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農業部“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蛋白質進入胃腸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謠言
-- 農業部科技司及其《轉基因權威關注》專欄散布偽科普“官謠”必須肅清與追究瀆職責任
陳一文,《健康中國》捍衛者顧問、80年代全國青聯前特邀委員
轉載自新浪網《陳一文顧問微博》(2017-11-18)
https://weibo.com/1269923485/FvE18rint
@陳一文顧問【駁農業部“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蛋白質進入胃腸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謠言-- 農業部科技司及其《轉基因權威關注》專欄散布偽科普“官謠”必須肅清與追究瀆職責任】清楚了解國內外多國獨立科學家一系列研究后,明知故犯再三宣稱,欺上瞞下散布”官謠“,故意誤導最高層黨政領導、所有媒體與全國人民!
農業部科技司、《轉基因權威關注》、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官員一再宣揚“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蛋白質進入胃腸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不會以基因的形態進入人體組織,更不會影響人類自身的基因組成”、“因此食用轉基因食品是不可能改變人的遺傳特性的”、“現代科學沒有發現一例通過食物傳遞遺傳物質整合進入人體遺傳物質的現象”是轉基因利益集團宣稱“轉基因食品安全無害”重要基石之一。
他們宣揚這些說法時,不舉證任何科學試驗研究證據,也舉證不出任何科學試驗研究證據,只是依仗手中掌控的“官方話語權”、“輿論操控權”、“媒體科普培訓權”不斷這樣宣傳,讓善良的民眾相信這樣的說法!
本文揭露證實他們宣揚散布這些說法前,國內外一系列科學試驗研究文獻已經確鑿無疑證實,轉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片段及其表達的蛋白質,不僅進入動物與人類腸道時繼續存活,而且進入動物與人類血液以至許多重要器官與組織,甚至在“在懷孕婦女及其胎兒以及非懷孕婦女的血清中檢測到(抗蟲轉基因作物)Cry1Ab蛋白(Bt毒素)”,證實他們的這些說法是徹頭徹尾“官謠”,必須肅清與追究瀆職責任!
1、農業部散布“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蛋白質進入胃腸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的證據
證據1: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等部門2012年安排農業出版社出版《神奇的轉基因技術30問》“主編寇建平”(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寇建平)
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kpxc/201203/P020120320577828318855.pdf
“13、人吃了轉基因食品,自身的基因會改變嗎?”宣稱:
“所有食品,不論時轉基因還是非轉基因的,都含有基因。食品進入人體后,會在消化系統的作用下,講解成小分子,而不會以基因的形態進入人體組織,更不會影響人類自身的基因組成。”
證據2: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在其《轉基因權威關注》專欄2014-06-2散布傳播"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中國科協科普部”《理性看待轉基因》(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kpxc/201406/P020140627538473476535.doc
“19、轉基因食品現在吃了沒事,能保證子孫后代也沒事嗎?”宣稱:
“只要轉基因表達的蛋白質不是致敏蛋白和毒蛋白,這種蛋白質和食物中其他蛋白質沒有本質的差別,都是營養物質,蛋白質進入胃腸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提供人體的營養和能量。
... 轉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與普通食品中所含的基因一樣,都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食用轉基因食品是不可能改變人的遺傳特性的。事實上,人們常吃的即使是最傳統的任何一種動植物食品,也包含了成千上萬種基因,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擔心食物中來自于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會改變人的基因或遺傳給后代。現代科學沒有發現一例通過食物傳遞遺傳物質整合進入人體遺傳物質的現象。”
證據3:農業部網站《轉基因權威關注》專欄2015-04-27傳播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圖冊: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同樣安全》:
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kpxc/201504/P020150427733172443872.pdf
“轉基因食品現在吃了沒事,能保證子孫后代也沒事嗎?”宣稱:
“人類食用職務源和動物源的食品已有上萬年的歷史,這些天然食品中同樣含有各種基因。從生物學的角度看,轉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與普通食品中所含基因一樣,都能被人體消耗吸收,食用轉基因食品不會改變人的異常特性。”
“再說了,狼吃羊有數萬年的歷史了,羊的基因并沒有改變狼的基因,狼還是狼,也沒有變成羊。”
2、駁斥農業部“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蛋白質進入胃腸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謠言
我們首先列出駁斥農業部“官謠”的依據:
依據1:《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999年1月27日報道《科技超級細菌可能來自轉基因食品》:“看到DNA在結腸中持續存活這樣長的時間令人驚訝”,這樣長時間的存活意味著轉基因食品中的基因可能跳躍遷移到養殖場動物腸道中的細菌中。
http://news.bbc.co.uk/2/hi/science/nature/264119.stm
1998年一項新的研究激起轉基因食品可能推動藥物抗性“超級細菌”的擔心。
丹麥科學家應用一個計算機控制的人造腸道表明,DNA在大腸中完整無缺保持了幾分鐘。
哈伯·諾特伯恩(Hub Noteborn),位于丹麥Wageningen的國家農藥產品質量控制研究所科學家,告訴《新科學家》雜志:“看到DNA在結腸中持續存活這樣長的時間令人驚訝。”
這樣長時間的存活意味著轉基因食品中的基因可能跳躍遷移到養殖場動物腸道中的細菌中。以前,某些科學家曾經說,由于轉基因DNA太快分解,不存在這樣的風險。
如果遷移的基因是喂養給家畜的某些轉基因作物中用來做標記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話,那么可能造成嚴重的健康風險。危險在于這樣的抗生素抗性細菌可能從動物傳播到人類。
該項實驗使用轉基因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細菌。由于這些細菌在人造腸道中被消化,但是一半的DNA還是存活了六分鐘。
“這時間足以讓它們改造細胞”,羅伯特·哈維納爾,他是位于丹麥Zeist的TNO營養與食品研究所科學家。他的團隊設計了這個人造腸道,提供含正常細菌群落與酶類的腸胃機械模型。
這是檢測來自轉基因細菌的DNA遷移到腸道中通常存在的細菌遷移率的首次實驗。每1000萬個細菌中僅有一個的DNA發生遷移。但是,腸道中通常有1萬億個細菌,提議許多可能發生遷移。
最為關鍵性的試驗是,感染腸道的轉基因食品與細菌能否發生基因遷移。哈維納爾說,他將要求歐盟提供資金支持進一步的研究。
這個新的發現表明進行更多研究至關重要,德雷克·布爾科說,他曾任英國新資源食品與加工咨詢委員會主席。“我們只能說這種風險不是零風險”,他說。“任何能夠對此提供更多統計數字的研究,都有益。”
英國上議院選擇的一個委員會最近說,轉基因食品潛在的益處遠遠超過其風險。然而,即便他們也依然推薦在農作物中應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例如美國某些養牛場喂養牛的轉基因玉米,“應當盡快逐步淘汰”。
依據2:PLOS雜志(PLoS為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的簡稱)2013年7月30日發表《完整基因可能從食物進入人類血液系統》:“在一個血液樣品中,植物DNA相對聚集度甚至高于人類DNA”!
作者就職機構:匈牙利科學院分子醫學研究組、匈牙利Semmelweis大小內科學系、哈佛醫學院兒童醫院、丹麥技術大小生物測序分析中心等。
摘要
我們的血液循環系統被認為是與外部世界與消化道有效隔離的環境。依據標準范式,與食物一起食用的大分子團不能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消化過程中,蛋白質與DNA曾被認為分解為微小成分、氨基酸與核酸,然后經過一個復雜活性過程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分布到身體不同部分。在此,基于對于來自四項獨立研究超過1000人類樣品,我們報告如下發現的證據:來自食物的大小足以攜帶完整基因的DNA片段,通過目前未知機制能避免分解而進入人類血液循環系統。在一個血液樣品中,植物DNA相對聚集度甚至高于人類DNA。這樣的聚集度在血清樣品中顯示令人驚訝精確指數--正常分布,而非血清(臍帶血)對照樣品發現沒有植物DNA。
文獻出處:
Spisák S, Solymosi N, Ittzés P, Bodor A, Kondor D, Vattay G, et al. (2013) Complete Genes May Pass from Food to Human Blood. PLoS ONE8(7): e6980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69805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69805
依據3:志愿者食用一次轉基因大豆飲食試驗:不僅在消化道中發現完整轉基因DNA能夠通過消化過程繼續存活,而且發現轉基因大豆的抗草甘膦轉基因基因橫向遷移進入腸道細菌。
對于志愿者食用一次轉基因大豆飲食研究中,在消化道中發現完整轉基因DNA能夠通過消化過程繼續存活。而且有證據證實完整轉基因基因片段存在與未完全消化的食物中(可以排出體外),而且發現轉基因大豆的抗草甘膦轉基因基因橫向遷移進入腸道細菌。
有意思的是,在食用非轉基因大豆對照組中,沒有發現腸道微生物結合非轉基因達到DNA,提議轉基因作物DNA可能更容易橫向遷移。
文獻出處:
Netherwood T, Martin-Orue SM, O’Donnell AG, et al. Assessing the survival of transgenic plant DNA in the huma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Nat Biotechnol. 2004;22:204–209. doi:10.1038/nbt934.
https://academic.microsoft.com/#/detail/2166527836?FORM=DACADP
Heritage J. The fate of transgenes in the human gut. Nat Biotechnol. 2004;22:170-2. doi:10.1038/nbt0204-17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4755289/
依據4:挪威、匈牙利、愛爾蘭、土耳其、奧地利學者進行的一項國際性研究發現:喂90天玉米飼料發現轉基因玉米外源基因遷移進入實驗動物血液與器官
“我們試圖發現探索轉基因食品無意影響我們需要測量的指標”,挪威獸醫科學學院阿舍爾德-科洛格達哈爾教授(Prof. Åshild Krogdahl)解釋。
該項國際性研究發現:
-- 轉基因飼料致實驗動物吃得多與肥胖;
-- 腸道微觀形態變異、難于消化蛋白質、免疫系統變異、血液指標變化;
-- 腸胃、肝、腎、胰腺、腎上腺與生殖系統變異;
-- 轉基因玉米外源基因相當大片段進入實驗動物血液、肌肉組織與肝組織!
文獻出處:
M.K. FRØYSTAD,Å. KROGDAHL et al., Gene expression in distal intestine of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fed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meal,Aquaculture Nutrition, Volume 14, Issue 3 June 2008, Pages 204–214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095.2007.00519.x/abstract
Arild S. Foss,Growing fatter on a GM diet,Science Nordic, July 17, 2012
Arild S. Foss,轉基因飲食生長更胖,北歐科學,2012-07-17
http://sciencenordic.com/growing-fatter-gm-diet
依據5: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團隊科學試驗研究證明:含30%轉基因豆粕飼料喂食羅非魚“7周以后,...“結果顯示在胃內容物、腸內容物、糞便、心臟、肝臟、胃、腸、卵巢、精巢、腦、鰓絲、脾臟、膽囊、肌肉等不同部位的DNA中都能檢測到外源基因的存在,說明轉基因大豆中的外源DNA并不能被羅非魚的消化道完全降解,其DNA片段可能通過消化吸收轉移到魚體的各種組織”!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團隊科學試驗研究證明:
-- 含30%轉基因豆粕飼料喂食羅非魚“7周以后,…全血指標中白細胞數目、大血小板比率、平均血小板體積和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4項指標顯著高于非轉基因飼料組,而且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 “結果顯示在胃內容物、腸內容物、糞便、心臟、肝臟、胃、腸、卵巢、精巢、腦、鰓絲、脾臟、膽囊、肌肉等不同部位的DNA中都能檢測到外源基因的存在,說明轉基因大豆中的外源DNA并不能被羅非魚的消化道完全降解,其DNA片段可能通過消化吸收轉移到魚體的各種組織”;
-- “轉基因飼料組羅非魚的白細胞高于非轉基因飼料組可能暗示著轉基因飼料有可能導致羅非魚肌體產生了輕微的炎癥。…轉基因組的大血小板比率平均值高于非轉基因組,可能暗示著轉基因飼料組羅非魚處于某種應激狀態,血小板消耗較多。…可以肯定的是,攝食轉基因飼料的羅非魚體內發生了異常的生理生化反應,導致血小板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中國科學院網站》報道:“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首次利用LAMP技術檢測轉基因大豆飼料并研究了轉基因飼料對羅非魚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文獻出處: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陶冉2008年碩士論文《飼料中轉基因成分檢測及對水產動物安全性評價的初步研究》披露: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0068-2008117269.htm
劉梅、陶冉等,進口轉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對吉富羅非魚生長和生理的影響,糧食與飼料工業,2009(2), pp43-45
http://www.doc88.com/p-74762740168.html
轉基因作物檢測及安全性評價方法研究取得進展
轉載自《中國科學院網站》(發布時間:2008-02-04):
http://www.cas.cn/ky/kyjz/200802/t20080204_1028997.shtml
依據6:多國獨立科學家1977年-2007年期間的研究揭示:哺乳動物喂食轉基因成分飼料,發現活的轉基因片段進入牛、老鼠、豬、雞、羊的奶、肉、內臟、血液,進入人類腸胃系統,以至可能“通過胎盤進入未出生的胎兒體內,或是融入成熟生殖細胞中,從而改變子孫后代的遺傳特征”!
20世紀70年代[4]和80年代[5],研究員們還不能發現任何在哺乳動物消化過程中存活下來的DNA。因此,普遍認為DNA在腸道中被徹底破壞了。據施泰因布雷克和拉桑姆說:“這種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轉基因作物和食物風險評估漏掉了水平基因轉移。”[6]轉基因可能會轉移至腸道細菌或人類DNA,但研究員們并未研究這種可能性。20世紀90年代中期,科學家們采用更靈敏的探測技術(雜交方法和聚合酶鏈反應),發現大量DNA能在消化系統中存活下來。
據特拉維克和海尼曼的研究:
“有證據顯示,相對較長的DNA片段在攝入后能存活較長時間,DNA可能會出現在糞便、腸壁、外圍白血球、肝臟、脾臟、腎臟中,外圍DNA可能會融入受色染色體組。懷孕動物進食外源DNA之后,DNA片段或許會進入胎兒和新生兒的小細胞群集中。”[3]
“數量有限的近期出版物證明,外源DNA和蛋白質或許能逃脫被降解的命運,繼續存在于[胃腸道內],甚至從腸道被吸收,然后通過血液轉移至生物體的內臟。” [7]
用來喂食老鼠的DNA被發現“以碎片形式存在于胃腸道中。滲透腸壁,進入白血球細胞核、進入脾臟、進入肝細胞。”[8] 懷孕老鼠進食了DNA后,在其后代的幾個器官中(包括大腦)發現了DNA。
喂食了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玉米的豬,在其下胃腸道中(直腸和盲腸)發現了轉基因和基因片段。[9] 喂食了轉基因玉米的小雞,在其胃中發現了抗抗生素抗性標記。[10] Bt玉米系列的轉基因(為cryIAB提供遺傳編碼的完整長度)完好地保存在羊的瘤胃中(反芻動物的第一胃)。作者們總結:“玉米中的DNA能存在相當長時間,因此,有可能為瘤胃中的DNA轉移(水平基因轉移)提供源泉。”[11]
在奶牛淋巴細胞中發現了作物葉綠體的短DNA片段,也可能在牛奶中了發現了這種DNA片段。發現飼料中的基因片段存在于雞的肌肉、肝臟、脾臟、腎組織中[12]‘并且,在人類進食兔子肉之后,兔子的DNA片段出現在了血流中。[13]
模擬人類消化的試管表明,轉基因或許在胃和小腸中存活了長達四小時。[14] 對七位曾使用回腸造口袋和人進行了一項人類進食研究——他們的低位腸道被移除,消化物質從小腸進入附著的回腸造口袋中。讓他們進食轉基因大豆漢堡包和大豆奶昔。七人中有六人的回腸造口袋中出現了大量來自大豆的小但完整的轉基因——基因在胃和小腸的消化中存活了下來。
據斯泰因布雷克和拉桑姆說:“對[水平基因轉移]的風險分析,舊有的推測就是,這根本不可能發生,不必考慮其后果,既然逐步增加的證據表明橫向基因遷移HGT很有可能發生了,那么就有責任來研究可能的后果。”[15] 轉基因和/或啟動子轉移至腸道細菌,融入人類細胞的DNA中,這些風險增大了。特拉維克和海尼曼指出,攝入轉基因能“最終導致慢性疾病。”[16] 轉基因物質甚至可能通過胎盤進入未出生的胎兒體內,或是融入成熟生殖細胞中,從而改變子孫后代的遺傳特征。不論這些可能性有多么小,它們造成的長期影響要求,在轉基因作物釋放之前,應該對它們進行仔細評估。
參考文獻:
3. Terje Traavik and Jack Heinemann,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Omitted Health Research: Still No Answers to Ageing Questions, TWN Biotechnology & Biosafety Series 7, 2007.
http://genok.no/wp-content/uploads/2013/04/Chapter-9.pdf
4. L. Maturin, and R. Curtiss, Degradation of DNA by nucleases in intestinal tract of rats, Science 196 (1977): 216–21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22286
5. A. B. McAllan, The fate of nucleic acids in ruminants, Progress in Nutrional Science 41 (1982): 309–31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6184722
6. Ricarda A. Steinbrecher and Jonathan R. Latham,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from GM crops to unrelated organisms, GM Science Review Meet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on “GM Gene Flow: Scale and Consequences for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January 27, 2003.
7. Traavik and Heinemann,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Omitted Health Research; citing: https://www.saynotogmos.org/ud2006/ageing.pdf
Schubbert, et al, Ingested foreign (phage M13) DNA survives transiently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enters the bloodstream of mice, Mol Gen Genet. 242, no. 5 (1994): 495–504;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BF00285273?no-access=true
Schubbert et al, Foreign (M13) DNA ingested by mice reaches peripheral leukocytes, spleen, and liver via the intestinal wall mucosa and can be covalently linked to mouse DN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4, no. 3 (1997): 961–6;
http://www.pnas.org/content/94/3/961.abstract
Schubbert et al, On the fate of orally ingested foreign DNA in mice: chromosomal association and placental transmission to the fetus, Mol Gen Genet. 259, no. 6 (1998): 569–76;
https://rd.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380050850?no-access=true
Hohlweg and Doerfler, On the fate of plants or other foreign genes upon the uptake in food or after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n mice, Mol Genet Genomics 265 (2001): 225–23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1361332
Palka-Santani, et al.,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s the portal of entry for foreign macromolecules: fate of DNA and proteins, Mol Gen Genomics 270 (2003): 201–215;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38-003-0907-2
Einspanier, et al, The fate of forage plant DNA in farm animals; a collaborative case-study investigating cattle and chicken fed recombinant plant material, Eur Food Res Technol 212 (2001): 129–134;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170000248
Klotz, et al, Degradation and possible carry over of feed DNA monitored in pigs and poultry, Eur Food Res Technol 214 (2002): 271–275;
Forsman, et al, Uptake of amplifiable fragments of retrotransposon DNA from the human alimentary tract, Mol Gen Genomics 270 (2003): 362–368;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38-003-0930-3
Chen, et al, Transfection of mEpo gene to intestinal epithelium in vivo mediated by oral delivery of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0, no 1(2004): 112–11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717060/
Phipps, et al, Detection of transgenic and endogenous plant DNA in rumen fluid, duodenal digesta, milk, blood, and feces of lactating dairy cows, J Dairy Sci. 86, no. 12(2003): 4070–8.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030203740193
8. Schubbert, et al, On the fate of orally ingested foreign DNA in mice, 569–576; and R. Schubbert, et al, Ingested foreign (phage M13) DNA survives transiently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enters the bloodstream of mice, 495-504.
https://rd.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380050850?no-access=true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BF00285273?no-access=true
9. Chowdhury, et al,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DNA fragments in the intestinal contents of pigs fed StarLink CBH351, Vet Hum Toxicol. 45 , no. 2 (March 2003): 95–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2678298
10. P. A. Chambers, et al, The fat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marker genes in transgenic plant feed material fed to chickens, J. Antimic. Chemother. 49 (2000): 161–164.
https://academic.oup.com/jac/article/49/1/161/658389
11. Paula S. Duggan, et al, Fat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DNA in the oral cavity and rumen of sheep, Br J Nutr. 89, no 2 (Feb.2003): 159–66.
12. Einspanier, et al, The fate of forage plant DNA in farm animals: A collaborative case-study investigating cattle and chicken fed recombinant plant material,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12 (2001): 129–34.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170000248
13. Forsman, et al, Uptake of amplifiable fragments of retrotransposon DNA from the human alimentary tract, Mol Genet Genomics 270, no 3 (Dec. 2003): 362–8.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38-003-0930-3
14. Martin-Orue, et al, Degradation of transgenic DNA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and maize in human intestinal simul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87 (2002): 533–42. https://www.cabdirect.org/cabdirect/abstract/20023085366
15. Steinbrecher and Latham,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from GM crops to unrelated organisms.
16. Traavik and Heinemann,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Omitted Health Research. THIRD WORLD NETWORK BIOSAFETY INFORMATION SERVICE,10 November 2006
https://www.saynotogmos.org/ud2006/ageing.pdf
依據7:加拿大魁北克Sherbrooke大學醫院中心婦產科學部、醫院中心臨床研究中心、魁北克Sherbrooke大學醫學與健康科學學院學者,2011年在懷孕婦女及其胎兒以及非懷孕婦女的血清中檢測到抗蟲轉基因玉米Cry1Ab蛋白(Bt毒素)。
“對30位孕婦(PW)以及39位非懷孕婦女你進行了研究。在非懷孕婦女的血清中檢測到草甘膦(GLYP)與草丁膦(GLUF),但在孕婦中沒有檢測到這些成分。在懷孕婦女及其胎兒以及非懷孕婦女的血清中檢測到3-甲基亞磷糞介子(3-MPPA)和Cry1Ab蛋白(Bt毒素)。這是揭示懷孕婦女和非懷孕婦女中存在著循環中中的轉基因食品相關農藥(PAGMF)的首次研究。”
文獻出處:
Aziz Aris et al., Maternal and fetal exposure to pesticides associated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 Eastern Townships of Quebec, Canada, Reprod Toxicol. 2011 May;31(4):528-33.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338670
3、2011年9月20日知名《自然》雜志網站發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將發表的一篇研究:南京大學張辰宇教授課題組展示了一項非常令人驚奇的發現——稻米中的植物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過日常食物攝取的方式進入人體血液和組織器官。并且,一旦進入體內,它們將通過調控人體內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進而發揮生物學作用。
論文摘要:
“我們早先的研究表明,穩定存在于哺乳動物血清與血漿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s),從組織與細胞中活躍地分泌出來,是一類新型的疾病標志物可應用于疾病,發揮細胞間信號傳遞作用。這里,我們報告令人驚奇的發現,外源性的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以在多種動物的血清和組織內檢測到,并且它們主要是通過進食的方式攝入體內的。其中編號為168a的植物微小核糖核酸(MIR168a)是一種稻米中富含的同時也是中國人血清中含量最為豐富的一種植物微小核糖核酸。體內和體外的功能性研究表明植物MIR168a可以結合人和小鼠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銜接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adapter protein 1)的mRNA,從而抑制其在肝臟的表達,進而減緩低密度脂蛋白從血漿中的清除。這些發現證明食物中的外源性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以通過調控哺乳動物體內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攝食者的生理功能。”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辰宇教授該項重大科學研究發現,顛覆了科學界過去對于食物及其存活生物性成分、它們進入動物與人類腸道、進入血液循環、進入組織與器官后發揮生理功能的認識。
不僅如此,張辰宇教授該項重大科學研究發現對于科學界重新認識中草藥的作用的認識,對于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研究的認識,都具有劃時代顛覆性影響。
國內外立即有學者提出“無法重復張辰宇教授的發現”。但是很快,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專題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作用的教授Vicki Vance,贊賞張辰宇團隊的科學發現,通過獨立試驗研究,證實張辰宇團隊科學發現真實可靠。
“我們設計了作物中產生抑制人類腫瘤三種‘雞尾酒’RNA的作物,將他們喂食給小鼠”,萬斯說。“我們每天一次喂養給小鼠,連續28天。結果小鼠中的腫瘤負擔被顯著抑制。我們對此非常激動。看來這里有巨大的潛勢而且我們的工作提議中國人(張辰宇)的論文是正確的。”
然而Vance教授肯定張辰宇教授的科學發現,立即遭孟山都幕后操控科學界壓制:她的研究論文卻因為重復證實了張辰宇團隊科學發現而得不到發表,最新的研究找不到經費支出。
為什么?
孟山都竭力否定與詆毀張辰宇團隊微小RNA重大科學發現的商業利益根源
美國良知調查記者凱特琳2014年翔實報道《受孟山都公司鉗制:大公司壓制研究是否顯示其新RNAi轉基因生物可能有危險嗎?》披露:
RNAi在醫學與農業領域中皆有應用。但是,涉及RNA時,醫學與農業領域的追求有所不同。醫學界努力使這個過程更為完美使人體能夠接受修改的RNA鏈,而轉基因領域中的農業公司忙于努力證實他們創造的RNA鏈不能被人體吸收。
例如,某些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干擾細胞分裂,阻止癌癥。癌癥患者中缺乏這樣的腫瘤抑制RNA。如果能夠替換 -- 稱為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替換療法的實驗性治療 - 那么醫生們就理論上能夠阻止癌細胞的擴散。
但是在農業領域,RNA正在被設計作為農作物中殺死吃農作物害蟲的殺蟲劑 -- 例如孟山都對RNA做出的以西方玉米根蟲為目標的努力,它們是玉米生產中最為造成經濟損失的害蟲 -- 至關重要的是這樣的RNA而后被人類隨玉米一起吃掉時不會滲透我們的細胞,造成天曉得怎樣的不可預計后果。
簡單講,醫療界需要能被我們的身體吸收的轉基因RNA,而農業界需要不會被我們的身體吸收的轉基因RNA。
孟山都正在采用主要功能為“基因沉默”稱為RNAi技術,開發“新一代”抗蟲轉基因玉米等作物,聲稱其中發揮殺蟲作用的微小RNA不會進入到人體內。
張辰宇團隊關于微小RNA的重大新發現卻證實:某些微小RNA不但能夠進入哺乳動物與人體血液循環,而且調制某些基因的表達 -- 科學界稱為“跨物種調控”!
這篇報道披露了另外令人震驚事實:美國科學家已經通過沉默RNA或siRNA技術,讓轉基因作物產生流感疫苗,“他的長期研究項目是產生轉基因番茄,使之表達以流感與丙型肝炎病毒為靶標的RNA”!
文獻出處:
Lin Zhang, Chen-Yu Zhanget al., 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kingdom regulation by microRNA, Cell Research (2012) 22, 107–126 (201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cr2011158
Caitlin Rockett, Muzzled by Monsanto: Is Big Ag squelching research showing its new RNAi GMOs may be dangerous?, Boulder Weekly,April 3, 2014
Caitlin Rockett, 受孟山都公司鉗制:大公司壓制研究是否顯示其新RNAi轉基因生物可能有危險嗎?,波爾得周刊,2014-04-03
http://www.boulderweekly.com/article-12640-muzzled-by-monsanto.html
4、腸道微生物編碼基因的總數超過330 萬,約為人類編碼基因總數的100倍,被認為是“人體的第二基因組”!
人體腸道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的群落結構在人體的許多生理功能上發揮重要作用,如機體物質代謝、能量吸收、胃腸道功能的完善及免疫功能的調節等。人體的許多慢性疾病,比如肥胖癥、與肥胖相關的炎癥反應、炎癥性腸病、抑郁癥等都與胃腸道微生物的群落結構失衡有關。腸道微生物與人體相互作用關系的研究對許多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以及保持人體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文獻出處:
T Yatsunenko et al. Human gut microbiome viewed across age and geography, Nature, doi:10.1038, 201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2699611/
顏曉慶等,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綜述,集成技術,第4卷 第4期,2015年7月
http://www.doc88.com/p-3502312650263.html
4、農業部科技司與農業部網站《轉基因權威關注》散布“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蛋白質進入胃腸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與駁斥依據比較結果
5-1國內外多國獨立科學家一系列研究證實與揭示“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片段...蛋白質”不是“進入胃腸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不僅發現在多種脯乳動物以至人類腸道繼續“存活”,而且發現存活的“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片段“進入多種脯乳動物以至人類血液循環系統,進入一系列器官!
5-2農業部散布“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蛋白質進入胃腸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三份證據發表的時間為2012年、2014年與2015年;我們上邊駁斥農業部上述說法的幾乎所有依據發表的時間為在此之前的1977年-2011年!
5-3農業部科技司及其《轉基因權威關注》宣稱轉基因食品“不會以基因的形態進入人體組織,更不會影響人類自身的基因組成”時,故意忽略了轉基因外源基因,特別是抗生素抗性外源基因,橫向遷移進入人類腸道某些微生物后,對腸道微生物菌群健康平衡與“人體的第二基因組”的致命危害作用!
5、結論
綜上所述,這一系列證據與反駁依據確鑿證實,農業部科技司與農業部網站《轉基因權威關注》,是在清楚了解上述國內外多國獨立科學家一系列研究之后,明知故犯再三宣稱“轉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蛋白質進入胃腸就消化成小分子成分”,欺上瞞下散布”官謠“,故意誤導最高層黨政領導、所有媒體與全國人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