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萬里奔騰的黃河、長江,五千年風雨打磨的青石紅瓦,講述不盡的悲歡離合-------在西方人的眼中,這是個神秘的國度,永遠蒙著面紗,不斷撩撥著他們的好奇與貪念;在東方人眼中,這是個強大的帝國,永遠散發光芒,不停激起他們的敬畏與崇拜。終于有一天,屹立千年的雄雞唱響了東方的第一抹陽光———塵封的國門緩緩開啟,那些對它垂涎多年的人們歡呼雀躍,蜂擁著要去搶肉吃。
———題記
改革開放打開了中國的大門,WTO使中國也成了“圈里人”,從此,出口進口不少,招商引資不斷,我國也迅速與國際化接軌,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掉進跨國公司的手掌心。現在,我們使用的是國外引進的核心技術,采用的是現代化的生產、銷售模式,吃的是進口的玉米、小麥,穿的是國內生產、國外掛牌的衣服,聽的是國外流行的Hip-hop,就連說的也是套用西方的主流話語。經濟全球化、資本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這股浪潮滾滾而來,一浪接著一浪,一浪高過一浪。
但是別忘了那可是“巨無霸”呀,怎可就此罷休?于是乎,他們加大馬力,一股更加強勁的風暴襲來,就連與“市”隔絕的農民們,也是來不及思考,容不得躲閃,就已經被血盆大口吸了進去。他們捏著早已吃習慣的“窩頭”,面對著誘人的“巨無霸”,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
一、“巨無霸”夢魘:誰的全球化?
中國加人WTO后,普通老百姓也嘗到了美國轉基因大豆榨取的食用油,進口小麥磨成的高級面粉,真可謂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農業的“巨無霸”時代真正開始了:每一個國家的農業生產和消費具有了全球性。古老的民族工業一天天被消滅,廢墟上馬上長出新的工業,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遙遠異邦的產物,它們的產品也不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銷往世界各地;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
在這其中,農業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農業產業關系發展日益躍出國家疆界,在國際市場范圍內通過比較優勢相互競爭,農業資源實現了全球性流動和配置,進口農藥、化肥取代了傳統的農家肥,現代機械取代了手工勞作,單一的農業產業化體系取代了分散的小農經營,統一的國際標準、市場需求限制了種植的種類、規模。歷史地看,農業發展要素與機會結合的市場范圍不斷擴大,農業生產力水平也會隨之不斷提高。當然,這一過程充滿激烈競爭和市場選擇,因而也必然存在多種形式的優勝劣汰。正是這種競爭導致世界各國的農產品市場變得更加相互依存,與國際農產品貿易聯系更加緊密,農產品市場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
當然,伴隨著農產品進行的全球旅行,與資本一同回收的還有風險:危險病蟲害的世界性傳播以及優勢農業生物基因對某些劣勢基因資源的競爭性淘汰。瘋牛病、禽流感的席卷全球很好的印證了前者,這會使本地農業生物遭受外來傳染危害,降低農業生產力;后者則可能引起對未來農業發展有益的優良基因資源的喪失,從而破壞未來農業發展潛力。
而此時此刻,“巨無霸”的生產者———跨國公司正規劃著他們的“新殖民”統治藍圖:尋找新的市場、勞動力、資源以滿足自身經濟不斷地增長,中國的加入正合他們心意;擴大經濟地盤,不斷推進市場化和私有化,哪怕是水、森林、土地等自然公共事物;建構單一的、同質性發展模式和出口為導向的貿易經濟,減少對資本跨國流動的所有限制。對于農業,他們正策劃著把小農的多樣化土地種植改變成單一作物的奢侈型單一種植,并交給不在本地生活的所有者經營。至于產品,當然也不會是在本地消費。
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組成的,看上去神圣的“三位一體”[1]正在冠冕堂皇的扮演著“巨無霸”的推銷者,他們表面上對全球市場的經濟進行調節,對資本、資源等進行“合理”的分配,但是實際上,正是三雙大手的操縱使得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卷入這一體系,并背上沉重的債務,公共領域私有化程度加深,世界市場一體化程度加強,他們要求我們低關稅,但又默認大國的進口壁壘,他們慈眉善目地給我們貸款,但是最終連本帶利又流回了大公司的口袋里。
農業的“巨無霸”夢魘正一步步擴大范圍,吞噬著全球的資源與市場,中國這塊肥肉自然也不可幸免。可見,全球化的“美夢”到底是誰在編織著———不是窮國,不是富國,而是大的跨國公司、高級官員以及那些“跨國資本代理人”的全球官僚們。
二、“窩頭”撞上“巨無霸”———陷阱還是機會?
面對全球化這個碩大誘人的“巨無霸”,悲觀者說:別進去,那是陷阱;樂觀者說:快點,那可是個好機會。那么,究竟誰是誰非?也許,時間和現實會告訴我們。
改革開放之后,隨著國門的打開,廣大的農村地區就已經悄然發生著改變:農業生產的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進程加塊,農產品、農民工的需求增大,同時失地農民數量也是與日俱增,但至少此時的農民,還依舊是中國的農民,而且大部分還是自已自足的小農。加入WTO后,中國的農民就逐漸轉變成了世界的農民,中國的農業具有了世界經濟的性質。一方面,中國的農業在履行承諾、承擔責任的同時,也搭上中國對外貿易高速增長的便車,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成為繼美國、歐盟、加拿大、巴西之后的世界第5大農產品出口國,繼歐盟、美國、日本之后的第四大農產品進口國[2]。可以說,農業經濟的全球化為中國帶來了一定的機遇,但機會絕對不會分給那些正啃著“窩頭”的農民,往往是都飛奔進大的糧食商人、大富人或特權階層的囊中,當然,也為我國的GDP增長、現代化進程“錦上添花”了一把。
另一方面,中國的農民在這全球滾滾的潮流中卻飽受壓制與剝削。
首先,農產品進口量不斷攀增,貿易逆差逐步擴大,給國內的糧食安全、農民的生存都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與恐慌。按照世貿規定,中國大幅度降低中國農產品關稅,農產品其他貿易壁壘也基本撤除,于是,美國、加拿大等產量大國便瘋狂的將糧食以低價賣到中國,企圖控制中國的糧食市場,而中國的農民們要想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那就會難上加難,高關稅、嚴要求等苛刻的條件便將你一口回絕,你不能狡辯,因為規矩就是人家定的。這樣,農民們不得不眼睜睜的看著“巨無霸”大批涌入,自己的“窩頭”卻拿不出手。
其次,全球化的浪潮下,農產品價格下降使得農民收入減少,化肥、農藥價格上漲,又讓他們支出增多,增加了農民的貧困,尤其是對于中國的小農來說。我國的傳統種植業如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產品的生產成本大大高于國際市場,而且從品種、質量方面看與國際市場的需要也有一定差距,短期內想大幅度增加糧棉產品的出口量是十分困難的。從國內市場看,“物以稀為貴”,市場本來就有限,國外的農產品擠進來湊熱鬧,再加上富國通過農業補貼,使得他們的農產品價格低于成本價,而我國財力有限,補貼不起,富國們便以低價的重炮逐步摧毀著我國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體系,國外的價廉物美的農產品將大量涌進,沖擊國內的市場,使本來利潤極低的糧棉種植業雪上加霜。
再次,經濟全球化、農產品的大量進口,使大批農民離開土地,直接減少中國農民的就業機會,加劇中國的失業問題。在上文提到的跨國公司的規劃藍圖中,他們要建立單一模式的、出口為導向的農業產業化,而這種機械、殺蟲劑密集型農業一旦接種到農村,大批的農民或者被迫離開肥沃的土地,加入到“農民工大軍”中;或者順從于大土地所有者,在自家的土地上拔掉多樣化的作物,使用他們的方法、種子、化肥,種上單一的棉花、大豆、鮮花,產品交給他們,價錢由他們定,最后運到那些已解決溫飽問題的國家中去。
然后,這種全球化將拉大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隨著中國日益融人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一些種植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傳統產品的農民,會因為勞動生產率低,產品的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而處于劣勢,收人會有所下降。而瓜果、蔬菜、水產品等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在一定時期內我國還具有很大的優勢,因此,生產這些產品的農民收人將會增加。從我國的農業產業分布來看,具有優勢的產品生產大多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而傳統種植業大多處于中西部地區,這勢必使國內本已拉開的收人差距更加拉大。
最后,農業全球化還會付出巨大的外部環境代價,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已經跨越了國界,影響到全球。南極的企鵝體內發現了“滴滴涕”,母親的奶水里檢測到了有毒物質,河水里散發出尿素的味道,耕地機的黑煙嚇跑了小鳥。另外,單一的種植還使得農作物多樣性逐步喪失。
當“窩頭”撞上了“巨無霸”,曾經自給自足的小農不得不依靠政府福利,或者背井離鄉,涌進城市,如巴西的貧民窟,中國的農民工,這不知是福是禍?
三、“窩頭”的耐饑力:小農能扛多久?
雖然中國加入WTO后,對我國的農業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從微觀層面看,小農們的生活還是一天比一天好,“窩頭”還很有嚼頭,并沒有過多的感到自身利益受到損害,這得歸功于一下幾方面:
首先是政府的政策扶植,關注民生,加強對農業的重視,出臺多項惠農政策,如免受農業稅、保護價收購農民余糧、農村義務教育免費等等,尤其是現在仍然如火如荼進行的新農村建設,都有效地緩解了農村的經濟壓力,促進其穩定持續增長,減輕農民負擔,共產黨的先進性、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換來了不少小農的笑臉。
其次,中國的自給自足的分散小農經濟比較頑強,幾千年來沿襲的耕作方式不會這么容易就分崩瓦解,而且農民忍耐力很強,也很容易滿足,只要生活稍微比以前好一點他們就會很知足。
最后,中國的市場經濟還不成熟,尤其是農村經濟,商品化水平很低,農民與市場聯系還并不是十分緊密,一些地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農業基本還是處于自給自足的封閉狀態。因此,目前中國大規模的進口農產品,還只能是對發達地區的農業企業和農村經濟產生較大沖擊,對于大部分農民來說,“窩頭”還是一個味。
但是,農業作為一個周期性的產業來說,全球化帶來的危機還是潛在的,隨著交通事業的發展、信息的普及,所有的農民都被卷進這個“巨無霸”圈子之后,不知道“窩頭”還能扛多久?
四、何去何從:中國小農的出路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全球化浪潮還在一浪一浪地瓦解我國小農堅強壁壘時,國外的農民已經開始了一波一波的反抗活動,企圖扭轉當地農業經濟面臨的困境,尋找全球化的替代型方案。這些已經存在的事例,或失敗或成功,都為我們的小農提供了很好的參照模板。
巴西的無地農民運動(MTS)“由多個無地農民組織組成,他們要求在未使用的土地上生活和種植糧食的權利”[3],目前,這一耕種權利已經得到巴西政府的正式承認。MST通過建立自己的農村社區,建立合作社,農產品在本地市場銷售,農用物資本地購買,使得城鎮與農村社區形成良性互動,農民的就業、貧困問題解決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可以說,這一戰略取得了成功。
墨西哥帕恰斯州蒙面軍掀起的反全球化的“符號革命”并在最后建立自治政府的案例,可以說又為與拉美有著相似經歷的中國百姓提供了借鑒之處。他們反對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爭取土著居民的土地所有權,但他們并不想真的發動革命,流血犧牲不是本意,在深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和政府抗衡之后,“以卵擊石”便轉向了自治運動:完全不依靠政府,發展自治社區,建立根植于傳統的農民經濟,重視集體工作,建立自己的學校教育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甚至是司法體系,這看上去像是個“桃花源”,從地區武裝運動到合作經濟、社區自治確實是不小的突破,但是 溫鐵軍 教授也說了,“紅旗到底能扛多久?”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除了發展中國家的反抗,發達國家的農民們也在積極探索著自救之路。日本的 “彩虹計劃”采用農業本地化的方法來應對全球化的挑戰,發展有機農業,不使用農藥、化肥,垃圾變廢為肥,本地生產,本地銷售,雖然成本較高,但是通過與市民建立良好的溝通互動,市民很樂意花高價去買健康而不是低價去買風險。這個實例對于亞洲的國家來說,不失為一個迎戰全球化、縮小城鄉差距的好辦法。
以上的“它山之石”對于我國的小農來說只能是一個借鑒,但是不可以直接拿來作為“良藥”,中國農村畢竟有自己的特色,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傳統的小農經營方式必須做出調整。總結上述經驗,可以發現一些共性特征,筆者認為這是解決中國小農未來的出路問題應該做到的:
首先,自給自足,自產自銷,本地農民與本地市民形成良好的貿易圈,讓我們的農產品不再需要長途跋涉、“自貶身價”地擠進國際市場,我們的市民餐桌上擺的不再是農藥浸泡的、化肥催熟的食物。
其次,實行社區自治,重建村民信任體系,加強村民之間的合作,建立新型農村合作社以及新型的統購統銷機制,但是同時不可閉關自守,要保持對國內外市場信息的暢通,國際交流必不可少。
最后,發展小城鎮,讓農民在本地就業,不管是在文化還是在種植作物上要堅持多元并存。
這些建議只是筆者大家學者面前班門弄斧,相信對于中國小農該何去何從,他們會有更多更加深層次、更加具有實踐意義的看法。
面對經濟全球化掀起的巨大風暴,中國的小農們尚且還有一口喘息的機會,但是國際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事例已經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當“窩頭”撞上“巨無霸”,必須要有所改良,才可能發現新的出路。
參考文獻
[1] 何慧麗,經濟社會學教材[M].2009:112-130
[2] 漢斯-彼得•馬丁,哈拉爾特•舒曼.全球化陷阱[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3] 孫麗君.淺談徑濟全球化對我國農業徑濟的影響及對策[J].山東農業.2002-11.
[4] 唐任伍,全球化體系下的中國農民,新浪財經,2006,10:http://finance.sina.com.cn.
[5] 約翰·卡瓦納,杰瑞·曼德爾.全球經濟突圍[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1] 出自約翰•卡瓦納,杰瑞•曼德爾《全球經濟突圍》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65
[2] 出自唐任伍,《全球化體系下的中國農民》, 2006年10月30日 發表在新浪財經。
[3] 參見約翰·卡瓦納,杰瑞·曼德爾編《全球經濟突圍》,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25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