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書的動力
讀書的目的必須明確,目的不明就不知道為何而讀,不知道為何而讀就沒有動力。這應該是很多人讀書面臨的首要問題。
除了某些時候消遣以外,讀書主要應當是為了解決現實中的困惑或問題。所以,我不建議只坐在書齋里為了讀書而讀書,或者為了“解決”某個臆想的問題而讀書,這樣讀書,除了平添困惑或者增加扯淡的談資外毫無意義(有的人以自己讀了多少書為自豪,吹牛、辯論的本領不小,實踐中卻碌碌無為,也不愿意做實際工作,這種人讀書越多越害人害己,所謂“知識越多越反動”對于這些人絕對沒錯)。因為,我們的大部分困擾源于對現實不了解,而對現實的了解有賴于調研和生活體會。因此,我建議大家多參加社會實踐,所謂社會實踐不僅僅是調研、訪談、進廠打工,還包括兼職、工作、競賽、戀愛等等,而且,矛盾越尖銳的地方,社會的本質就暴露得越明顯。總之,實踐越豐富、越深入,對社會的了解就越深刻,有了對社會的感性認識和基本判斷就知道了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也就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這樣,再來讀書,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動力。這是我的體會,或許等大家有了足夠的經歷也能有這種體會。
說來慚愧,大學階段雖讀過一些書,但不系統、不豐富、不深入,因此,知識體系也是支離破碎的,究其原因,還是實踐不深入,對社會的認識不深刻,對自己的定位不明確,因而,讀書的動力不足。真正開始比較系統、廣泛地讀書其實畢業后準備考研的時候,因為我考的是農業經濟,要考新中國的農業發展歷程,包括了土改、集體化、大躍進、人民公社、四清、文革、改開等等歷史事件,迫使我不得不把這段歷史的發展脈絡整理出來,形成自己的理解,所以說有點慚愧,自己讀書的動力原來是外在的,解決什么問題呢?考研,呵呵。但也正是通過這一整理,慢慢將以前很多碎片化的認識串了起來,而且竟然能通過寫文章將這段歷史系統地表達出來,這就體會到了自己認識的提升,動力就越來越明顯。加上當時還跟朋友論戰,某種戰勝別人的愿望和弄清事實的動機也驅使著我要繼續讀書。當然,現在想想,為了戰勝某人(而不只是為了弄清事實)而論戰并不好,徒增自己空談、自大的本領,對解決問題和自己的成長都是不利的。
然后,加上自己已經參加工作,真正進入了社會,也體會到(而不僅僅是看到)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土豪和屌絲的巨大分化,自己明明就是屌絲嘛,個人奮斗十年都不如官二代、富二代父母打聲招呼管用,慢慢地,很多幻想、困惑自然而然就沒有了,知道了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就知道了自己應該干嘛,那么,首先要明白我們這個社會是怎么一步一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間接地就有了讀書的方向和動力。
總之,讀書永遠是服務于實踐的,服務于解決實際問題,二者的關系是主從關系。關起門來讀書毫無意義,邊實踐邊讀書才能有長進。
二、讀書的方法
明確了讀書的目的,有了動力,下面就可以講講讀書的方法。
1.讀書先讀史
既然讀書服務于實踐,那么,就不能脫離實踐而讀書,首先,應該對我們這個社會有一個大概的認識,除了通過實踐認識社會外,學習和整理歷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不建議一個大學生,對社會沒有基本的認識,就開始學經濟學,更不用說哲學、政治學等等更加抽象的學科。當今中國思想領域異常混亂,很多人把西方的概念一字不落地照搬過來,也不管這個概念在中國和西方是不是指向同一對象,加上青年缺乏社會經驗,容易跟風,造成現在網絡上甚至學術界充滿了意識形態化的爭論,很多人爭來爭去,但實際上是什么呢?他們爭論的前提就是錯誤的甚至是虛構、臆想的,這種爭論對于辨明真理、解決問題毫無意義。因此,當我們對歷史有了比較可靠的認識,再去看經濟學、哲學就不容易上當。
2.讀史當讀“大家”史
順理成章,派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人們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甚至有“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錯誤說法,同一段歷史有各種版本,到底應該相信誰說的呢?既然除了有限的調查外(親身體會和調查也是了解歷史極為重要的手段),我們看到的歷史都是別人書寫的,那么,歷史敘述可不可靠就要看書寫歷史的人可不可靠。什么人書寫的歷史可靠呢?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我可以講一講我的標準。第一,歷史當事人,當事人寫的回憶錄一般比較可靠,當然,如果多個當事人的說法,最好相互參照;第二,嚴謹、正直的學者,古人云:文如其人,嚴謹、正直的學者書寫的歷史幫我們過濾掉了很多虛假信息,尤其是統治者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的意識形態化的說法,因而比較可信。順帶說一句,研究新中國當代史,首先推薦溫鐵軍的《八次危機》和《三農問題與制度變遷》,溫老師既是歷史當事人,也是中國學界少有的嚴謹、正直的學者,這兩本書是研究當代史的力作;最后,對于關鍵數據要自己去查,最權威的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當然,這些數據很多也是經過“調整”、“平衡”(也就是篡改)的,未必可信,但我們不得不依賴于這些數據,某些可疑的數據可疑參看歷史當事人的說法。比如,我看《八次危機》的時候就遇到很多數據與官方公布的不一致,問了溫老師才知道原來這些數據是當時中央領導當面跟他們講的,后來出于種種考慮,官方公布的時候就改動了。從這里可見官史的齷齪和當事人的重要性。
研讀歷史不能陷入史料堆,否則很難厘清歷史發展的脈絡,因為,史料過于龐雜,歷史的演變也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很多非主要的因素,甚至可能跟領導人的個人性格、心情都有關。因此,我們讀歷史要讀大家(也就是符合上述標準的學者)寫的歷史,并且,首先要掌握其理論框架,他們通過自己長期的研究,已經過濾掉了這些非主要和虛假的信息,建立了比較明晰的歷史發展模型,我們利用這個模型可以比較快地建立起對歷史的系統的認識,當然,不排除這個模型出錯的可能,所以,我們也要對一些關鍵事實、數據進行檢驗、核對。
3.“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別人的知識始終是別人的,只有我們經過消化、吸收后才能變成自己的,很多時候我們看了別人的書,當時感覺頭頭是道,過后很快就忘記或者紊亂了,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形成自己的認識。因此,比如我們讀歷史的時候,應該先大概看過全書,然后,理出其中的脈絡,搞清事件的清因后果,建立框架,然后再搞清楚更為細微的因素,形成全面、完備的知識體系,最好把歷史發展過程自己寫出來。這樣,就變成了自己的知識,就很難忘記。
4.經史互參,聯系效應
最后要講的是,我們讀歷史的時候會涉及到很多其他領域的問題,比如經濟學、管理學等等,我們邊讀歷史,邊解決這些問題,也就是讀其他方面的書,就同時增加了多方面的知識。所以,讀史不僅僅是了解歷史事件,而是全面地理解歷史的發展邏輯,可以形成非常全面的知識體系,而且,這樣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等比孤立地學這些學科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可以學以致用,幫助我們建立完善的歷史藍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