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包干的“光環”
寫下這個標題,心中忐忑。特別在大包干的故里,頗有抹黑之嫌,好在走過摸石頭養貓的日子,已進入倡導科學發展觀的時代,那些盲從那些浮躁那些伊甸園到烏托邦的夢想該卸下了,而尊重科學尊重事實,才是我們應取的態度。
迷失的小崗
不只一次地走進“鳳陽縣小崗村”牌坊式的大門,也不只一次地引發對歷史和現實的沉重思考。淮河岸邊這個以生產糧食為主的村莊,曾幾何時鬧騰得沸沸揚揚,而在田邊地頭,村口農舍,感受不到振奮和鼓舞,觸摸不到過去和未來的輝煌,甚至看不到“希望的田野”。一夜間成名18戶英雄農民的小崗,只能捧著一塊偌大的招牌,風化成政治名詞,淪為這個喧囂時代的陪襯。小崗注定飛不出鳳凰。
如果說小崗有過關于新農村的宏圖,那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它作為梨園公社下面一個生產隊時,由大隊規劃的“十里芋峰嶺,五里菜花香,千畝水稻方”的愿景。而各類報章更愿意把小崗的過去總結為:農民種田,國家給錢,缺吃少穿,政策支援。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
談到大包干后的變化,被無數次轉載引用的《鳳陽縣委政研室報告》有一組言之鑿鑿的數據。無非是稻谷小麥山芋高梁收獲多少,增產多少 。然而細心人會想一想,除了確實遇上了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除了種子的不斷改良,地還是那塊地,天還是那方天,人還是那些人,只瓦解了集體力量,轉而單干就改天換日,必然性在哪里。
事實是,1998年,xxx到訪小崗村前,為了讓中央領導驗收大包干的豐碩成果,當地政府忙乎了幾個月,從大到公用設施小到村民家用進行了全面裝備。到目前,小崗村的牌坊式大門,700米的友誼大道,新建的小學校舍,村委會辦公樓,大包干紀念館,自來水塔,公廁,程控電話,小崗專用車,甚至家用電器都是政府撥款和社會捐助的。
除了省、市、縣源源不的政治喂奶,張家港市長江村幫助修路建葡萄園給予了巨大的無償支援。就連小崗村書記沈浩也是從省財政廳推選的掛職干部,這個背景令人玩味,這個機緣并非巧合。
在鳳陽,鄰村的鄉民對小崗的口碑并不好,他們眼里,一直以來小崗人就特別掉蛋,好吃懶做。大集體那會兒,八點上工,九點吹哨,十點人還不到。十幾戶人,不是本家就是親戚,卻還各懷鬼胎,人心渙散,出勤不出力,誰也不愿多挑一擔糞多刨一鋤地,生怕好了人家。他們熱衷于逃荒要飯,美其名曰“查戶口”,“數門頭”,畢竟要多要少都在自己袋子里,心里踏實。在這樣的地方率先鬧單干是理所當然的。
盡管如此,要說是“大包干的發源地”卻也談不上。在當時特定的政治氣候下,四川在搞,本省的肥西也在搞,滁州的來安縣有個十二里半村更搞在前面,而小崗的出名得益于當時鳳陽縣委政研室的秘書吳xx的一篇文章在人民日報發表。別的地方卻沒有及時宣傳。
1978年11月24日,那個油燈下的夜晚誕生的奇跡,云遮霧繞,亦真亦幻。18戶農民的“驚人”之舉,早已被演繹成無數個版本,當年的許多細節無從追尋,小崗人對歷史的真相選擇了含糊其詞,被傳頌的英勇果敢的他們卻沒有勇氣去回顧過往的“悲壯”。至于那份按下18個手印的“生死契約”,恐怕小崗人再無力正實它的真實性。傳的更多的是,新華社記者出于宣傳的需要,一手導演了這出鬧劇,幾多悲壯,幾分凄涼,的確震憾了國人的神經,然而,造假已是公開的秘密。
當然也許不能怪小崗,不能怪那18戶農民,他們只是政治綁架了。
從出名那天起,弄虛作假,長期靠政治喂奶和政策輸血,才是真實的小崗。
我們同樣犯了造“星”的錯誤,而且更可笑,更可悲。對這個“星”寄寓了太多的幻想,甚至患了企圖打典型牌,吃典型飯的焦躁綜合癥。
如果說小崗人真的集體按過手印的話,就是2007年沈浩三年任滿要離去時,他們集體按手印到省里請愿誠懇挽留,因為沈浩就是他們的搖錢樹,財神爺。小崗人真的嘗到了按手印的甜頭,他們把按手印玩到極致。他們長期躺在那份杜撰的“生死狀”上等、靠、拿、要,不用出去要飯了,是權力者把飯送到家里來了,無法想象如果沒有政府長期不斷的投入,如果沒有所謂明星效應的社會捐贈,“敢為天下先”的小崗,只熱衷于自家一畝二分地的小崗,執著地回到分散式小農經濟的小崗,與30年前,與60年前有什么區別。不同的是,今天的他們已然從低級逃荒晉升為高級要飯了。
現實的泥沼
小崗現象如果只是幾個農民在那折騰倒也罷了,問題是當它演變成特定時期權力精英的集體催眠,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當年江蘇主政者認為,蘇南是魚米之鄉,蘇北是廣袤的平原,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和半機械化,再化整為零搞單干是對生產力的捆綁,是開社會倒車,要慎重。政令不通,撤換是必然的。他的繼任者審時度勢,對上迎合了改革精神,對下因地制宜地搞聯產承包責任制,保持了基層集體經濟延續,把田地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上,騰出眾多勞動力發展鄉鎮企業,可以說江蘇幾乎沒有真正意義的分田到戶,而是一步跨過了分散單干的泥沼。從而出現了華西村這樣的集團經濟體。河南南街村根本沒采那一套,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道路。在1.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創造了年產值14個億的奇跡,全村11000多人里只有70人種田。我們的小崗村108戶人家400多人,耕地面積1600畝,戶均耕地面積是南街村的12倍,戶均產值是人家的二十分之一。被唾棄的大寨村2002年經濟總收入也突破1個億。還有張家港的長江村,北京的韓村河村,都無一例外地堅持發展集體經濟,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嚴格來說,小崗村那不叫改革,不叫創新,充其量是復辟,是沿襲幾千年的封建小農經濟的復辟,是小農思想在作崇,是自私,狹隘,投機和短見的一次集中展演。
“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讓小崗人沾沾自喜。而安徽、四川等大包干搞得最徹底的地區如今也是農村經濟最落后的地區,小崗就是這些地區的真實縮影。孜孜以求的小農經濟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填飽肚子,然后在溫飽線上自得其樂。
張家港長江村硬著頭皮來砸錢,實際上幫助養了一群思想保守,還生怕好了別人,習慣守著自家鍋里那塊餅,卻永遠也做不大的懶漢。
2000年5月2日,中國小康村研究會、北京韓村河村、江蘇華西村聯合發起的首屆“鄉村發展世紀論壇”,小崗村落寞得沒了身影。而不久由安徽政府主導的“中國名村論壇”將在小崗村舉行,屆時在華西村吳仁寶、大寨村郭鳳蓮、長江村郁全和、乃至南街村王宏斌的對面,就座的應該是安徽省財政廳來掛職的書記沈浩,還是小崗村帶頭搞單干的嚴宏昌、嚴俊昌們呢?如是后者,當他們焦黃的手指從荷包里摳出劣質煙卷吞云吐霧時,是否也有幾分自慚形穢?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小崗村曾多次到堅持公有制,走集體發展道路的南街村學習取經,更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在那里寫下了“學習南街村,壯大集體經濟,走向共同富裕”的留言。
任滿三年后又留著不給走的村書記沈浩 ,娘家是安徽省財政廳的,自然在各行政層級都有活動空間,而他對于小崗村除了財神爺搖錢樹的意義,還能做什么呢?就其自身的發展,他想的更多的還是說服小崗人把土地集中起來,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為了避開小崗人忌諱的“大集體”,他只好又搬出“合作社”的名詞,盡管如此,小崗人還是抵觸,因為這無異于讓他們掌摑自己的臉。
2006年1月25日,當沈浩召開村民大會,宣布要將土地合并,集中辦農場,搞養殖和旅游開發時,嚴宏昌們急了,“好容易分了田,現在卻要倒回大集體,這不是搞倒退嗎?”質問聲鏗鏘入耳。
抉擇,走出大包干的“光環”
曾聽說小崗人開著農用車到省會合肥賣葡萄,被交警攔下了,告知進市區要有通行證,他們理直氣壯地說是從搞大包干的小崗村來的,然后破例放行,長驅直入。類似的特權他們享受得多了,包括很早就減免了農業稅,包括更容易見到高級大官,包括蓋房子有財政補貼,包括時常得到各級政府的溫暖。
筆者之前專門百度了一下,在“小崗村”的詞條里有這樣一句話:“小崗人希望全國各地對他們的幫助最好能直接落實到18戶大包干帶頭人身上”。看來小崗內部特權也是三六九等的,這張大包干的名片是資本,但也有點滑稽,有點可笑,有點匪夷所思。
身在“大包干”發源地,筆者至今不理解什么是“大包干精神”,而對這種所謂“精神”的宣傳,除了加速經濟和社會機能的惡化,我們收獲了什么?
如果說小崗這張牌是上層權利博弈的催生物,接著不切實際地維護小崗這張牌,展示小崗這張牌,代價是極其慘重的,不如趁早放棄,讓它盡快恢復本來面目,回歸現實,回歸理性,回歸到千千萬萬個普通村落里去,至少讓小崗人找到自食其力的尊嚴。
現實是不僅小崗村自身沒有發展,固執地打小崗牌的安徽省和滁州市也得不償失,如果到今天還連起碼的實事求是的勇氣都沒有,還談什么發展?
10年前xxx考察小崗后不久,中央就出臺了“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不變”的政策。滿足了小崗人長期單干的夢想。用南京農業大學陳文林教授的話說,這個“不變”真要變通地去理解,不變怎么能發展?而從原滁縣地委書記走到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陸子修也不無憂慮地說,分田單干未必是農村的出路。
時隔10年胡錦濤同志再次來到小崗村,看熱鬧的人別以為總書記也是奔著大包干的“輝煌成就”來的,殊不知他是務實的科學發展觀的踐行者,主持中央工作以來已系統地調整了農村的方針政策,他是來傳遞土地流轉信號的,流轉的目的,就是要相對集中,土地資源重新整合,走集約化規模化的路子,建設新農村。這里,睿智者或者已經嗅到點什么。
眼下,政府正鼓勵農民購買農機,可是農機在自家那二分地里如何調頭?有沒有機耕路可走?農機到自家田里別人不讓經過怎么辦?
人心齊,泰山移。螻蟻尚且知道以集體的力量戰勝自然,建設家園。小崗人或許不明白團隊精神,但獨腳難行,孤掌難鳴,水漲船高,柴多火旺。一塊磚頭砌不成墻,一根木頭蓋不成房的道理是不難懂的。
在嚴峻的現實面前,如果小崗悻悻然撫摸只能單干的孱弱肩膀,開始思索是否摒棄曾經津津樂道念念不忘
的小農經濟模式,而改走農業生產集約化道路時,或者已在政治的恩寵聲中誤入歧途30年。
2009.11.17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