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愚蠢小豬
11月22日晚本來安排在北京大學做演講,結果被取消,理由是正值中日關系敏感,文科學生不夠理智。同樣的理由,后來上海復旦大學的演講也被取消。于是安排與經濟學家周其仁會談。
對周其仁以前了解不多,只知道去年顧朗之爭時屬于挺顧的一方,是制度學派的代表人物。周其仁是最早答應面談的主流經濟學家,不過由于他剛把腳扭傷,會客不便,改為電話交談。
第一次和主流經濟學家交談,特別慎重,于是了解他的一些事跡和觀點。還讀了一本書《長虹隱痛》,此書與我的書一樣也是北京同道新文策劃出版,與作者徐明天有長時間電話交談。徐明天先生對長虹及中國彩電業有長時間的調查了解。此書雖然以長虹為主線,它如何誕生、發展、輝煌到目前衰落,探索背后的原因。長虹是中國彩電業的縮影,實際也是當前中國彩電處于困境的寫照。我結合日本的一些資料,可以清晰勾畫出中國彩電由盛轉衰的輪廓。長虹原來是一家軍工企業,研制生產飛機雷達。能造天上飛的雷達的技術能力,地面的彩電不過小事一樁。中國的PAL彩電標準1969年制定,長虹1970年代初自立研制了彩電,當然這種純粹國產的彩電存在一系列的質量和性能問題,造軍用雷達和造民用彩電還是有很大區別。1974年想從美國引進彩電技術,美方出于友好贈送禮物——一只蝸牛,中方認為是對自己的侮辱,這不是“爬行主義”嗎,在政治掛帥的年代只好引進作罷。1978年,長虹從日本松下引進彩電技術和生產線。長虹面臨三種選擇,一是繼續自己彩電技術的研發;二是追隨松下的彩電技術;三是自我技術與松下技術相結合。長虹走上了第三條道路。幾年后,松下再派人到長虹考察,著實讓松下人嚇了一跳:長虹復制改進了十三條生產線。生產效率,質量都比原來松下生產線有很大提高。這不奇怪,長虹是軍工企業,有雄厚的技術班底和技術儲備,天上飛的雷達畢竟比地面彩電高幾個技術層次,把雷達技術轉移到民用彩電中。隨后的發展非常有戲劇性。轉折點在1986年,松下使出了殺手锏,按照日本的諺語就是“沒有比免費更貴的東西”。這是一句在日本婦孺皆知的諺語。意思是,物美價廉的東西會損害自我技能成長,自我技能是最寶貴的東西。有些類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既然長虹有自己的技術實力,能夠復制改進彩電生產線,那么松下就低價拋售更高性能的生產線給中國。同時彩電的各種關鍵部件和生產線也大量進軍中國,如松下彩管。我們可以看到85年前,中國彩電供應異常緊張,要憑票還要徹夜排隊。86年后,中國彩電生產線遍地開花,產能急增,彩電迅速普及,人民得到了實惠,皆大歡喜。但另一面,長虹及中國彩電業實際上在86年就已經死亡!松下用“魚”把中國的“漁”打垮了。既然進口生產線和關鍵部件這么便宜這么好,還需要自己去搞吃力不討好的研發嗎?長虹喪失了自己的技術能力,其后的輝煌不過是慣性前行,想堅持自主技術研發的“熊貓”死得更快?,F在中國的彩電是半條腿彩電,芯片全部進口。CRT僅有少數幾家民族系企業,但生產CRT所用的玻璃則完全壟斷在日本三菱集團的旭硝子等外企手中。如果說在模擬CRT彩電時代,中國還曾經有過一些自己的技術根底,還到達過輝煌的頂峰。在模擬CRT彩電向數字化平板彩電轉折的時代,中國彩電業沒有春天就直接進入蕭瑟悲冷的冬天,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了。數字化平板彩電的顯示面板和機芯等核心部件占總成本的80%,它們完全壟斷在日本韓國企業的手中!中國連跟蹤消化仿制的能力都沒有,這與模擬CRT彩電時代大不相同。CCTV已經決定采用日本的數字電視標準。按照日本人的話說,世界不怕中國有原子彈,世界不怕中國模仿,世界不怕中國人多,世界不怕中國市場大,世界只怕中國自己制定標準,中國的標準就是事實上的世界的標準。但中國放棄了自我標準制定,可能有心無力,更大的可能是心也沒有,一心想接軌,秦檜經濟學早以深入人心。
和周其仁的電話交談,寒喧一通過后進入正題?!八⒈P子還是讀書?”,當然應該選擇“讀書”,這是沒有疑問的。只是周其仁認為中國還沒有達到不用刷盤子直接去讀書的水平。于是,分歧產生了,中國在異常困難的情況下都可以選擇讀書,現在反而讀不成了。中國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一個技術頂峰,能夠生產飛機、彩電?,F在的中國什么都不會制造了,飛機不會造了,就連日常生活常用的彩電也不會造了。
我的這些論斷讓周其仁非常吃驚,以至于會談沒有進行下去的基礎,最后我們在電話里不歡而散。周其仁的生活經歷告訴他,當年第一次去日本,大家都背著彩電回國來,而現在沒有了,認為憑肉眼就看清楚了,還檢驗什么?全球是一個大的生產體系,日本離開了中國也不會造彩電……,你們工程人員沒有經濟眼光,全民花了幾十年的努力,效率低下,你說現在我們什么都不能造了?!弄一個工程需要花費多大的代價,人力成本、物力成本,我們中國還沒有達到這個利率水平……
我想到了蔡京,北宋末年的宰相,也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凡讀過《水滸傳》都知道他的鼎鼎大名。有一天他問孫子,你們每天吃飯,知道米是從哪來的?一個孫子回答,是從運糧船里用袋子一袋袋搬出來的?,F在我們都知道這是笑話,現在也只有傻子才會這么說,可是當時就不一樣,蔡京孫子只見過米從袋子里出來,沒見過米是種出來的,他沒有去調查去檢驗,直接就把自己肉眼能看到的東西作為全部事實,于是乎,米就從袋子里出來了。
當然,蔡京還是取得了非凡的經濟成就,相傳“清明上河圖”就是描繪當年的盛世。大宋還用錢買回了燕云十六州,實現了大宋開國以來從未實現的夢想,大宋君臣們覺得國力空前強大。但這繁花似錦的背后是什么景象,一位生產糧食的青年農民——岳飛,家境每況愈下,不得已吃糧當兵。大宋在北方的急風沖擊下,頃刻間土崩瓦解。
到了近代,制度學派代表人物楊小凱筆下的民國經濟也是繁花似錦,每年八九不離十的經濟增長率,創造了黃金十年的經濟奇跡。楊小凱還更加推崇日本占領下的滿州經濟成就,如何建立了好的產權制度推動了經濟發展。為了佐證民國的經濟繁榮,《豐田之路》一書中有這樣的情節,豐田汽車創始人之一“自動車的鬼”豐田英二,小學時代曾隨伯父豐田佐吉到上海,看到上海街頭大量行駛著汽車,被這種現代文明的利器折服,立下了造汽車的志向。是上海而不是東京使豐田英二立下了造汽車的志向,說明當年東京多么貧窮落后,上海多么繁華,可以買到世界上最先進的汽車。楊小凱還遺憾指出,由于一次世界大戰,不能從西方購買機器設備,延緩了民國的經濟增長。這道出了民國經濟的實質,發展比較優勢,買國外的生產設備和奢侈消費品,現代版的秦檜經濟學路線,楊小凱推崇日本占領下的滿州經濟模式就不奇怪了。黃金十年以南京大屠殺和重慶大空襲結束。滿州的經濟成就變成飛機上落下的炸彈砸在中國人的頭上,說楊小凱是秦檜經濟學沒有冤枉他。此時此刻,民國輝煌的經濟成就安在?英勇的中國士兵需要拿著大刀向裝備精良的鬼子頭上砍去。
歷史總以不同的面目重復出現。我,一個工程技術人員,一個生產領域的專家,放在古代可能是個工匠,或者就是一個農民,固然不能登大雅之堂。一個生產專家說中國喪失了生產能力,不能生產彩電了,后果很嚴重。廟堂中的人一看,不對啊,滿眼繁花似錦,市場中可以買到最新款的彩電……,很好啊,有什么問題?!你們匠人農民應該學習經濟學,掌握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我剛到日本時,在國際協會學日語,所謂的學不過是與退休的老頭老太太聊天。一天與一位老太太談到經濟問題,她說了句我后來經常回味的話:什么都是假的,能自己造東西才是真的。一個日本普通的家庭主婦有這樣的見識,而中國堂堂高等學府的教授還在高談闊論比較優勢,這就是為什么中國落后于日本的原因。當我從上海返回東京,在上海體驗了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陸上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與我一起乘車的多是日本人,當列車時速達到每小時400多公里最高速度時,日本人紛紛站起來拿出數字相機拍攝列車上的速度顯示器。上海的繁華和現代化又一次壓倒了東京,東京的磁懸浮列車還在設計圖上。此時此刻的我,感覺到豐田英二的故事在重演,中國人安心享受外國的技術奢侈,而日本人琢磨著趕超。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