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近幾年糧食總產數字的疑問
望遠鏡2011-4-10
2010年中國的糧食連續7年增產了,但筆者卻從2003-2008年中國糧食的價格、消費、進出口及庫存變動情況,對糧食總產量數字提出了疑問,現將舊文上傳,以供網友批評。
目錄
1、近5年統計公布的中國糧食產量連年增加一
2、間接推測全國糧食產量的思路二
3、2003-2008年中國糧食的價格、消費、進出口與庫存變動三
4、糧食產量數字是怎樣得來的四
小結五
2003年糧食產量跌入低谷后,2004-2008年連續5年增產,人均占有糧食也從2003年的333.3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398公斤(見表1)。公布的糧食產量數字是否可靠呢?本文試圖就這一問題做些探討。
2004年以來統計公布的糧食產量連年增加,同時糧價又在上漲。經查近幾年統計年鑒發現:多數年份糧食消費價格指數,大于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由此對糧食產量增加的真實性產生疑問。限于資料、權限及精力等條件限制,只好采用間接推測的方法來判斷糧食產量的真實性,以供網友們批評指正。
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2003年中國糧食總產量跌入低谷,2004-2008年連續5年增產,即從2003年的43070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52850萬噸,比1998年的歷史最好水平還多1620萬噸,如表1。
表1-1995-2008年糧食總產及人均占有量表 單位:萬噸,萬人
年份 |
糧食總產量 |
人口 |
人均占有公斤/年 |
1995 |
46662 |
121121 |
385.2 |
1996 |
50454 |
122389 |
412.2 |
1997 |
49417 |
123626 |
399.7 |
1998 |
51230 |
124810 |
410.5 |
1999 |
50839 |
125786 |
404.2 |
2000 |
46218 |
126743 |
364.7 |
2001 |
45264 |
127627 |
354.7 |
2002 |
45706 |
128453 |
355.8 |
2003 |
43070 |
129227 |
333.3 |
2004 |
46947 |
129988 |
361.2 |
2005 |
48402 |
130756 |
370.2 |
2006 |
49804 |
131448 |
378.9 |
2007 |
50160 |
132129 |
379.6 |
2008 |
52850 |
132802 |
398.0 |
資料來源:相關年份《中國統計年鑒》
由表1可知:與2003年相比,2008年中國的糧食不僅總產量增加了22.7%,年均遞增4.18%,而且人均占有糧食也從333.3公斤增加到398公斤,增加了64.7公斤。糧食供應寬裕,糧價本應下跌,但實際糧價反而上漲。至少,糧價指數應低于同期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但事實恰恰相反。
因條件限制,筆者只好用間接推測的方法來判斷糧食產量數字的真實性。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0)的統計方法,一個國家的一個糧食年度內:
糧食的總供應量=糧食產量+進口量-出口量+庫存增加(1式)。
糧食的消費量=食物消費+飼料+食物加工(工業用糧)+種子+廢料(包括加工、儲藏和運輸中的損失)+其他用途(包括用來加工非食用產品的農產品數量及統計誤差)(2式)。
按供求規律,當消費量不變時,供應量增加,糧價應該下跌。在居民消費價格水平總體上升情況下,糧食價格指數應當低于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同樣,當消費量不變時,如果統計公布的糧食產量增加,而糧食價格指數反而高于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則有可能因為:一是出口量大于進口量,糧源外流;二是庫存增加,市場流通量減少。如果這兩個原因都被排除,則只能對“統計公布的糧食產量的真實性”產生疑問了。
打個比方:假如某國1990年度糧食消費總量1億噸,生產1億噸,凈進口為0,庫存無增減,成品糧價為2元/公斤;1995年度糧價漲至2.2元/公斤,即以1990年為基期的價格指數為110,同期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5。按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計算,1995年度成品糧漲至2.1元/公斤視為持平,這里多漲了0.1/公斤。消費總量仍為1億噸,公布產量1.06億噸,凈進口0.05億噸,庫存減少0.08億噸。按公布產量計算,1995年度市場可供量應為:
1.06+0.05+0.08=1.19(億噸),供大于求0.19億噸。
1995年度成品糧價本應低于按“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計算”的2.1元/公斤,而實際為2.2元。總消費、進出口、庫存變動數基本可靠,則統計公布的“產量增加”的真實性就值得懷疑了。
這就是本文用于間接推測2004-2008年統計公布的中國糧食產量真實性的原理。
三、2003-2008年中國糧食的價格、消費、進出口與庫存變動
1、近5年糧食價格指數高于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現將2002-2009年糧價指數與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對照表整理出來,如表2。
表2 2002~2009年糧價指數與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對照表
行次 |
年份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04年=100,2009年為 | ||
1 |
消費價格總指數 |
99.2 |
101.2 |
103.9 |
101.8 |
101.5 |
104.8 |
105.9 |
99.5 |
113.5 | ||
2 |
糧價指數 |
98.3 |
102.3 |
126.4 |
101.4 |
102.7 |
106.3 |
107 |
105.6 |
125.1 | ||
3 |
糧價指數高于消費價總指數-百分點 |
-0.9 |
1.1 |
22.5 |
-0.4 |
1.3 |
1.6 |
1.1 |
6.1 |
11.6 | ||
4 |
人均糧食產量-公斤/人 |
355.8 |
333.3 |
361.2 |
370.2 |
378.9 |
379.6 |
398 |
|
|||
5 |
人均糧食產量比上年增加-公斤/人 |
|
-22.5 |
27.9 |
9 |
8.7 |
0.7 |
18.4 |
|
|||
資料來源:相關年份《中國統計年鑒》、2009年《統計摘要》、2009年中國統計公報及中國統計網
糧食銷售放開后,消費者購買成品糧的價格,主要受供求規律的制約。不同于農民出售的原糧糧價,受國家規定的保護價調節。
因為全年糧食產量以秋糧為主,秋糧進倉時間約為9~11月份。當年收獲的糧食大部分用于下年消費。若人均消費量、凈進口及庫存不變,按供求規律,當年糧價的漲跌,應與上年人均糧食產量呈反向變動。即若上年人均糧食產量比前年增加,則當年糧價指數應低于“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簡稱消費價總指數);反之,上年人均糧食產量比前年減少,當年“糧價指數”應高于“消費價總指數”。
表2第5行2003年人均糧食產量比上年減少22.5公斤,次年--即2004年“糧價指數”比“消費價總指數”高22.5個百分點(消費總指數103.9,糧價指數126.4),符合供求規律;同樣,2004年人均占有糧食比上年增加27.9公斤,2005年“糧價指數”比“消費價總指數”低0.4個百分點,也符合供求規律。但2006-2008年糧價指數的變動,就與供求規律相悖了:人均占有糧食比上年多0.7-18.4公斤,次年的糧價指數反而比"消費價總指數"高1.1-6.1個百分點。特別是2008年,人均占有糧食比上年多18.4公斤,2009年居民全部消費的平均價格比上年下降了0.5%,糧價反而比上年上漲5.6%。糧價比消費價漲幅高6.1個百分點。2009年50個城市粳米平均價格: 2009年3月下旬每公斤 3.79元,6月下旬3.9元,9月下旬3.99元,12月下旬4.12元。每斤大米9個月漲了0.165元。一年漲幅超過0.2元。
要討論2008年與2003年的糧食供求關系,按“當年糧食主要用于次年消費”的估計,則需將2009年與2004年的糧價比較。由表2最后一列可知,以2004年的價格水平為100,2009年居民消費平均價格為113.5,而糧食消費的價格達125.1,比前者高11.6個百分點。
那么,2004-2009年“糧價指數”高于“消費價總指數”是否由于消費增加、凈進口減少或庫存增加所致的呢?下文將逐一討論。
2、近5年糧食消費變動基本未增
因為中國沒有公布糧食消費數據,只有在幾年前,從FA0數據庫的“中國糧食平衡”資料中,間接算到糧食的全部消費構成。筆者只獲得了1961-2002年的數據,近幾年未搜索到FA0的中文網站。由已下載數據可知:(2式)所表示的中國糧食6項消費構成中,食物和飼料所占比重最大。2000年這2項消費共占當年總消費的86.5%,種子、廢料和食物加工(主要是榨油)和其它消費,只占13.5%。飼料中又以豬飼料所占份額最大。豬飼料最終轉化成豬肉,國內消費的豬肉占99%以上。通過《中國統計年鑒》中對城鄉居民的糧食、豬肉消費的變化,可大體上判斷全國糧食消費的變化趨勢。如表3。
表3 中國口糧與豬肉的消費變動表
年份 |
2000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農村人口-萬人 |
80837 |
76851 |
75705 |
74544 |
73742 |
72750 |
城鎮人口-萬人 |
45906 |
52376 |
54283 |
56212 |
57706 |
59379 |
合計 |
126743 |
129227 |
129988 |
130756 |
131448 |
132129 |
農村人均消費糧食(原糧)公斤 |
250.2 |
222.4 |
218.3 |
208.8 |
205.6 |
199.5 |
城市人均購買糧食公斤 |
82.31 |
79.5 |
78.18 |
76.98 |
75.92 |
77.6 |
城市人均折原糧公斤 |
117.59 |
113.60 |
111.69 |
109.97 |
108.46 |
110.86 |
農村口糧總量-萬噸 |
20228 |
17095 |
16523 |
15568 |
15163 |
14512 |
城市口糧總量-萬噸 |
5398 |
5950 |
6063 |
6182 |
6259 |
6583 |
全國口糧總量合計 |
25626 |
23045 |
22586 |
21750 |
21421 |
21095 |
農村人均消費豬肉-公斤 |
13.28 |
13.8 |
13.5 |
15.62 |
15.46 |
13.37 |
城市人均購買豬肉公斤 |
16.73 |
20.4 |
19.19 |
20.15 |
20 |
18.21 |
農村消費豬肉總量-萬噸 |
1074 |
1059 |
1019 |
1164 |
1140 |
973 |
城市購買豬肉總量-萬噸 |
768 |
1070 |
1042 |
1133 |
1154 |
1081 |
全國消費豬肉合計-萬噸 |
1842 |
2129 |
2060 |
2297 |
2294 |
2054 |
按70%出肉率和每頭毛重109公斤折生豬-萬頭 |
24135 |
27904 |
27005 |
30102 |
30071 |
26920 |
活豬出口-萬頭 |
203 |
188 |
197 |
176 |
172 |
161 |
自食豬肉與出口合計-萬頭 |
24338 |
28092 |
27202 |
30278 |
30243 |
27081 |
按3:1料肉比估算的豬飼料-萬噸(頭數*109*3) |
7959 |
9186 |
8895 |
9901 |
9889 |
8855 |
口糧與豬飼料合計-萬噸 |
33584 |
32231 |
31481 |
31651 |
31311 |
29950 |
人均口糧與豬飼料合計-公斤 |
265.0 |
249.4 |
242.2 |
242.1 |
238.2 |
226.7 |
資料來源:據相關年份《中國統計年鑒》整理。
由表3可見,從2003年到2007年城鄉居民直接食用的口糧連年減少:從23045萬噸減至21095萬噸。城鄉消費的豬肉按70%出肉率和每頭出欄生豬毛重109公斤,推算出“出欄生豬”總頭數;再加上出口活豬頭數,算得自食豬肉與出口的出欄生豬總量;然后按3:1料肉比估算出欄生豬消費飼料用糧總量。與直接食用的口糧合計,可求得“口糧與豬飼料合計用糧數”,即表3的倒數第2行數字。2003-2007年,從32231萬噸降到29950萬噸。雖然不是糧食消費的全部,例如豬肉消費還包括:在外用餐、加工成肉制品;飼料還包括存欄種豬及育肥豬的存欄增量用料,雞、牛等飼料;食用糧也還包括:在外用餐、熟食、榨油的大豆等。但這一數字可反映中國糧食消費主要份額的變化。由此可推,2003-2007年糧食消費量至少沒有增加的跡象。尤其是2007年農村人均食用口糧和消費的豬肉分別比上年減少了6.1公斤和2.09公斤,城市人均購買的豬肉也減少了1.79公斤,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實際生活水平的變化。
至于2008年,由表3反映的03-07年依次下降的趨勢,估計也不比2007年多。
3、2004~2009年糧食凈進口總體增加
中國2003-2009年糧食凈進口如表4。
表4 2003-2009年中國糧食凈進口統計表 單位:萬噸
年份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谷物及谷物粉 |
-1986 |
501 |
-387 |
-247 |
-831 |
154 |
315 |
#小麥 |
45 |
726 |
354 |
61 |
10 |
0 |
0 |
#稻谷和大米 |
-262 |
-91 |
-69 |
-124 |
-134 |
0 |
0 |
稻谷和大米 |
26 |
76 |
52 |
73 |
49 |
-97 |
-78 |
玉米 |
-1639 |
-232 |
-864 |
-310 |
-492 |
-27 |
-13 |
大豆 |
2047 |
1990 |
2619 |
2786 |
3036 |
3744 |
4164 |
合計凈進口 |
-1526 |
2411 |
1472 |
2375 |
1811 |
3677 |
4309 |
人口(億人) |
12.92 |
13.00 |
13.08 |
13.145 |
13.21 |
13.28 |
|
人均糧食產量比上年增加-公斤 |
-22.5 |
27.9 |
9 |
8.7 |
0.7 |
18.4 |
|
人均糧食凈進口量-公斤 |
-11.8 |
18.5 |
11.3 |
18.1 |
13.7 |
27.7 |
|
資料來源:2003-2007年數據來自相關年份《中國統計年鑒》,2008-2009年數據來自中國海關網。負數表示凈出口。#-表示其中數,不參加合計。
由上表可見,2003的糧食產量雖然比上年減少了2636萬噸(見表1)但實際卻凈出口了1526萬噸糧食。2004-2008年按公布數連續5年增產,卻年年凈進口,其凈進口量為1472~ 3677萬噸。2009年又比2008年多進口632萬噸。2004-2008年人均凈進口糧食為11.3~27.7公斤。需要說明的是,糧食進出口量雖然也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但原數由海關提供,應該認為是可靠的。
4、糧食庫存明顯減少
中國糧食的庫存是被保守的秘密,生產和消費糧食的普通老百姓,固然沒有這個知情權了,就連研究糧食經濟的專家學者也只能估估猜猜。享受這個知情權的只有政府首腦和國家糧食部門的有關領導。幸好兩位總理透露了這個數字:一位是朱镕基總理2002年3月15日會見中外記者時說:“中國現在的糧食已經供過于求。現在糧食庫存有五千億斤,我可以開倉濟貧”。另一位是溫家寶總理在2008年春,國際糧價猛漲時說,中國的糧食庫存1-1.5億噸。由這兩個數字可以說明:中國的庫存糧食在2002~2007的短短6年時間就減少了1-1.5億噸(五千億斤=2.5億噸。2.5-1=1.5億噸;2.5-1.5=1億噸)。由此,平均每年增加1667~2500萬噸可供量,按13億人口推算,人均增加12.8~19.2公斤可供量。
雖然有個別報道說糧食庫存數字不實,但未見其它權威機構公布“與兩位總理不同” 的全國性確切庫存數字,因而沒有理由不采用上述數字了。
綜上所述,2008與2003年比較,在糧食供給方:糧食總產量增加了9780萬噸(見表1),凈進口量增加了5203萬噸(表4),由減少庫存而增加的市場供給量至少為1667萬噸。合計增加供應16650萬噸;糧食的需求量基本未變(表3)。按當年糧食主要用于次年消費的實際情況,應該用2009年的糧價與2004年加以比較,來衡量供求失衡對糧價的影響。以2004年的價格水平為100,2009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13.5。既然2008年需求未增,供給增加了16650萬噸,那么按供求規律,以2004年為100的2009年糧食價格指數理應低于113.5,但實際卻比它高出11.6個百分點,達125.1,有違常理。如果其他數據相對可靠,只能懷疑公布的糧食產量失真了。
若以人均來考察,也能驗證上述定性判斷。2008年與2003年比較:人均產量從333.3公斤增加到398公斤,增加了64.7公斤(見表1);凈進口增加了39.5公斤(見表4);平均庫存減少了12.8-19.2公斤,人均可供量共增加117-123.4公斤(64.7+39.5+12.8=117)。而消費呢?2007比2003年,按人口平均的“口糧與豬飼料合計”卻減了22.7公斤(見表3)。加上其它消費,至少未超過2003年人均水平。至于2008年,按上文估計也不比2007年多。人均供給的糧食增加,人均需求未變,同樣不能解釋糧價漲幅超過居民消費價漲幅的現象。
耕地承包到戶后,各戶打的糧食再也不經過原生產隊,即現在的“村民小組”過秤進倉了。只是自家用袋子約約,各戶自己都沒有準確數字,也沒有向村會計報告的程序。現在的統計數字是經抽樣測產推算而來的。以N縣為例,在全縣22個鄉、鎮、區內,每茬抽6個鄉,每個鄉抽3個組,每組按高、中、低估產,等距抽10個田塊,每個田塊(縱向)等距抽7個測點(垂直于排水溝方向抽樣,碰到排水溝和小田埂,其面積也算在內),每個測點抽10尺2,即(1+1/9)m2。這樣全縣共抽1400m2(6*3*10*7*(1+1/9)m2),即2.1畝。各田塊所收糧食要求單打單曬,過秤記錄。然后用樣本推斷全體:
70個測點的總產量/70個測點面積(畝)=該組平均產量;
18個組平均產量之和/18=全縣平均單產;
全縣平均單產*全縣上報播種面積*調整系數=全縣總產量;
調整系數=被抽地塊“組與該戶的承包面積”/該地塊上報面積。
此種方法首先是樣本太小。兩茬共抽4.2畝。全縣糧食(兩熟)播種面積平均按180萬畝估算,抽樣比例僅為百萬分之2.333。以畝產450公斤計算,平均每個測點只有1.5斤。若每測點平均誤差1%,全縣就會出現0.81萬噸誤差(180*0.45*1%)。再說,進倉糧食要求小于14%的水分,因為沒有化驗,只要多1個百分點水分,意味著多報糧食少1.16%(1-85%/86%),全縣多算糧食產量0.94萬噸(180*0.45*1.16%)。兩項誤差率之和2.16%,2008年公布產量52850萬噸,全國誤差可能達1142萬噸(52850*2.16%)。
其次,被抽6個鄉鎮在全縣22個鄉鎮、所抽鄉鎮的一百多個小組的平均產量,不一定按等距分布,因而18個小組的簡單平均單產不一定代表22個鄉鎮實際平均單產。
再次,播種面積的真實性也有疑問。因為播種面積是以耕地面積為基礎的,按上文“推斷全體”的公式,推斷糧食總產量的耕地面積只認可承包面積。該縣承包面積只有91.45萬畝。即使加上5%以內的自留地,全縣也只有96.26萬畝。當地多數農田是稻麥兩熟,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不超過192.52萬畝。平均種糧面積按75%估算,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只有144.4萬畝。1997-2003年統計上報的糧食播種面積只有140.9-154.8萬畝之間,比較接近實際。2004-2008年,全縣耕地實際凈減少了1.6萬畝,相當于3.2萬畝播種面積。按75%估算,2008年糧食播種面積僅約為142萬畝,而上報的糧食播種面積達184.8萬畝,比按承包種糧面積推算數多42.8萬畝。占上報糧食播種面積的23%!除了N縣,不排除全國其它產糧縣也有此類現象。全國平均只要多報5%播種面積,2008年就可能多報產量2643萬噸產量。加上誤差1142萬噸,可能多報3785萬噸糧食。
此外,有的縣農民因為種糧效益太低而撂荒,如筆者問及安徽無為縣在上海、北京的3位農民,因為種糧的效益太低,所包耕地又沒人肯接收,只好撂荒外出打工。他(她)們所在村民小組,大約有7-8戶農民將承包地全部撂荒。北京郊區的山區也有類似情況。如果把撂荒的耕地也算在承包總面積內,又增加了糧食產量的水分來源。
更為震驚的是,據透露:每年的糧食產量是根據上面確定的基調上報的,如2009年被要求“比上年平產略增”,以達到自2004年起連續×年增產的政治效果。果真如此,怎能不令人對近幾年糧食總產數字產生疑問呢?
2008與2003年比較,按統計公布,中國的糧食總產量增加了9780萬噸,凈進口量增加了5203萬噸,由減少庫存增加的市場供給量至少為1667萬噸。合計增加供給量16650萬噸;糧食的需求量基本未變。而2009年的糧價卻比2004年上漲了25.1%,比同期居民消費價平均漲幅高出11.6個百分點,有違供求規律。如果其他數據相對可靠,那么,公布的糧食產量的真實性就值得懷疑了。
糧食產量的數據來源于“樣本極小的統計抽樣”,誤差很大;多報播種面積及其它人為調整因素,都可能是產糧數字中所含“水分”的成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