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中外,有關創業的故事都格外動聽。東拼西湊2萬元創業的馬云如今靠著阿里巴巴成為所有人的“爸爸”;不愛上大學的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也都化身“硅谷傳奇”。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古訓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彼此發酵,再配上一勺百用百靈的心靈雞湯,創業被成功塑造為一段華麗麗的尋夢之旅。
許多迷茫中的大學生就此“頓悟”,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最佳出路。于是,“不‘大創’,不畢業”的風潮霎時間吹遍了中國大地,高校創業競賽也開辦得如火如荼。
然而,究竟有多少人能創業成功,然后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創業真的是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值得踏上的旅程嗎?
如今創業流的淚,當時腦子進的水
不同于直接就業,創業要啟動一個全新的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務幾乎都得一個人來操辦。這聽上去并不容易,那么到底是什么吸引了那么多大學生創業?
在大學生創業的諸多動機中,“實現個人價值”不出所料地占據了最大比重。人民大學發布的覆蓋52所高校的2017年報告顯示,31%在校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動機是為了追求“自由自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全球化智庫2017年的報告也顯示,28%的人認為創新創業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
電影《中國合伙人》講述的就是三個年輕人創業的故事 / 豆瓣劇照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創業并不伴隨著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更廣闊的創新空間,大學生想像的自由彈性的工作狀態也基本只能在想象里實現。
想要創業能夠有創新點,學歷上首先需要有第一道保證吧。但事實上,采訪了超過43萬大學生的創業報告表明,學歷越高,創業意愿反而越低。
你是不是在幻想,在一間寬敞明亮的大公司里,一群IT精英在電腦前瘋狂敲動代碼,而你,坐在有著落地窗的辦公室里俯瞰大地,安心地等著第二天一個驚世駭俗的產品橫空出世?
很可惜,真實的創業往往并沒有那么“高端大氣上檔次”。2016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主要集中在銷售類職業和中小學教育類職業,分別占到12.2%和12.0%。中國大學生創業的領域主要集中在餐飲、農業、運輸、教育、文化等行業。其中,創業者選擇最多的行業是住宿和餐飲業,占比高達13.8%。
2015年9月23日,陜西西安,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莊棟放棄世界500強企業部門主管崗位及20余萬元的年薪,在校門外賣涼皮 / 視覺中國
也就是說,你們班選擇了創業的同學未來很可能成為一個和雞起得一樣早、和狗活得一樣累,每天蓬頭垢面卻還是月月虧損的飯店老板,又或者是一個并沒有公司實體,每天只能發朋友圈招攬學生、奔波在各個咖啡館里授課的“藝校校長”。
自由是什么?理想是什么?不好意思啊,沒見過,不知道。
另外一撥人倒是深諳現實,心想著我創業也不為了什么理想,賺點錢總可以吧。2017年出于賺錢動機而創業的大學生比例高達26%,僅次于“實現個人價值”。
這似乎是一個常識性的判斷,創業的人賺錢更多,漲薪也更快,不然創業的辛苦豈不是喂了狗?2016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人群的月收入比平均月收入高,2013屆本科生創業三年后賺的錢也比沒創業的人多。
“90后小伙創業做‘水果忍者’ 月入十萬已有六家分店”這類的新聞標題屢見不鮮 / 視覺中國
然而重點在于,那些誘人的收入只屬于那些創業成功的人。殘忍的數字是:以2017年大學畢業生的創業率和應屆畢業生的總量估算,去年創業大學生數量超過20萬名,但是他們的創業成功率僅有3%左右,即使在浙江等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成功率也只有5%。你有自信成為那極幸運的6000人之一嗎?
一旦創業失敗,不僅你每個月比同齡人多賺的那幾千塊錢會打水漂,慘的話要么從創業族淪為啃老族,要么不得不乖乖去大公司上班才能慢慢還清負債。
所以啊,除非你有一個在內心勾畫了無數次、非實現不可的創新創業理想,抱著賺錢的心思去創業,等事與愿違的時候恐怕只能恨世上沒有后悔藥。
創業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可是總是有一些大學生不信邪,也不愿意相信3%的成功率有多低。要知道,歐美國家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平均水平為20%。哪怕在國內,大學生也是創業大潮中的“弱勢群體”,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于社會創業平均成功率,大部分“大創牌”企業都夭折于初創期,往往熬不過3年。
所謂“創業”,其實就是開辦中小型企業,而中國中小型企業往往曇花一現。2012年的數據表明,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北京中關村“電子一條街”5000家民營企業,生存時間超過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業已煙消云散。與之相比,美國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在8年以上。
2017年6月25日,遼寧大連,中央電視臺《創業英雄匯》東北區大連站海選總決選在世界博覽廣場舉行 / 視覺中國
你選擇創業最可能收獲的結局就是,在畢業三年紀念日的那天收到自己的公司破產的消息。那么,中國的大學生創業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如果非說是“大學生”本身能力不足,那么中國和歐美國家的差距如何解釋?事實上,是創業教育搭起了從大學生成長為合格的創業者所需要的橋梁,英國的研究也已經證實創業教育的確對畢業生的創業成果有積極影響。但是在中國,這座橋梁顯得有些粗制濫造、岌岌可危。
當地時間2015年5月18日,美國奧馬哈,巴菲特會晤美國年度兒童創業大賽“創業成長競賽”的決賽選手 / 視覺中國
美國創業教育活動開展已有60多年的歷史,教師、教材、案例、基礎理論及研究成果一應俱全。截止到2005年,美國已有1600多所院校設立了2200多門創紀錄業相關課程,創辦了40多種創業教育相關學術刊物和百余多個創業教育研究中心。
反觀中國,全國有1000多所高校、1900萬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骨干教師卻只有800多名。明明調查里有85.6%的學生希望學校創辦創業服務機構,56.9%的學生希望開設創業選修課,能夠落實創業教育與服務的高校卻只有8所。
2018年5月24日,河南鄭州,2018年大學生公益創業大講堂走進鄭州大學
此外,問題的關鍵還在于,不管是不是大學生,創業者普遍很難在中國的營商環境中站穩腳跟。
在2017年世界銀行發布的《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內地的排名僅為78位。報告覆蓋了全球190個經濟體,從開辦企業、繳納稅款、獲得信貸、辦理施工許可證、獲得電力、辦理破產、跨境貿易、執行合同、保護少數投資者和財產登記等十個方面進行評估。
最終,中國內地勉強及格,得到65.29分。相比于中國香港、美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中國內地的營商環境實在不容樂觀。開辦企業所需的平均手續高達7項,平均時間多達22.9天。稅收占企業盈利的平均比重竟高達67.3%。
中國內地的營商環境在世界上的排名不佳,為78名,與美國相差72名,僅比印度高出22名 / 《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
同時,中國的創業環境在世界上也處在中下游的位置。全球創業觀察組織發布的《2014年全球創業觀察報告》顯示,中國的創業環境在總體69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排到36位。在衡量創業環境的9項指標中,中國在金融支持、政府項目、創業教育與培訓、商務環境這幾個方面亟待改善。
更遺憾的是,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間,中國創業環境綜合指數僅從2.69提高到2.8(滿分是5分),成長速度堪憂。直到2017年,中國在商業與法律基礎這項要素上的評分仍低于亞太地區的平均分。
在中國,創業所要面對的風浪比你想象的兇險太多,因此,別急著相信別人的鼓吹,先掂清自己的斤兩再做決定也不遲。
創業的春天里,有些春寒料峭
一些人認清了現實,不再選擇“自殺式”創業。但還有一小部分人自以為可以借著“大眾創業”的春風一躍登上載滿創業紅利的快車。
然而,現實中的春風并非暖暖,資金是擺在創業者面前的第一座大山。
有人覺得,如今社會已經形成了“人人支持創業”的氛圍,學校、國家都是創業者堅實的后盾。可是事實并非如此,報告顯示,大學生創業將近70%的資金都要靠自籌。2016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資金依靠父母、親友投資,借貸和個人積蓄的比例高達78%,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的比例僅占4%,獲得政府資助的比例只有3%。
2018年5月26日,武漢,武漢創意天地創業園 / 視覺中國
你以為創業者可以拿到來自政府的補貼?
現實是很難。蘇北某地在2013年出臺了《扶持創業專項資金籌集使用管理辦法》,聲明首次要籌集扶持創業專項資金1000萬元,以后每年根據需要予以增補,然而到2016年也只籌集了350萬元。這不難理解,地方政府本來財政就相對緊缺,扶持大項目和納稅大戶才是正道,給中小企業的創業扶持自然很容易淪落為口號。
你以為創業者受到的貸款限制越來越少了?
答案是并沒有。成都的樣本調查發現,如今許多城區在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的時候依然會面臨重重的戶籍限制。學生身份也并不能免除市場對你的檢驗,畢業生創業在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時,同樣需要經過包括固定經營場所、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開戶許可證、交稅記錄、收益證明等一系列核查。
2015年7月9日,北京,第二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啟動,俞敏洪慷慨激昂做導師 / 視覺中國
你以為學校舉辦的創業競賽可以幫助你吸納資金?
回答依舊是不能。中國大陸創業計劃競賽通常由政府舉辦,企業的參與程度極低。知名的“挑戰杯”連續五屆競賽都鮮有企業界人士做評委,最多的第五屆也只有8位。
沒經過企業審視的作品理所當然地無法受到企業的青睞。包括金獎在內的創業計劃書都停留在書本模擬的階段,不僅缺乏精密市場調研下的產品定位,更缺乏符合現實的財務分析。結果就是,90%的參賽作品都無法進入實際操作階段。400件參賽作品最終只能吸引到104萬元的風險投資。創業熱情燒得再旺,在“企業”這座冰山面前也只能乖乖熄火。
2018年5月30日,黑龍江哈爾濱,大學生創業大賽啟動,共有來自黑龍江省內35所高校的近400支隊伍參賽 /視覺中國
既然這些競賽最終對高校學生的幫助寥寥,那么為什么創業競賽依然勢頭不減、層出不窮?回過頭看,你或許能從競賽結果與大學實力評估、學生保研通道的強綁定關系中找到答案。
所以,很多時候你以為的真的就只是“你以為”。退一步講,哪怕拋開創業競賽的弊病,在中國,初創企業的融資本來就很艱難。自2015年以來,80%服務中小企業的融資企業陸續轉型,逐漸脫離服務中小企業的職能。
2017年12月12日,河南鄭州,在第三屆創客領袖上,知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在會上進行了以“創客精神與創業初心”為主題的激情演講 / 視覺中國
這時,很多人又退了一步,企圖通過創業經歷為自己接下來的人生“鍍金”,想著哪怕失敗了,“創業過”也能成為自己胸前的一枚勛章。
很可惜,這不會成真,因為中國人對創業失敗者的態度并不寬容。一項研究以大學生為被試者,運用傳統的內隱聯想測驗法計算了創業失敗內隱污名在認知、情感和行為3個維度的反映。結果顯示,大學生對創業失敗者存在負面認知,并表現出歧視行為傾向。創業失敗的經歷在他人的眼中往往不是勛章反而是污點。
“人生導師”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他常常不負責任地引導別人走向他從未涉足過的人生道路。他沒有翻過山,卻為你勾畫山中好光景;他沒有踏過河,所以對河的深淺、礁石避而不談。創業的九死一生在他們口中自然會變成“越努力,越幸運”的勵志故事,可是大學生們,捫心自問一下,創業真的適合你嗎?
參考文獻
[1]曹揚. (2014).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東北師范大學).
[2]Matlay, H. (2008).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ial outcome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15(2), 382-396.
[3]丁三青. (2007). 中國需要真正的創業教育——基于 “挑戰杯” 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的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8(3), 87-94.
[4]胡宗倩. (2013). 大學生創業貸款問題的實證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西南財經大學).
[5]孫珂, 丁桂鳳, & 古純文. (2015). 大學生對創業失敗的內隱污名效應.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9(5), 389-394.
[6]Wang, W., Lu, W., & Millington, J. K. (2011). Determinant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nd USA. Journal of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1(1), 35-44.
[7]中國經濟周刊.中國大學畢業生創業率5年翻一番 平均成功率不足5%.2017.10.10.
[8]北京晚報.調查顯示中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僅2.5年.2012.9.3.
[9]世界銀行.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
[10]中國人民大學等.2017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
[11]全球化智庫.2017中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調查報告.
[12]中國人民大學等.2016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
[13]麥可思.2014-2016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情況分析報告.
[14]麥可思.2016屆畢業生就業結果分析報告.
[15]麥可思.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
[16]全球創業觀察組織.2014年,2016年,2017年全球觀察報告.
[17]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中國社會融資環境報告.
[18]劉璐.(2016).創新型中小企業中天使投資的運行模式及對策研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9]李忠東. (2016). 扶持創業政策實施難的原因分析. 當代經濟, (12), 39-4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