題,你想的是再開發一個技術來解決。實際上,人為制造最佳溫、濕度的環境來種植玉米,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源頭就錯了。
此前,有西班牙科學家發現,100只蠟螟在12個小時內降解92毫克的聚乙烯,被媒體編譯后,這種蟲子成了具備消化塑料能力的“救世蟲”。新聞一出,蔣高明哭笑不得,人類每天生產幾十萬噸聚乙烯,讓蟲子來吃不知道要吃到猴年馬月。更重要的是,讓蟲子去吃自然界原本沒有的東西,這個想法依舊“走偏了“。蔣高明很清楚,能夠真正讓這一切改變發生的,是消費者。他說:
城市消費者手中的鈔票就是最好的選票,你投到哪里,哪里就會形成產業。
我們該怎么辦?樂觀點!
《塑料王國》在后期制作的過程中,他一直在思考:表面上看,這些產業在當地可能是支柱,養活了數不清的農村家庭。但當個體利益的獲取建立在損害他人的利益基礎之上時,這又變成了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
砍掉這個行業是必須的,要看到更多受影響的人,他們的利益誰來保障,誰又去發聲?
他始終忘不了拍攝期間遇到的一位老人。因為處理“洋垃圾”,拍攝的村子水源受到污染,附近的村民只能走遠路去買水。一天,王久良在買水的地方碰到了一位佝僂的老太太。商販告訴老人,一桶水4塊錢。老太太很不好意思地開口,“4塊錢,我能先欠著嗎?”
今年1月起,國家開始全面禁止從國外進口24種“洋垃圾”,砍掉了這個盤桓20余年的產業。王久良從中看到了希望,他想,如果真的征收垃圾稅、自上而下地去推動改革,也許希望就在前方。
蔣高明認為這不算難事。他記得過去國家層面對地溝油、面粉增白劑的整治,每一項都是動了不少人的蛋糕,可最終都得以推行。
這一次,難啃的骨頭變成了塑料制品。
他說:
英國女王可以自省,要求王室產業內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呢?
英國今年年初曾向公眾承諾,英國政府將實施25年計劃,在2042年前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污染。而這一發聲沒能得到普通民眾更多的支持,很多人在社交平臺上留言:
政府把時間設置得太晚了,2042太晚了,現在就應該立即采取行動。
塑料問題成了世界級難題。孟加拉國曾遭遇一次災難性洪災,人們驚訝地發現,塑料袋竟然是排水系統堵塞的首要原因。無法統計數量的藍腳鰹鳥也正在失去自己的家園,塑料垃圾成了秘魯羅伯士·泰拉島海灘新的主人。有數據顯示,這些塑料垃圾造成每年數十萬海洋動物的死亡。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說:
在英吉利海峽捕獲的魚當中,每3條就有一條含有塑料碎片。
南極同樣沒有擺脫塑料污染的災難,今年年初,科學家發現南極的表層海水里出現了肉眼不可見的塑料微粒,含量甚至高于海洋中的平均水平。
孟加拉國在2002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施塑料袋禁令的國家。法律規定,進口或銷售塑料袋的人可被判最高10年徒刑,發放塑料袋者則被處以6個月的監禁。如今,這個國家的超市里只會售賣布袋和紙袋。
王久良帶著片子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許多年輕觀眾看完后會忍不住向王久良發問:“我們該怎么辦?”
劉建國說,包括塑料袋的問題在內,中國的很多問題都集中在超高速的經濟發展上。這些問題很多發達國家用了上百年才逐步解決的,而中國需要在2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去解決,他希望民眾能給予多一點支持和理解,同時也能從自身出發,更全面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消費行為,反思自己的消費需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