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聞角度解析“第一書記”及其所死
鐘 聲
不管死于過度勞累,還是死于飲酒過量,所謂的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浩畢竟西去倆月之多。因此,對新華社、《人民日報》這兩個新聞大家的再發類似報道,似乎很有從新聞角度解析之必要。
其一,新聞時效性很強,貴在一個“新”字,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大手筆們不會不懂得這個道理,并且新華社在第一時間報道的“第一書記”的死亡消息及其事跡無人不曉。所以,新華網 1月3日 《農民群眾的貼心人——記鞠躬盡瘁一心為民的安徽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浩》的報道,除了“得知這位名叫沈浩的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去世的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批示中,對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對沈浩的親屬和小崗村村民表示親切慰問”而無實質性內容屬遲到的“新”聞外,其它的還算新聞?
其二,在對黨內外一片質疑的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的稱謂中,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大手筆們不僅在制造虛假新聞,而且越俎代庖,把自己編造的“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封號硬說成是胡錦濤總書記“得知”以便既成事實。就好像一個中共中央的總書記連黨組織的設置即“黨員超過100人才可設立基層黨委”的標準,以及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基層黨委不應設“第一書記”都一無所知似的。
其三,大手筆們還犯了一個新聞報道中的原則性錯誤,即即便是總書記真的“得知”,也必須在“得知這位名叫沈浩的安徽滁州……”的安徽前面,標上“中共”的限制詞或前置詞。對黨的重要喉舌言之,此類低級錯誤實屬不該。
其四,關于“ 2009年11月5日上午 ,沈浩陪同來小崗考察的三批客人。中午,略飲薄酒。下午三點多,累了幾天的沈浩對金喬說:‘我回去睡會兒。’然而,這一睡,他就再也沒有醒來”的報道,特別是“略飲薄酒”的說辭,看似為沈浩“死于飲酒過量”的質疑作解,實則是拙劣而低下的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技,甚或不如干脆不說。況且,真正的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恰恰理解沈浩同志的酒場作戰精神,沒有過多怪罪。
其五,往事重提,發人深省。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大手筆們如果不是另有所圖,即擔心世人忘記詬病頗多的小崗村的話,就不該對為其殞命的“第一書記”沈浩再搞所謂的“深入報道”,以免弄巧成拙,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令世人惋惜沈浩之余,更加憎惡小崗村這個走資派釀造的禍國殃民的假典型、黑典型。
其實,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大手筆們若尚有共產黨人良知,以及新聞職業道德和寫作素養,即便君命難違、不得不寫此類純屬弊大于利的新聞,也該慎重行事,盡可能少犯原則性和低級錯誤,以免因新聞寫作素質不高而留世人以話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