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邋遢道人:為啥農民還是窮?

邋遢道人 · 2010-03-04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為啥宣傳了那么多發(fā)財門路和例子,農民還是窮?  

   

打開中央七臺,每天都有教農民如何致富的技術,門道。而中央一臺和二臺報道的農民致富的成功例子就更多了。央視幾乎每個節(jié)目都報道過很具體的農民通過從事新型種植和養(yǎng)殖產業(yè)致富的典型。如果觀眾有耐心看完,會發(fā)現里面講的事實和道理都實在得很,而且都是事實,有時候讓自己都覺得不妨試一試。  

   

反過來一想,這么多發(fā)財門路,怎么農民還富裕不起來呢?那么多人都通過新市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組織模式都變成幾十萬,幾百萬元戶,而且大多不用雇工,是通過勞動致富的。如果農民都認真學習這些技術和管理方法,多搞那些賺錢的,少搞或不搞那些賺錢少的,不三農問題早就解決了嗎?是農民笨呢,還是信息傳遞不夠呢,還是缺少別的條件呢?  

   

說實話,農民一點也不笨。貧道插隊的幾年中,充分體會到農民的理解能力、智慧和實干精神。貧道自覺不算傻,但經常被老鄉(xiāng)們戲弄(善意)。前年回插隊地方見了一群老哥們,感覺他們還是那么清楚。至于信息更是沒問題。貧道去的頭天全球油價暴跌,與老鄉(xiāng)們聊天的時候,連跌了多大幅度他們都知道。同時,他們并不是沒跟著學過:長毛兔養(yǎng)過,糯玉米種過,品種辣椒家家都有,甚至有人養(yǎng)藏獒,但是還沒一個發(fā)財。還都是別人發(fā)財了他們比照著做,結果自己賠光了。  

   

其實,從央視的報道中就能看出為什么農民富裕不起來,只看你認真不認真,動不動腦筋而已。記得看到一個講漁民的故事,一個年紀大約小四十歲的漁船老板對著鏡頭講:現在日子好過多了,一年能收入幾十萬。前幾年在別人的漁船上打工,風曬雨淋收入也沒多少。現在有了自己的漁船。鏡頭里可以看到這條比較大的漁船上還有七八個人在干活。給別人打工,整了錢自己當老板。這顯然是媒體鼓吹的基本“致富門路”。可問題在于,總有老板和打工者。打工者窮,老板富也是明擺著的。大家都當老板,就沒有了打工者,因此只要是市場經濟,就必然分出打工者和老板。有些人靠資本賺錢,有些人靠出賣勞動力賺錢,天經地義。那么,必然就會有一批人“風曬雨淋收入也沒多少”。內容類似的報道幾乎每天都可以在媒體上看到,任何一個被表彰的成功者后面都有十幾個、幾十個失敗者。這是制度安排,不是別的因素。  

   

有人會說:你說的是雇傭勞動,現在大多數農民是單干,沒人剝削不他們,連稅都免了,而且那么多通過新市場新技術發(fā)財的機會,他們怎么還富裕不起來?  

   

其實,如果你在電視上報紙上看到類似某農戶通過養(yǎng)殖什么高附加價值的東西最后發(fā)財時往遠處想想,就會發(fā)現問題。  

   

什么叫高附加價值產品?不同角度有不同說法。對供給者來說,就是投入同樣資金和勞動,賣出的東西比別的東西價值量高,也就是價格高的產品。對市場來說,就是供給小于需求,也就是供不應求的產品。高附加價值并不是產品自身具備的屬性,而是供求關系決定的屬性。糯玉米好吃,很多人不會種因此市場上少,于是價格很高。沒兩年很多農民都種了,價格有時候能低到比一般玉米還低(因為除了煮著吃不能做別的)。臺灣水果剛進大陸價格高得嚇人還真有人買,等海南的同樣產品運進來就不神氣了。農產品中,除了糧食、油料、棉花外,大多數產品市場需求總量都非常小,別說多,就算農民拿出10%的土地種這些東西,就把所有高附加價值農產品的原形給打了出來。  

   

有的精英,比如秦暉研究說,農民收入上不去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決策是零散的。今年某東西賣得好,明年大家都去種,于是價格就下去了,賣不出去都爛了。于是第三年大家都不種,結果第三年價格又上去了。因此多數農民賺不了錢。據說為此還命名個什么定理。  

   

這都是忽悠人。零散決策的這一結果,所有人都看得到。什么定理不定理的。就算農民都商量好,分配今年你種這明年你種那,照樣不會發(fā)財。原因很簡單:因為只要所有商品都是供需平衡,那么所有商品價值就接近,也就是總價值量不會增加,甚至還可能減少。那么就農民整體來講,不會增加總收入。  

   

因此,靠科技進步,市場開拓解決不了農民貧困問題。  

   

難道科技進步市場開拓真的沒作用嗎?袁隆平的水稻不是讓糧食增產了嗎?如果加大農業(yè)科技投入,在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各個品種都提高科技含量,農民會不不會富裕起來呢?  

   

會有所改善,但解決不了農民收入持續(xù)低于城鎮(zhèn)居民收入的趨勢。  

   

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因為農業(yè)科技進步的潛力小于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也就是農業(yè)通過科技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可能性空間遠遠小于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袁隆平讓水稻增產100%是世界級重大科技進步,大多數農業(yè)科技進步能提高20%產量就能獲科技進步獎的。但是一個小技工隨便倒騰點什么讓制造業(yè)產品翻一番甚至翻幾番都沒問題。芯片儲存功能幾乎一年提高一個數量級,不是翻一番問題,是翻十幾番問題。一個超市銷售模式加一臺POS機,就能讓一個營業(yè)員一天賣的商品比柜臺銷售同樣東西翻幾倍。因此,農業(y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可能性空間遠遠小于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收入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關系很大,農民創(chuàng)造的“價值”增加速度小于非農產業(yè)職工,這是他們收入始終很低的基本原因。從這個角度說,這是客觀原因,非人力能改變的。農民命該如此。  

   

那么,真的沒什么好辦法嗎?  

   

辦法是有,但是不多。比如,都說讓農民進城從事非農產業(yè),減少農民數量,增加農民人均農業(yè)資源形成足夠規(guī)模,用機械、化學來解決問題,這樣不行嗎?  

   

說起來行,但需要條件,而且實踐表明,即使做到極致,也解決不了問題。 比如美國,本來人均耕地面積就很大,目前從事農林牧漁勞動力只剩209萬人(2007年),占全部14605萬就業(yè)人口的1.4%,算是低了吧。勞均種田1000多畝,資源不算少吧。每個農業(yè)勞動者技術裝備總額達到25萬美元,是其他行業(yè)人均裝備總額的5倍,技術含量夠了吧。要看農業(yè)科技,農業(yè)現代化,規(guī)模化就到美國。但美國農業(yè)勞動者的收入依然難以達到非農產業(yè)水平。美國政府給每個農戶補貼1.4萬美元,占其收入20%。即使如此農民收入依然趕不上城鎮(zhèn)。沒這一萬美元,就差很大了。  

   

人均資源本來就多,科技又最發(fā)達,集約化程度最高的尚且如此,其他就更不要說了。歐洲農場的平均規(guī)模約14公傾,法國為約50公傾,德國為約40公傾。勞均資源只有美國的十幾分之一。歐洲農業(yè)嚴重依賴政府補貼。平均而言,歐洲農民收入的1/3為政府補貼,法德農業(yè)更是嚴重依賴政府補貼,德國農民收入的60%來自各級政府和歐盟,約1.7萬美元,而法國為65%,超過2萬美元。德國和法國農民簡直就是政府在養(yǎng)著!全他媽小崗村村名,真正鐵飯碗。  

   

那么,難道農民真的只能靠政府補貼才能活嗎?也不見得。農業(yè)勞動生產率進步空間小,如果定義農民就是農業(yè)勞動者,那么無論如何也只有這個結果。如果將農民定義為“住在農村”的人,是不是會有點出路呢?  

   

臺灣農民在80年代人均收入是城市居民的1.3倍,是倒著的城鄉(xiāng)差別。為什么呢?因為臺灣農民不僅種田,還經營并壟斷了與農業(yè)相關的農用生產資料批發(fā)零售業(yè),農副產品加工業(yè)。同時,還經營全部農村金融、保險業(yè),商業(yè),教育和其他服務業(yè)。由于這些行業(yè)的勞動生產率高,加上臺灣耕地少,反正要進口糧食,干脆主要生產“高附加價值”的水果蔬菜,于是,農民收入就一直不低。日本、韓國和以色列的農業(yè)大致同臺灣一致(臺灣學日本),這里的農民接受補貼很少,但收入不低于城鎮(zhèn)。也就是說,那里的農民實際是住在農村,從事農業(yè)和非農產業(yè)的人。由于他們從事的非農產業(yè)勞動生產率增長可能性空間也非常大,加上壟斷零售能抬高農產品價格,所以這些地方的農民沒什么問題。這些地方農民的收入來自真正農業(yè)的比重不足10%。  

   

有人會說,中國現在農民也從事農用生產資料批發(fā)銷售,從事農副產品加工呀,農村商業(yè)也都是農民在搞呀,為什么中國農民富裕不起來呢?

  

中國與他們不一樣。中國是小農經濟,農民都是單干。人家是集體經濟,在以色列三分之一的農民甚至是國營農場的工人。也就是說,人家是“人民公社”體制,真正實現了人民公社最早設想的“亦農、亦工、亦商、亦學”(沒有民兵)。要說區(qū)別,就是土地所有權是自己的,耕種也自己干。但由于這方面收入已經不足10%,意義就很小了。主要收入是來自農會所辦的非農產業(yè)就業(yè)和分紅。貧道2006年到臺灣參觀,在臺中參觀了一家酒廠,規(guī)模是全島第一大,是農會辦的。  

   

集體經濟有什么好處呢?好處大大啦。  

   

首先,集體經濟沒有老板,全部利潤分給了農會會員。農會的企業(yè)也是農民入股的,但分配完全是按股分紅,而是類似人民公社什么“人六勞四”的“人六股四”。日韓也是類似,因此不是什么股份制。城市的企業(yè)都有老板,老板拿得多職工就拿得少。農民從事一樣的非農產業(yè),但沒老板,大家都分,自然要好的多。中國農民把生豬賣給肉類企業(yè),加工成白條肉給了超市,最后賣給消費者,中國農民只吃養(yǎng)豬利潤,肉類加工廠和超市老板吃其他利潤(要遠比養(yǎng)豬大)。而中國臺灣農民把生豬加工,鮮活品零售的利潤都給吃了,能不收入高?如果再生產肉罐頭等,利潤就更大。這是差別一。中國就算有和劉氏兄弟從事豬飼料生產,可利潤是他們劉家的。  

   

其次,中國農民個體力量單薄,就算能從事點賣生產資料,搞點農副產品加工,但規(guī)模都很小。大部分農副產品加工和農副產品銷售是城市資本干的。如果在日韓,甚至在歐洲,什么蒙牛呀、三鹿呀,都是農會的,別人辦都辦不了——沒人給你牛奶,而且沒地兒買!自己養(yǎng)?沒有地也沒飼料!日本政府制定“歧視性政策”:農副產品加工企業(yè)、農業(yè)生產資料批發(fā)零售,農產品銷售企業(yè)中,農會辦的比非農會辦的稅收少得多,誰再去與農會企業(yè)爭?人家不是“城鄉(xiāng)一體化”,而是“城鄉(xiāng)分離化”。不是“公司加農戶”,而是“農戶是公司”。包括金融、農村商業(yè)等各領域,政府都對農村實行單向優(yōu)惠政策,致使農民能以在其相關行業(yè)中占據強勢位置并最終形成壟斷。而中國的“城鄉(xiāng)一體化”、“公司加農戶”的結果就是進一步減少農民在農村從事的非農產業(yè)比重。  

   

那么,為什么這些國家和地區(qū)非用農會、農協、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來辦呢?集體經濟不是效率低嗎?  

   

效率低?可能。會低多少?低的份額比老板拿走的還多?很難吧。最主要的是,如果認識到必須增加農民非農產業(yè)收入份額,那么必須給農民以金融和產業(yè)優(yōu)惠政策。這些政策給了張三,李四就得不到了。因為一個地區(qū)的資源只能支撐一個奶廠或酒場。如果是個體經濟,大部分人只能到極少數企業(yè)里打工,照樣不會提高收入。而且憑什么給張三?你能解釋清楚?  

   

因此,解決農民收入問題,根本不是媒體和主流精英們忽悠的那些套路。那些套路放在貧道說得大背景下,狗屁不是!  

   

中國要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別的,就是農村合作化問題。不從這個思路出發(fā),其他任何方面的轉變都將落空!經濟體制改革從農村開始,轉變發(fā)展方式也要從農村開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什么想不開的呢?有什么好怕的呢!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3.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4.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5. 劉繼明|隨想錄(20)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再說掩耳盜鈴
  8.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9.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0.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