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周建琨:讓“塘約道路”在貴州畢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周建琨 劉學文 · 2017-06-05 · 來源:宏甲文章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王宏甲按

  《塘約道路》出版后,人們都注意到了塘約村和村黨支部書記左文學的重要。左文學確實重要。然而塘約和左文學創造的成就,是在上級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做出來的,特別是在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的支持與扶持下做出來的。在整個過程中,還有鎮黨委書記馬松對左文學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今天,在推廣塘約道路時許多人說,“我們這里沒有左文學”,“哪里去找那么多左文學?”其實,今天學塘約推廣塘約道路,市委書記、區縣書記、鄉鎮黨委書記更加重要!上級黨委想明白了,方向搞對了,道路走對了,就會涌現很多”左文學”

  下面轉發來自“塘約道路”公眾號文章

  訪談背景

  2014年6月3日,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遭遇水災后,6月5日,時任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視察災情來到平壩區塘約村,看到塘約村災情最為嚴重,當時就問:“死人沒有?”得知“沒死一個人”,還得知昨晚半夜大水從山上下來時,村干部們都趕到地勢最低的寨子去幫助疏散群眾。周建琨就對村支書左文學說:你這個村子有前途。黨支部可以把群眾組織起來,成立村合作社!并要左文學記住:政府永遠是幫,不是包。黨支部也一樣,要依靠群眾。要發揮群眾的內生動力。第三天,6月8日,塘約村合作社正式成立,著手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來,統一經營。一個嶄新的塘約在黔中大地開始了波瀾壯闊的改革。

  周建琨說:塘約村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把村民重新組織起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發展新型合作經濟、壯大集體經濟,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塘約的成功,關鍵在黨,關鍵在人。

  2017年3月9日,全國兩會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參加貴州代表團討論,在周建琨代表發言時,俞正聲同志對塘約道路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5月23日,全國政協在京召開“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專題協商會,俞正聲同志再次向與會者介紹《塘約道路》并給予充分肯定。

  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多次對周建琨同志說:要把塘約經驗帶到畢節去。

  今年6月8日,是塘約村成立合作社三周年。為此,記者特別專訪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畢節市委書記周建琨。

  嘉賓簡介

  周建琨,男,漢族,籍貫河南葉縣,出生地貴州貴陽。1960年6月出生,1977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現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畢節市委書記、畢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畢節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十二屆貴州省委委員,十一屆貴州省政協委員。

  讓“塘約道路”在畢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對話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畢節市委書記周建琨  

  王宏甲以一個作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寫出了《塘約道路》,我發自內心的非常感動

  劉學文:尊敬的周書記,今天的塘約為全國所知曉,離不開王宏甲老師的《塘約道路》一書。您是怎么認識王宏甲老師的?他為什么要寫《塘約道路》?

  周建琨:坦率地講,王宏甲老師寫《塘約道路》是無意中寫的,我與王宏甲老師素昧平生,過去沒見過面,但我讀過他的《人民觀》,我從心里非常尊敬王宏甲老師。2015年11月我請他到安順市給干部講人民觀,我沒有想到,一個作家,講人民觀講得這么深刻,而且通俗易懂。他給我們的干部上了非常生動的一堂課,我們的廣大干部對王宏甲老師的報告紛紛點贊。2016年5月,我又請王宏甲老師到安順,為六個縣的干部講人民觀。講課之余,我請王老師去看看我們的農村,其中他就看了塘約。

  實際上,在安順,比塘約經濟發展好的村莊應該還很多,但是王老師對塘約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他并沒有想寫塘約,過了一個多月,王老師打電話給我,說想再看看塘約村,也許可以寫點什么。我跟王老師直接說,我不希望你寫。我發自內心不希望王老師寫。為什么呢?因為報告文學寫事必寫人,寫人就要寫到我,我都56歲了,在市縣兩級干了那么多年,不希望宣傳個人,只希望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后來王老師非常執著,5次到塘約采訪,寫出了《塘約道路》。

  我跟王宏甲老師有過多次交談,對他的執著、善良、真誠、智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接觸,非常敬佩,每一次與他交談都是對我靈魂的一次洗禮。王宏甲老師寫《塘約道路》這本書,我們沒有提供一分錢的經費,他不圖名不圖利,他當過八年知青,對農民有深厚感情,對黨和事業充滿著激情。王老師以一個作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寫出了這本書,所以我發自內心的非常感動。說實在話,我接觸的人很多,遇到的作家也很多,但是我這么虔誠、這么認真地聽一個人跟我滔滔不絕的講人民觀,這是我多年沒有遇到過的。每次跟王宏甲老師交談,都獲得滿滿的正能量,我們今天的社會就需要有這種正能量。

  《塘約道路》有三點重要啟發,“塘約道路”為深化農村改革提供了非常鮮活的經驗,代表著中國新農村的一個發展方向

  劉學文:讀完《塘約道路》,您覺得這本書對你有些什么啟發嗎?

  周建琨:當然有。有啟發,也有共鳴。第一點是,沒有中國的農民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今天。而我們今天最大的弱勢群體是農民,我們對中國農民,特別是對貧困農民怎么讓他們走上致富之路,這需要我們黨的大力扶持。這是我發自內心的深刻體會。

  第二,所有的幫扶都只是幫。我們要解決農村的問題,根本的要激發農村和農民的內生動力,這個話是我跟塘約村支書左文學說的。怎么幫都不為過,但是要靠內生的動力,我們要找到一條路,一條能夠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路。2014年6月5日,因為這一場大水我結識了這個村。那天去到這個村的時候,他們說你看這個村里遇到百年一遇的水災,請求我支持他們把村里的路修好,他們沒有跟我要一分錢,沒有要一斤糧,要的是怎么把全村的路修好。當時我確實非常感動,像這樣善良的農民,我們就是給他們一點幫助,老百姓就把大家組織起來,然后就把自己的路修好,所有的路就恢復了。當時全村婦女、老人齊上陣去修路,因為青壯年外出打工了。所以,我認為所有的幫都是外因,一定要靠內因,這個地方才有生命力和成長性。

  第三,一定要加強黨的領導。做好農村任何事情,都要有黨的堅強領導。只有夯實了基層基礎,才能把農民組織起來抱團發展,這在今天中國的農村至關重要。塘約,我認為給我們深化農村改革提供了非常鮮活的經驗。

  劉學文:您為什么說塘約是最具有成長性、最具有活力的村?

  周建琨:今天的塘約村并不是安順最富裕的村,也不是最漂亮的村,但我一直認為它是最具有成長性、最具有活力的村。我們在塘約已經看到,很多年輕人都回到村里,村里充滿著生機,婦女臉上也寫著笑意。長年外出打工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在家務工,雖然收入低一點,但是社會穩定,家庭和諧,充滿著生機與和諧。用王宏甲的話來說:我們個人,需要一個精神煥發的人生,國家需要一個精神煥發的國家,農民也需要一個精神煥發的村莊。

  今天我們國家在推行新型城鎮化,怎么推進?不是人口都往大城市走。新型城鎮化是城市讓人們生活更美好,農村讓人們生活更向往。在安順的新型城鎮化就是“一分三向”,今后農民往哪里去?有三個方向:一是往中心城市去,二是往小縣城去,三是往城鎮和美麗鄉村去。我們把農村的公共服務提高了,把垃圾污水處理好了,把學校、醫院配套完善了,廣大的農民就不用到城里去,就能在農村實現就地城鎮化。

  今天的農村,清新的空氣,涼爽的天氣,這是無價之寶,我們用這“兩氣”,就可以換來“人氣財氣”,這樣美麗的農村就會充滿生機。塘約這樣做對城鄉統籌,對走新型城鎮化道路都是一個積極的探索。所以,我認為塘約是最具有成長性、最具有活力的村,它代表著中國新農村的一個發展方向

  把農村農民組織起來是順應了歷史潮流,順應了當前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劉學文:您為什么說在農村,把農民重新組織起來,是順應了歷史,順應當前農業的需要?

  周建琨:我們講鞏固農村集體經濟,黨中央一直是這么要求的。我們的干部一定要學習憲法規定的農村基本的經濟制度。農村基本經濟制度是統分結合、雙層經營。它是兩句話,但我們長期只講一句話,就是“分”。貴州八山一水一分田,我到安順工作以后,看了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探索過“頂云經驗”的頂云鄉,當年“北有小崗,南有頂云”,北面是包產到戶,南邊是定產到組。我在頂云調研后就反思,頂云的經驗教訓提醒我們,“一夜越過溫飽線、三十年未進富裕門”,為什么?

  貴州頂云曾經響過一聲驚雷,但是30多年后許多老百姓還很窮。我看了以后,就在那里召開了安順市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現場會。后來,我認真看了毛澤東主席寫的《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這三本書,就一直在思考,我們怎么把群眾組織起來,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統分結合,不是單一的“分”。我們今天和毛澤東同志那個時代比,經濟基礎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講超英趕美,那時候差距多大,今天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正在奮力邁向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我們的農業,那個時候是在自然經濟狀況下的農業、傳統的農業,而今天的農業是現代的農業、高效的農業,而現代的農業、高效的農業一定是規模化的農業。規模化的農業一定是組織起來的農業,一定是掃除田埂的。我們包產到戶就多出了很多田埂,走到哪里都是小塊小塊的田。現在要掃除田埂,發展規模化、集中化的農業,這一切如果不抱團,不走集體化道路,就不能夠把農業搞成現代農業。我們今天站在這么一個歷史發展的階段,必須選擇走這么一條路子。所以,我覺得組織起來是順應了歷史潮流,順應了當前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農民的首創精神出來以后,他能不能有持續的動力,需要上級黨委去支持他、幫他

  劉學文:當農民的首創精神出來后,作為市委和縣委領導,如何當好引導者和推手?

  周建琨:塘約村有左文學這樣的人,是至關重要的。當然,我去推動,加速了塘約轉變的過程。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就是要去發現,去當推手,推動各項事業發展。

  曾經的“頂云經驗”,卻“三十年未進富裕門”,為什么呢?根子在哪里?根子不在群眾,在干部;不在經濟基礎,在上層建筑。我們農民的首創精神出來以后,他能不能有持續的動力,需要上級黨委去支持他、幫他。

  我們有些行政部門、有些領導干部,思想教條僵化,不敢突破“慣例”,不敢超越“本本”,導致體制不順、機制不活。這些年,習近平同志自擔任黨的總書記以來,開了35次改革會了,就是要掃除在體制機制上對生產力的束縛,根本就是要調整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發展。我們為什么要深化改革?如果很多地方長期無動于衷,就無法充分激發基層一線的創造力。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我們要學習毛澤東同志關于黨委會的工作方法,我認真地學習了,感到非常親切。所以,把農民重新組織起來,是正本清源,組織起來不是歪門邪道,組織起來不是走回頭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當時的改革,近四十年過去了,時代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把農民重新組織起來,是深化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說過:“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的利益損害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的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我們不能抱守殘缺,要在實踐中解放思想,通過解放思想來推動鮮活的基層實踐。

  劉學文:您曾反復學習毛澤東編輯的《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您認為這對踐行塘約道路有什么意義?

  周建琨:塘約經驗如何去落實?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我們共產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人民,我們鬧革命起家,共產黨的初衷是為窮人。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建設時期,還有這么多窮人,就需要我們通過一定的形式把大家組織起來。1956年,毛澤東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上中下三本)中講到,中國革命成功,我都沒有這么的高興。編出這三本書,毛澤東為什么說他的高興程度超過了建立新中國?因為,新中國雖然成立了,但如何使4億“窮棒子”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這是毛澤東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看到中國農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社會主義道路,這就是給中國農民找到了一條陽光大道。

  在今天,這三本書依然閃耀著光輝的思想,依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我在安順說過,在毛主席那個時代,有很多當時還辦不到的事情,在今天我們完全可以辦成辦好。因為那個時候的中國還很貧窮,還很落后,我們的經濟基礎非常薄弱。而今天的中國,很多過去想做做不了的事,今天完全可以做到,完全可以實現毛澤東當年的美好愿望。我們當代共產黨人應該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干得更好。唯有這樣,才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我們是當代共產黨人。

  勤于讀書,善于學習,是一個領導者必備的品質

  劉學文:無論您在都勻、安順還是畢節,您在很多會議上都反復強調干部要學會閱讀和思考,為什么?

  周建琨:我們的干部要學會閱讀,要學會思考。只有閱讀,人生才會精彩;只有閱讀,才能夠把工作做得更好。我們今天做很多事,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們今天的變化,變其然,更要變其所以然。為什么塘約它有今天這個變化,因為左文學是一個愛讀書、愛思考的人,才有能力帶動整個村莊的變化。他曾經種過中藥材,養過豬養過牛,他都會買相應的養殖、種植的書來看。他還讀《古文觀止》。由于愛讀書,使他不斷從知識領域接受到新事物而不保守。與我交談,他也能迅速獲得理解力。

  最近,省委陳敏爾書記在省的深改領導小組會上,在省委常委會會議室,講了如下幾句話:“貴州不缺艱苦奮斗的典型,但是今天缺改革創新的典型。左文學是我見的講改革講得最清楚的第一人。”這是省委書記對左文學的高度評價。左文學,一個村干部,他能從書籍中去學習、去吸收營養。他懂得怎么去干,我們的各級干部怎么去閱讀,怎么去帶好隊伍,抓好班子。跟基層的同志既要講思路,也要講方法,首先自己要先學一步,才能謀到深處。我很認同王宏甲老師說的:政治,是涉及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大學問。“政”字的含義就是用光明正大的文化去治理社會。有個記者采訪王宏甲老師,寫過一篇訪談,標題就是:《不讀書,無以從政》。振聾發聵啊!勤于讀書,善于學習,是一個領導者必備的品質。所以,我無論到哪里,都希望干部要學會閱讀,要多讀書。

  脫貧攻堅講習所,是大力推廣“塘約道路”的一個鮮活載體和有力推手,為畢節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精神動力、理論支撐和方法指導

  劉學文:您于2016年11月調任畢節市委書記,剛到畢節時,很多干部都說您很少談塘約道路,為什么?

  周建琨:去年11月,省委調整我到畢節工作,有一段時間我是不說塘約的,覺得那是我在安順時所做的工作,已經成為過去。我要總說的話,別人還認為我在這里自吹自擂。所以,我很少談塘約和塘約道路。

  劉學文:那后來為什么又改變了呢?

  周建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參加貴州代表團討論時充分肯定了《塘約道路》,陳敏爾書記也要求我把塘約經驗帶到畢節來,在畢節市推廣塘約經驗,這就是上級交給我的一項工作,是我的職責,也是一個市委書記應該具備的政治覺悟,更是脫貧攻堅最前線亟待破題的“良方”。

  劉學文:4月12日,您在畢節市委中心組(擴大)集中學習講話中要求各縣(區)都成立脫貧攻堅講習所。據我所知,4月14日至15日,威寧自治縣和石門鄉就率先成立了縣、鄉兩級脫貧攻堅講習所,到目前全市已經成立了130多個脫貧攻堅講習所,畢節為什么要辦脫貧攻堅講習所?

  周建琨:今天的脫貧攻堅,我們要培訓大量干部。在大革命的艱難時代,澎湃和毛澤東在廣東辦了農民運動講習所。我們今天的條件這么好,我們在脫貧攻堅、在基層的工作推進當中,我們是不是也該辦講習所?把我們基層干部,特別是農民,也送到講習所去培訓?我們的縣委書記、縣長、政法委書記等領導干部,能不能走上講臺,去講一講呢?我在王宏甲擔任電視總撰稿的八集文獻紀錄片《長征》中,看到很多地方令人非常感動。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的時候有八萬六千人,血戰湘江突圍之后,只剩下三萬多人。犧牲了那么多人!紅軍走過的地方,沿途有兩億群眾,紅軍一路走一路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包括在畢節,紅軍播下了革命的種子。所以毛主席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宣傳隊。我們今天當領導,首先要學會宣傳、宣講,尤其是到基層調研,怎么跟群眾溝通、怎么去宣傳。

  我認為,脫貧攻堅講習所,就是大力推廣“塘約道路”的一個鮮活載體和有力推手。脫貧攻堅講習所,突出講和習并重,主要體現在“三講三干”,也就是肩負脫貧攻堅任務的縣鄉領導干部要帶頭深入農村,深入群眾,深入到脫貧攻堅最前線,通過群眾會、報告會、院壩會、田坎會等形式,把各級扶貧的政策講清楚,把脫貧攻堅的思路講清楚,把農村發展的方法講清楚,帶領廣大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干有方向、干有激情、干有成效,推動“塘約經驗”在畢節脫貧攻堅的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精神動力、理論支撐和方法指導。

  借鑒“塘約經驗”,強化內部治理結構 ,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與時俱進打造畢節改革發展升級版

  劉學文:貴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為貴州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如何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黨代會工作報告精神?您認為,畢節市應該從哪幾個方面抓好黨代會精神的落實,才能打造好畢節改革發展升級版?

  周建琨:本次黨代會的精神,集中體現在陳敏爾同志代表十一屆省委作的工作報告中。《報告》全面系統、重點突出,文風新穎、思路明晰,是一個表達全省黨員心聲、順應各族人民期待的好報告。可以說,《報告》條條提神、句句給力,會場鼓起了36次掌聲。我在畢節代表團討論時,曾說《報告》是一封寫給全省各族人民的家書,得到了省委領導同志的充分認可和與會代表的點贊。大家一致認為,這封家書,鐫刻著自豪自信的奮斗歷程,織繪著無限期待的錦繡藍圖,蘊藏著決戰決勝的內生動力,對貴州的昨天充滿自豪、對今天充滿自信、對明天充滿期待。

  《報告》主要有七大亮點:一是“三個貫穿”體現堅定的政治性,二是“五年工作回顧”體現很強的客觀性,三是“三大目標”體現強烈的時代性,四是“兩個實現”體現廣泛的人民性,五是“三大戰略行動”體現明確的方向性,六是“七大主要任務”體現很強的針對性,七是“兩個關鍵”體現鮮明的特殊性。未來發展的戰略已定、任務已明,關鍵在落實,關鍵在實干,下階段畢節市將從以下三方面抓好黨代會精神的落實:

  一是學習宣傳好黨代會精神。我們把學習貫徹這次黨代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采取中心組學習、專題班培訓、宣講團宣講等方式,迅速掀起學習熱潮,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代會精神上來。我們要求市委常委帶頭到各縣區開展宣講,各級領導干部也要帶頭上講堂,努力擴大宣講覆蓋面、營造濃厚的學習貫徹氛圍,推動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掀起熱潮、引向深入,讓省黨代會精神家喻戶曉、落地生根。我自己已經到大方縣和納雍縣苗族彝族白族鄉宣講了省黨代會精神。

  二是結合黨代會精神優化工作思路。立足畢節實際,以這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引,堅決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貫徹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落實省委主基調主戰略,按照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要求,深化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實踐,奮力建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對口幫扶、多黨合作;實干作風、奮斗精神”四個高地,與時俱進打造畢節改革發展升級版。

  三是用心用力堅決打贏“113攻堅戰”。突出主業抓強“大黨建”,突出問題導向,加大投入保障,強化村級陣地建設,加強基層“三支隊伍”建設 ,好人好馬上一線,借鑒“塘約經驗”,強化內部治理結構 ,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堅定不移抓實“大扶貧”,深入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等措施,圍繞“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的目標,以“鄉鄉鎮鎮建農業園區”為平臺,推動產業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當地群眾,著力改善貧困鄉村生產生活條件,認真總結恒大結對幫扶畢節經驗,努力為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出新路子。千方百計抓牢“大安全”,持續落實穩定第一責任,深化“法治畢節”創建,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竭盡全力抓好大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全域旅游化同步發展;創新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努力在多黨合作服務改革發展實踐中探索新經驗。

  真正要改變農村的問題、農民的問題,根本出路還得要靠農民自身

  劉學文:畢節的脫貧攻堅和改革發展關系著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大局。畢節市委如何真抓實干?

  周建琨:去年,畢節減少貧困人口23.02萬人。貫徹落實省黨代會提出的大扶貧戰略,畢節要繼續深化“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實踐。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務求脫貧攻堅實效,抓住“黨委主責、政府主抓,干部主幫、基層主推、群眾主干、社會主扶”關鍵環節,確保壓力層層傳導,“軍令”字字生威。畢節的貧困人口占了貴州省的四分之一,我們的總人口占了貴州省的五分之一,但我們的黨員人數占貴州省的八分之一,也就是說我們黨員數和人口數、貧困人口數的占比是不匹配的,怎么去發展壯大我們的黨員隊伍,市委今年專門研究下發了黨建“1+7”文件,要從七個方面去下大力氣夯實黨建基礎。

  畢節要決勝脫貧攻堅,到2020年實現和全國同步小康,關鍵在于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雖然有各民主黨派和企業來幫扶我們,但它都是外因。真正要改變一個地方的面貌,要脫貧、要致富,根本還要靠自己。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組織的架構完善了,它就會形成一種充滿活力的成長機制,只要有了這么一個成長機制,它就會一直往前走。我們的脫貧致富才有根本保證,最終也才不會返貧。

  劉學文:“塘約經驗”已經寫進貴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工作報告,您在談到“塘約經驗”時對合作社一詞提得非常多,您認為應該成立什么樣的合作社?

  周建琨: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合作社,但是,我們倡導的合作社,應該是塘約“村社一體”的合作社。也可以說,是類似毛澤東同志當年所稱的“窮棒子”合作社,是要把窮人納入進來的合作社,而不只是強強聯合的專業合作社。如果是強強聯合的專業合作社,又有誰來幫窮人呢?解決農村的問題、農民的問題,根本出路還得要靠農民自身。我在基層反復說過,黨委和政府永遠是“幫”而不是“包”,因為這一點非常重要。必須把農民發動起來、組織起來,但不能忘記根本是要依靠農民。共產黨建立革命政權依靠的是廣大農民,紅色根據地都在農村,我們才有今天。我們成立的合作社,必須把包括政策兜底在內的所有的貧困群眾都納入進來,要讓他們在合作社里面去勞動、去分紅。

  現在,有些地方的合作社是“壘大戶”的龍頭企業,這不是幫助困難群眾的合作社。中央的資金、各類扶貧資金注入到合作社,是要給貧困戶的,一部分可以量化到貧困戶身上,一部分可以作為村級集體的資金。還可以鼓勵農民用土地入股,或用其他資源資產來入股。我們不能簡單地流轉土地,流轉費再高也就是一年幾百塊錢,再加上農民做工幾十元一天的工錢,農民怎么脫貧呢?所以,怎么把農民、最窮的人帶入合作社,這是合作社辦得好與不好的標準。塘約把最窮的人全部納入合作社,在“村社一體”的合作社下可以搞專業合作社,但是最窮的人必須全部入社,然后通過合作社這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窮幫窮、富幫窮”,通過大家幫、大家帶、共同努力、抱團發展,把農民的內生動力、內在能力充分發揮出來,最終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讓“塘約道路”在畢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奮力譜寫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的畢節新篇章

  劉學文:省委書記陳敏爾在黨代會期間參加畢節代表團討論時,又針對“塘約經驗”作了重要講話,敏爾書記說:“塘約經驗是你在安順工作時親自抓的點,希望在畢節推廣。因為你抓的這個事情況熟悉,抓起來更容易上手。”那么,您在畢節如何按照敏爾書記的指示推廣“塘約經驗”?

  周建琨:陳敏爾同志指出,“塘約經驗”本身是“改革經”,它不只是一個艱苦創業,而是改革創新。我認為,塘約道路是通過加強黨支部在農村中的領導作用,把生產力諸要素中最活躍的第一大要素“人”組織起來,把第二大要素“土地”集中起來,從而大踏步地向市場進軍!由此把私有的個體經濟引向能夠壯大集體經濟的共同致富道路。這樣的改革,才是真正具有革命意義的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化改革。

  在這場改革中,是中國共產黨各級黨組織支持下領導下,組織起來的農民,成為從事生產、科研和經營的主體,而不是資本成為組織或左右農民命運的核心要素。全市各縣(區)委書記、鄉鎮、村書記要切實明白“塘約道路”核心要義,堅持用人民觀來認識“塘約實踐”,實實在在地推廣實施。要借鑒“塘約經驗”強化內部治理結構,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讓更多的貧困戶參與,讓更多農民增收。我們要做好“塘約道路”的學習研究,統一學習推廣的內容和模式,切實找準我市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畢節尚有92.43萬貧困人口,脫貧工作到了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如何充分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如何進一步激活農村土地改革的發展活力,是當前脫貧攻堅面臨的重大課題。事業成敗的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我們領導干部要摸著良心、出以公心、不忘初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村社一體”把企業和村級集體聯結起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面消滅“空殼村”。要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教育群眾講誠信,大力推進文明創建,讓“塘約道路”在畢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奮力譜寫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的畢節新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4.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5.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6.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7. 星燧:普京的“閃電”中東行
  8.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9. 司馬南:黃金萬兩——一項美國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8.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9.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當心,他們要對孩子下手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記憶:流浪漢張來娃兒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