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事件具有深厚的定力和不可復制的獨立性而鮮活,它在前人和來者不斷記錄、整理、挖掘、探索中,其光輝史實得以弘揚、永存。
在紀念八一建軍節成立91周年前夕,我們夫婦,專程來到具有“三省紅都”和“第二個遵義”榮譽之稱的畢節市及相關地點。
到這里學習、敬仰、追尋紅2方面軍父輩們在長征途中,留下的豐功偉績,祭拜那些為勝利而犧牲的紅軍先烈們。
畢節及相關地點,銘刻著我軍創始人和領導者之一,紅2、6軍團(紅2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元帥統領指揮的紅軍勁旅長征途中,迂回轉戰烏蒙山區,建立開拓根據地,留下的的深厚記憶和紅色底氣。
走過七星關,爬上紅軍山,仰望大烏蒙,再看長征路。這里,有著對勝利的轉折、落腳、補給、出發、影響全局進程的歷史與貢獻。
矗立在畢節紅軍山上烈士陵園的毛澤東主席手書巨幅紀念碑
重讀《七律.長征》,“烏蒙磅礴走泥丸”,我們視為毛澤東主席突出對紅2方面軍的褒獎,也是對3支主力不畏艱險的綜合贊頌。
紅2方面軍,由紅2、6軍團和后來編入的紅32軍組成。是中國工農紅軍3大主力其中一支。
這支主力其中一部,紅6軍團是探索長征出發走的最早。全部主力又是3個方面軍到達陜甘寧最遲,將長征畫上完滿句號的部隊。
80多年過去的今天,我們沿著先輩們長征轉戰黔西北和烏蒙山區的血色足跡,回看當年紅2、6軍團在策應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中,與黨中央完全失去聯系的情況下,運用與發揮出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所產生出出奇制勝的功績和歷史地位,難耐心中激蕩起陣陣崇敬。
一矗矗紅色舊址告訴我們,建立黔西北根據地和“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為了達到北上抗日,2、6軍團不計迂回轉戰的犧牲,忽而向西、忽而向南、忽而向東,忽而向北,牽著敵人的鼻子。獨立自主地完成重大行動和戰略部署,其智慧和戰法,與遵義會議和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出奇兵,都有著非常態的神奇價值。
可以說,若沒有遵義會議,就不可能有黨中央和1方紅軍命運轉折性的巨大勝利;若沒有紅2方面軍的鼎力擁護和堅決策應,就不可能有長征的偉大勝利。
1936年2月27日,國民黨中央軍3個縱隊10余敵軍圍追堵截紅2、6軍團于畢節一線。
3月2日,兩個軍團首長在赫章縣野馬川鎮下街村召開會議,確定“繼續擴紅,壯大隊伍;改變行動計劃,向敵實力薄弱的滇東轉移”。開辟根據地,播撒紅色種子。并在威寧、赫章、鎮雄、彝良、昭通一帶與敵周旋。為迂回轉戰烏蒙,聲東擊西,尋找戰機,擺脫敵軍和戰勝險惡的自然環境,為取得突圍脫險北上,起到決勝的作用。
野馬川會議后,2、6軍團建立起黔、大、畢為中心的紅軍革命根據地,為策應中央紅軍北上,為2、6軍團修生養息,補充給養,提高軍事訓練和隊伍素質,贏得了時間;建立起蘇維埃川滇黔3省革命委員會,幫助窮人鬧翻身,求生路,打土豪,分田地;擴大力量,喚起民心,播撒火種,擴紅5000余人參加紅軍等活動,功勛昭著。
文者夫婦在“三省紅都”紀念館舊址前
2、6軍團在畢節七星關至赫章深石山、大定將軍山、黔西等地作戰、轉戰19天。貴州至云南的烏蒙山區作戰、轉戰23天,拖住和甩掉了數十萬之敵,取得了以弱勝強,以智勝悍的戰爭奇跡,為奠定完美“三軍過后盡開顏”的勝利與喜悅,濃墨重彩雄壯的增添一筆。
從1935年11月19日,2、6軍團從湖南出發長征。
歷時7個多月,于1936年6月30日,在甘孜與4方面軍會師。
1936年7月2日,甘孜出發過草地前,9軍團(改編為紅32軍)加入2軍團,與6軍團組成紅2方面軍北上。
1936年10月22日,2方面軍總部和2軍團在會寧將臺堡與1方面軍2師會師;
10月23日,32軍和6軍團等部,在靜寧縣興隆鎮與1方面軍1師會師,標志著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結束。
紅2方面軍到達陜北后,毛澤東曾說:2、6軍團在烏蒙山打轉轉,不要說敵人,連我們也被你們轉昏了頭,硬是轉出來了嘛!出貴州,過烏江。我們1方面軍付出了大代價。2、6軍團討了個巧,就是沒有吃虧。你們出發1萬多人,走過來還是1萬多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跡,是個大經驗,要總結,要大家學習。
今天,“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和“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的匾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烏蒙磅礴走泥丸”的紅色大字及“紅軍在黔西北”題詞,經歷長河沖洗,更加熠熠生輝。
這里的紅色印跡成為資源,成為自信,深深地烙在群眾心底。
7月26日中午,我們到達畢節,紀念館工作人員已經下班。當地6、7位70多歲的老人,聽說有老紅軍后代前來瞻仰舊址,憑吊烈士等活動,他們不約而同前來,與熊管理員一起主動迎接作場外介紹,將印在他們腦子里的紅軍前輩們為黔西北做出的流血犧牲,為窮人鬧翻身、建立政權和“擴紅”一系列實踐,深情地追憶講述,讓我們異常感動。
不時,館內講解員小陳趕來,講解史實和視圖,那些被人們所熟知的老前輩名字和他們的掛像,為革命事業成功所留下的輝煌不朽和璀璨功績,讓我們身為紅2軍團周琳的后代,心潮澎動,久久凝望。
三十多名貴陽鐵路南站機務段的黨員,在三省紅都紀念館舉行重溫入黨宣誓教育,與我們不期相遇,聽說我們是廣州去的紅軍后代,主動圍攏過來拍照留念,還讓我們簡述紅2方面軍在貴州的功績,場景甚是感人。他們的熱情舉動,不是對我們,而是對紅軍崇敬的表達。
驕陽下,紅軍山頂的烈士陵園,六盤水市一位呂姓父親,帶領兩個不滿10歲的女兒,前來祭拜紅軍烈士。兩個女兒禮貌地邀請:爺爺、奶奶,聽說你們是老紅軍后代,能合個影嗎!?讓我們流淚。
走進黔西北,鞠躬烏蒙山,我們淺淺地且短短的幾步路,無法體驗父輩們走過的漫長與艱辛,無法詮釋父輩們的流血犧牲。
但是,在此不僅僅看到紅軍精神光彩依然,紅色榮譽已經成為旅游發展資源,教育發展資源,經濟發展資源,民族團結進步資源。
還看到共產黨先進思想與紅軍的民族擔當精神,深深扎根在黔西北大地,也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與不忘初心,追求復興的血脈相承契合,凝聚成為推動歷史與當代社會發展進步的豐沛源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