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英國共產主義政黨雖然日漸式微,影響力有限,但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觀察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主義政黨發展趨勢的窗口,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英國共產主義政黨長期分裂衰敗的內部原因主要有六點:一是創始階段思想分歧嚴重,未形成統一的政治目標;二是逐步偏離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意識形態混亂;三是黨內親蘇勢力頑固僵化,難以保持獨立自主性;四是黨內宗派主義嚴重,從未形成真正的內部團結;五是缺乏有吸引力的政治綱領,無法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六是組織松弛渙散,從未形成紀律嚴明的政黨。梳理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百年歷史演變及其衰敗原因,對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具有重要借鑒價值。
【關鍵詞】英國 共產主義政黨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世界社會主義
一、問題的提出
英國是現代政黨政治的發源地,其政黨政治研究始終是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重點。與英國政治體系中的主流政黨保守黨和工黨相比,關于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學術研究相對薄弱。但是,英國共產主義政黨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作為觀察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主義政黨發展趨勢的窗口,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因此,探討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百年發展歷程,分析其中的興衰得失,既能夠深化對共產主義政黨成長和發展規律的認識,也能為深化認識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規律提供有益的比較視角。
現有中文文獻對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集中研究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歷史發展和衰敗原因。比如,王維以英國階級斗爭客觀存在、馬列主義與英國工人運動結合緊密為論據,論證了大不列顛共產黨成立的歷史必然性;商文斌對英國共產主義運動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梳理,分析了其衰敗的原因;顏杰峰、祖金玉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了大不列顛共產黨數次分裂的原因,主要包括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波折、歐共派與傳統派對立,以及黨內思想理論建設存在嚴重缺陷等;張楊、徐源對大不列顛共產黨與其他黨派聯盟和統戰的歷程進行了哲學層面的思考和評析。二是集中研究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理論發展和路線變化。比如,劉健從政黨理論視角剖析了大不列顛共產黨衰落的原因,并將這些原因歸為國際原因、國內原因和黨內原因三大類;代金平、鐘連發從大不列顛共產黨的政治目標、成立條件和斗爭路線等方面對其為何產生分裂并走上改良主義路線進行了分析;趙婷、丁廣昊介紹了英國共產黨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形成的“替代性政治經濟戰略”這一共產主義新理論,以及與之相應的實踐工作。
總體來講,現有研究存在兩點缺憾。一是沒有理清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發展脈絡和黨派關系。部分研究以偏概全,將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某個分支視作“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代表進行分析,無法準確把握百年來英國共產主義政黨在不同階段的演化進程與發展特點。比如,有學者將英國共產黨視為大不列顛共產黨的正統繼承者,而忽視了其他幾個現存的英國共產主義政黨也是從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分裂出來的;有學者則更為籠統地將“英共”作為研究對象,在文中沒有明確定義“英共”具體是指哪個共產主義政黨,更沒有說明其他英國共產主義政黨分支的主要觀點。總之,我們不能忽視在英國存在著許多共產主義的政黨和組織,它們有各自不同的章程、組織結構和領導班子這一事實。二是現有文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發展歷程和相關特征,并對其衰敗的事實和原因進行了一定的探討,但是相對較為重視外部因素,將英國共產主義政黨長期撕裂和衰敗主要歸因于共產國際解散造成的信念動搖、蘇聯入侵波蘭引起的不滿、蘇共20大秘密報告的沖擊以及中蘇分裂產生的影響等,對內部原因的分析不夠。因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深入分析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為什么長期處于分裂和衰弱的狀態,尤其是哪些內部因素導致了這一變化,從而加深對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發展變化的認識。
二、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歷史演變
如圖1所示,大不列顛共產黨在英國共產主義政黨中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它不僅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組織的共產黨,而且在其鼎盛時期擁有最多的黨員、最大的規模和最顯著的影響力。大不列顛共產黨歷史上的多次重大分裂以及黨員人數和規模的變化,是反映英國共產主義政黨衰敗程度的重要指標。本文在主要分析大不列顛共產黨的基礎上,也介紹其他一些英國共產主義政黨和組織。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英國的多個共產主義組織開始了艱難的談判,其目的是將這些零散的共產主義組織“合并改組”,成立英國第一個統一組織的共產主義政黨,以作為共產國際的英國支部開展活動。在經歷了兩年多的談判后,1920年8月,英國第一個統一的共產主義政黨——大不列顛共產黨——在倫敦宣告成立。成立初期,大不列顛共產黨的黨員在3000至5000人之間。1926年英國大罷工期間,黨員人數迅速突破萬人,但是罷工結束后又迅速回落,到1930年僅存2000余名黨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大不列顛共產黨遵循共產國際的指示,反對英國參戰。但隨著法國迅速淪陷和納粹德國的擴張,共產國際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大不列顛共產黨轉而追隨蘇聯反對納粹德國,此時黨員迅速回升至17000人。1942年,納粹德國入侵蘇聯,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之后,英國國內親蘇情緒高漲,黨員迅速增加至56000余人。冷戰開始之初,英國選擇追隨美國反對蘇聯。在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后,英國共產主義政黨開始遭到英國主流政治的排斥和敵視。英國非共產主義政黨借助資本力量和媒體優勢,不斷在意識形態層面廣泛推動反共宣傳,將共產主義抹黑為對英國民主和自由的威脅,不遺余力地削弱共產主義在英國的合法性,塑造社會大眾對共產主義的負面印象。英國工黨開始清除黨內的共產主義者,在維克·費瑟(Vic Feather)和其他官員的鼓勵下,工會內部也開始設法限制共產主義者的權力。在上述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大不列顛共產黨發展舉步維艱,黨員數量持續下降。此外,隨著共產國際解散和對斯大林主義產生懷疑,大不列顛共產黨內部開始出現思想上的動搖。以哈利·波利特(Harry Pollitt)為代表的大部分大不列顛共產黨黨員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暫時不會終結,廢除議會、用工人委員會和蘇維埃制度取而代之的路線方針走不通,并由此產生了尋求在現有政治體制內進行合法斗爭的思想。與之相反,以共產主義革命黨(共產主義革命黨于1944年成立,由革命社會主義聯盟和國際工人聯盟合并而成)為代表的托派組織主張“不斷革命論”。相當一部分共產主義革命黨成員不認同大不列顛共產黨的修正主義傾向,選擇脫黨,轉而加入托派組織。然而,托派組織內部也并不穩定。在1945年艾德禮工黨政府提出福利國家計劃后,以加里·希利(Gerry Healy)為代表的部分共產主義革命黨高層認為,既然在工黨的執政下已經能夠看到福利社會的未來,那么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和托洛茨基主義組織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1950年共產主義革命黨解散,隨后在20世紀50年代形成了以社會主義勞工聯盟和激進派為代表的70多個大大小小的托派組織,它們成為大不列顛共產黨的競爭者。
1956年2月,蘇共20大閉幕后,赫魯曉夫發表了批判斯大林的“秘密報告”。這份報告在大不列顛共產黨內部引起了極大的震動,產生了彼此立場無法調和的支持者與反對者。同年,波茲南事件爆發,波蘭試圖脫離蘇聯的掌控。隨后,蘇聯入侵匈牙利,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央選擇公開支持蘇聯的入侵行為。這種對蘇共的一味盲從引起黨內很多黨員不滿,大不列顛共產黨黨內人心渙散,黨員人數進一步下降。僅1956年秋季,就有7000余名黨員脫黨,占當時黨員總數的20%左右。1963年,由于在中蘇論戰中支持中國,邁克爾·麥克里(Michael McCreery)帶領一小批黨員脫離大不列顛共產黨,成立了反修正主義委員會。1965年,反修正主義委員會又與比爾·布蘭德(Bill Bland)領導的“毛派”合并,成立了馬列主義團結行動中心。該組織于1967年更名為英國馬列主義組織,又于1975年再次更名為大不列顛共產主義聯盟。
1968年,同樣由于在中蘇論戰中支持中國,瑞格·伯齊(Reg Birch)帶領部分黨員脫離大不列顛共產黨,成立了馬列主義英國共產黨。馬列主義英國共產黨在隨后的發展中又發生數次分裂,產生了諾丁漢共產主義小組與共產主義工人運動等組織。共產主義工人運動在獨立后不久,集體加入了英國共產主義革命聯盟。1977年成立的英國共產主義革命聯盟,是由1969年成立的馬列主義英國共產主義聯盟發展而來的。馬列主義英國共產主義聯盟與馬列主義英國共產黨名稱高度相似,成立時間僅間隔一年,是相互競爭的關系。1977年,馬列主義英國共產主義聯盟吸收了共產主義工人運動和伯明翰共產主義協會,成立了英國共產主義革命聯盟,后于1988年解散。此外,1972年馬列主義英格蘭共產黨的成立也與中蘇論戰的影響有關,該黨于1979年再次改名為馬列主義英國共產主義革命黨。
1977年,由于反對大不列顛共產黨的歐洲共產主義方針,希德·弗倫奇(Sid French)成立了新英國共產黨。1988年,以晨星報系為首的部分黨員從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分裂,成立了英國共產黨。在不斷的分裂中,大不列顛共產黨日漸衰弱。1991年11月,大不列顛共產黨正式改組成為民主左翼,并于1999年再次改組為新政策網絡。1995年,小部分既不認同英國共產黨也不認同民主左翼的黨員,成立了共產主義聯絡處,成員不足百人。類似的還有成立于1990—1991年間的大不列顛共產黨-臨時中央委員會,成立于2004年的馬列主義大不列顛共產黨等。
進入21世紀以來,幾乎所有英國共產主義政黨都已經淪為典型的邊緣性黨派。以英國共產黨為例,雖然不斷嘗試以議會選舉、媒體宣傳、加強黨的建設等方式提升政黨影響力,但收效甚微。2010年英國大選,英國共產黨派出6位候選人參選,但僅獲得947張選票。2015年派出9位候選人參選,僅獲得1229張選票,得票率不到0.01%。除此之外,還有部分黨派選擇以支持工黨左翼的方式開展活動。2017年英國大選中,在工黨領袖科爾賓的支持下,馬列主義大不列顛共產黨的黨員可以以英國工黨的名義參加競選,從而進入英國議會活動,但并未獲得成功。類似的嘗試在2019年英國大選中也有發生,但同樣未能產生顯著成效。
三、英國共產主義政黨長期分裂衰敗的內部原因分析
1.創始階段思想分歧嚴重,未形成統一的政治目標
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共產主義組織,無論是支持武裝革命斗爭的路線,還是支持議會和平斗爭的路線,都應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終政治目標。但英國早期的多個共產主義政黨和組織,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奮斗目標的理解存在較大差異,思想混亂,難以團結,進而在合并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在后續的發展歷程中,大不列顛共產黨未能及時消化和解決這些歷史遺留問題,而是在外部因素(蘇聯)的作用下強行合并改組,使歷史遺留問題逐漸轉化為深刻的內部矛盾,在思想基礎方面形成了裂變的土壤。
接受共產國際的建議參與改組談判的組織主要包括獨立工黨左翼委員會、車間代表委員會、工人社會主義聯盟、英國社會主義黨、南威爾士社會主義社團、社會主義勞工黨的共產主義小組,以及其他幾個更小的英國共產主義組織。核心目標是在英國成立一個具有統一組織并作為共產國際英國支部的共產主義政黨,開展革命活動。談判期間,最難達成共識的議題是統一組織后的大不列顛共產黨是否應該參與英國的議會政治。以英國社會主義黨、社會主義勞工黨的共產主義小組,以及獨立工黨左翼委員會為代表的反對參與議會政治的組織拒絕加入議會,并認為議會是資產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擔心共產黨員一旦進入議會體制,就會腐敗變質,成為資產階級的附庸。而其他一些共產主義組織認為,拒絕和平斗爭路線是“左”傾思想,應該充分利用議會的平臺,合法地開展革命斗爭,明確支持參與議會政治。
在合并改組談判早期,列寧的指導意見是,斗爭路線的差異性是次要矛盾而非主要矛盾,在英國成立統一組織的共產黨是壓倒一切的重要事務。然而,直到1920年7月,對立的雙方依然各執己見,未能達成一致。考慮到當時共產國際對各國共產主義組織的影響力,單純的斗爭路線問題已經不足以解釋英國共產主義政黨之間的巨大分歧。本文認為,分歧的根源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問題,斗爭路線的差異性只是其表現形式。經過漫長談判后形成的大不列顛共產黨,并不是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組織放下分歧、統一思想的結果,蘇聯的外部壓力在其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麥克法蘭(L.J.Macfarlane)、羅德里克·馬丁(Roderick Martin)和弗朗西斯·貝克特(Francis Beckett)三位國外學者,分別從蘇俄的壓力、滿足蘇聯發動世界革命和保衛布爾什維克政權,以及蘇聯對于英國的資金支持等方面,論證了蘇聯對于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影響。大不列顛共產黨未能在創始階段妥善地解決路線分歧,無法統一思想、形成共同的奮斗目標,這就從思想根基上形成了英國共產主義政黨分裂和衰敗的土壤。
2.逐步偏離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意識形態混亂
從集體記憶的角度來看,一個政黨就是一個“記憶共同體”。政黨的集體記憶與其歷史緊密相關,信仰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尤為如此。因此,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思想,不忘初心,牢記歷史,維持敘事的一貫性,是共產主義政黨把握意識形態領導權的重中之重。然而,大不列顛共產黨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偏離了馬克思主義,對黨的歷史發展路線和敘事體系進行了數次自我否定,導致了意識形態混亂,造成其消亡。
1944年,在大不列顛共產黨第17屆代表大會上,該黨中央發布了題為《人民的英國:戰后政策建議》的文件,對大不列顛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的斗爭路線進行了重大的自我否定。在1935年《為了蘇維埃式的英國》中,大不列顛共產黨認為社會主義不可能通過議會實現,而1944年的新政策卻推翻了這一原則,聲稱只要通過改革下議院的選舉制度就可以實現社會主義。這標志著大不列顛共產黨已經開始在實質上貫徹修正主義,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術語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
1951年,大不列顛共產黨發布了《英國的社會主義之路》白皮書,指出英國工人階級不再需要流血犧牲,而應該通過憲法手段贏得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控制,然后將資本主義國家轉變為滿足工人階級需要的國家。這相當于變相承認了資產階級議會制,變相否定了該黨一直以來對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主張的無產階級專政的追求,走上了修正主義的錯誤路線。
1970年,歐洲共產主義思想開始在大不列顛共產黨內廣泛傳播,進一步動搖了無產階級專政和民主集中制的地位。歐洲共產主義的主張可以總結為“四個任何”和“兩個否定”。“四個任何”是指:任何共產主義政黨都可以自主定義符合自身狀況的“社會主義”概念,可以參與任何資本主義企業,可以與任何外國勢力合作,可以批評包括蘇共在內的任何其他共產主義政黨。“兩個否定”是指否定無產階級專政和民主集中制。雖然歐洲共產主義的初衷是為了擺脫蘇聯的控制,嘗試結合本土實際情況走出一條不同于“蘇聯模式”的共產主義道路,但事實上“四個任何”和“兩個否定”的方針在否定蘇聯領導地位的同時,也否定了無產階級專政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動搖了黨的根本,帶來了嚴重的意識形態混亂。
1990年1月,尼娜·坦普爾(Nina Temple)當選為新一任大不列顛共產黨總書記。該黨中央在第42屆代表大會上決議放棄以馬列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徹底放棄民主集中制原則,放棄選舉的推薦名單制度。這意味著大不列顛共產黨從組織形式上開始向聯邦制組織轉變。1991年5月,大不列顛共產黨正式公布新黨章,正式公開宣布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接受改良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反種族主義、生態主義等一系列概念,采用一種所謂“更加開放和民主的機制”取代民主集中制。1991年11月,大不列顛共產黨在第43屆代表大會上正式宣告解散,并重新改組為民主左翼,同時以135票支持、72票反對、3票棄權的結果,決議徹底放棄大不列顛共產黨的名稱和黨章。然而,放棄組織原則并沒有為名義上“新生”的民主左翼帶來轉機。在黨員不斷流失的背景下,1999年民主左翼再次改組為新政策網絡。新政策網絡又于2007年與解鎖民主(智庫機構)合并重組,成為一個普通的智庫機構。至此,大不列顛共產黨的共產主義革命火種宣告徹底熄滅。
3.黨內親蘇勢力頑固僵化,難以保持獨立自主性
在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過程中,蘇共始終將蘇聯的國家利益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一切行動都以是否符合蘇聯的利益為準,同時強行將各國的革命運動納入捍衛蘇聯利益的框架之中。在政策制定方面,蘇共表現出明顯的實用主義態度,頻繁干涉兄弟黨的內部事務,甚至干預兄弟黨領導人的任命。
在此客觀背景下,英國共產主義政黨在內部也沒能保持獨立自主。塞繆爾(Samuel)認為,大不列顛共產黨“根本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組織,而是隸屬于共產國際。它的那些黨員是它發展來的,而不是它所要代表的。它的中央委員會首先要對其負責的,不是它的黨員,而是莫斯科的第三國際”。此外,在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發展的過程中,蘇聯的經濟支持是這些政黨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以規模最大的大不列顛共產黨為例,其在1979年以前長期接受蘇聯資金支持,在各地建立黨支部以及各級機關。英國共產主義政黨長期接受蘇聯的資助,服從蘇聯的指示,使得黨內的親蘇派系高度固化,形成了穩定的既得利益集團。其后,無論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央的方針路線如何變化,親蘇的黨員都會不假思索地站在蘇聯一邊,甚至不惜成建制地分裂組織、另立山頭。一份研究大不列顛共產黨領導人的人物志文獻總結得更為尖銳:“與其說他們在英國建立了一個共產黨,不如說他們在協防蘇聯這個目標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功”。比如,1982年,《晨星報》公開批評《今日馬克思主義》的歐洲共產主義傾向,表態支持蘇聯的領導。因此,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央決定解除《晨星報》編輯托尼·蔡特(Tony Chater)及助理編輯大衛·惠特菲爾德(David Whitfield)的黨內職務。1984年,大多數代表不顧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央的意愿,再次選舉此二人為報社管理委員會委員。1985年,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央加大了對晨星報系的打擊,一次性通過了一項超過650項修正案的決議,驅逐了18名黨員。1988年,以晨星報系為首的部分黨員從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分裂而出,建立了英國共產黨,與大不列顛共產黨分庭抗禮。時任領導人邁克爾·希克斯(Michael Hicks)聲稱:“我們并非建立一個新黨,而是秉承原始大不列顛共產黨的綱領和規則,重建共產黨。”
再比如,大不列顛共產黨有一位元老級黨員安德魯·羅斯坦(Andrew Rothstein)。他早期擔任大不列顛共產黨和蘇聯的聯絡員,并先后在蘇聯貿易代表團(Soviet Trade Delegation)、俄羅斯電報局(ROSTA)和俄通社(TASS)工作過。根據歷史學家埃里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回憶,安德魯·羅斯坦是一個典型的蘇聯代言人,“只會幫蘇聯辯護一切需要辯護的東西”。這種忠于蘇聯的工作方式伴隨了安德魯·羅斯坦的一生。在1988年晨星報系宣布獨立、成立英國共產黨之后,安德魯·羅斯坦作為當時唯一在世的元老級黨員,選擇脫離大不列顛共產黨加入英國共產黨。雖然新成立的英國共產黨的第一張黨員證發給了他,但是他真正效忠的對象既不是英國共產黨,也不是大不列顛共產黨,而是蘇聯。
4.黨內宗派主義嚴重,從未形成真正的內部團結
宗派主義是指在政黨組織中出現以小團體或派別利益為導向的行為和思維模式。它表現為對自身觀點和利益的過度堅持和排他性,從而忽視了團結合作和共同目標的重要性。在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發展歷程中,宗派主義思維導致了不同派系和小團體在政黨內部形成對立和競爭。各派別過于強調自己的理念和利益,忽視合作和共同目標,從而導致內部紛爭和分裂,削弱了黨內的團結和統一。此外,宗派主義泛濫和內部爭斗削弱了政黨的實力和聲譽,使其更容易受到來自其他政治勢力的批評和破壞,削弱了黨派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大不列顛共產黨對內采用開除黨籍和政治迫害的方式對待持不同意見的黨員,破壞了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內部團結,導致內部山頭林立,相互攻擊,無法形成步調一致的行動。
不少英國的共產主義組織、媒體和個人被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央定性為“極左分子”和“托派分子”,遭到了猛烈的攻擊乃至驅逐。他們將這些攻擊和驅逐視為別有用心的政治迫害。部分被驅逐的黨員心懷怨恨,退黨之后專門以反對和攻擊大不列顛共產黨為己任,甚至有一部分成為堅定的反共分子。還有一部分選擇加入或自行成立小型的托派組織,如共產主義革命黨、社會主義工人黨、革命工人黨、激進派等。據統計,當時英國共有70余個托派組織并存。雖然這些托派組織規模普遍很小,并且頻繁相互攻擊,但是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卻成為大不列顛共產黨強有力的競爭對手。20世紀50—60年代,大不列顛共產黨一直試圖在左翼和學生中發展黨員,但正是這些更為激進的小型托派組織的積極活動,使得大不列顛共產黨錯失了在1968年的學生運動以及反越戰活動中招募成員并擴大影響力的機會。
黨內在思想認識上存在某些分歧,本來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理應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開展討論,以求得全黨思想認識上的統一。然而,英國共產主義政黨每當危機發生時,各個分支態度頑固,相互攻擊。當雙方分歧無法彌合時,英國共產主義政黨中央又往往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理黨內危機,對凡是不同意英國共產主義政黨中央路線的黨員干部,要么撤職,要么開除出黨。這就導致英國共產主義政黨一次又一次發生分裂,每一次分裂對實力和影響力本來就不強的英國共產主義政黨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
5.缺乏有吸引力的政治綱領,無法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要素,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對社會的發展和變革具有決定性作用。在工業革命后,英國的資產階級政黨在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建立了穩固的社會根基。20世紀80—90年代,撒切爾推動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強調市場經濟、私有化和減少國家干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帶來了經濟繁榮和增長,進而使社會公眾普遍認可資本主義在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方面的優勢。
英國共產主義政黨在經濟發展和推動生產力進步等方面卻未能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政綱。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理論和政策缺乏創新,無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科技發展策略,也未能提出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經濟改革方案,在英國社會中顯得過時和脫節;沒有具有吸引力的政治綱領,就無法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無法在選舉中取得佳績,更無法與舉著社會民主主義大旗的工黨展開競爭。大不列顛共產黨拿出來的政綱,與英國工黨20多年前的政綱雷同,毫無吸引力。其政綱所宣傳的具體目標包括保障充分就業,完善社會保障,提升工資收入,建立全面的醫療服務,擴大公有制——這些與英國工黨早先提出的政策目標高度重合。比如,西德尼·韋伯(Sydney Webb)于1918年撰寫的政策聲明《勞工與新社會秩序》中就已經包括了最低工資、充分就業、關鍵行業國有化以及更高程度的國民收入再分配等非常符合勞工實際需求的內容。
此外,在英國選舉體系下,一個有影響力的政黨僅有好的政治綱領還不足以贏得選民支持,還必須要在“技術層面”擅長民主競選,將政治綱領的內容進行廣泛傳播,從而贏得人民對其政綱的認同。英國工黨自1900年成立以來,就致力于幫助其所代表的群體融入社會,協助工人與資方談判,成為當時英國政治體系中工人階級爭取權利的政黨選擇,但實質上這是英國資本主義社會內部妥協的結果。英國共產主義政黨本應堅定不移地走好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利用馬克思主義這一思想武器深刻剖析工黨的資產階級本質。但是在實踐中,英國共產主義政黨不但始終無法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而且忙于內斗和相互攻擊,甚至連自身立場都發生動搖,規模最大的大不列顛共產黨在歷史上曾多次試圖集體加入工黨。
6.組織松弛渙散,從未形成紀律嚴明的政黨
組織紀律是指黨的組織和黨員必須遵守和維護黨在組織上團結統一的行為準則,是處理黨組織之間和黨組織與黨員之間關系的紀律。無產階級政黨是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而組建起來的政治組織,對組織紀律的要求比其他任何政黨都要高。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告同盟書》中寫道:“革命活動只有在集中的條件下才能發揮全部力量。”列寧進一步闡述了組織紀律的極端重要性,指出:“無產階級在爭取政權的斗爭中,除了組織,沒有別的武器。”而英國共產主義政黨普遍存在組織紀律松弛渙散的問題。
從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分裂出來的新英國共產黨,正是在大不列顛共產黨組織紀律松弛、黨中央權威得不到地方支部維護的背景下成立的。1977年,時任薩里地區黨委書記的希德·弗倫奇反對大不列顛共產黨的歐洲共產主義傾向。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央的應對方式是將希德·弗倫奇驅逐出黨,之后,希德·弗倫奇及其追隨者在倫敦召開緊急會議,迅速成立了新英國共產黨。需要指出的是,當時歐共派和親蘇派的分歧,使得大不列顛共產黨到1977年年底總計流失了約6000名黨員,但只有約700人加入了新英國共產黨,而且這些黨員幾乎都是薩里地區的本地黨員。換言之,新英國共產黨并沒有得到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大部分親蘇派的認可,而只是成功動員了當時薩里地區的絕大多數黨員直接脫離大不列顛共產黨。因此,1977年新英國共產黨成立時雖然采用了與英國共產黨成立時相同的說辭,即反對歐洲共產主義傾向的黨中央,但其深層原因卻是不同的。新英國共產黨的分裂和成立,更多地是源于黨中央和黨的地方組織關系的矛盾。地方支部的黨員對地方派系更加忠誠,使得大不列顛共產黨中央的權威得不到維護,無法實現集中統一領導。
此外,英國共產主義政黨黨組織和黨員之間關系松散,缺乏凝聚力。英國共產主義政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普遍過于強調發展黨員數量而忽視質量,其入黨和退黨程序較為隨意,入黨時簡單注冊,退黨時甚至可以選擇不辭而別。基層黨組織在黨員篩選、甄別和教育培訓等重要工作上無所作為,難以開展工作。另外,由于組織凝聚力低,新加入的黨員便會以其他方式尋找聚集形式,形成“山頭主義”現象。比如,來自同一個地區的人會自動結成團體,形成“小圈子”。在這種松弛渙散的組織紀律下,英國共產主義政黨基層黨組織的力量薄弱,無法有效地開展工作和執行黨的任務。一味追求黨員數量和組織規模,而缺乏對基層黨員的培養和重視;一味要求黨員義務工作,而缺乏對黨員的關心關照,這是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的基層組織缺乏凝聚力的表現,也是黨組織人員不斷流失和工作成效甚微的根源。
四、結 論
本文通過對歷史材料的全面梳理,初步理清了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發展和分裂的進程,分析了英國共產主義政黨之間的復雜關系,為后續研究提供了相對清晰的歷史脈絡。通過對英國共產主義政黨裂變的分析可以看出,意識形態領域的動搖、缺乏獨立自主性及組織體系的渙散,是導致英國共產主義政黨失去支持的重要原因。
以英國共產主義政黨百年歷史發展為鑒,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需要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同時,我們還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系統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維護黨中央權威。要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全黨思想意志行動,不斷嚴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功能完備、科學規范的組織體系,提升黨的組織力。著力建強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持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優化干部選育管用工作,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從嚴從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提升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整體效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參考文獻:
[1]Keith Laybourn, Marxism in Britain: Dissent, Decline and Re-emergence 1945-c.2000,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2]商文斌:《戰后英共的社會主義理論及英共衰退成因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3] 閻照祥:《英國政黨政治史中“異常現象”瑣議》,《史學月刊》2020年第12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