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隨想
謝小慶
2003年8月,我參觀了井崗山。井崗山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后,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和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在這里堅持了數年的武裝割據。
井崗山既是重要的革命歷史遺跡,也是一個山青水秀、風景如畫的旅游勝地。崇山峻嶺,蒼松翠柏,竹林片片,溪水潺潺。飛流直下的瀑布,隨處可見。喧囂的水聲,在山谷中回響。
井崗山是一個旅游景點,但與其他的旅游景點不同,井崗山是一個具有濃厚政治氣息的地方。到處可以見到毛澤東同志的畫像,到處可以見到毛澤東同志的手跡,到處都響著在別處很少可以聽到的關于毛澤東同志的頌歌。
我參觀了毛澤東故居、紅軍醫院、紅軍造幣廠等多處遺址。通過參觀多處革命事跡陳列,我得到兩個突出的印象:
第一,許多烈士犧牲時都很年輕,不過20出頭。本來,他們可以像我、像許多中國人一樣,享受更多的人生歷程,體驗更多的人間美好。但是,他們卻為了理想而過早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許多井崗山上的革命志士都不是“逼上梁山”、“揭竿而起”的草莽英雄。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都是富家子弟,都曾經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都曾經有更平坦、更安全的路可走。毛澤東曾經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朱德曾擔任國民革命軍11軍副軍長兼南昌市公安局局長;周恩來曾擔任黃埔軍校教導主任,國民黨的許多高級將領都是他的學生。他們本來都可以穿西裝、蹬馬靴、扎皮帶,過一種體面而高貴的生活,他們都不一定非要和“泥腿子”們混在一起穿草鞋、吃紅薯、鉆山林,承受流寇生活的艱辛和危險。
他們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人生道路?理由只有一個:理想。建立一個沒有強權、沒有壓迫、沒有弱肉強食的人類社會的烏托邦理想。烏托邦理想在人類歷史上已經綿延數千年,我相信,烏托邦理想永遠不會從人類歷史上消失。
盤桓在這些低矮、陰暗、潮濕的遺址中,在我心中反復出現的旋律是《紅燈記》中李鐵梅的唱腔:“為什么爹爹表叔不怕擔風險?為的是,救窮人,救中國……做事要做這樣的事,做人要做這樣的人。”
盤桓在這些低矮、陰暗、潮濕的遺址中,我想到了居里夫人。當經過千辛萬苦分離出鐳元素之后,她放棄了專利申請,將這一科學發現無私地奉獻給人類。居里夫人在回應一些朋友善意的批評時說:“人類的確需要注重自己實際利益的人,他們努力工作,謀取自身的利益,而且與人類普遍利益不相違背;但是,人類也不可缺少具有理想主義的人,他們追求大公無私的崇高境界,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無暇顧及本身的物質利益。”
盤桓在這些低矮、陰暗、潮濕的遺址中,我還想到毛澤東同志在題為《論聯合政府》的報告結束時所說的一段話:“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了他們的生命,使我們每個活著的人想起他們就心里難過,難道我們還有什么個人利益不能犧牲,還有什么錯誤不能拋棄嗎?”
想到這些,我莊重地在井崗山烈士陵園獻上了一個花圈,表達自己對那些為理想而獻身者的敬仰。
告別了井崗山,回到校園,又面臨繁重的工作,又面臨種種的困擾。但是,我的心境已經有所不同。由于在井崗山汲取了理想主義的滋養,我會以更積極、更平靜的心態去面對自己將要面對的一切。
(發表于《人民文學》2004年第2期,發表時個別字句有調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