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河 樊美筠談《現代農業的弊端》:敬畏大地 — 走向建設性的后現代農業
2010年07月28日,星期三
《第二次啟蒙》第九章
人首先必須朝著人的方向被文明化。這一任務業已開始并每天都在進行。但人也必須朝著自然的方向被文明化。在這方面,幾乎一切都需要從頭做起。
——[法]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神鬼鳥獸草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矣。
——王陽明:《大學問》
引言:坦泰尼克的教訓
1912年4月14日晚11點40分,巨輪泰坦尼克號在初次橫跨大西洋的航行中與冰山相撞,兩小時四十 分鐘后,即4月15日凌晨2點20分這個有著“永不沉沒之船”之稱的當時世界最大的豪華客輪沉沒在汪洋大海之中,1503人不幸葬身大西洋海底。這是迄今 為止最廣為人知的一次海難,被認為是20世紀人間十大災難之一,是一次舉世皆知的悲劇。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悲劇發生之前,那些指揮者早就獲悉了前方有冰山的大量證據,“然而航線已經確定,沒有人想去改變它的航線。人們對這艘巨輪的幸存能力充滿無限的信心。”
悲劇就是這樣發生了。
逝者不能復生,但教訓可以記取。
坦泰尼克悲劇的最大教訓有兩點:一是一意孤行,沒有及時調整航線;二是過分自信,妄自尊大。
這不禁使人想起在我們一心擁抱現代化,大踏步奔向現代化的今天人類所面臨的嚴峻形勢。
以生態危機為例,按照世界生態學家托馬斯•柏勵(Thomas Berry,又譯托馬斯•貝里)的分析,我們正在面對地球生命系統的崩潰。其規模和嚴重性,在地球上只有6700萬年前中生代結束和我們現在的新生代開始 時恐龍和其他無數物種的滅絕這樣的大事件才可以與之相比。他的結論是:我們美麗的“星球“已經如此“嚴重地被損害了”,“以至于‘生存’一詞所包含的嚴重 性超過了我們以往的全部所知。”
以現代農業為例,不管我們多么喜歡那個依靠廉價石油的糧食體系,那個時代都行將結束了。用《中國應走后 現代農業之路》的作者大衛•弗羅伊登博格的話說就是,”現代農業完全依賴礦物燃料,隨后又要釋放二氧化碳。它需要太多太多的人離開農村的家園,遷居到本就 人滿為患、遭到污染的大城市?,F代農業是靠過去100年的發明創造發展起來的,它不可能以它現在的形式再持續100年了,更不消說1000年。”他同時強 調了貌似強大的現代農業的脆弱性。“現代農業經濟是脆弱的,它很容易被打碎。它經不起氣候和社會的巨變。……回想一下美國新奧爾良風暴(Katrina) 以及隨后的洪水給這個小城市的人口所造成的后果。社會秩序瓦解了,人們一連12個小時無水喝,24小時無食物。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也是依賴脆弱的食物供應 網的,而這樣的網可以在數秒鐘之內被瓦解。最近四川發生地震后的情況就是如此。”
弗羅伊登博格先生的結論是:“我們認為,中國別無選擇,惟有發展一種獨特的后現代農業。”
弗羅伊登博格先生所開出的藥方是否對中國農業之癥,不是筆者所能妄加斷言的,那需要由中國廣大農民,農 業專家和負責農業的政府官員去判斷,但他對現代農業弊端的診斷卻是中懇的,因為現代農業的確危機四伏,一如坦泰尼克號的大西洋之旅。因此,現在到了打破對 現代農業的迷信,反思現代農業的弊端的時候了。因為“沒有可持續的食物來源,沒有社會是可持續的”
一、現代農業的弊端
“現代農業”實際上指的是“現代西式農業”,或“西式現代農業”,它是一種將建立在牛頓機械力學基礎上 的機械的、線性的現代技術運用于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量使用高強度耕作系統,并普遍采用高水平無機化學農用制品進行大規模單一品種連續耕種的工廠式規?;r 業生產方式。因此它在當代西方又被簡稱為“工業式農業”或“石油農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現代農業所帶來的短期高速增長的生產能力曾令世界驚喜,但由于其竭澤而漁式的生產方式,其發展的局限和蘊含的危機日益凸現出來。結合中外學者的研究,我們將現代農業的弊端概括為如下八點。
1、西式現代農業對土地的榨取
土地是農業的根本,肥沃的土地是人類永久的財富。現代農業以近乎敗家的方式對土地進行瘋狂的榨取,表現在技術上大量施予化肥農藥,設備上粗暴使用巨型農機,時間上野蠻采用連續耕作,空間上無禮實施單一品種。土地只能以驚人的表土流失、急劇的地力下降來表達無言的憤怒。
有研究者根據美國水土保持局公布的數字作過形象的描述:假如將美國每年表土流失量裝入火車車廂內,這列 火車的長度將繞地球18周。有資料表明,受現代農業影響,在上世紀最后20年,中國臺灣農田土壤90%遭到破環,土壤品質下降,毒性升高,有些農田甚至因 污染嚴重而不得不永久休耕。
印度的情況更為嚴重,由于接受了所謂現代農業的“綠色革命”,自1970年開始,“印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成了不毛之地。曾經被贊譽為印度小麥藍子的旁遮普邦,現在有一半橫臥在那里,顆粒無收,百分之六十的兒童正遭受著營養失調的折磨。”
城市居民不要以為這一切是農民的事,與自己無關。按照著名可持續農業先驅溫德爾?貝瑞(Wendell Berry)的說法就是,“不論日常生活有多么都市化,我們的軀體仍必須仰賴農業維生;我們來自大地,最終也將回歸大地,因此,我們的存在,是基于農業之 中,無異於我們存于自己的血肉。”在《美國的不安》一書中他對世人的警告是:“以生命的資源頭為生存的代價,明顯的是自我毀滅。”
2、西式現代農業對健康的隱患
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首位獲得醫學諾貝爾獎的卡奈爾(Carrel)醫生就已提醒世人,“日常供 應的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已大不如前。食物雖然保持了原來的外形,但受大量生產的影響,品質已變?;瘜W肥料只能提高作物的產量,卻無法補充土壤中枯竭的‘ 全部元素’,因此影響到食物的營養價值。”
醫學研究表明,現代疾病起源于飲食與生活的不正常。食物來自土壤,沒有肥沃的土壤就沒有營養豐富、食用安全的農產品,也就沒有健康的身體。由此也可以說,營養并非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土壤才是最重要的,她可使人類滅亡或興旺。
現代農業造成土壤地表流失,土地品質退化,化學污染嚴重,加上基因改造工程,直接影響農作物營養價值,并使農產品安全受到威脅,造成對人類健康的極大隱憂。
3、西式現代農業對石油的巨耗
有人說,現代農業不是立足在土壤上,而是立足在石油上。從這句話不難理解,現代農業一方面對土地殘酷掠 奪而毫無敬意,另一方面對石油高度依賴且欲壑難填。例如,占全球人口6%的美國人口,消耗著占全世界33%的石油資源,其中20%直接或間接用于美國現代 農業。地球的石油存量有限,有大學研究機構發表評估報告稱,美國的石油存量只能維持到2020年,全球的石油資源也將在2040年枯竭。現代化學農業遭遇 著嚴峻的石油能源危機。
4、西式現代農業對環境的污染
環境問題困擾著當今世界,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增加、淡水資源減少、資源能源短缺、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物種加速滅絕、垃圾泛濫成災、有毒化學品污染,凡此種種,無不觸目驚心。
在美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加州,據稱在有些地方的居民飲用水中,可以聞到農藥的氣味,一些居民甚至不得不 買水喝。另據報道,在美國一些地方,空氣中的霧滴內所含有的農藥量,實際測出的數字比預計要高得多,科學家稱這些霧滴可能會傷害作物和森林。環境污染究其 責任,盡管現代工業是罪魁禍首,現代農業也難辭其咎,因為這是一種工業化的農業。
5、西式現代農業對生態的災難
生態環境是生物存在和發展的內在條件,特別是人類生存和農業生產的基礎。地球上只有相當狹小、厚度稀薄 又十分特殊的圈層適合高等生物的生存,這個狹窄的空間集中位于地球表層上固相、液相和氣相的交界面附近,圍繞著該界面,高度集中了地球上達99%的生物物 質,這就是生物圈,而生態環境就是生物圈中各種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最為關鍵的部分。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長,對耕地、牧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現代農業導致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非洲由20世紀初90%的森林覆蓋到世紀末只剩下50%,其余的土地因大量使用化肥農藥而遭到破壞,變成一片沙漠,導致非洲長期饑荒。目前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超過 3600萬平方公里,占地球陸地面積的1/4。
上世紀50年代左右,科學家觀察研究表明,僅需少量的化學藥劑便會對一些野生動物造成生理病變,例如干擾生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造成性別變異而無法繁衍后代,最終可能導致物種滅絕?,F今地球上生存著500——1000萬種生物,它們正在以每年數千種的速度滅絕。
寰球同此涼熱,美國印第安人19世紀的忠告是:“當最后一棵樹枯萎,最后一條魚被抓捕,最后一條河被污染,才會發現錢是不能吃的。”若不克服現代農業的生態之害,人類將自食其果,難逃滅絕之災。這種生態的災難、生命生存的災難就是我們人類的災難。
6、西式現代農業對經濟的誤讀
糧食的豐收和過剩似乎曾使現代農業對規模經濟歡欣鼓舞,這種對經濟的誤讀注定其喜悅是短暫的。建立在過度開墾和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基礎上的現代農業,已經付出了沉重的生態代價,這筆經濟帳應當重新估算。
有專家建議,市場必須真實地反映出生態所付出的代價?;兽r藥生產的食物需反映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的代價以及因食物引起疾病的醫療費用成本;石油的價格需反映出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代價和呼吸道疾病的醫療費用成本、同時還要反映出酸雨對森林、湖泊、農作物 的損害以及對氣溫上升所造成的破壞性代價。有些代價甚至是無法估量的。如此算來,現代農業這筆經濟帳肯定是虧損的。
事實上,在21世紀初全球已連續出現糧食生產低于消耗的趨勢,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幾個主要出口糧食的國家受氣候、水源和地表流失的限制,不僅再也無法提高糧食產量,而且產量還在不斷下降。由于2002年遭受嚴重干旱,加拿大已停止出口小麥?,F代農業對生態 的破壞必然導致經濟的破產。
7、西式現代農業對社會的破壞
在強勢的現代農業工廠式和規?;纳a方式下,在農業社會中迅速產生并形成了一個弱勢群體。這就是小型 家庭農場的成員。他們因為暫時沒有比較優勢,無力參與市場競爭,因而受到現代農業的劇烈沖擊,一度既無招架之功又無還手之力。在美國,因無法抵御所謂現代 農業規模經濟下價格優勢的沖擊,平均每星期有上千家農戶面臨破產的厄運,農戶自殺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農業社會凋零悲慘的結局。
然而,因破產失業的農民不得不離開農村,當他們進入城市尋找新的發展機會時,不僅給城市帶來巨大的管理壓力,也使城市失業問題更加嚴重。
此外,有證據表明,由于化肥農藥對地球造成的整體污染,就連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都難幸免。他們長期 以食魚為生,解剖尸體發現他們是全球人類中體內化學污染最為嚴重的群體。他們的免疫系統慘遭破壞,小孩長期罹患中耳炎,注射天花、麻疹、水痘等疫苗都已無 法在體內產生抗體。疾病、驚慌和恐懼如影隨形。窺斑見豹,現代農業對社會心理和社會秩序的破壞是不可低估的。
8、西式現代農業對文化的侵蝕
農業與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三才者,天地人”、“農為幫本”、“民以食為天”、“倉廩實而知禮節、衣 食足而知榮辱”這些中國古訓所反映的文化內涵,世界各國都有共識。有國外學者打過形象的比喻:一個國家好比一棵樹。樹根是農業,樹干是人口,樹枝是工業, 樹葉是商業和藝術。因為有樹根,樹才能獲得營養而茂盛。……因此,如果要使樹不會枯死,樹根必須隨時獲得營養。
顯然,當我們改變食物生產方法的時候,我們也改變了食物,改變了社會,改變了我們的價值觀念。有人說,人類文化的進展離不開兩大支柱:一是智慧,一是慈悲。美國印第安人有“七后代”哲學觀,即當代人的所作所為,必須為七后代著想,必須考慮對七后代的影響。
現代農業急功近利,為了獲得眼前的利潤,不惜違背自然規律,過渡消耗自然資源,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資源能源、安全健康、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等一系列足以將世界推向“地獄”的危機。現代農業甚至都不為下一代著想,談何智慧和慈悲呢?
現代農業對文化的侵蝕,究其根源就是對人的心靈的侵蝕。現代人為一己之欲而貪婪自私,踐踏土地而留下滿 目瘡痍。偉大的生態哲學家史懷哲(Schweitzer)在談到他著名的“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原則時強調,對生命的“敬畏”是在建立我們與宇宙的精神關系之上的”?,F代農業漠視生命,摧毀生命,既欠缺智慧,又缺乏慈悲,現代農業的危機就 是現代文化的危機,也是我們整個地球的危機。
現代農業并非無源之水。從哲學上看,現代農業也是現代思維方式的產物。發端于西方啟蒙運動的現代思維是 一種非此即彼的分離思維。它將人與自然分開,將個體與共同體隔絕,將現代與傳統的聯系斬斷,將農村視作城市的附庸。正象馬克思深刻地指出的那樣,資本主義 生產“破壞了土地持續生殖力的必要條件”,“毀滅了城鎮勞動者的健康勞動者的文化生活。”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進一步寫道:“資本主義農業的一切進步不僅是搶劫勞動者藝術的進步,而且是搶劫土地的藝術的進步;一切在短期內提高土壤生殖力的進步都是走向毀滅那種生殖力的永久來源的進步。”
這意味著受現代性或現代思維方式的影響,現代農業在大方向上出了問題。
用愛德華?艾必批評世界經濟運作的話說就是,它依靠的是“癌細胞的運作模式”。言下之意就是:它必須成 長才可以生存。而“無止盡的成長、無止盡的財富、無止盡的權力、無止盡的機械化及自動化雖然可以(暫時的)帶給少數人財富和權力”,但在柏瑞看來,“它遲 早會帶給所有的人毀滅。”
因為現代農業不是以人的健康,人與自然的共同福祉為旨歸的,而是以追逐利潤為導向的。問題是:如果健康 沒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沒了,良好的人際關系沒了,自然環境破壞了,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世界著名連鎖店沃爾瑪的創立者山姆•沃爾頓臨終前說他愿意以其所有 的財富交換一個健康的身體。可惜他覺悟的太遲了,以至不能使自己受益,但我們其他人卻能夠從他以生命為代價所獲得的體悟中得到寶貴的啟迪。財富是必要的,但正如美國企業社會責任領袖大衛•施沃倫(David Schwerin) 所指出的那樣,如果財富是以一個人的健康和我們的地球的生機為代價的話,“那它就沒有任何價值。”
發展是硬道理,但問題是向那里發展?如果方向錯了,發展所帶來的則是災難。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但如果抓住的是毒耗子呢?不僅主人受傷害,貓本身也將受到傷害。這是個雙輸的結局。
我們這里所說的話,可能有點偏激,但無論如何,以犧牲人和自然的健康為代價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是成問題的,讓人們在發展與環境,家庭與工作之間做出非此即彼抉擇的現代生活也是“成問題的”。
二、中國的應對之策
以上談的是西式現代農業的弊端。由于中國是后發國家,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基本沿襲了西式現代化的 發展模式。美國著名生態經濟學家柯布博士對此有過一個很深刻的分析,他說:“令人悲哀的是,中國對現代工業化西方的大規模模仿……把中國拖進了一種只會加 速全球危機而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雖然五四啟蒙時代的“全盤西化”的口號今日不再出現在關于農業發展的主流話語中,但在許多方面我們基本上照單全收了西方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因此相應地,也開始品嘗到現代農業的苦果。
1、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成就與代價
當然,沒有人否認,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和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在 農業發展方式方面,實現了農業發展由粗放生產向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歷史性跨越。中國糧食足以自給,已不再需要聯合國的救濟。美國人布朗“誰來養活中國?”的擔憂破了產。“但愿蒼生俱飽暖”這一無數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在新中國變成了現實!”
但毋庸諱言,我們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其代價之一就是對土地的嚴重污染和傷害。在我們追求農業 企業化和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將整個環境成本外部化,因此帶來了資源破壞、環境污染、沙漠化、“城市病”等一系列問題。據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副司長葉興慶的分析,目前我國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大量消耗物質資源,增長方式相當粗放。據調查,目前我國化肥年施用量占世界總量的30%,農藥單位面積使用量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化肥、農藥的利用率僅為30%和40%,比發達國家低一半。
其結果就是“白色污染”成為農村的一大災難;過去的不少青山綠水變成了光山污水;不少地區沙漠化嚴重。 在許多城市,大氣污染嚴重,人們已很少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在資源方面,由于一些地區多年來亂開亂采,加之大量浪費,致使資源枯竭。至于江河或者斷流,或 者發生大洪水,都與生態環境的破壞有著直接關系。
代價之二就是農村社區生活遭到嚴重破壞。日益嚴重的農村“空心化現象”就是一個重要表征。由于城鎮化的 快速推進和農村強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流,出現了經濟意義上的“空心村”和地理意義上的“空心村”相互交織的“空心化”現象,嚴重影響到農業、農村的持續發展。“空心化”不僅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障礙。而且嚴重損害了農村人的家庭幸福。“家庭的溫馨與歡樂越來越大越少,農民的家庭生活已經變得非常態化。”
雖然任何社會的發展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并非任何代價都是不可避免的。以犧牲8億農民為代價的發展未免過于殘酷了。一個以犧牲廣大農民的幸福和自然的健康為代價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成問題的,甚至是荒謬的。早就了5000萬身心與婚姻都亮紅燈的“留守婦女” 的發展也是不人道的,它是“物本主義”登峰造極的結果,是與“與人為本”的宗旨相背離的。
那么出路在那里呢?西方主流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給中國開出的藥方是:“解決農村貧困問題最快的解決方案就是:把農民從農村弄出來,讓他們在城里干高收入的工作。” 這一西方專家開出的美式藥方在我國被不少人視為靈丹妙藥,受到許多人的追捧。正如有學者分析 的那樣,“人多地少是我國將長期存在的基本國情。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幾乎所有的關乎中國現代化的政策建議,都認為中國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將農民從土地的 束縛中解放出來。”這一思路被認為是“破解困擾中國崛起的“三農”難題的不二路徑。”
幸運地是,中國政府和中國的有識之士已經深切地意識到,“華山并非一條道”,美國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未必適用于中國,美式藥方并非萬能解藥。它在菲律賓的失敗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
1898年美國從西班牙手中接管菲律賓。在美國的影響下,菲律賓師從美國,在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選擇上,菲律賓精英階層堅定認為,農業現代化必須依靠資本的力量改造小農和農村。在菲律賓政府和知識精英的主導和支持下,西方農業跨國公司和本國資本家控制菲律賓 農業和農村的金融保險、土地交易、農產品加工、流通、倉儲、生產資料生產和銷售、技術服務和基礎設施等諸多領域。農民只能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大量自耕農 和佃農在大公司的擠壓下破產,被迫失去土地做資本家的農業工人。
在這一過程中,菲律賓的農業現代化實現了五個快速轉變:1)農村問題快速轉變成城市問題;2)農民問題快速轉變成工人問題;3)失業問題快速轉變成社會問題;4)經濟社會問題快速轉變成政治問題;5)國內城鄉矛盾快速轉變成國際貿易摩擦。
這五大轉變可以說是在菲律賓機械照搬美式現代農業模式所付出的慘重代價。正是因為這五大轉變,導致菲律賓社會出現嚴重兩極分化和沖突,政治出現嚴重腐敗和對抗,經濟完全受制于國外。從而使菲律賓由“亞洲典范”淪為“亞洲病夫”。
2、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之路
目睹現代西式農業在西方造成的嚴重負面效果,有鑒菲律賓農業現代化的悲劇,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中國政府一直在尋求走出第三條路,發展超越西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現代化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
中國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物質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發展生產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壞生態環境;人類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須保護生態平衡。中國政府“生態文明”概念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在發展道路上的重大戰略轉向。
因為人口基數的龐大和資源的嚴重短缺,“中國不能再重復西方發達工業國家的老路”。要利用信息革命帶來的契機,走跨越式發展的道路,既要利用工業文明的積極性、建設性的成果,又要避免工業文明帶來的生態災難,為我國眾多的人口營造最基本的生態環境,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最基本的生態需求,為地球的可持續存在和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生態文明是對現代工業文明的超越,它將引領人類放棄工業文明時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樂主義,“擺脫生態與人類兩敗俱傷的悲劇”。
后現代思想家認為現代“功利主義”因其短視和道德缺位已經落伍,或者至少是“不恰當的”。以污染環境和 破壞生態來換取一時經濟繁榮的做法日益不可取。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實踐活動將成為全球性的時代潮流。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生態農業必將成為我國社會 發展的主旋律”。
盡管這是個“極為艱難的選擇”,但卻是一個是勢在必行的意義重大的選擇。因為就連美國農業自己也“在變”,也在考慮把“可持續農業”看作工業化農業的“替代方案”,中國就更沒有必要墨守成規,抱著西式或美式現代農業不放了。
3、兩型農村概念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對現代農業說“不”
“兩型農村”概念的提出可以看作既是這一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這一探索的進一步深化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
將“兩型社會”應用到農業,于是就發展出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兩型農村”概念。兩型社會指的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整個社會經濟建立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節約資源。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其核心內涵是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
資源節約型農村是向過去那種“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模式告別,從而轉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產出”的發展模式。要建設資源節約型農村,就是要積極發展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是指以生態學理論為依據,在某一特定的區域內,因地制宜的規 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它是對技術含量不高、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物質投入浪費嚴重,以農藥、化肥、能量大量投入使用為手段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石油 農業的摒棄。生態農業以保持和改善系統內的生態動態平衡為主導,合理地安排物質能量在系統內部的循環利用和多次重復利用,以盡可能少的(燃料、肥料、飼料 和其它原材料)輸入,以求得盡可能多的(農林牧副漁產品及其加工制品)輸出,秸桿還田、畜糞還田、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生物防治等耕作制度和生產方式得到了充分利用,從而獲得了生產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資源、能源再生利用,經濟效益增加四位一體的綜合效果。
環境友好型社會是由環境友好型技術、環境友好型產品、環境友好型企業、環境友好型產業、環境友好型學校、環境友好型社區等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環境的生產和消費方式;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技術、工藝和產品;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無不利影響的各種開發建設活動; 符合生態條件的生產力布局;少污染與低損耗的產業結構;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人人關愛環境的社會風尚和文化氛圍。
“兩型農村”建設涉及到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在農民群眾中積極倡導勤儉節約、文明樸實、衛生 環保的生活習慣,強調生活中的低能耗、低排放、再利用,積極發展農村綠色、環保、節能產業,大力推廣太陽能、風能、小水電、沼氣等可再生清潔能源,盡可能的利用生態循環方式處理生活垃圾和生產廢棄物,充分利用生活居住空間和交通道路兩旁的土地植樹、種菜、養花,增加綠色植被的覆蓋率,真正使農村體現空氣清新、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田園風光及生活聚居的相對優勢。
這意味著,以招商引資為“一號工程”的增長方式和對GDP增長的盲目追求已受到質疑,過去“村村建工 廠、家家點火”的鄉鎮經濟發展思路已經不再被認可。“太湖污染風波”強烈地沖擊著人們的神經,人們開始意識到,工業化不是農業現代化的唯一出路,“不是每個縣每塊地都要工業化”。那種忽略發展成本甚至不計代價的非持續性發展模式,正在日復一日的受到來自民間和中央的雙重夾擊。風行14年的“百強縣評比”在不久前的黯然落下幃幕就是一個很好的標志。按照中國社科院杜志雄先生的事后分析,“面對科學發展、和諧、民生、生態等全新的發展理念,既有的百強縣評比,已經不是中國縣域經濟的‘真實照片’。”因為一個以衡量縣域GDP為主的排名方法,充其量只是說明百強縣在財富創造方面是基本成功的,反映的只是經濟發展這一有限領域的情況。他進一步指出,現有標準下先進的百強,換一套新標準可能就是“落后”。這無疑挑戰了“GDP勝利者不受譴責”的神話。
與現代農業把經濟發展和GDP擺在首位,把迅速致富作為頭號目標不同;后現代農業把人的幸福指數放在首位,重視人與自然的共同福祉。在世界著名后現代思想家,生態經濟學家達利和柯布看來,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動“共同體”的發展和繁榮,在于促進人 與自然的共同福祉。或者用杜志雄先生的話說,在于“切實提高當地所有階層人民群眾的生活福利水平、幸福感以及對其賴以生存的土地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因為后現代農業把“廣大農民的利益最大化”和“社會與環境代價最小化”作為“進步”的首要標準。
在我們看來,中國的“兩型農村”概念作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具有后現代因子的概念,是一種后現代農業的雛形。
三、后現代是對現代的反撥與超越
1、何謂后現代?
作為當代西方具有重大影響的一場思想運動,后現代主義既是一種文化思潮,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從影響的廣 泛性來看,在20世紀,除了馬克思主義,大概就是后現代主義了。從自然形態上,可以將后現代主義大致劃分為文學藝術上的后現代主義,社會文化上的后現代主 義,哲學上的后現代主義。隨著這一思潮的深入,又產生了后現代經濟,后現代農業,后現代科學,后現代教育,后現代政治,后現代宗教等分支流派。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所謂后現代就是對現代的反撥與超越。而所謂“現代性”,按照建設性后現代主義 的分析,也就是“現代”世界觀和“現代”思維方式,它出現于17世紀的歐洲。雖然它導致了科技和工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帶來了生態危機,信仰 危機,社會危機,人生危機等等一系列人類今天必須面對的嚴重后果。
2、現代性(現代思維方式)最大的敗筆是它的“霸道”
理論上,可以從多種角度界定和反思現代性。捷克前總統哈維(David Harvey)在他的《后現代性的條件》一書中說:“現代性”只是到18世紀才進入中心。對啟蒙思想家來說,這項方案相當于一項非凡的智性努力,“即發展 客觀的科學、普遍的道德和法律、追隨內在自主性的藝術。這一觀念把知識的積累用于追求人類的解放和日常生活的豐富,這種知識積累來源于許多人自由和創造性 的工作??茖W對自然的統治許諾從稀缺、匱乏、自然災害的肆虐中獲得自由,社會組織的合理性和思想的理性模式的發展許諾從神話、宗教和迷信中獲得解放,從權 力的武斷運用以及我們自身人性黑暗面中獲得解放。”
美國著名建設性后現代思想家大衛•格里芬(David Griffin)則將現代社會存在的“個人主義,人類中心主義,父權制,機械化,經濟主義,消費主義,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視作現代性的主要特征。另一位 建設性后現代哲學家杰伊•邁克丹尼爾(Jay McDaniel)則將現代性的最壞的方面概括為:對地球和傳統的忽視,不顧社區利益而過份強調個性,忽視作為科學推理補充的審美智慧或精神智慧,將理性 降格為工具理性的傾向,以及認為一切發展模式都必須遵循西方模式的武斷。在他們的工作基礎上,我在《中國的后現代化呼喚第二次啟蒙》中,將現代性的局限概 括為如下五點:1)對自然的帝國主義態度;2)對傳統的虛無主義態度;3)對科學的盲目崇拜;4)對理性的過分迷信;5)對自由的單向度理解。
而從思維方式的角度看,現代性的最大特征是它的“劃一思維”或者說“同一性思維”。也就是迷信“華山只 有一條道”??匆豢船F代“劃一思維”或“同一性思維”對我們生活的巨大影響,看看消費主義,拜金主義,科學沙文主義在華夏大地的肆行無忌,掠奪性的全球化 的壓路機,以一元吞并多元,對多元文化,本土文化,邊緣文化的瘋狂碾壓,我們就知道“劃一思維”有多猖獗了。
例如,在發展觀上,我們被告知GDP是檢驗現代化的唯一標準,GDP的增長是發展的唯一目標;在經濟 上,我們被告知,“自由經濟”是包之百病的靈丹妙藥;在農業發展模式上,我們被告知,工業化能夠解決人類面對的所有問題,它是農業的唯一出路。此外,“中 國的農業現代化,只有一個標準,就是絕大多數農民的收入標準”;在消費上,我們被告知,你的消費決定了你的存在和價值,“我買故我在”;在文化上,漂白性 的同一思維彌漫,我們被鼓勵追求同樣的時尚,同樣的品牌,否則就是落伍;在商場上,我們被告知要把利潤做到“最大化”,從沒有想過留點利益給他人,留一條 路給別人走走。在生活方式上,金錢成為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尺度,沒有錢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否認另一種活法是可能的。
后現代主義就是對這種“劃一思維”的抵抗,就是要對“齊一化”說“不”。
在建設性后現代思想家看來,現代性或者說現代思維方式最大的敗筆是它的“霸道”。受過中國文化熏陶的人 都懂得,求道,聞道,得道都是值得稱許的事。而“霸道”,則讓人難以接受。顧名思義,霸道者之所以霸道,是因為自以為自己是道,也就是真理的唯一擁有者。 也就是說,由于霸占著道,所以霸道。
這種霸道的一個核心表現就是“唯我獨尊”,表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是剝削自然;表現在男女關系上是壓迫 婦女;表現在理性和感性關系上是蔑視感性;表現在科學與非科學的關系上是科學沙文主義;表現在人我關系上就是容不得不同意見;表現在國家關系上就是霸權主 義;表現在生活方式上就是信奉“金錢至上”,否認別一種生活方式是可能的。表現在農業上就是把走向城市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唯一道路,視“工業化農業”為唯一的生產模式。
3、建設性后現代主義
如果說后現代主義有助于我們抵抗現代性的霸權的話,那么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則為創造性地發展一種健康的可持續的后現代農業奠定了哲學基礎。
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建設性后現代主義(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指的是一種建立在有機聯系概念基礎之上的鼓勵歷險和創新,推重多元和諧的整合性的思維模式,它是傳統,現代,后現代和當代現 實的有機整合。其主要思想特征可以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在世界觀上主張整體有機論,認為宇宙是一個有生命的整體,處于一種流變的過程中,并且相互聯 系。世界的發展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二是在人與人的關系上,擯棄激進的個人主義,主張通過倡導"主體間性" (intersubjectivity)和"共同體中的自我"(self in community)來消除人我之間的對立。三是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主張人與自然之間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關系,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處,因此主張生態主義。 四在方法論上推重高遠的整合精神,反對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思維;五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間鼓勵對話和互補;六對現代性的態度不是簡單的否定,而是揚棄,即既克服又保留;七在經濟上,它所謀求的是為了人類與自然共同福祉的可持續發展,所尋求的是一個“既是可持續的,又是可生活的社會”,八在生活方式上欣賞與自 然和諧和身心和諧的“創意的存在”與此“詩意的存在”。
正是這些基本的理論主張,使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得以對現代農業采取了一種既批判又超越的立場,從而發展出一種后現代農業。
四、何謂后現代農業?
后現代農業不是對現代農業的反對,而是對它的超越。如果說,現代農業視農耕為一個機械的過程的話,那么 后現代農業則視農耕為一個農人與土地共同創造的進程。如果說現代農業是一種不健康的,不可持續農業的話,后現代農業就是一種可持續的“健康農業”。它的“ 首要目的”是為“作為整體的人類”包括我們的子孫后代即將來世代“提供健康的和愉悅的食品”。此外,它強調:農業工作和農村生活本身也應該是“健康和愉悅的。”按照杰伊•邁克丹尼爾的概括,后現代農業具有下列四大要素:1)它可以喂飽人類人口;2)滿足未來人口的糧食需求;3)能夠使人口保持在健康狀 態;4)支持地方共同體,使人們能夠過上一種工作,健康的社會關系和休閑機會相結合的生活
近30年來,西方工業發達國家所一直探索的“可持續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再生農業”,“生物農業”,“自然農業”等各式各樣的“替代農業”在一定意義上都可以看作是后現代農業的表現形態。
當然,后現代農學家無意提供一個統一的宏偉藍圖讓各國農民照描。它不是一套固定的教條,而是一個“學習 的過程。”因此,它否認存在一種“全球解決方案”,他們認為任何全球饑餓問題的真正解決一定要對癥下藥,要以從地方共同體的實際出發,量體裁衣。著名后現 代農業先驅柏瑞寫道:“除非全球饑餓問題真正被當地人民作為一個生態,農業和文化問題綜合體來理解和處理,否則全球饑餓問題是不可能真正得到解決的。”借用我國著名農學家張曉山先生關于新農村建設的話說就是,后現代農業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和統一的標準。”
雖然后現代農業沒有一個統一的藍圖,但它的一些特征和主要內容還是不難尋覓的。較之現代農業,可將后現代農業的特征概括為如下相互聯系的八點。
1、后現代農業是生態的
與現代農業的機械性思維不同,后現代農業是生態的,因為它視整個自然界為一個由無數相互聯系、不斷發展 的生命網絡系統構成的生態系統。視所有物種、所有生命都是有價值的,都值得去關懷的。后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也是生態的,因為它將人類及其生活也包含在農業 生態的循環之中,而且將農業生產結構與人類社會結構的相互作用也看作是一個由各種具有相互內在有機聯系的動態系統組成的復雜網絡。它因此改變以往增加資本投入并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增加糧食產量的做法,而致力于改善生物多樣性,促進養分循環,協調作物、動植物、土壤和其他生物形成的相互作用,促進資源保護和再 生。在這個意義上,生態農業就是一種有機農業。在著名有機農業的奠基人,英國的霍華德爵士(Sir Albert Howard)看來,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并不神秘,因為它僅僅是遵循大自然之道行事罷了。因為“大地母親總是帶著家畜耕作;她總是培育混合莊稼;以極大的 辛勞保護土地以防止水土流失;腐爛的蔬菜和動物的糞便被轉變成腐殖土;沒有丁點浪費…。”在這個意義上,“大自然是個“超級農夫”
可喜的是,在大力探索和發展后現代生態農業方面,我國已經有了很多可貴的探索,如我國南方創造的“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北方“沼氣池、豬舍、廁所、蔬菜栽培室”“四位一體”的生態模式,北京大興留民營“農產品加工、畜牧場、養魚塘、大棚菜”相 互依存多層次循環利用的“農場農林牧復合生態模式”等,都是生態農業在中國的創新形態。
2、后現代農業是可持續的
與竭澤而魚式的現代短視發展模式不同,后現代農業是可持續的,因為我們在“滿足當代人的需要”的同時, 還要對將來世代負責,要考量子孫后代的利益,努力取保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這包含兩個基本要點:一是強調當代人在創造與追求今世發展與 享受的同時,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機會與后代人的機會平等,不允許當代人自私地剝奪了后代人享有的同等發展與享受的機會。
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攤出“我們的土地耕種了5000 年,沒有遭到破壞。我們能不能再給子孫后代5000年這樣的環境?”問題時,他實際上就是在警告我們走一條后現代的可持續農業之路。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文化熏陶中長大的中國人,應該最容易理解“可持續性”的要義。
相應地,后現代農業推崇長遠的綜合考量,主張在提高農業效益的基礎上,將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態效益通盤加以考慮,擁有一種“綜合性的視野”,從而使地區的、國家的、全球的以及當代的和后代的綜合效益得到完美體現。
在后現代農學家看來,今天人類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概念在大自然眼里,并非什么新鮮玩藝兒,因為人習慣于一年一計劃的短視思維,而大自然一向是考慮“永續的”。在這個意義上大自然是人的老師。
秉承向自然學習的精神,以韋司•杰克遜(Wes Jackson)為領軍人物的美國土地研究所的后現代農學家們,這些年一直致力于探索通過“直接馴化野生的多年生植物”和“遠緣雜交”來創造出多年生的農作物,從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化。
杰克森觀察到,堪薩斯高草原上的多年生草類和野花,年復一年都能維持高生產力,同時還能產生并維持肥沃的土壤,它們不需要肥料、殺蟲劑或除草劑,就能夠繁茂生長、抵御病蟲害。流出或流經草原土壤的水清澈潔凈,生活在這里的野生生物種類繁多。
此外,長達一世紀調查土壤沖蝕因素的研究發現,多年生牧草「貓尾草」維持表土養份的效力,是一年生草類 的54倍。根據科學家的記錄,種植苜蓿和混合多年生草類的土壤,與種植玉米和黃豆的土壤比較起來,水份流失減少5倍,硝酸鹽流失減少35倍。較深的根系和 較長的生長季,也讓多年生植物的固碳效果比一年生作物多出50%以上,而碳可是土壤有機物質的主要成份。此外,多年生植物不需要每年種植,因此使用農業機 具、殺蟲劑及肥料的需求較低,可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于是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時,也降低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而一年生作物所需的殺草劑費用比多年生作物多了4~8.5倍,因此耕種多年生作物可降低農民的支出。野 生生物也同樣獲益,例如記錄顯示,多年生作物農田的鳥類分布密度,是一年生作物農田的7倍?;蛟S對饑餓世界來說,多年生作物最重要的優勢,是它們較能夠在 邊際土地永續耕耘,那里的土壤質量原本就較差,或是在幾年密集種植一年生作物后,養份很快就會耗竭。而多年生農作物卻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3、后現代農業是再生的
與現代農業醉心于大量投入不可再生的石油制品,用以耕作、施肥、灌溉、收獲、加工以及殺蟲”相反,后現 代農業是再生的,它自覺利用大自然內在的自我治療和恢復能力,使農業自然資源不斷再生利用,以保護土地、作物和人類環境的健康發展。這包括以下四點內 容:1)尊重土地的潛力;2)意識到裸露土壤是對地球的犯罪;3)普及徹底生物化的、太陽能化的農業方法;4)拓展并維護各種生態體系服務。
4、后現代農業是和諧的
與現代農業迷戀“競爭”,信奉“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相反,后現代農業服膺“道利萬物而不爭”。致力于在農村生活中構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它既包括農村社區中人與人之間的守望相助,也包括人對土地和大自然的關愛。自然的形象將不再是一個有待挖掘的資料庫,也不是一個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個有待照料、關心、收獲和愛護的大花園。反過來,大自然也保護我們,它是所有生命的衣食父母,滋養我們的身體,安頓我們的精神。此外,后現代農業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與人與人的和諧之間的良性互動與相互滋養。人與自然 的關系不和諧了,一定是人與人的和諧出了毛病,反之亦然。
5、后現代農業是多元的
與現代農業漠視多樣性,追求“規?;膯我环N養”相反,后現代農業珍惜生物的多樣性,欣賞農耕方式,種養方式和發展模式的多元化。在這個意義上,后現代農業是一種多元農業。
有鑒于西方工業革命以來,生物多樣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喪失,后現代農業格外“鐘情生物多樣性”。因為 我們之所以能獲得這么豐富的食品,“生物多樣性起了根本性的作用。”所謂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三個層次。物種和遺產多 樣性為農業提供了適應變化和維持生產的能力,生態系統多樣性為農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條件?;虻亩鄻有允鞘澜甾r業生產實現可持續性穩定發展的基本要素。植物基因的多樣性不僅是生產出更多可食用的農作物的關鍵,而且是生產出更富有營養的食物的關鍵。”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將極大地降低農業的自我穩定性,使人類社會“在自然災害如干旱和病蟲害面前變得脆弱不堪”。19世紀40年代愛爾蘭土豆就因單種栽培而遭受持續若干年的真菌感染而崩潰,導致大范圍的饑荒、混亂和大規模的移民浪潮。1970年,一種感染葉 子使之枯萎的真菌席卷從美國五大湖到墨西哥灣的玉米,使美國南部地區的玉米損失達50%。
與現代農業迷戀“規?;膯我环N養”相反,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后現代農業欣賞多元化的農耕方式和種養方 式。它將傳統農業許多優秀的有機農耕吸納進來。諸如土地連種、輪作復種、間作套種的用地制度和生物養地的養地理念。家畜、真菌和微生物分解的分子物質轉化 成土地的營養成分,螞蟻和其他的昆蟲控制著害蟲的數量,蜜蜂、蝴蝶、鳥類為果樹授粉,沼澤和濕地凈化污染物,森林抑制洪水減少沖蝕。
多元農業的另一個重要內涵就是避免雷同,鼓勵探索不同的發展道路,欣賞不同的發展模式。用杜志雄先生的理解就是在發展農村經濟,提高當地人民群眾的民生福利水平、幸福感以及對其賴以生存的土地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方面存在著多條道路和多種發展模式,需要我們發揚勇于探索的精神,尋找到適合本地條件的“適宜道路。”“千萬不要簡單地重復別人的做法,更不要重復別人走過的、已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以犧牲環境、犧牲公平為代價求得一時發展的老路。”
張曉山先生對此更有著更深刻的分析,他說:“中國發展現代農業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中國地域遼闊,不同的地區資源稟賦具有多樣性,經濟社會的發展處于不同階段,各地農業的發展也同樣處于不同的階段,并在同一時點并存。在中國,既能看到根基深厚、源遠流長的傳統農業,也能看到初具雛形的現代農業,甚至在少數地區還能發現原始農業的痕跡,農業經濟的區域發展很不平衡,這就使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具有艱巨性、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
因此之故,因地制宜,發展各式各樣的“特色農業”便成為“多元農業”的題內應有之意。而“一村一品、一村一貌”的“特色農村”反過來也裝點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多元之美。
6、后現代農業是感恩的
與現代忘恩負義式的向大自然無度索取相反,后現代是感恩的。它對大地母親的慷慨饋贈充滿感激之情。因為大地生長一切,大地是生命的源頭。一如我國詩人省長吉狄馬加所描述的那樣:
當我們談到土地
無論是哪一個種族
都會在自己的靈魂中
找到父親和母親的影子
是大地賜予了我們生命
讓人類的子孫
在她永恒的搖籃中繁衍生息。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祖先對土地無比虔誠,將其視為萬物之本的原因所在。漢語“皇天后土”一詞所表達的, 可以說就是中華民族的先民對土地的敬畏。無獨有偶,在印度有機農業之父瑞狄(Narayan Reddy)眼里:土壤是活的有機體,土壤是有生命的,施肥不是為了讓植物更好的生長,而是為了供給土地的所需營養。他把土地看做他的上帝。他說,農民種 植食品先要為自己家人的健康著想,不要跟隨金錢,當你真正這么做到這一點了,錢自然就會跟著你來。(Don't follow money, grow food for your family, then, money will follow you!)給土壤施化肥、給植物噴農藥就像笨小孩給媽媽喝毒藥,然后再喝母親的奶一樣。
與此密切相聯,后現代農業也讓我們把敬意和感恩之意留給農民。因為是他們養活了世界,是他們“養活了中國”。沒有他們粗糙的雙手,所謂崛起的大國,所謂中國奇跡,是“根本不成立”的。
7、后現代農業以“共同福祉”為旨歸
與現代農業“利潤第一”,“致富掛帥”不同,后現代農業更關注土地的健康和人的幸福。它將人類和所有生命的“共同福祉”作為農業發展的首要考量,將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榮、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共榮作為農業發展的根本內容。在后現代思想家那里,“集體的舒適以及鄰居的渴望與個人的舒適和渴望是同樣重要的。個人的安全,獲取好食物、清潔水、新鮮空氣的機會是一樁集體的責任,而不僅是個人的權利。”在著名的《為了共同的福祉》一書中,后現代生態經濟學家達利和柯布系統挑戰了現代經濟的“GNP崇拜”和“發展癖”。針對有人對后現代的誤解,柯布在后來的書中特別強調:后現代拒斥基于經濟主義的經濟增長并不意味著我們不尋求經濟增長,“而是要表明,我們應該尋求的是那種大寫的增長,即人民福利之實際的改善。”他明確將農民的福利,鄉村社區的繁榮,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共同體的健康作為優先考慮的目標。因為在他看來,僅僅將集體的福祉置于與個人福 祉同等的地位還不夠,還應進一步應擴大到將環境的福祉看得同個人的福祉一樣重要。因為人的一切都與自然密切相關,自然萬物的幸福也有助于人本身的幸福。因此“共同福祉”至關重要。
8、后現代農業以小為美
如果說現代農業“以大為美”,鐘愛“大農場”,迷信“越大越好”的話,那么后現代農業就是“以小為美”,鐘情小農場。正是從“以小為美”出發,后現代農業提出“超越大農場”,與此同時,“欣賞”家庭農耕和小型農場的“社會和農業價值”。給予地方社區,一 家一戶和普通人認真仔細的關注。
“小”在尚大的現代社會往往意味著“無足輕重”和“無關緊要”。一部西方現代農業發跡史,就是一部大農 場蠶食小農場的血淚史。根據貝瑞的考察,1934年的時候全美尚有大約680萬個家庭農場,而到了1975年,數字已驟減少到60%,僅剩250萬。與此 同時,商業農場的面積卻與日劇增。這些變化,與其歸咎於科技大勢所趨,還不如說是刻意的計劃。透過相繼的政府政策,美國農業部傳達給農民的信息即是:“擴 大或改行。”尼克松政府的農業部部長藹爾?埠茲宣稱農業“現在已是大事業”,而家庭農場“就如現代的企業經營一樣…必須適應,否則就是出局。”
而在后現代思想家看來,這些所謂“小事物”最應該引起重視的重要事物。因為是它們使生活富有意義,使國 家繁榮,民族富強。因為國家是由一個個小的地方共同體組成的,如果地方共同體不繁茂,國家也不可能繁茂。因此,后現代農業一反現代農業對“小型農場”或家 庭農場的厭惡,而推崇農人細心經營土地的耕作模式。盡管小型農場也并非十全十美,但它可以賦權給農民,使農民自己有權力決定種什么,怎么種,而不必完全聽 命大公司的擺布,此外,它可以通過自給自足來確保糧食安全,并幫助我們“擺脫對石油的倚賴”。
由于小型農場和地區經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后現代農業對地方經濟持一種非常積極的支持態度。它因 此也鼓勵消費者“買離你家最近的地方生產的食物”,“如果可能直接從附近農民手里買東西”。甚至如果有條件,每個人都應該參與食物生產。如果你有個院子,甚至陽臺上的一個花盆,請在里面種點什么能吃的東西。”這是他們對人們的勸告。
相應地,在生活方式上,與現代人“我——越多越好”的思維定勢相反,后現代則欣賞“我們--夠則足”的簡約生活態度。
在農業生產中,后現代農業所追求的目標也是以小為好,例如它要求:
1、每公斤食物所燃燒礦物的最小量。
2、每公斤食物所需的最小水量。
3、每公斤食物所含的土壤中及農場中的最大生物多樣性。
4、每公斤食物所占的最小量的時間和裸露土壤的面積。
5、每公斤食物所含的最小土壤流失量。
此外,它要求人類所留下的生態足跡越小越好。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農民要回到傳統的農業社會,遠遠地看著城里人過著舒服的現代生活呢?
答案是否定的。這通常是對后現代農業最典型的“誤讀”。
首先,后現代農業雖然鐘情小型農場,但并不絕對排斥大農場。它主張因地制宜。
第二,后現代農業并不一概反對使用現代科技手段發展農業,它所強調的是科技在農業中的運用應以不違反土地的自然力為原則。
最后,也是更為重要的是因為農民也有權過現代生活。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現代生活并非象人們遠遠地望去那樣美好,它有其非常惡質的一面,有其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
當然讓人們重新回到前現代的農業社會也是不現實的。能不能找到第三條道路,即既吸收傳統農業的智慧,又結合了現代農業的長處;農民既不必離開自己熱愛的土地,又過上富裕和有尊嚴的生活;既生產出健康的食物又過上一種健康的生活。這就是后現代農業所要解決的 核心問題。具體地說,就是要因地制宜,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充分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例如靠山的可以發展蘑菇種植,象有些地方發展的“用中草藥喂豬肉”在我看來,就是很有后現代農業味道的創意??克目梢源罅Πl展水產養殖,象?;~塘,也很有后現代色彩。
這樣一種結合,這樣一種第三條路可以稱之為“建設性后現代農業”。它是建設性的,因為它尋求順著自然的大化流行,而不是逆天而動。它是后現代的,因為它將前現代和現代智慧整合成一個創造性的整體,與此同時又揚棄了他們的糟粕。
從這樣一種建設性的立場出發,后現代農業在吸納現代農業的優點的同時,也將欣賞的目光投向被我們許多人 棄之如蔽履的中國傳統農業。中國傳統農業中許多優秀的理念和方法如把土壤視為有血脈的活的機體的“土脈論”,“地力常新壯”論,以及主張多元套種的有機農 業思想都被后現代思想家視為珍貴品。
需知,早在西方現代農業產生多年以前,正是這“落后”的中國傳統農業基本上滿足了從戰國時期的二千多萬 到鴉片戰爭前的三四億中國人口的巨大增長的需要,直到今天我們還為中國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養活世界1/4的人口而引以自豪。幾千年來,中國的土地在保 持了不斷提高的利用率和生產率的同時,地力基本上沒有衰竭,不少土地越種越肥,這不能不說是世界農業史上的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就是傳統農業所創造的。
將這一寶貴的傳統橫加遺棄,無疑會使現代農業成為“無源之水”。而眾所周知,無源之水是流不長的。
當然,后現代對傳統農業的贊美并不是盲目的,無條件的。它也借助現代科技的優勢,克服傳統農業的局限性。這樣一來,后現代農業就成了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對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有機整合。這種有機整合,不同于抹平一切差異的“大一統”,而是一個多元共存的有 機體,它給每個部分都留下了發展的空間。部分與部分之間內在連接,相互補充,相互滋養,如同陰陽可以互補一樣,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不是敵人,它們兩者也可 以互補,共同促進后現代農業的繁榮。同樣,在建設性后現代思想家眼里,城市和農村也應該是“平等的陰陽互補關系”。
五、建設一個后現代的“五型”新農村
將后現代的基本原則與中國的“兩型農村”相結合,我們應該能夠創造性地發展一種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民尊重型,社區繁榮型,審美欣賞型的五型后現代的新農村。這樣一種新農村可以看作中國對世界農業的貢獻。
1、環境友好型
環境友好型農村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社會。它是對現代環境敵視型社會的反撥。是對“建立在征服與掠奪自然基礎上的‘進步’,‘發展’概念的反思。”
受西方啟蒙思想家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影響,現代農業對自然環境采取了一種敵視的態度,一種“帝國主義態度 ”。所謂對自然的帝國主義態度,就是將自然環境看作征服,宰制和剝削的對象。早在啟蒙運動伊始,它的奠基者就高揚一種對自然的帝國主義態度。堅信“知識就 是權力”的培根就曾立志將自然踩在腳下,使之淪為人類的“奴隸”。自然在他眼里是一個“被拷問”,“被命令”的對象,她只有“服從”的權利。在阿多爾諾和霍克海默看來,正是這種對自然的不敬,對自然的否定態度,導致了啟蒙走向了它的反面,走向了毀滅。斯坦芬也認為人類今日所面臨的生態危機是這種對自然的帝 國主義態度的直接結果,是它的“可怕的社會代價之一。”
從哲學上看,這種對自然的“敵視”和“帝國主義態度”源于“擺錯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擺在了征服自然,統治自然的位置上,從而受到自然的懲罰。
后現代的環境友好型農村則試圖匡正現代農業的這一錯誤。在它看來,“對自然的毀滅是不明智的,它是我們的無知,我們的弱點和我們的掠奪性的副產品。”
它主張和大自然和平相處,“和自然秩序相和諧”。追求人與自然的共同繁榮。
后現代的這種哲學思想與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息息相通。如張載的“民胞物與”思想,程顥的“仁者 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思想,,以及王陽明的“與天地萬物為一”思想。在《大學問》中王陽明飽含激情地寫道:“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鳥獸草 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矣。”
因此,后現代的環境友好型農村是“有根的”。這個根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用世界著名后現代思想 家,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院長小約翰•柯布的話說就是,“在中國古代的智慧中有許多資源可以幫助我們,在中國實現一種生態文明的可能性要大于西方---- 因為,與自然想疏離,這幾乎充斥西方歷史的所有文化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土地”在漢民族文化中一直被視作是中華子孫繁衍生息的根基,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孕育者和傳承的深厚載體,她是生命神圣的象征,也是道德的楷模?!兑捉洝分v“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的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像大地 那樣寬廣厚實,像大地那樣載育萬物和生長萬物。美國著名后現代農學家柏瑞把農民和田地的關系比喻成“婚姻”,是一種長期的互滋互愛的承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后現代認為一個人居住的地方具有神圣性,這種觀點是和傳統的印第安人的觀點認為所有的自然是神圣的相一致的。
2、資源節約型
由于中國是世界上產值能耗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中國的節能任務十分艱巨。據中國科技部石定寰秘書長提供 的資料,中國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燃煤國家,是僅次于美國的能源消耗大國,2000年消耗了超過10%的世界能源,卻僅產 出3.4%的GDP,而同期美國消耗20%的世界能源產出了35%的GDP。中國平均萬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各國平均值的2倍多。中國所耗的能源是 日本的1.5倍,對世界的GDP貢獻卻只有日本的23.1%,德國的57.8%,英國的76.4%,法國的84.0%。
資源節約型農村的建設就是改變這嚴峻局面的一種可貴努力,它也是在農村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友好型農村的一個重要方面。
現代農業由于化肥、農藥殘留和工農產品的廢棄物造成的污染,日益嚴重地危害到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中國的農村發展不能走西方發達國家“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必須走一條低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的新路。有人說:現在是“城市人想回歸自然,農村人向污 染進軍”。這句話在某種程度反映了我國農村資源、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村任務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資源節約型農村就旨在追求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達到最適消費、最少廢棄。它大力推進節能、節地、節水、 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合理開發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我國南方創造的“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北 方“沼氣池、豬圈、廁所和日光溫室”組成的“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北京大興留民營農場農林牧復合生態模式是走向“資源節約型農村”的重要舉措。
與此相適應,資源節約型農村倡導一種節約文化,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社會風尚。
3、農民尊重型
受西方現代性的影響,與自然被等同于“落后”相聯系,農民一直受到現代人的歧視。直到今日,“消滅傳統農民”仍然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口號。對農民的歧視不僅盤據在許多人的思想深處,而且今天已經轉化到語言上來。“真農民!”是現代都市小資們常說的一句嘲諷。“農民”演變成形容詞。用某地方言來說,就是三個字——“哈農民”。這里的“哈”就同“傻”是一個意思。這里的農民并非單單指農民,而是用作“笨 ”,“拙劣”,“低級”等等貶意詞的代名詞。
這實在是很不公道的,也欠道德。因為農民是中國社會的根。“在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生存意義 上,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一直以來都是農民在養活中國。”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開國元老杰佛遜就寫道:“農夫是最有價值的公民,他們最具生命力,最具獨立自由的精神,最善良;他們與國家攸戚相關,與國家的自由和利益永遠相結合。”這些所謂21世紀的現代人的識見與200多年前的杰佛遜不可以道里計。
從一種注重相互聯系的有機哲學出發,因著對自然的敬畏,對大地的熱愛,后現代農業格外尊嚴農民。
在后現代農業的精神領袖,詩人溫德爾•伯里看來,“真正的農民應該是思想深刻而富有責任感的。他們將自然賦予的一切視為珍寶,把對消費者和周圍環境的這份責任看得很重,而且懂得保護土地免遭水土流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需要很多這樣的農民,比現有的數量多得多,而且這種需求將來得更急更猛。”
在后現代思想家看來,后現代農業是一種持續性農業,這是一樁挑戰性的職業,需要的是有才干的人才。傳統 上,農業一直是窮人和沒文化的人的職業。這是不道德的:65億人完全要依賴農民的才干和艱苦勞作。為什么這一在任何社會都要算最重要的工作卻注定是人們最 不想干的、報酬最低的、最不受尊重的?沒有了人類中的農民的聰明才智,所有的現代經濟在幾周之內就會停止運行。我們無須經常去見醫生、律師或政府官員,但我們卻必須每天同我們的農民同事打交道,因為我們要吃飯。城市居民不能自己種糧食吃。
因此之故,后現代農業要求從根本上扭轉對農民的態度。強調“農民的價值應該與教授,醫生,官員是一樣的。”
為了真正將尊重農民落到實處,一個農民尊重型的農村應該讓農民受良好的教育,得到很好的醫療保健,參加包括藝術活動在內的豐富多彩的消遣活動。甚至確保他們在炎熱的夏天能“隨時喝上冰鎮啤酒”。
4、社區繁榮型
從后現代的角度看,現代農業最大的敗筆之一是對農村健康社區的摧毀。“農村空心化”現象就是一個最重要的表征。
所謂農村社區就是由跟自己有緊密關系的人構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它包括親人之間的關系和鄰里之間的關系。受現代個人主義的影響,現代農業視這些關系和聯系為一種束縛,是“落后的”的標志,因此必欲摧之而后快。
后現代則強調聯系和關系,因此它珍惜共同體。在著名建設性后現代思想家小約翰柯布看來,正是關系造就了 我們。“個人是由關系構成的”。個體的發展有賴于共同體的繁榮。“他人的健康恰恰有助于自我的健康。”“那些在損害其共同體利益條件下獲得財富的人不可能 有真正的幸福。”因為我們個人的幸福與共同體中的他人的幸福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一個健康的社區一定是一個既增進個體的幸福又增進群體和生態體系福祉的共 同體。
這與中國政府提出的“新農村建設”概念也是一致的。按照有關專家的解釋,所謂新農村建設的目的在于改善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使他們真正能夠安居樂業。。而離開一個繁榮的社區,“幸福指數”和“安居樂業”就是一句空話。
后現代的農業社區當然要解決貧苦問題,醫療保險問題,但這不是它的最終目標,它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富“有創造性的,愛心的,平等的,尊重多樣性的,精神富足的”有機和諧的共同體。這才是真正健康繁榮的社區。在這樣一來的社區里人們才愿意安居樂業。
而這樣一個社區反過來將喚醒人的生態良知,培育人的生態情懷、生態責任以及對環境的忠誠,從而保持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良性互動,達致人與自然的真正和諧。
5、審美欣賞型
現代農業雖然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但它卻是以破壞自然之美和鄉村之美為代價的。由于現代性對自然的帝國 主義態度,以及現代農業“逐利最大化”的生產方式,豐富多彩的大自然,美麗的農村被簡單地等同于一個等待被開采的資料庫,“它不過是為人類的社會生產提供 原料,其價值就是原料在市場中的價格。例如,森林的價值就是它作為死木頭在市場中出售的價格,而它的生態價值、物種價值、觀賞和美學等價值則統統消失了。”這種思想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影響深遠,以至于今日中國的許多人依然認為“美不能當飯吃”,植樹不能代替致富,“栽樹見效慢、不如做生意賺錢快”,
正是這種極端功利主義的態度導致了現代人精神空虛,靈性匱乏,除了錢以外幾乎一無所有。在后現代思想家看來,現代人的這種“貧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失去了與自然進行原始接觸的能力”,也就是人的審美能力。這其實是人的“一筆極為寶貴的財富。”
日月麗于天,江河麗于地??夏崴?bull;克拉克曾經寫到:“如果問英國人他所謂的‘美’是指什么,幾乎每一個英國人都會從描述一個風景開始。也許是一片長有風鈴草的白樺林;也許是一個擁有紅帆和白色海景屋的小港口;但是無論如何,一定是一道風景。”美學專家的研究也表明,“在人類風景體驗中,審美價值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因此之故,不僅許多后現代哲學家和藝術家如海德格和華茲華斯等大聲呼喚現代人走向日月山川,向偉大的風 景敞開,向自然的魅力開放。而且世界各國政府也日益注意到美在環境保護中的價值,以至于美國政府在1969年頒布的《環境政策法》中明確將“審美愉悅”概 念(aesthetic amenities)寫入其中。因為許多人坦承:他們之所以忠貞不渝地投身環保是被大自然的美所驅動的。因為“優美的山野令人心曠神怡,它使我們的精神從 人生的憂愁中解脫出來,賦予我們以勇氣和希望。奔流不息的大河,使僵化思維活躍起來,得以擴展死板的思維范圍。郁郁蔥蔥的大森林還誘發出對萬象之源——生 命的神秘感謝喚起對生命的尊重意識。”
這意味著,大自然不僅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而且對于培養我們的審美心胸,對于培養我們的高尚情懷,對于我 們健康人格的形成,大自然都具有一種不可替代的珍貴價值。大自然和農村的賞心悅目的景色,的確可以舒緩我們的困頓,燃起我們生活的激情,激發我們的道德 感。這就部分解釋了為什么城里人這么愿往鄉村跑,現代人如此著迷旅游。
現代農業對鄉村之美的另一點破壞是它對“齊一化”的迷戀和對差異之美和多樣之美的打壓。正象世界著名生 態學家柏勵(ThomasBerry)所指出的那樣,“當代工業的主要邪惡之一,是它建立在統一的和標準的加工過程之上。這在農業商業中尤其具有破壞性, 因為它要求產品相同,自然憎惡相同。自然不僅創造物種多樣性,而且也創造個體的多樣性。自然產生個體。沒有兩天是一樣的;沒有兩個雪花是一樣的;沒有兩朵 花、兩棵樹是一樣的,或者其他無數的生命形式,都是不一樣的。由于單種栽培和標準化破壞了宇宙和地球的兩個約定,我們需要在機械世界之上培育一種新的有機 世界的觀念”
今天,“齊一化”思維并沒有隨風而逝,它仍頑固地縈繞在許多人的腦海里。某基層領導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個證明。不久前,一位基層干部到徐州賈汪區馬莊村看了一圈,發話:把墻頭絲瓜扯掉,花壇里的野花割掉,不上檔次!快去買油漆,把墻刷一遍……。有意思的是,這些指示被村黨委書記孟慶喜一一給頂回去——“農民喜歡,農民需要種絲瓜、種野花!”
看來農民是懂得美的。
在后現代思想家眼里,美在差異,美忌雷同。李白詩中所寫的“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反映的就是大自然的差異之美,多樣之美。大自然的五彩斑斕,豐富多彩和無窮變化為人們提供了最好的審美對象。
幸運地是,中國政府已經注意到了美的重要性。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就明確提出“建設一個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近年來我國廣大農村的各級政府更是紛紛把“建設美的新農村”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提出了“讓新農村美起來 ”,“把城區做靚,把農村做美,以及“富而美”等一系列振奮人心的口號。人們日益意識到,健康繁榮的農村社區應該包括美,繁榮的社區生活,自然也應該包括 人們的審美生活。
從后現代的立場上看,這是個了不起的進步。盡管要落到實處還要有長路好走。
一個審美欣賞型農村的建立不僅可以極大提高農村人的自豪感,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使他們發自內心地愿意 安居樂業,而且將會成為城市人的旅游大本營和審美教育基地。城市孩子的許多課程可以搬到田間地頭來上,許多公司可以逃離鋼筋水泥的辦公大樓,而搬到風景秀 麗的農村辦公。
當然,一定有越來越多不愿做房奴的城里人自愿選擇在美麗的鄉村工作和生活。因為海德格所神往的“詩意地棲居”,注定不會發生在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中,一定是在厚實的鄉村大地上。
這樣一來的話,困擾我們朝野多年的城鄉界限將變的不再那么清晰。這也應是建設性后現代農業的題內應有之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