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31日,重慶科技學院知農學社、西南大學鄉村與現代讀書小組等社團的同學齊聚西南大學,與西南大學教授、盧作孚研究中心負責人周鳴鳴,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孟登迎,新工人藝術團團長孫恒,河南愛故鄉工作站負責人魏豐收,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青年培養部主管梁少雄等從事鄉建實踐和研究的老師們以及參加“鄉建人才計劃”的青年前輩們進行互動交流,共同探討鄉村建設與青年成長問題。
活動正式開始前,周鳴鳴老師和孫恒老師帶大家課前打氣,大家在兩位老師的帶動下,一起學唱《我和我的祖國》、《勞動者贊歌》、《不朽的石頭》等歌曲,氣氛漸漸活躍起來。
文藝不僅能活躍氣氛,還能陶冶情操、展示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能讓不同的人迅速融合在一起,是一種很好的工作方法,同學們還真的得向讓兩位老師多多學習。
座談會
上午以座談會的形式進行,周鳴鳴、孫恒、魏豐收、梁少雄四位老師跟大家一起交流互動。讓我們先一起來聽聽各位老師的故事吧!
周鳴鳴
西南大學教授、盧作孚研究中心負責人
周鳴鳴老師先把自己的經歷給大家進行了大致的介紹,她在通宵達旦閱讀盧作孚著作時,被盧作孚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和智慧深深吸引,她覺得作為西南大學的學者有責任將這筆優秀民族文化遺產傳承和發揚光大。從1995年的那天晚上開始,周老師把弘揚盧作孚精神作為事業,一直堅持至今。
盧作孚提出“教育事業是鄉村建設的第一事業”,而在中央1號文件下來后,周老師帶學生下鄉調研,調查結果顯示:“農民第一需要是科技,第二需要是子女教育”。而周老師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希望能夠為農村教育出力,于是開始籌辦“小小農業科學家”課堂,幫助解決農村子女的教育問題。農民們雖對此表示歡迎,但卻希望大學生下鄉幫助孩子補課以實現“躍農門”的愿望,而這無法實現周老師想培養本土人才的初衷。
于是在08年周老師創辦了“兼善文化課堂”,“兼善文化課堂”取名也是根據盧作孚先生創辦的“兼善中學”取名而來。盧作孚用了三天時間,在浩瀚的民族文化海洋里,選出了“兼善”二字。就是要培養具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家國情懷的人。
針對國人長期受小農經濟影響,只知道自己和家庭,不知道社會和國家的問題,所以盧作孚先生非常重視教育,他是被毛澤東贊譽為發展民族工業的四個人之一,但他卻評價自己只是一個搞教育的人,一輩子都在做教育。他認為中國什么都不缺,只缺經過訓練的人。他說學校不是教育學生,而是教育學生去培育社會;學校不是教學生知識,而是訓練學生的能力。
“兼善文化課堂”是根據盧作孚的教育思想和社區群眾需求開發課程的,課堂不再僅僅針對兒童,而是開設多種課堂來滿足城鄉社區內很多不同的需求,如“不倒翁(老人)課堂”,“俏媳婦(婦女)課堂”,“花兒(兒童)課堂”等等。
習主席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是兼善文化課堂的操作策略。他們用盧作孚教育思想編寫鄉土兒童美育教材《我愛北碚》,將愛國情懷落實到愛家鄉的行動上。2017年”兼善文化課堂”被評為全國社區終身學習活動品牌,作孚志工團隊獲得重慶市首屆志愿者大賽金獎。
孫恒
現任北京工友之家總干事、新工人藝術團團長
孫恒老師原本在老家一所中學做音樂教師,因對人生的迷茫使他在1998年辭職,離開家鄉去北京闖蕩。2000年左右,有幸與溫鐵軍、李昌平、劉老石等人相識。當時“三農問題”很嚴重,農民上訪形勢不斷,他自己曾參與接待農民的上訪。
2002年,由孫恒老師等人發起成立了“北京工友之家”,主要是幫助龐大的進城務工人員——新工人群體,解決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難,試圖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城市。孫老師和他的伙伴最開始是去工地、工廠等為工人義務演出,成立了“新工人藝術團”,出版了十多張專輯。
2004年開始,在社區演出時發現打工子弟沒有北京戶口所以只能上打工子弟學校,雖然能上學,但上不到好學校;于是,“新工人藝術團”用發行第一張唱片的版稅,在北京五環外城鄉結合部的皮村租下了工藝美術團,建立了 “同心實驗學校”,接收和幫助了很多打工子弟。
接著到2006年他們又發起創辦了“同心互惠公益商店”,商店里的貨品都是來自社會各界捐贈的二手閑置物品,這樣既減少了社會資源浪費,又可以幫助社區貧困工友家庭降低生活成本,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工友的就業問題。該商店的服務會輻射到近30萬工友。
2007年他們發起并創辦了全國首家“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他們把廢舊的廠房改造成場館,通過搜集無償捐贈來的展品,像服裝、證件等,以此來記錄打工者經歷的歷史變遷,因為每件物品都記錄著工人進城背后的故事,所以值得關注和展示。他們把博物館也辦成了工友的學習中心,有法律培訓班、吉他班、文學小組……,孫老師說:“工人不是干活的機器,我們也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2009年,工友之家又創辦了工人大學,主要針對16-25歲的打工青年,幫助他們開闊視野,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2013年,工友之家租下30畝桃園,成立了“同心農園”,從2016年7月開始按生態的方式生產,進行桃樹的自然栽培。
“大地民謠”鄉村藝術節這一“最接地氣的公益民謠音樂會”,目前也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旨在努力探索新時期的平民文藝。
去年北京開始疏解外來人口,工友之家面臨著一些困難,這兩年也在做戰略調整,未來希望不僅僅只關注工人群體,也能夠關注并推動城鄉互助融合方面的事業。
魏豐收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項目主管、河南鄉村建設試驗區辦公室主任、河南愛故鄉工作站站長、河南靈寶弘農書院法人等職。
魏豐收老師是河南愛故鄉工作站的負責人。在河南農大上學時,他學的是農經方面專業,受到主流價值觀:農民的孩子要“躍農門”才有出路的影響,自己內心也不能接受上農大,在剛上大學的前兩年一度想退學。他對現在廣大高校有那么多有組織有指導的三農社團的存在感到羨慕,因為在他01年畢業時都還沒有三農社團,而且學校也沒有組織過下鄉活動,所以覺得現在的大學生很幸運。他大學期間看了很多書,并自學了“漢語言文學”專業。
魏老師講到有一次和同學們去同學的老家下鄉,很快和小學的孩子們打成一片,走的時候孩子們一直揮手送別自己的畫面讓自己印象深刻,萌發了想回鄉村教書的想法。雖然畢業后想回家當老師,但是自覺不夠德高望重、知識淵博,于是去北京成為北漂,結婚生子,同時也陷入巨大的生存壓力。他說大學生就像筑的很高水壩里的水,畢業之后,水壩崩潰,流水涌入社會洪流,被世俗裹挾,剩下的全是迷茫痛苦。雖然一直處于這樣的生活壓力下,但是他一直不忘關注三農問題,因此有幸接觸到溫鐵軍老師,感覺到溫老師和別的政府官員、學者不同。之后他毅然決然把原來的工作辭掉,投身到具體的鄉建實踐中,加入了“人才培養計劃”,距今已有十年。之后他留在鄉建中心,先后參與過青年培養、工友服務、生態農業、合作社等方面的工作。他在2014年7月份決心返鄉回到河南老家,推動成立了“河南愛故鄉工作站”,2016-2017年,河南愛故鄉公益項目在中國民促會施永青農村發展基金的資助與共同推動下,從尋找愛故鄉年度人物、推動愛故鄉平臺建設、做好愛故鄉人才培養、發掘愛故鄉本土資源等四個方面開展了更加系統的工作,并相繼在河南大學舉辦了兩屆“河南愛故鄉大會”,把河南的愛故鄉與鄉村建設工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梁少雄
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青年培養部門主管
梁少雄老師認為我們是幸運的,有關注農村問題的社團,有走出校園的平臺和機會。因為他自己在山西農業大學求學期間參加了三農社團,參與了三年與農相關的學習和實踐活動。在社團中,他得到很多歷練,也開始重新思考人生價值。他在大四的時候逃課參加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的人才計劃,那時學校規定不實習無法畢業,而他是山西農業大學唯一沒有去實習的學生。
2010年到2015年他做的工作就是到全國各地組織大學生開展支農調研,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困惑,因為大量的青年學生在接受了他們的思想后更加迷茫和困惑,青年人的出路在哪里?于是在2015年他進駐山西永濟蒲韓社區,希望把青年人的培養和學習放到村子里面去,到現在已經有3年光陰。他認為:針對鄉建,外部人是一個批判的視角。現在,他覺得我們頭上沒有任何光環,我們也并不悲情,因為真正深入鄉村后,我們會發現我們是真正的受益者。
他認為年輕人在鄉村待得住,工資不是關鍵,而是要重構以生態生產為核心的農村生活體系,將農村的教育、醫療于養老辦好。他說在鄉村,可以辦最好的教育、最好的醫療。鄉村如果缺乏文化價值,鄉村振興是沒有基礎的。他們團隊在鄉村:記錄農戶的生產過程,挖掘鄉村里的能人、藝人,把鄉村的素材、故事傳達出去,讓大家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和智慧,把自己回歸成一個人來思考作為人應該追求的事情于價值。
在四位老師發言完畢后,大家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提問交流。
1.梁老師發言中的“不悲情”以及“受益者”的闡述引起了同學的興趣,因此,他通過自己在蒲韓社區進行的自然教育以及中醫相關的實踐更加細致地闡述了這些轉變,讓同學們感受自然的力量以及中國傳統智慧的魅力。
2.一位同學向周老師請教了關于“兼善課堂”的細節,通過這一問題的拓展,她為大家講述了自己幾十年的人生經歷,告訴大家生活的意義是在找尋自己喜歡的事業和喜歡的人。別人總覺得她很忙,但是她自己卻樂在其中。她說命運給了自己什么機會,就好好利用這個機會鍛煉意志。說起自己曾因看到干部喝醉酒開會而氣憤痛哭,她覺得,生活就是要真正面對自己的靈魂。她希望大家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是什么,堅定自己的理想,并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找到合適自己的,不要盲目跟從。
3.有同學針對弘農書院的細節向魏老師提問,魏老師對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歡迎大家去弘農書院實地參觀學習。
4.孫恒老師的“工友之家” 在很多領域的拓展不可避免地使得機構變得日益龐大,同學們對此提出自己的疑惑:“如何能夠保證如此龐大的機構的良好運行?”孫大哥認為機構的日益龐大確實對機構是一個挑戰,不過機構在努力解決這一問題,并逐步完善機構的運營。
主題講座
梁少雄:青年扎根鄉村經驗與思考
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青年培養部門主管。
下午梁少雄老師更為細致地為大家講述自己在山西永濟蒲韓社區進行的關于教育和醫療的實踐,并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他從“為什么戀愛”這一問題出發,談到婚姻。他認為婚姻是一面鏡子,夫妻二人互相參照修正,而孩子則更是一面鏡子,因為孩子的所有行為是家長行為的反映。從生活和醫療方面,他說到現在生活的弊端:比如夫妻之間的油鹽醬醋、互相交談越來越少;孩子的抵抗力弱被當成生病來治療;我們現在都特別希望通過捷徑達成某種目的,但是事實上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困難的,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我們應該思考是否需要回歸生態文明,用傳統智慧來理解這些問題。
他認為我們需要重新正視中醫,他提及第二個孩子并沒有選擇接種任何疫苗,因為他認為人與生俱來的抵抗力是非常強的。他對孩子教育的實踐也在第一個孩子(目前3歲)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反饋,父母對孩子的愛能被孩子很好地接納并反饋。他覺得家長不應剝奪孩子體驗學習的機會,比如吃飯、用刀、做家務等等。其實最應該學習的是家長,家長要相信孩子有足夠的能力自己成長。讓孩子進行“自然觀察”,感知周邊事物,幼童強烈的好奇心就會幫助他在玩耍過程中學會各種生活技能。父母把家里所有危險的東西都拿掉,其實給孩子的自由帶來了很多束縛。
鄉村振興首先是鄉村生活的振興,我們需要問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在關于教育和醫療的探索中,他發現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決定重構鄉村的體系,用另外一種生活思維、方式,來追求人生的意義。同時他也強調,對鄉建的理解不能狹隘,在全球化背景下人類是一個共同體,鄉建代表的是一種用極具中國傳統智慧的方式,人們可嘗試以此來應對當前各種環境挑戰、社會問題。
自己通過在鄉村的實踐,逐漸成為一個受益者。鄉村是安置心靈的地方,是一個生命影響生命的地方,它能讓你放下城市的急躁、功利,讓大家反思、成長。在鄉村振興背景下,一懂兩愛人才的培養必須要進行文化價值自信的重構。自信一旦通過教育、醫療重構成功,才能留得住人才。他倡導大家返鄉,但是他也提醒大家,如果想返鄉發展,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要認同鄉村的文化價值,這樣你會發現鄉村能做的事情很多。
梁老師發言完畢后,有同學針對教育和醫療的重要性提問了梁老師:“社區的完好運行是多方面的共同建構,為何給予教育和醫療如此大的重要性,而其他方面的工作蒲韓社區是否有做好?”針對這一問題,梁老師回答到:蒲韓鄉村做的內容非常多,其實并不僅限于教育和醫療,蒲韓所尋求的是建構一個完整的生產生活體系。教育和醫療是現代人生活中兩個非常典型的痛點,所以這兩點的重構,對于突出鄉村與城市的不同,對于重構鄉村文化價值自信,留住青年人才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孟登迎
支農(鄉建)青年與新文化創造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
孟登迎老師結合自己多年來指導大學生支農社團和環保社團的經驗,重點交流了如何做好社團工作,并附帶談了談自己對當下“青年文化”的看法,提出要努力建設有公共關懷和當代新理念的“新青年文化”。他認為大學里的生活和學習是一體的,大家要主動在生活實踐中努力提高學習的質量。
他舉了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的“新青年公社”作為例證,他認為這個團隊的典型特征就是紀律性很強,而且思想開放、勤于思考,而不是簡單地去做好人好事。他認為,大學社團文化建設相當重要,因為直接關乎大學生的生活質量和自我文化塑造,是課堂教學和其他思政教育活動所無法替代的。孟老師鼓勵同學們一定要多讀書,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還要有搜集和整合校內外優質社團資源的自覺意識,知道自己所在的省份還有哪些優秀的兄弟社團,學校里還有哪些可以共同進步的老師和同學,團結大家一起向前行。
作為國內非常關注青年亞文化研究的學者,孟老師精辟地分析了當今青年流行文化的一些特征。他對于那些外在形式“新潮”而內容消極甚至陳舊的青年文化作品,給予了富有啟發意義的分析和闡述。他認為現在大量充斥消費主義和占有性個人主義的青年文化作品,實際上與現實生活產生了很大的脫節,我們只能說這些不接地氣的文化現象的確是現實生活的某種曲折的投射。青年們推崇的很多消費文化和流行文化作品,很多都忽略了真實的勞動者及其艱辛而偉大的勞動過程。如果青年人脫離了對廣大勞動群體和真實勞動者的深刻體認,思想可能就會變得抽象而僵化。
他說青年一代應該有新的文化,崇尚平等、生態、共同富裕,善待地球和生物,更要善待每一個人類同胞,應該拒斥無處不在的商品崇拜、金錢崇拜和地位崇拜,開創屬于新一代人應該有的更環保、更簡樸、更關愛社會弱勢群體、更注重社會共同進步的新幸福生活和新文化。
他特別強調,年齡甚至也不是劃分青年(新舊)和老人的主要標準,一個二十歲上下的青年人很可能因為缺乏向善進取的熱情而變得世故油滑暮氣沉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也可能因為充滿著建設新社會的責任感并身體力行而成為富有青春朝氣的人。所以,作為一個大學生,一定要明白自己應該過什么樣的生活,應該努力去與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群一道去努力建設新的美好生活。
孟老師還提醒大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讀好自己所學專業的各種經典書,讀好社會這部“活書”,讀好自我這部內宇宙“大書”,全面發展,身心健康。
對話人才計劃學員
晚上以座談的形式進行,同學們與人才計劃學員面對面交流互動。
張玉:人才計劃十二期學員,現工作于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青年培養部門。
張玉大一時就加入了支農社團,大學期間跟著社團到處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慢慢成長起來了,大四開始在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實習,并參加第十二期農村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計劃。她說自己在社團時總覺得自己是編外人,正式工作之后才對鄉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到蒲韓參加人才計劃之后,深刻體會到“生活化”這個詞,理想得到一定地落地,當自己真正參與到鄉村建設工作中,才越發體會到我們所關注的問題和所做的事情跟自身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再去看自己的家庭時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家人也在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頭疼,自己周圍的親人也要為了生計問題而外出打工等問題。鄉建青年們在蒲韓的探索(融合了教育、醫療、生態農業等各個方面)讓她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更加堅定了其做鄉村建設工作的信心。
正如少雄哥所說的我們做鄉村建設其實受益最大的是我們自身,我們也希望能夠重構我們的生態生產生活體系。她自己在做青年培養工作時,也會經常跟同學們強調要找到我們所做事情跟自身的聯系,這樣大家才會更加理解我們為什么要去關注這些問題、為什么要去做這些事情,也才會更愿意去關注和參與這個工作,進而影響更多人關注和參與其中,以推動社會更可持續的發展。
桂思媛
人才計劃十三期學員
桂思媛以人才計劃為節點,從不同的階段給大家分享其經歷與思考:
一、人才計劃前——大學思考
1.籃球隊下的金色友誼
大學一支“革命”的友誼隊伍,不論是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還是日后走上社會的道路陪伴,都讓自己有頑強的精神。金色的回憶,總會給自己金色道路的預見。
2.鄉建學院讀書會
讀書會是自己對學校教學欠缺的補充,是自己摸到想要之路的啟蒙課堂,讀書會的討論、讀書會的老師和伙伴讓自己看到了除只有功利以外的奮斗之路。
3兼職教會自己做事
可能大家對于兼職的定義都不一樣,我從兼職中看到的是做事能力的鍛煉培養。做事和處理事情的能力不論到哪都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讓自己擔起事情并且以堅毅的態度去前行的時候,做事的能力就建立起來了。
二、人才計劃過程
1.讓自己變得冷靜理性
以一個大學生的身份在一個身份多元的集體中,融入生活的柴米油鹽瑣事和不同價值觀的激烈碰撞,讓自己收起了偏激的言行,更加想用包容的心態來接納大家多樣的元素,因為我們要培養集體責任意識;在長期的集體理論學習、視野探討以及外出學習的補養中讓自己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欠缺,也讓自己從多角度、嚴謹的思維邏輯來看待理論與事實問題。
2.以生活的態度的青年成長
很能理解雄哥從兒童教育和傳統文化來跟我們大學生進行交流,因為這就是生活的本真。“首先先是生活,其次是意思,再次是有意義,最后是責任實現與文化再造”,這就是當代青年要有的態度,擯棄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觀,只有當我們冷靜下來,省視自我,生活才會水到渠成,且不急不躁。
3.給當下大學生的愛情觀
我們為什么結婚?為什么生孩子?當對這些沒有深刻的認識,當你牽起另一伴的手只是為過以金錢為導向的小日子,今天有這情緒明天是那情緒的躊躇,而沒有融入生活的柴米油鹽,沒有融入未來健康生活理念共識的鋪墊,那你現在所維系的愛情是很值得去認真思考的。
三、最后的真誠感悟:
可能大家經歷過大學四年說長又不長的路途之后,總會對未來的去向感到迷茫,我想以自身的例子告訴大家,成長不能著急,不是想著怎樣把自己盡快的輸送到工作崗位上,而是靠踏實有力的積淀式的成長找到自己的方向。
傅艷吉
人才計劃十二期學員,現工作于中國鄉建院。
傅艷吉結合自己在基層的實踐經驗,談到鄉建不一定很窮,自從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建的機構開始遍地開花,越來越多資源和資金擁入鄉村建設領域,這個領域不缺錢,缺的是扎根鄉村的人;鄉建不一定很苦,鄉建也不一定要扎根鄉村,我們敬佩在鄉村扎根的青年人,我們更期待未來關注鄉村的青年人越來越多,大家可以在各自的領域耕耘,只要思想意識不斷地提升,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鄉建。鄉建是青年人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的一種選擇,在當下的政策環境來看,這個選擇是有可預見性的未來的。
楊寧
人才計劃十三期學員
楊寧從個人成長與三農協會緣起去講,介紹了自己在大學時期,無意間參與一個關于學校周邊農民工子女課業輔導班的活動,結緣學校的支農協會,漸漸融入那樣一個有朝氣有思想的活力集體,利用課余時間想一些社會問題、做一些實踐活動。在參與協會做的一些活動中慢慢積累,同時和協會一起面對和承一些問題。隨著參與社團活動的深入,逐漸了解到梁漱溟鄉建中心這樣一個機構及共事理念。
在大學畢業后的不斷徘徊中,還是選擇了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農村可持續發展青年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和所有學員駐扎山西永濟蒲韓社區,在社區中有參與兒童私塾教育、老人不倒翁學堂及聯合社其他部門工作,只有肯埋頭扎下去腳踏實地的做事情才能讓人更舒適。正是有這樣的經歷,給自己在鄉村的生活帶來很多豐富性與健康生活理念的加強,讓自己對未來要走的路和要面對的困難有了很多的自信。
他提出每個人這一生一直都在尋找,找尋最真實的自己、最想要的生活狀態,但有時候也會因此錯過許多。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