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韓國新村運動的教育本質 ⊙ 張德強 |
一 新村運動的原始目的是教育國民 新村運動到底是一場經濟運動還是教育運動,首先需要考察其發起的原始目的,因為運動的目的直接決定運動的本質屬性。國內學者多認為,新村運動的起因是自稱「貧農之子」的樸正熙總統為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因為當時韓國鄉村勞動者與城市工薪階層的收入差距呈擴大之勢,并且鄉村人口開始大規模向城市流動。1實際上,這種看法并不完全符合事實。新村運動的發起并不完全是基于經濟上考慮。2筆者認為,新村運動最初目的主要是為了教育國民。 (一)對國民進行反共教育 朝鮮戰爭結束后,朝鮮在蘇聯和中國的援助下,發展相當迅速,真正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性。相比之下,韓國生活在所謂的民主體制下,但是經濟發展卻并不能使國民感到滿意。特別是60年代后半期,朝鮮展開了咄咄逼人的對南攻勢,以此聲援越南抗美斗爭。朝鮮扣押美國「普韋布洛」號間諜船和襲擊青瓦臺都發生在這一時期。樸正熙越來越擔心,這樣下去將會被朝鮮「赤化」。尼克松主義出臺后,樸正熙更是感到美國不可信。于是,他將對國民加強反共思想教育,以此來抵御世界范圍內的共產主義的威脅視為重要任務。在樸正熙18年任期中,僅實施戒嚴、衛戍令和其他各種非常措施時間就達105個月(近9年)。3 (二)重塑國民倫理道德。 在樸正熙看來,從國外引進新的科學技術并不難,但是國民的倫理道德水平,如誠實守信、官民平等、愛國愛民等,是無法通過金錢能夠購買并提高的。如果通過一種具有感召力的活動,并以國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重新喚起和樹立被國民日漸淡忘的內在良好的社會倫理道德,就會有助于建設一個更加健康有序的社會。只有在這樣一個有序的社會里,國民的潛力才能完全釋放出來,經濟也才能持續下去。樸正熙在60年代就曾開展過「再建國民運動」,企圖盡快提高國民倫理道德水平,可因為沒有找到有效的教育載體,群眾參與熱情低下而最終失敗。實際上,樸正熙發動新村運動還受到了朝鮮「千里馬運動」的啟發。 (三)培育國民的自立與協作精神。 1969年8月,樸正熙在慶北農村視察災情和指導生產自救時,偶然看到位于鐵道邊一個叫新道1里的村子。這個村漂亮的房頂,整修完好的河渠,通往村里平坦寬闊的道路和后山郁郁蔥蔥的樹林等整潔容貌,讓他靈感頓發,聽了村民的匯報后,樸正熙覺得,應該讓國民都學習該村自己動手、相互協作、整潔健身的精神。4樸正熙找到了進行國民思想教育運動的最佳載體──新村運動。1970年4月,樸正熙在全國地方長官旱害對策會議上,正式提出美化村莊運動。這就是新村運動的雛形。 二 新村運動的本質是新村教育 新村教育運動的展開可粗略分為三個階段:新村精神的醞釀和提出(1970-1971);新村教育的具體實施(1972-1979);新村教育體系的形成和完善(1980年以后)。新村教育的實施主要是從教育對象的擴大和教育內容的擴展兩個維度進行的。 (一)新村精神的醞釀和提出 新村運動作為一場國民教育運動,是圍繞著一種精神而展開的。沒有精神指導的運動很難凝聚國民力量。樸正熙深知這一點,并努力去挖掘和發現一個可以動員國民奮進的口號。1970年6月,樸正熙在參加全國「勸農日」活動時,首次提出農民要有「自助精神」,即農民需要有自力更生的自立精神,否則農村永遠富裕不起來,國家發展也就不可能持續下去。在1971年7月舉行的全國地方長官會議上,樸正熙提出各個道政府的工作目標是農漁民增產增收,并教育農漁民「勤勉和節儉」。而在9月初召開的「每月經濟動向報告會」上,樸正熙又談到「新村運動要有誠實的指導者,要具備『協同』精神」。協同就是合作的意思。1971年9月底,樸正熙根據自己在不同場合對農漁民提出和強調的要求,正式概括出「勤勉、自助、協同」的新村運動精神,這也就是新村運動旗幟上的三片綠葉所代表的含義。此后,韓國新村運動都是在這三大精神指導下具體實施的。 (二)新村教育的具體實施 新村教育的具體實施主要指將教育對象由少數農民擴大到全民,將教育內容由農業知識擴大到精神教育。正是通過這兩個維度的擴展,新村精神由口號轉化為實踐,并深入到韓國社會的每一個細胞。 1•新村教育運動的對象向全民擴展。新村運動剛起步時,樸正熙對運動第一年取得的成果并不滿意。如全國只有不到一半的1萬6千個村莊較好地利用了政府發放的建設物資。樸正熙認為,新村運動成果欠佳的原因在于村子領導人素質不高。要改善這一狀況,就必須提高這些一線領導人的素質并糾正他們的態度。在樸正熙的指示下,從各郡選拔的首批農民于1972年1月走進了「新村指導者研修院」接受為期兩周的「封閉」式教育培訓。樸正熙經常突然造訪研究院和學員們一起聽報告、討論,甚至一起就餐。他發現,「結業生」思想變化顯著,研修形式與自己構想的新村教育非常吻合。1972年3月,樸正熙雄心勃勃地提出要使新村運動和新村精神的全民化5。于是,新村教育研修不僅擴大辦班頻度,還將教育對象擴大到社會各界。 新村教育對象的擴大是以同心圓形式展開的。首先擴展到與新村運動有關的公務員,全國的邑面長(與中國的鄉鎮長相當)、派出所所長,農協會長,郡守、副郡守(與中國縣長、副縣長相當)等等。到1974年,企業界、知識界、各社會團體也加入到新村教育的行列中來。樸正熙還要求政府的高層公職人員,如部長、國會議員等也與農民一樣接受新村精神教育。據統計,從1972年到1980年,集宿教育(1-2周的集中住宿教育)學員有68萬人,而非集宿教育(時間只有一天而不需要住宿)學員達到了6953萬人。由此可見,新村教育是名副其實的國民教育運動。正如新村運動中央研修院副院長丁甲鎮所言:「新村教育因著力于啟發農村指導者的精神而實施,落腳于所有韓國國民之精神教育。」 6 2•新村教育內容向全方位擴展。新村運動開始之初,其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傳授農業基礎知識與技術、學習如何開展農協運動(農民的合作組織)、怎樣建設和美化新村、如何提高修養等。通過對前三期學員的調查發現,學員們收獲最大的是通過學習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等而獲得的精神教養方面的東西,而不是農業實用知識。因此,政府決定將新村教育的內容逐漸轉向精神教育方面,邀請更多的先進農民走上講壇,以增加先進典型事例教育的內容。 新村教育內容的擴展同對象的擴大是緊密相關的。比如在農村,通過成立農協,建農民會館,把農閑的村民組織起來接受教育。特別是大量增加了「反共教育」內容,以防國民被「赤化」。樸正熙執政時期還專門制定并實施了《反共法》,要求全社會都來學習并創作反共文章、反共圖畫和反共歌曲等7。為此,樸正熙身先士卒,在他本人作詞作曲的《新村之歌》中也強調努力工作的同時不要忘記英勇戰斗8。 城市新村運動領導者走進研修院后,通過討論逐漸形成了城市「新村運動」方案,其主要內容如,積極參加居委會活動,見了鄰居打招呼,自己門前保持整潔,不亂扔垃圾,在空地上種花種樹,尊敬老人,遵守交通秩序等等。企業也根據自身特點開設了新村教育特色課程,如開展健康的文藝活動,唱愛國歌等。并逐漸發展到提高職工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在環境保護方面,樸正熙一直率先垂范。他每周六下午都和青瓦臺的工作人員一起去北漢山公園和溪水邊清理垃圾。在總統的帶領下,漢城的學生也在周末來到漢江邊,以實際行動開展保護環境運動。各地方政府也紛紛行動起來,大興綠化和保護山林運動。一名外國記者曾在70年代末期寫道:「在韓國,無論你走到哪兒都可發現,每一片土地都是經過人工精心修理的,到處都干干凈凈,漂亮精制。」9 (三)新村教育體系的演進 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除了有穩定的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外,還要有固定的施教場所、教師隊伍及穩定的經費支持。70年代后期,韓國新村教育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 隨著新村教育對象和內容的擴大,新村運動指導者研修院已容納不下越來越多的學員,于是各種新村教育機關大量增加。最多時達到近百所學校。如,當時的農協大學、漢城電力公司研修院、警察學校等都曾作為專門的研修院。國家農村振興廳和地方政府為了普及農業知識和農村科技,還在中學或大學開設了大批附屬「新村學校」,或利用放假期間閑置的教育教學資源對居民進行農業技術教育和相關知識教育。一些大學也打開大門,允許農民或當地居民免費到大學聽課。如,位于大丘的啟明大學是第一個成立「市民教育委員會」并允許社會人到大學聽課的大學。漢城大學于1972年還首次設立了廣播函授大學。在農村,農民會館遍布每個村莊。農民既可以在這里自娛自樂,也可以接受教育培訓。新村教育在向城市和企業擴展過程中,規模稍大的企業在內部都建立了培訓機構或研修學校。為適應當時各種教育訓練的需要,私人或團體應也紛紛開始設立培訓學校,1975年時達到2977所,到1980年已達到5854所10。至1979年樸正熙去世時止,新村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個由新村運動中央會牽頭和分布在全國幾乎每一個城市和郡的236個分支機構組成的運作體系。 樸正熙曾想把新村教育法制化,包括教育機關也要制度化,但最終未能推行。因為新村教育的內容是以精神教育為主,若教員固定不變便不能保證他們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教化學員11,因而其區別于一般的學校教育和其他公務員研修。在教師方面,大部分由農協組織負責選派并培養,少部分從社會聘請,保證了新村教育的組織活力。在經費方面,除農協擔任所派教員的工資等支出外,其余均由國家專項撥款。 1980年12月韓國創建了新村運動中央本部,新村教育運動的主導權開始由政府轉到民間,也標志著新村教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此后,新村運動以漢城奧運會為契機,大力開展城市「新村運動」,倡導城市生活新秩序,取得較好的效果。進入90年代后,新村教育雖然開始走下坡路,但并未因此銷聲匿跡。近年來,新村運動中央會將教育內容和對象逐漸調整到社區志愿服務教育、民主市民教育、青少年訓練、企業經營改革教育、國民精神(同心同德)教育及外國人新村教育等領域。在韓國歷史上,利用新村教育對成人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教育和培訓還是第一次。 三 重塑國民意識是新村運動的最大作用 學者們對新村運動的評價一直存在著巨大分歧,特別是在新村運動的經濟作用方面。有人認為,韓國新村運動創造了「漢江奇跡」12, 縮少了城鄉差距。13但也有人認為,韓國經濟的騰飛和城鄉差距的縮小功不在新村運動14。本文在贊同后一種觀點的同時認為,新村運動的主要作用是教育,即新村運動是一場教育運動,它重新塑造了韓國國民的意識構造和精神風貌。 (一)民族精神得以重塑 新村運動中倡導的「勤勉、自助、協同」的新村精神已深深植入每個國民心中,并升華為韓國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當時的調查顯示,農村居民「自助」程度由1970年的47.4%上升上到1975年的76.2%15。至今,這種自助精神還滲透到韓國的大小企業中,像三星、現代、LG等企業,為科技創新投入大量研發資金,引起世界矚目。特別是三星電子去年投入高達54.4億美元16,展示了要通過「自助」掌握世界最前沿科技的決心。韓國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半島小國,發展成為今天世界級經濟強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靠發揚國民、企業的這種自助精神。來過韓國的人可能會發現,所有的國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奮努力、兢兢業業、不辭勞苦,經常加班加點而無怨言,也詮釋了「勤勉」的精神內涵;韓國的協同合作的精神更是為外人廣泛認可,特別是在1973年,韓國遭遇嚴重石油危機打擊,原油價格猛長到以前的三倍多,對一個經濟處于上升階段、石油完全依靠進口的國家無疑是雪上加霜。當時正趕上新村運動開展第三年,全國上下團結一到,節約能源,最終戰勝了困難。1997年遭遇金融危機時,全體國民的表現再次讓世人感動,他們表現出的不惜向國家無償捐獻黃金也要幫國家度過難關的眾志成城的決心和意志及2002年「韓日世界杯」上表現出的「紅魔」精神,都讓人深切地感到這個國家「協同」合作精神的強大。 (二)道德素養得以提高 新村運動通過在城鄉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激發了國民積極的生活信心和態度,使全民養成了遵守公共秩序、美化環境的良好習慣,形成了鄰里互助的共同發展意識。新村運動增強農民對新生活的向往和信心,培養了他們嶄新的生活觀、衛生觀、法制觀及環保意識,使他們很快適應了工業化社會發展的要求,走上「親環境型」農業之路。在城市化過程中,提高了素養的農民也幾乎不用適應和教育時間就可迅速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居民通過新村運動也增強了鄰里間互相信任,溝通和理解,并真正體會、了解到「農心」,處處為農民著想,把農民真正當作自己的衣食父母,在全社會形成了支持「三農」的良好的氛圍。新村教育的結果,使國民素養得以極大提高,對韓國可持續發展的貢獻更是無法估量。 (三)民主意識得以激發 新村運動通過各種組織積極動員男女老少參與到如何建設家園的討論中去,大大強化了國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在儒家文化中,官員特別是高級官員向來令普通老百姓感到敬畏。然而,新村運動通過讓官民一起學習和生活,迅速拉近了他們的距離,并提高了國民的平等意識。官員在接受新村教育后也提高了自身的責任意識和民主意識,有利于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的發展。 韓國前總理、新村運動中央會會長李壽成曾表示,搞任何思想道德教育,必須要有載體,否則大家只能空談而不會有實際行動。「新村運動」便是提高國民道德水準、文明程度和社會凝聚力的良好載體。教育運動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借助運動這個載體達到了重塑國民意識的目的。 四 新村運動對中國的三大啟示 新村運動的本質是教育,學習韓國新村運動當然是要學習它的教育精髓,以求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有所教益。 (一)對加強我國的民族精神教育有重要啟示 加強包括農民在內的全體國民的精神教育,以及道德、法制、秩序和環境教育,是一個國家通向文明發達的必經之路。韓國通過「勤勉、自助、協同」的新村教育,使國民素質有了很大提高,為其日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我國目前也處在經濟高速成長的關鍵時期,但是嚴重的環境問題,商業失信問題和致富后的精神缺失問題等都在阻礙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在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必須更重視民族精神的教育。這不僅是個緊迫的現實課題,也關乎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敗,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更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當然,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我們在開展社會主義「新村教育」時未必需要照搬韓國「穿統一服裝,一起唱歌,一起做早操,一起討論」的方式。新的時代要求我們超越歷史,探討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民族的精神教育問題。 (二)對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有借鑒意義 新村教育的推行是終身教育理念的一次大實踐。新村教育運動刺激了終身教育理念在韓國較為廣泛的傳播。除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育體系外,在當時為輔助新村教育的推行,全國各地興建了大量圖書館,為韓國新村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1980年韓國將終身教育內容寫進了憲法,還于1982年通過了《社會教育法》(1999年改為終身教育法)。通過教育來轉變農民的觀念,建設美好家園;家鄉建設好了,交通發達,信息發達,又會促進觀念轉變。遠程學校、廣播電視學校等各種教育系統又會像觸角一樣延伸到農村每個角落。韓國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做法給了我國很好的啟示。 我國已經把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作為國家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國務院就提出了「2010年我國要基本建立起終身學習體系」的宏偉目標。建立終身教育體系的重點和難點在占近70%人口的農村。農村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應該借助國民教育體系的力量,發揮這些教育機關的中心輻射作用。雖然農村的高等教育機構較少,可中小學校很多,可以借助并利用中小學校的教育資源,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在農村地區應適當建立實用技術學校,也可以設立一些高等學校的分校或培訓部。在師資上應提高農村教員待遇,也可以采取招募培訓志愿者的辦法,補充一些富有活力的師資。國家還需要制定相關政策以引導企業的積極參與和支持。 (三)對我國制定和落實教育政策有示范作用 韓國在新村運動時期提出了「教育立國」戰略,據此制定了一系列具體的教育政策,以推動國民教育的發展。在教育法案方面,韓國國會1970年通過了《教育稅法》17。新村運動擴展到城市后,政府又推動出臺了《企業員工培訓法案》18。盡管當時人均收入還是較低,但國家對教育投入的熱情很高。1970年教育的公用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已達到3.5%,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26個國家和地區中居第9位。韓國政府同時也大力支持和鼓勵社會團體和企業法人投資教育事業,以彌補政府興辦教育的資源不足。此間,韓國首先對農村、漁村和島嶼地區的小學全部實行免費教育。對初、高中生的學費也實行一定的減免,并提高農漁村學校教師的待遇。大學在招生時都必須錄取一定比例的農村考生。不僅免除他們的全部學費,還可獲得政府提供的獎學金19。 中國直到改革開放后才提出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但在經費支持力度上,與韓國相比差距較大,口號多于行動。1993年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到20世紀末要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的目標。但到了2000年,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僅為2.87%,遠未達標。其后的幾年狀況有了好轉,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實現了連續的增長,2003年達到了3.28%,但令人遺憾的是2004年又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在對待農民問題上,認識還不統一,政策上缺少傾斜,對農村和農民教育投入更是嚴重不足。 注釋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