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的水”與“大寨的田”至今仍在為“特別是”做貢獻!
“用的還是大躍進的水,種的還是學大寨的田。”江西樟樹市薌溪村村民胡細珍說。
我國近年來旱澇災不斷,去年初云南大旱,今年北方幾省連續干旱,目前, 據農業部最新數據,截至2月9日,山東、河北等北方8省的冬小麥受旱面積已經占到播種面積的四成以上,嚴重受旱面積達到2536萬畝。與去年年初的西南大旱相比,冬小麥主產區的持續干旱讓人更加擔心。東方艾格糧食分析師馬文峰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按照當前的旱情,預計今年冬小麥產量比正常年份將會減產170萬噸。如果遇到旱情持續到4月份的極端情況,冬小麥的減產幅度甚至會超過1000萬噸。
由于科技的進步,化肥在農業生產中大量的普遍的使用,中國的糧食生產與五六十年代相比,其單位畝產量確實提高了不少。單干包干的個體農業經濟,在激發激勵個人利益的基礎上,也確實能夠在一定的時期內,在一定的環境下調動農民的勞動積極性。但多年來分散經營的包產單干,在個體的小農經濟基礎上,其農業生產的基本設施,特別是農田的水利設施,幾十年中不可能得到根本改變!只能靠吃計劃經濟遺留的的老本過日子!然而,隨著時間的延伸,原來計劃經濟時代全國農業戰線依靠集體力量興建的大量農田水利設施,由于常年缺乏必要的養護,維修,都陸陸續續地遭到荒蕪和損壞,農業基礎設施脆弱,原因是農田水利建設欠賬太多,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的比例太低,以致造成在旱澇的災情面前,只能坐等老天的賞賜!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指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這應該看做是亡羊補牢了!但國家集體的投資怎樣在分散的個體土地上實施,恐怕還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