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菽按
百年以來,美國家庭農場由興而衰,大批小規模農場破產倒閉:地租、生產資料等各項成本上升,農業機械化對小規模生產的排擠,政府補貼加速農場的兩極分化……這些景象在今天的中國并不陌生,個體家庭農場即便如作者所建言的那樣得到重點扶持,也難以避免被資本大鱷吞吃的結局。農民的組織化和農業的集體化,雖有艱難險阻,卻是希望所在。
正文
家庭農場20世紀在美國就已經興起,發展到目前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所以考查美國家庭農場的發展歷史可以對我國家庭農場的未來提供借鑒。
要借鑒美國的家庭農場來研究我國的家庭農場就必須首先明確兩國家庭農場的定義是相同的,它們都具有三個特征:
一是家庭經營。家庭農場主要依靠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即使有雇工也只發揮輔助作用。
二是專業務農。家庭農場專門從事農業,主要進行種養業專業化生產,經營者大都接受過農業教育或技能培訓,這使其區別于以農業為副業的兼業農戶。
三是商品化生產。家庭農場有較大種養規模,是面向整個市場,為其提供商品、具有較強商品農產品生產能力的主體。
美國的農場分為三類:
一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嚴格意義上的家庭農場;
二是合伙制家庭農場;
三是以家庭名義注冊但實際上主要靠雇工為主的公司農場或者說是大資本農場。
嚴格意義上的家庭農場的規模最小,所以我們就以營業額來說明哪些是家庭農場,哪些是大資本農場,即營業額低的就是家庭農場。由于資料可獲得性受限,本文提及的美國家庭農場的數據時間距離目前稍遠,屬于前車之鑒,這些歷史數據并不影響到分析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美國家庭農場衰落的表現
家庭農場數量減少
美國所有農場數量在1935年達到了頂峰,有325萬個家庭農場,到了1982年美國農場的數量下降到240萬個,較戰后的1955年減少了3/5,2000年時美國有217萬個農場,與美國農場數達到最高峰的1935年相比則減少了近2/3。
這一時期農場減少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多為規模較小的農場,100英畝以下的家庭農場減少的最多,從1958年到1998年減幅達66%,因為家庭農場的規模最小,所以可以說明家庭農場數量減少最多,其他合伙制農場和資本農場減少較少;
二是完全依靠租用別人的土地進行經營的佃戶農場越來越少,其在19世紀中期占40%左右,1940年前減少到30%以下,50年代以后就只有20%以下了,1999年為11.2%,佃戶農場規模都小,所以可以說佃戶農場主要是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兼業嚴重
農場主的收入絕大部分來自非農收入。美國家庭農場中兼營農場增多,表現為農場收入中非農業收入所占的比重增加。1975年,收入在2500美元以下的家庭農場中來自農業的收入為9.2%,非農收入占90.8%,就算年收入在4萬美元的家庭農場中也有約60%的收入來自于非農收入,農業收入只占40%。到了1982年,年收入在4萬美元的家庭農場非農收入進一步提高到了96.3%。
1998年,小農場的收入中,農業收入僅占8%,非農業收入依然高達92%,而同期中型農場非農業收入占46%,大型農場非農收入不足20%,大型農場一般都是資本農場,其勞動力主要來自家庭農場以外的雇工,不是來自于家庭農場自己的勞動。
這說明家庭農場在不斷的發展中,單純依靠農場經營的收入越來越難以為繼,不得不靠兼業來增加收入。至此,家庭農場的沒落已不完全表現為數量減少,土地保障這部分農民不必流入城市,而非農業收入延緩他們的破產。
家庭農場生產工藝化日趨增加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分工進入到了農業生產當中,為了提高勞動效率和節約資金,有一部分人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某一工序,例如育種、收割等。農業生產的工藝化是指從育種到最終產品全部過程的分段專業化,諸如育種、整地、播種、施肥、除草、灑藥、防治病蟲害、澆水排水、收割、運輸、貯藏、加工、銷售等工序都可以進行專業化經營。
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美國自從完成了西部開拓,不久就在西部山區與中部玉米帶之間實現了繁殖、飼養和育肥的分工,屠宰場、農產品加工廠的發展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二戰后又發展了專門經由人工授精、孵雛配制飼料、防治病疫、保養牧草、甚至為牲畜打火印等專門企業。
在水果生產上,工藝專業化的發展已為培育樹苗、修剪枝葉、澆水、施肥、摘果等工序實現了專業化農業生產工藝化,意味著農場主所做的工作只是農產品生產當中極少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把農業生產過程中全部勞動量都計算在內的話,農場主所做的勞動量要遠小于其他雇工所做的勞動量,所以在農業工藝化也就是農業生產分工階段,農產品的生產已經不能說是主要靠農場主自身的勞動了。從這一點上說其已經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地位日益衰落
家庭農場地位日益衰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家庭農場銷售額占所有農場銷售額的比重逐漸下降。1964年,年銷售額在10萬美元以下的家庭農場銷售額占所有農場銷售額的比重為76%,1981年,年銷售額在4萬美元以下的家庭農場占所有農場銷售額的比重降為13%,年銷售額在10萬美元以下的家庭農場銷售額所占的比重降為34%。
家庭農場土地面積占所有農場土地面積的比重不斷下降。年銷售額在4萬美元以下的家庭農場所占的土地面積由1964年的57%,下降到1974年的23%;年銷售額在1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農場經營土地面積由1964年的11.4%上升到1981年的38.2%。
家庭農場雇工人數占所有農場雇工人數的比重不斷下降。1959年,年銷售額在2萬美元以下的家庭農場雇工數占所有農場雇工數的50%,1974年這一比例下降為20.8%;年銷售額在4萬美元以上的家庭農場雇工數由1959年的50%上升到1974年的79%。
美國家庭農場衰落的表現
生產力發展導致家庭農場破產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美國農業實現了機械化生產以后,農業機械開始向著多功能、大功效的機械設備發展,大功效的機械設備與更大的生產規模相匹配,較小的生產規模導致農業機械的浪費。如果家庭農場主不愿使用更加先進的機械設備意味著他的生產效率比較低下,單位生產成本較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迫破產倒閉。
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使用更加先進的機械設備,而擴大生產規模是使用先進機械設備的前提。但是擴大生產要先花錢買地或租地,這對于家庭農場主來說往往要把生產擴展到超過其家庭勞動力所能負擔的程度,那些實力雄厚的農場才有能力購買更先進的設備,才能租用更多的土地,但是其最終發展成為資本主義農場,從根本上說已經脫離了家庭農場的性質。所以不論是破產倒閉還是發展成資本主義農場的結果都是家庭農場數量減少。
生產效率降低,生產費用上升
統計資料表明,美國農場平均每1元銷售收入中成本分別為:年銷售額在10萬美元以上的大農場為0.86美元,年銷售額在2500-5000美元之間的農場為1.16美元,年銷售額在2500美元以下的農場為1.34美元。這表明年銷售額越小的農場生產成本越高,年銷售額越小表明其生產規模越小,家庭農場的生產規模是最小的,所以可以說家庭農場的生產成本是最高的,甚至高過了收入,利潤成為了負數,收不抵支導致眾多家庭農場要么被迫關門要么在外兼業。
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擠占了大量的土地,導致土地數量減少,地租不斷上漲。1950年付給非經營農業的地主地租凈額為12.33億美元,1979年便為53.2億美元,增長了3.3倍。1950年地租占農業凈收入的比重為9.59%,1979年為17.18%。
農產品本身的性質導致家庭農場破產
首先農產品的供給缺乏彈性,當某種農產品價格上漲時,農場主也難以獲得大利,因為在他的播種面積已定的情況下,他幾乎不可能大量增加生產。同樣道理,即使價格下降了,他也無法如同工業生產一樣通過削減生產來減少損失。
從美國統計資料大致可以看出,家庭農場數量即使是在收入增加的年份都會減少,而當農業凈收入較前一年減少時,破產農場數量上升的更快。例如,1973年農業收入增加時,當年美國農場減少數為37000家,較1971年和1972年減少了1萬5千家;相反,1977年農業收入減少時,當年農場破產數則達41000家,較前后幾年都大。
其次農產品的需求缺乏彈性,當農產品豐收時,由于需求量難以大幅增長,價格下跌幅度超過需求上漲幅度,導致谷賤傷農,農場主的收入減少。再次農產品新品種的研發很慢,農場主不能像工業制造者一樣通過迅速改變種植新品種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從而提高收益。
政府農業補貼導致家庭農場兩極分化
在1995年至2002年間,美國提供了114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年平均142.5億美元。補貼中,80%流入到農民和農作公司。但是這些補貼的分配結構極不均衡,統計表明最大的1%的農場,2003年平均得到了21.4萬美元的補貼,占補貼總額的15%,最大的20%的農場,平均得到了近1萬美元的補貼。但多數中小農場補貼甚少,甚至沒有任何補貼。不平衡的補貼加劇了家庭農場的兩極分化,導致家庭農場經營雪上加霜,加速了其倒閉破產。
美國家庭農場破產倒閉、地位衰落有地租上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升、農業生產力發展以及政府不均衡補貼等原因。這些導致家庭農場倒閉和衰落的因素在我國是否存在是本文要研究的重點。如果不存在那么不用擔心,如果這些因素在中國也存在我們就可以說明家庭農場在中國的經營也難逃衰運。
首先是地租在我國是否存在上升的問題。中央一號文件三令五申我國的農村土地制度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變,所有農民依然擁有土地的承包權,并可以轉讓經營權。這就說明我國家庭農場規模的擴大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租地。所以地租是我國家庭農場經營中不可避免的主要成本。
以下我們要重點考察我國農業生產的成本和農業補貼對家庭農場的影響。
中國家庭農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農業生產成本上升,收益率下降
農業生產成本主要包括六項:種子費、化肥費、農膜農藥、機械作業、土地租金、人工成本。根據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統計,2003年至2009年間各要素投入均出現了上漲,其中上漲最大的是機械作業費,上漲了3倍。機械作業費上漲一方面是由于新型農業機械功率更大、功能更多,使其購置價格上漲,另一方面在目前生產工藝專業化情況下,人工成本也出現了大幅度上漲。
土地租金上漲位居第二,原因是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導致耕地數量減少,價格上漲。化肥與農藥農膜價格上漲和其原材料價格上漲有一定的關系。由于中國勞動力的豐富,人工成本上漲的幅度是最小的。而糧食的價格雖然在2004年至2009年間有所上漲,但是整體上糧食價格的漲幅低于糧食生產成本上漲的幅度,粳稻的價格在2004至2007年間價格未變,一直是0.75元/斤,2009年價格為0.95/斤,微漲27%,白小麥的價格漲幅為25%。綜合來看農產品的收益率是下降的。
農產品補貼加劇了家庭農場兩極分化
第一,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的影響。我國政府補貼包涵的項目很多,以2014年農業部發布的農業補貼為例,具體項目有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土地治理項目、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農產品促銷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旱澇保收標準農田示范項目、種子工程植保工程儲備項目、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和“一縣一特”產業發展試點項目、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農業綜合開發專項、園藝類良種繁育及生產示范基地項目等等。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這些項目,其中只有農業經營項目的補貼和家庭農場經營者的關系較大,在農業經營項目補貼中良種補貼、化肥農藥等與農場主收益直接相關的補貼只占少數,而農機補貼占的比重較大,在農業生產工藝化的情況下,農機的擁有者已經不是農場主本人了,而是農業服務者或者農業服務公司。所以政府補貼不會讓家庭農場的經營者得到很多收益。
第二,公司補貼對家庭農場主的影響。近幾年農業生產的一個變化趨勢是公司加農戶的模式越來越多。公司和農戶的合作中,公司憑借自身的實力給農戶提供種子、技術指導、農資成本方面的補貼和幫助;同時農戶也被置于公司的控制之中,農戶的生產更能滿足公司的經營需要。但是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其投入更多是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公司在合作中更加青睞專業化大戶。
以煙草公司對種煙戶的扶持為例,煙草公司對煙葉生產達到200畝以上的生產戶除了免費提供種苗以外,還出資金建設煙炕,甚至出資為種煙戶修建道路,修建水利設施,而生產單位在200畝以下的種植戶則沒有這樣的待遇,導致這些生產單位小的農戶生產只能跟著大戶轉,在煙葉的采摘上要等大戶采摘的最佳時間,而錯過自己的最佳時間,結果導致很多小的家庭農場虧損退出生產領域。
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家庭農場雖說在我國是新生事物,但是由于家庭農場規模小、資金實力弱、不能滿足機械化大生產的需要,所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很容易衰落。有鑒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政府補貼要向家庭農場主傾斜。政府要減少在農產品流通領域的補貼,增加對農場主的直接補貼,讓農場經營者真正受益,以增加他們經營農業的積極性,并減緩家庭農場的衰落。
選擇好適合家庭農場經營的項目。考查美國家庭農場,在機械化發展階段,不能適應機械化和大資本投入需要的大批破產衰落。但是調查表明,在2000年以后家庭農場在城市周邊又蓬勃發展起來。城市周邊家庭農場的主要特點是小規模,以經營休閑農業為主。這些農場只有幾十畝地,主要是供城市人口周末休閑度假,投資小,但收獲的農產品價格高,所以農場主的收入也較高。所以,我國也可以仿效美國的做法,鼓勵家庭農場做休閑農業,在資金上和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扶持,既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解決了一部分農民的就業。
繼續推動工業化發展以吸納更多人口就業。美國目前的農業經營人口不到總人口數的2%,大批破產農場主都轉移到了工業。如果按照美國的農業人口數量標準,我國目前的農業經營人口還是太多,工業化水平還太低。既然農業人口客觀上存在減少的可能,家庭農場經營也在客觀上存在衰落的因素,我國就應該繼續大力推動工業化的發展,以滿足未來農業人口繼續轉移的需要。
繼續做好農民社會保障。農業本來是農民的主業,是農民賴以生存的飯碗,但是家庭農場以后的經營命運有可能是收不抵支,這將導致農民在農業經營中無利可圖失去保障。所以提前做好農民的社會保障是必要的。在目前的基礎上要繼續提高農民的醫保和養老保險,讓農民享受和城鎮居民一樣的醫療和養老待遇不僅可以避免農民因病返貧,老無所依,同時也是實現全民小康中國夢的重要途徑。
文章來源:求實之音;
李小典.美國家庭農場衰落對中國家庭農場發展的啟示[J].人民論壇, 2014(23):241-24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