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NGO與農村社區發展工作坊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 · 2011-03-10 · 來源: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
收藏( 評論() 字體: / /

                     NGO與農村社區發展工作坊  

一.背景介紹  

農村社區是相對于傳統行政村和現代城市社區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農村居民在農業生產方式基礎上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農村社區是一個比自然村落、社隊村組體制更具有彈性的制度平臺。它圍繞如何形成新型社會生活共同體而構建,注重通過整合資源、完善服務來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凝聚力、認同感。

多數NGO在農村社區開展項目時常會遇到“如何在項目結束后實現原社區的持續發展”的困擾。盡管在項目期內,一般NGO都會選擇通過社區村民為主體的項目小組來參與項目的設計、管理、實施、評估等各環節,但經驗事實依然是“項目結束社區回歸原狀態”。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考量各相關因素,主要是因為原社區村民的參與度有限,從數量上看,一般的項目小組都是依托少數精英村民來參與——很多時候就是依托村兩委,其好處是在開展項目時相對容易,不足是很多村兩委并不具有對多數村民的威信,項目結束,原社區的村民組織狀況并沒有改變。從參與程度看,參與項目小組里的村民更多的是被NGO所帶來的資源吸引,對通過項目來實現社區改變的認知和信心不大。

更大的社會背景是,在三農問題普遍存在的情況下,期望通過依靠社區原有精英來實現改變或良紳治理可能性有限。通過項目的實施來激發社區的內部變化,以促成原社區村民組織化程度的提高,實現社區內部結構的改善,從而因為村民及其之間社會、經濟關系的改變而使社區發生根本的變化,才有可能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外部項目對于農村社區來說,其作用在于激發活力、培養骨干、促成組織化提高。

以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實施為標志,政府對于村民通過組織合作社等方式來提高組織化,從而更好的應對市場風險、傳承文化、實現社區綜合發展的支持力量在逐漸加強。

在此情形之下,不少NGO都在探索通過社區實施項目來提升社區組織化,改善市場沖擊造成的農村日益分散化、農民日益原子化、農業日益工業化趨勢,改善傳統鄉土文化日益衰敗的趨勢,從而促成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構建真正意義上的農村社區。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及其各類下屬分支機構,自2000年以來倡導新鄉村建設運動。新鄉村建設以“人民生計為本、互助合作為綱、多元文化為根”為基本原則,追求“合作農民、環保農村、生態農業、城鄉互助”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在農民組織化、生態農業、志愿者培養、社區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本期工作坊,希望從NGO參與農村社區工作和農村社區組織化角度開展交流研討和學習活動,同時希望通過經驗分享和學習討論初步建立基于農村社區工作人員的互助網絡。

   

二.主辦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

   

三.承辦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LRRC)

   

四.對象  

1. NGO農村社區工作人員;

2. 政府涉農社區工作人員;

3. 大學生村官;

4. 關注、研究、參與農村社區發展的各界人士。

   

五.目標  

1. 建立更適合的NGO農村社區工作角色定位;

2. 交流并提升農村社區工作方法及能力;

3. 進一步認識農民組織化并提升農民組織化能力;

4. 初步建立農村社區工作者支持網絡。

   

六.參考日程  

   (因部分老師工作較忙,臨時可能會有調整,日程以實際執行為準。)  

日期

時間

課程設計

老師/協作者

備注

3月25日

晚上1900—2030

見面會

張斌/梁云燕

   

                                   單元一:NGO反思

3月26日

上午0830—1200

NGO在農村社區發展中的作用

曹洪民

   

下午1400—1730

社工與農村社區關系

   

郭偉和

   

晚上1900—2100

交流分享

   

張斌/梁云燕

   

                                   單元二:農村社區工作

3月27日

上午0830—1200

多方促進農村社區發展

   

何慧麗

   

下午1400—1730

農村社區工作的另類經驗

   

楊云標

   

晚上1900—2100

交流分享

   

張斌/梁云燕

   

                                   單元三:農民組織化

3月28日

上午0830—1200

三農問題及其緩解途徑

   

溫鐵軍

   

下午1400—1730

農村社區組織化的方式選擇

   

周立

   

晚上1900—2100

交流分享

   

張斌/梁云燕

   

                                   單元四:參觀交流

3月29日

上午0830—1200

從小毛驢的試驗看農業的未來

黃志友

午餐在小毛驢市民農園

下午1400—1730

從合作社工作角度看農村社區發展

王叟民/張可/

吳丹

   

晚上1900—2100

交流分享

   

張斌/梁云燕

   

   

3月30日

   

送別

張斌/梁云燕

   

   

七.擬邀老師  

    溫鐵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被稱為“溫三農”,多年來從事三農問題及發展中國家的比較研究和鄉村建設的試驗工作。  

曹洪民: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與社會扶貧司處長,曾在四川儀隴、阿壩等地掛職從事農村社區發展工作。    

郭偉和: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是中國首屆社會工作碩士、博士。長期任教于國內社會工作院系,致力于中國社會工作和社會政策的研究。

楊  靜: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博士。現任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教研室主任。長期關注農村社區發展。

周  立: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和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中國國情分析、現代化進程、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糧食安全、農民合作、農村金融等。  

何慧麗: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新農村建設實踐者;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中共蘭考縣委常委;曾任河南省開封市禹王臺區掛職副區長、蘭考縣掛職副縣長。  

楊云標:安徽阜陽南塘合作社理事長。大學畢業之后回鄉從事農村社區工作多年。  

黃志友:國仁城鄉(北京)科技發展中心,小毛驢市民農園項目負責人。2003年大學畢業即參加鄉村建設工作,在生態農業及農村工作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吳  丹: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工作人員,有豐富的農村社區工作經驗及思考。  

王叟民: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全國合作事業指導中心主任,長期在項目村莊從事農村社區及農民組織化工作。  

張  可: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順平試驗區秘書長,在順平參與農村社區發展工作。  

   

八.預計費用  

   (注:因非項目支持,本次活動需要參加人員或機構自己負擔費用。本費用為預計費用,屆時不排除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的可能。)  

項目

單位費用/元

數量

總計

備注

學習費(老師講課費用、老師交通費、場地及設備費用等)  

800/人  

1人  

800元  

   

材料費(參考資料、光盤、文具)  

160/人  

1人  

160元  

   

住宿費  

60元/人/天  

5天  

300元  

25日-29日晚共計5晚  

餐  費  

60元/人/天  

4天  

240元  

26日-29日共計4天  

參觀費(交通費、午餐費)  

100元/人  

1次  

100元  

   

合  計  

   

   

1600元/人  

   

   

九.時間  

      2011年3月25日—29日,25日報到,29日返回。

   

十.地點  

  報 到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明德主樓901鄉建辦公室(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

  工作坊地點: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培訓基地(海淀區溫泉鎮溫泉村)

  住 宿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培訓基地

  參 觀 地點:小毛驢市民農園(http://www.littledonkeyfarm.com/)

   

十一.聯系方式  

      電  話:010—6248 4038/8250 9106

      傳  真:010—6248 4038

      郵  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人:張  斌    151 0106 9026       

          梁云燕    150 3565 8247    

      網  址:www.3nong.org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

                                                  2011年3月

     


附件  

      1.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簡介

      2.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簡介

附件1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為學校隸屬的二級機構,于2005年5月為服務于國家“三農問題重中之重”和“新農村建設”的戰略調整而成立,由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教授擔任中心主任。機構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鄉村建設中心。  

一、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下設以下分支機構:
1、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
成立于2004年,前身為2001年成立的中國改革雜志社大學生支農調研項目部;致力于農民組織化及農村社區文化建設及相關的微觀制度改進、大學生志愿者的農村建設行動和農村試驗基地的建設工作。
2、鄉村建筑工作室
成立于2004年,從事生態、環保、成本低廉、適合中國不同地方農村的民居建設。
3、北京晏陽初平民教育發展中心
成立于2005年,機構前身為2000年開始籌備的晏陽初平民教育與鄉村建設委員會。致力于晏陽初鄉村建設思想的研究與推廣、面向打工者的平民教育探索與推廣。關注于農村經濟、文化、教育、生態等方面,力求從教育和文體生活入手,改善農民及城市勞工生存狀況,促進工友身心健康,推動社區可持續發展。
主要項目點包括農村綜合發展實驗區之海南石屋農村社區大學、福建安溪福前鄉村建設中心和工友社區教育實驗點之福建廈門國仁工友之家等。
4、北京工友之家文化發展中心
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城市打工青年的精神文化發展和勞工待遇改變。
5、國仁綠色聯盟
成立于2006年,是在各地新鄉村建設運動中成立的七家農民合作社的經濟聯合體,致力于健康農產品的生產與城鄉互助模式的探索。
6、國仁城鄉互助合作社
成立于2006年,前身是因“教授賣大米”而形成的南馬莊無公害大米的購米包地小組,是國內首創的、集消費者與生產者合作為一體的、“民有”“民治”“民享”的非贏利機構。
7、國仁城鄉(北京)科技發展中心
成立于2008年,前身為2003年成立的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21世紀中國第一所辦在農村、免費培訓農民、推進鄉土知識和科學發展的平民教育學校;致力于各種鄉村建設主題的培訓、生態建筑與循環農業的研究與示范、城鄉互助與都市農業模式的探索。目前主要運營項目為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小毛驢市民農園。
8、新農村建設試驗基地
中心有四大新農村建設試驗基地:包括河南蘭考鄉村建設試驗基地、河北翟城鄉村建設試驗基地、吉林梨樹鄉村建設試驗基地、河北順平鄉村建設試驗基地。
此外,還和地方政府合作,在海南儋州、海口秀英、安徽鳳陽、福建永安、福建安溪、浙江瑞安等地,創辦了新農村建設試驗基地。

二、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新鄉村建設的主要工作
中心先后在全國十多個省市創辦了新農村建設綜合試驗區和近50個村級的試驗點;試驗區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為目標,以地方黨委政府的農村工作方針和既有經驗為基礎, 在執政黨提出的新農村建設國家戰略這條主線下, 根據“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斷以動員廣大教師、學生下鄉參與艱苦細致的新農村建設草根試驗;多次向國務院和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歸納報告新農村建設基層試驗的情況,嘔心瀝血地排除萬難,實踐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國家重大決策服務”的使命。
1、 項目之一:鄉村綜合建設
初期在河南蘭考、河北翟城、吉林梨樹、河北順平形成四個鄉村建設試驗基地,近年來已經發展到在中國14個省50多個村莊,建立了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新鄉村建設試驗點。其發展思路是以農民的“自強自立”為原則,廣泛建立農民的各種自愿合作組織,如文藝隊、老年人協會、婦女協會、種養專業協會、社區合作社。有的地方還開展農村互助金融、成人學校、科技服務協會,辦起了社區報紙等。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農民的精神面貌,奠定了農村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鄉村綜合建設工作如下:
A、農村發展綜合建設
在鄉村建設試驗基地開展農民合作社、婦女文藝隊、農民夜校、老年協會、農民保健培訓、垃圾分類與環境保護、農作物技術和電腦信息查詢技術培訓。
B、農民綜合培訓與專題培訓
承接各種社會單位的培訓項目,兼顧鄉村建設視野、技能、方法三部分內容;培訓對象主要包括各地農民骨干和青年志愿者骨干。
C、生態農業試驗及推廣
旨在探索適合各地農村發展的可持續農業生產模式和城鄉合作的都市農業模式,緩解目前農業生產中過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的食品安全與環境破壞等問題。
D、生態建筑研究與推廣
得益于農民和學生志愿者的廣泛參與,海外華人資助開展的生態建筑試驗已經取得進展,先后完成了糞尿分離的干式生態廁所、主要使用當地可回收建筑材料建造的生態農宅和教室,并開展節約建材和能源、低成本的農村生態建筑培訓。
E、與鄉村建設相關的研究與出版
已建立獨立的資料中心,收集整理了鄉建歷史、80年代農村改革試驗區、當代新鄉村建設等方面的部分資料。出版了農民的地方報紙、《田間地頭叢書》等,免費贈送給農民。
中心吸引了國內外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各種鄉村發展研究者和研究機構,開展了相關的合作研究。
2、項目之二:培訓與組織大學生參與新鄉村建設工作
發起“大學生支農調研活動”和“大學生新農村建設行動”,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10年來,吸引了150多所高校的學生先后參與該項活動,超過100個學校的支農參與者在校內組建了自己的農村發展社團,現已培養骨干成員近千人,影響大學生志愿者達10萬人。大學生支農志愿者利用寒暑假、“五一”、“十一”下鄉支農調研、支教扶貧、社區培訓、建立信息站、組建農民合作與文化組織等。這些活動對農村改變面貌有很積極的意義,同時還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參與支農實踐活動的學生的精神面貌,促進了他們對社會和現實的思考,提高了他們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這個行動甚至被學者稱為“中國知識分子第六次下鄉運動”的開端。
近年來還組織幾十名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展了以“休學一年駐村支農”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和“農村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計劃”,經過這種培訓的學生青年,開始主動承擔社會使命,在實踐中把自己鍛造成為真正的社會棟梁。
3、 項目之三:促進公平貿易和城鄉綠色統籌
 致力于生態農業與環保農村相關的低碳農業理念、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建設城鄉互動與可持續發展宣傳教育平臺,發展打工者文化教育服務,結合“市民農園”、“市民農業CSA聯盟”、“購米包地”、“購豬認養”等項目,發育城市綠色消費合作社,推廣生態農業技術。
4、其他工作
A、開辦鄉村建設論壇;挖掘宣傳歷史上的鄉村建設思想,為鄉村建設志愿者隊伍擴充提供交流平臺。
B、在城市開展打工青年的各項服務工作,為進城農民工提供業余教育機會,推動城鄉之間良性互動。
C、與國內外其他單位廣泛合作,為那些從事農村各種建設項目的國內外組織提供培訓、交流、調研等方面的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篤信“實踐出真知”的古訓,堅持以實踐為理論指導、堅持農村發展的核心問題是人力資源,堅持“人民生計為本、互助合作為綱、多元文化為根”的原則,其關鍵是教育和組織、制度的創新。新農村建設需要通過與農民實際的生產生活相聯系的教育和農民自有的組織的相互促進,把農民固有的智慧發展起來,培養起來,使他們形成一種積極的心態,獲得新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技術,從而有力量自動自覺地起來建設自己的家鄉,只有這樣的建設才有可能成功,才會在農民群眾之中生根。
三、聯系方式:
地  址:北京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明德主樓901   郵編:100872
電  話:8610—82509106,8610-62511063
傳  真:8610-62511063
聯系人:谷  莘

附錄:
1、新鄉村建設的背景
“三農問題”是1990年代針對激進現代化思潮提出的挑戰,進入新世紀成為國家戰略;新鄉村建設即為緩解三農困境的多種嘗試之一。因為,中國是一個農民大國,目前有70%的戶籍人口生活在農村,即使再經過10-20年的城鎮化發展,到總人口達到15億時,農村仍將至少有4-6億人口,比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還多;同時更多地受制于耕地和水資源嚴重短缺。近年來糧棉油糖等土地密集型農產品進口大幅度增加的趨勢難以逆轉,主要農產品按照人均計算也不過僅僅能夠維持世界平均水平。更為嚴峻的是,農業成為中國發展短板的同時也成為對愈益嚴重的污染貢獻最大、造成愈益嚴重食品質量問題的產業。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完成了國家工業化的資本原始積累。此后的和平環境下中國經濟必然高速發展;但同期也出現九十年代以來農村的相對蕭條。農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和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雙雙持續下降,勞動力、資金等紛紛往城市流動,農村對于年輕人越來越沒有吸引力。隨著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日益擴大,障礙拉美和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并嚴重破壞穩定的大城市貧民窟及其伴生的社會性犯罪問題也正在形成,長期化的城鄉二元結構基本體制矛盾仍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羈絆。
正是在這種復雜局面中,一批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開始了體系性的鄉村重建的探索。適時地提出了旨在維護民生、促進聯合、提倡多元的生態文明理念,在發展有機生產合作社與市民健康消費相結合的公平貿易中,積極地促進城鄉綠色統籌。而同期,中央政府在繼續維持“農村基本經濟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基于這些民間活動形成的主動緩解對抗性矛盾和不再重新制造暴力斗爭的經驗,國家也在為推進新鄉村建設各項改良活動創造基本條件;特別是在國家全面取消農業稅費、明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后,以鄉村建設構建組織載體和制度基礎的地方良治,正在成為新趨勢。
2、新鄉村建設的含義
總之,當代新鄉村建設(Rural Reconstruction)是工業化加速時期為了緩解城鄉對立和農村衰敗、進而危及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以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為先導的、社會各個階層自覺參與的、與基層民眾及鄉土文化促進城鄉和諧的實踐性的社會改良試驗,其以“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等漸進改革為基本手段,與國家在新世紀提出的“全面小康”和“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相輔相成。
近年來,由于國家多次強調“三農問題,重中之重”,越來越廣泛的鄉建活動受到了農民、市民、青年學生、社會各界和各級政府的關注,在全國很多地區出現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新鄉村建設團體,以蓬勃之勢在各個層面對經濟及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附件2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簡介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是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的下屬分支機構之一,英文簡稱LRRC。LRRC的前身為《中國改革》雜志社大學生支農調研項目部,中心的負責人是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教授。LRRC從2000年開始組織支農活動,正式注冊于2004年12月。LRRC以推進新鄉村建設為核心目標,以推動農民合作和城鄉和諧發展為主要內容。LRRC致力于農民組織化試驗,依托農民合作社的生態農業的試驗,大學生行動教育和青年志愿者培養等方面的工作。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unz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8.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9. 美國又燒起來了!為什么一場山火難倒整個美國?
  10. “搞建設究竟要多少年才上軌道?應該縮短。”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