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澤東主席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首次提出“共同富裕”這一概念,并為其實現的制度基礎、實現條件、具體途徑進行了大量創造性的探索。今天,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重大部署,逐步推開“共同富裕”的改革,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這是毛澤東共同富裕的遺愿,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今天面對共同富裕目標實現的難度和艱巨的歷史使命,重溫毛澤東共同富裕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共同富裕”提供借鑒與指導。
關鍵詞:毛澤東共同富裕兩極分化 改革開放
回望毛澤東共同富裕思想
天眸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首次正式提出“共同富裕”這一概念,是新中國建立后的1955年10月11日,毛澤東主席在七屆六中全會上講話:“要鞏固工農聯盟,我們就得領導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使農民群眾共同富裕起來。”到今天已經66年了,第20期《求是》雜志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提出“要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徑,總結經驗,逐步推開。”在這一具有歷史性記載的時刻,回望毛澤東共同富裕思想的探索與實踐,穿越時空的的啟示直擊人心。
毛澤東出身中國農村,對于舊社會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現象認識深刻,深惡痛絕。他懷著砸爛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的理想走出山溝,為這個崇高的理想奮斗了一生。早在1919年曾提出在岳麓山建設一個“新村”,毛澤東從自己農民出身的經歷中,也從中國近代史上,看到了中國人民的苦難,看到了中國農民的力量,看到了他們祖祖輩輩像牛馬一樣地活著,他要讓他們站起來做人。他揭開了中國歷史的真正秘密,看清了中國整個漫長歷史一直是一部分人富有,另一部分人貧窮。他發現中國人自古對土地的感情特別深厚,王者和小民都會為了土地而玩命。因此,他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之所以能獲得眾多泥腿子們的響應,是因為有“分田地”的吸引力。于是,農民們拎著長矛大刀鳥槍沖進土豪劣紳家里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分到土地。那一句“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讓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相結合成為可能,成為星火燎原,在熊熊的烈焰中,迎來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為共同富裕實現的制度基礎、實現條件、具體途徑進行了大量創造性的探索。熟讀歷史和精通辯證法的他,深知中國不具備走資本主義條件,康梁變法搞資本主義改良,孫中山,蔣介石搞資本主義革命都失敗了。“幾千年來都是個體經濟,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這種分散的個體生產,就是封建統治的經濟基礎,而使農民自己陷入永遠的痛苦??朔@一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逐漸集體化,而達到集體化的唯一道路,依據列寧所說,就是經過合作社。”[1]1953年,他親自領導主持了《中共中央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的起草,引領群眾進行農業合作化、成立了初級社、高級社、最后發展成人民公社,這種新制度就是土地公有制!他把工業生產實行了有計劃的全民所有制。毛澤東堅定的認為:“我們實行這么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2]
正是“共同富裕”這一明白易懂的語言,讓廣大農民對社會主義有了樸素的理解并產生了深深的向往,也很快為廣大工商界人士和其他社會階層所接受,鼓舞他們萬眾一心走上了社會主義的道路。當時的《人民日報》發表了郭小川的文章,標題就是“社會主義的路是農民共同富裕的路”,文章中指出:“什么是社會主義?在農村,社會主義就是大家聯合起來,用大規模生產和新的農具、農業機器和新的農作法來經營農業,使大家能夠共同富裕。”中國社會主義的進程一開始就與“共同富裕”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農業合作化運動引發和造就了我國農民精神上道德上的偉大解放和偉大進步,中國農民的精神面貌同土地制度的改革一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數千年來關于大同世界、共產社會的朦朧思想,一下子在中華大地上奇跡般的出現了!喚起人們干勁沖天,從幾歲的紅領巾,到七、八十歲的小腳老太太全上陣了,有當年民間詩歌為證:共同富裕人心安,社會主義大道寬, 路不拾遺心不慌,夜不閉戶睡的香。快馬加鞭人心順,乘風破浪向前進!那是一個偉大而不平凡的時代,是驅除黑暗迎來光明破舊立新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實現經濟上平均,政治上平等的時代,是各族人民大團結,掀起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新時代!是今天很多青年人看來,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時代,我們這些從毛澤東時代走來的人可以告訴你們,我們曾親身經歷了這樣的時代,消滅了私有制,消滅了剝削,消滅了壓迫,于是窮人的生活普遍比過去好了,而且沒有了富人也就沒有了窮人,那叫什么呢?那就叫共產義的初級階段,那就叫共同富裕?。?!史書可以含糊其辭,但那個時代留下的物證和人證至今仍隨處可見,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帶給人們的震憾!
毛主席逝世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拉開了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序幕,改革的起點是在沒有貧富差距的平行線上;改革的物質基礎是毛澤東時代創造的眾多社會財富(一個是國家財產,一個是人民財產,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世界第六工業大國,);改革的國際環境是與124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構成現代國際關系中的大三角格局;改革的理論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改革開放由此起步,有門道的人在開放搞活的政策下賣批文,搞股票、通過走私,倒,圈地,引進外資等,沖上改革開放的快車道;改土地集體耕種為個人承包,改人民公社恢復為鄉;改國有企業為股份制,改工商業走上市場經濟;推動起房產改革,醫療改革,退休制度改革,教育收費改革,金融改革等改革等;引進外資,資本以所向披糜的力量,沖進所有行業,中國人進入了一個被無盡的欲望推著走的時代。僅用了短短的二十多年,就造就了5.5萬名的億萬富翁,造就了87.5萬人的千萬富翁,在舊中國,成為一個地主或資本家往往需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與積蓄,即使在資本主義社會,成為一個千萬富翁,也需要傾其畢生精力,然而,在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竟如此神速地出現了一批新生的大富翁,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絕無僅有的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奇跡!
40年的改開,在不少的領域居世界第一位了;雖說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但也出現的不少矛盾和問題,貧富兩極分化、道德信仰喪失、貪污腐敗、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老百姓把醫療、住房、教育比喻為三座新的大山。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于1985年3月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發出警告:“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經過40多年的改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目標的確實現了,極少數人的收入早已趕上和超過了發達國家的超級富豪,比如一些地產商、國企高管、資本大鱷、權貴官員……而絕大多數人的收入并沒有隨著經濟發展而同步增長,網上流傳的《中國人均收入世界排名》(來源:中國吧)反映出的數據是:
1960年第78名,1970年第82名,1980年第94名,1990年第105名,2008年第106名,2010年第127名;
但反觀中國GDP世界排名: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名,1995年第7名,2000年第6名,2007年第4名,2010年第2名。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在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新聞發布會上說,“非公有制經濟……在中國經濟中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額,而且還在上升”,《2019中國統計年鑒》顯示,工業類企業中,國有資本只占總資本的17%,非國有資本占83%。最新《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截止2021年1月15日,全球共計有3228人財富超過十億美金,總財富達到14.6萬億美元。我國有1058人上榜,占榜1/3,位居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美國696人的和第三名印度的177人的總和還多185人,占全國14億人口的7.56/1000萬,總財富4.48萬億美元。
看看改開幾十年,先富起來的一部分是那些人?是一小部分官員、企業家、商人、歌星、影星、球星等,企業高管的高薪,影星高片酬,演個電視劇就能收入上千萬,幾千萬,歌星球星的出場費動輒幾十萬、上百萬。
再看看還沒富起來的是那些人?是那些一直在農村種田的農民,一直在工廠里做工的工人和以用自己勞動力謀生的人。
一小部分官員、資本家、商人、歌星、影星、球星等確實富裕起來了,他們一頓飯上萬、幾萬,超過工人和農民家庭一年或幾年吃的飯。富人們抽一包煙(有的上百甚至幾百元),工人農民要苦干幾天班。前不久,挑工抬著富人的狗上泰山的視頻引來網上貧富對比的熱傳。
“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后面還有一句被人忽略的“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是40多年前改革開放之初黨對人民的承諾,改開幾十年,老百姓日盼夜想先富帶后富,卻沒看到先富起來人如何帶動后富,一位人大代表在會上說:“鄧提出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再帶動大家實現共同富裕。我看現在只實現了前面一句,后面那句啊,還差得很遠。”仔細想一想,一個資產上億、上十億、上百億的富翁和一個工人農民如何共同?哪個時期出現過先富帶后富,然后大家共同富裕?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未來也絕對不會出現。正如首富馬云坦言:“恨我沒有用,打了地主你也富不起來。”改革40年后時過境遷,富裕起來的人已成為既得利益者,他們賺了錢之后,不是想著承擔社會責任,不是想著先富帶動后富,而是轉移資產、美國上市、建立海外信托基金、甚至直接肉身出國、換個國籍,直接去做“世界公民”。盡管這些人如今多數仍留在中國繼續賺錢,但他們的身份已是外僑了。再說這些先富起的人把有限的資源都占有了,他們要努力維持現狀,怎能指望他們“先富帶后富”呢,特別是我國重視家庭倫理道德,把財產留給后代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更嚴重是,“先富帶后富”的目標沒有實現,卻演變成先富剝削后富,后富們已沒有了富的機會!老百姓越來越感到離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是近了,而是更遙遠了!
改革開放已過去40年了,如果也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來檢驗一下,看到的是并未實現共同富裕,富翁人數、財富占有量、貧富差距都遠超資本主義國家,而是造成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讓人們越來越懷念走集體化道路的毛澤東時代,想起毛澤東1959年11月在杭州對身邊工作人員說過:“我不想那一天,在中國大地上再出現人剝削人的現像,再出現資本家、企業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鴉片煙,如果那樣,許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
毛澤東的一生都在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而奮斗,在追求人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理論上的思考和實踐,為實現這一目標,建立了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制度基礎和物質基礎,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曠古未有過的最偉大的社會變革,其中最得民心的制度就是“共同富裕”,封建社會沒有“共同富裕”,原始社會有“共同”而沒有“富裕”,資本主義社會是有“富裕”而沒有“共同”,西方從英國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算起,走向近現代已有370多年歷史,從不提“共同富裕”這個涉及人類最大多數人、最大利益的根本問題。只有毛澤東,以開國領袖的勇氣和大公無私的精神,把“共同富裕”寫在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上。
毛澤東的共同富裕思想,理論上源自對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的創新發展,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指出,未來社會的“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恩格斯指出,只有實現“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方可使“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發展”。共產主義是在歐洲發明的,但在原產地沒有找到市場,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他說“他們(國民黨)靠孔夫子,我們靠馬克思。要劃清界限,旗幟鮮明”[3]。他把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學說創造性的發展為毛澤東思想,以追求和實現公平正義為己任,他創立的共同富裕的本質、內涵、實現原則、戰略步驟等,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毛澤東的共同富裕思想,文化上源自對中國傳統大同思想的批判繼承,他認為中國兩千多年來,打著孔子的旗號,是屬于“半封建文化、奴化思想文化”,實際上按秦始皇“家天下”那一套治國,造成了一個長期貧富懸殊的封建社會。魯迅《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一文中曾說:“孔夫子曾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中國文化“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基調,注定中華民族對共同富裕的向往,毛澤東取其大同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去其封建糟粕,把西方傳來的共產主義理論與中國古代大同思想有機結合,水乳交融,推陳出新,形成了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引領億萬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敢叫日月換新天!共同富裕創造了共產主義的民族形式,形成了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
毛澤東的共同富裕思想,實踐上源自對社會主義公有制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積極探索。“砸爛舊世界”之后,建設一個什么樣的新世界呢?他帶領黨和人民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的社會主義”等問題,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一系列反復實踐、認識、再實踐的過程。毛澤東從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初試供給制,一直到《五七指示》,提出消滅社會分工和商品制度,目的是要消滅工農、城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這三大差別,實現人們在勞動、教育、物質生活方面的平等,達到共同富裕。大力推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生活集體化,引導人們以集體的、階級的觀點去認識社會歷史,不斷強化集體精神乃至階級感情。建立階級歸屬感和集體凝聚力,強調“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三兼顧”。倡導干部參加勞動、讓工農兵走進各級政權,工農兵上大學、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醫療工作到農村去等新生事物。毛澤東晚年提出的理論,包括斗私批修、限制資產階級法權,他都是身體力行、率先垂范。1974年,他在會見丹麥首相保羅·哈特林時說過:“現在還實行八級工資制,按勞分配,貨幣交換,這些跟舊社會沒有多少差別。”毛澤東對此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和高度的警覺。他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深遠意義的防止“和平演變”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戰略設想,毛澤東時代建立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平等的社會,以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避免了惡性的兩極分化。這是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進程中的偉大創舉。
毛澤東的共同富裕思想出現以來,有的已開花結果,促進了一個時代的歷史進程,有的未能付諸實施,特別是在他逝世后,有的沒能堅持下去。所幸的是,像大寨、南街村、劉莊村、周家莊等上千個共同富裕的村莊,始終堅持走毛澤東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其燦爛的星火從點燃那天起在風雨中沒有熄滅,在春天的故事里依然熠熠閃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集體經濟,現在名揚海內外的南街村,已進入了共產主義中級階段,令世人嘆為觀止!中國農村那么大,擁有7億人口,70多萬個自然村,中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搞了40多年,到今天已近乎半個世紀,可是卻沒有一個村莊是通過家庭聯產承包這種小農經濟的私有化單干道路實現全村富裕的典型,倒是出了些靠投機鉆營的暴發戶,西方的先進科技沒學多少,西方腐朽的文化倒是津津樂道,其荒淫無度,為富不仁超過了舊社會的地主惡霸,我們不得不進行反思,不得不承認毛澤東對兩極分化的歷史預見性已為歲月所證明。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0年在訪問澳大利亞前在白宮接受電視采訪時,講過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如果10多億中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將陷入非常悲慘的境地。”“中國人要富裕起來可以,但中國領導人應該想出一個新模式,不要讓地球無法承擔。”不能說奧巴馬的這番話全屬惡意。他至少在告誡我們:中國要重走西方資本主義老路,實現富民強國,不可能!這句話背后的含意很豐富,也很深刻。那么,中國共同富裕的出路何在?其實,毛澤東早就回答過這個問題,這就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重大部署,逐步推開“共同富裕”的改革,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這是毛澤東共同富裕的遺愿,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今天面對共同富裕目標實現的難度和艱巨的歷史使命,回望毛澤東共同富裕思想,體會其深刻的含義,這是關系到社會主義中國的命運和前途的一個歷史性課題,建國前夕,毛澤東在西柏坡出發時比喻為“進京趕考”,今天“趕考”仍在繼續,時代變了,但“共同富裕”這道考題未變,“趕考”的主人沒變,依然是中國共產黨,”考官” 沒變,仍然是全體中國人民。但“趕考”的環境、和“考生”狀況都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趕考”的環境更加復雜,“趕考”的任務更加艱巨,答卷的難度更大。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因此,重溫毛澤東共同富裕思想非常的必要,明其要意,悟其啟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進“共同富裕”提供借鑒與指導,交出不負新時代“共同富裕”的答卷。
2021年11月1日
[1][《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1頁。]
[2]經濟日報2021年8月25日第一版“在接續奮斗中實現共同富裕”
[3]1942在延安與匡亞明談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