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共產主義小社區
——河南省臨潁縣南街村筆訪
景生學
(1994年5月16日)
在《中國青年報》的引導下,筆者最近與中共十四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優秀農民企業家、優秀共產黨員、共產主義小社區的實踐者——河南省臨潁縣南街村黨委書記、中原工貿公司董事長王洪彬作了一次筆訪。
“南街村有一個好班長,帶出了一個好班子,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本地發展農村經濟的新路子。”南街村人自豪地如是說。
康莊大道出中州
一條新修筑的35米寬的穎松水泥大道徑直與107國道(京深公路)接通。至此,地處中州平原、豫南大地臨潁縣城南隅1.78平方公里面積的南街村全村街道馬路已全部硬化,一路兩側砌上了排水溝、80米設一組高功率鈉燈照明,把個南街村照得夜同白晝。
一條國際、12條國內直撥和內部400門電話安裝,4S型四通打印機、傳真機購置,實現了通訊、辦公現代化。
一幢幢新建高標準現代化6層村民集體住宅拔地而起,每戶建筑面積92平方米,每套三室一廳,家用電器、家具、炊具、制冷、取暖……應有盡有,均由村統一配備,村民生活日新月異走向城市化。
南街村現有耕地面積2006畝。農業生產實行了統一規模經營,建立集體農場,分設4個專業隊,80多人從事農業生產,勞動者報酬全部實行工資制。近年來,南街村共向農業投資280多萬元,不斷改變生產條件。村內現有大型康拜因收割機4部、鏈軌機9部、膠輪拖車10部,各種農機配套齊全,從而使農業生產實現了耕播收打機械化,澆水噴灌自動化,種植區域化,品種優良化,管理專業化。1993年小麥每畝平均產量獲得422公斤好收成,創歷史最好水平。
南街村有一個經濟實力雄厚的企業組織——河南省中原工貿公司(屬國家大型二級企業),日升月恒地壯大著集體經濟。村辦企業有方便面廠、食品廠、等級面粉廠、中外合資彩印廠、膠印廠、啤酒廠和養雞場等23個,職工7000多人,產品70多種。其中骨干企業方便面廠,有29個條方便面廠線,日產方便面2300噸,是全國最大的方便面生產基地。主要產品“穎松”牌方便面、龍須面雙獲省優、部優產品獎;全國優質保健食品金、銀獎;1993年國際保健精品金獎;全國A級暢銷產品等榮譽稱號。“穎松”牌系列方便面、鍋巴暢銷省內120多個市、縣,遠銷20多個省、市、自治區,出口銷往俄羅斯等國。經國家有關部門檢驗,村辦企業的“穎松”牌食品,被批準為國際公認的無污染、無毒害的綠色食品。
南街村在坎坷的歷史變革中,最后選擇了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這條路,他們越走越寬廣。1991年南街村率先摘取河南省“億元村”桂冠;1992年實現產值2.13億元;1993年又實現了高起點上的再翻番,完成產值4.22億元,創利稅3800多萬元,人均收入達1500元。企業現有集體固定資產1.8億元,流動資金8000多萬元。
南街村是當今異軍突起的“中國億元村”!
共同富裕路一條
馬克思主義作為維護工人和貧困農民利益理論,主張縮小社會的貧富差距,約束兩極分化,對窮人提供社會保障機制。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創立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學說,并以畢生精力致力于實踐。在風起云涌的變革之后,南街村圓了共同富裕夢。
南街村有回、漢兩個民族,742戶,3117口人。由于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村內公益設施日益增多。近幾年來,村累計投資360萬元興學,新建高標準現代化教學樓3幢。文藝演出廳、圖書室、各類燈光球場、文工團、敬老院相繼辦起。隨著集體經濟積累日益擴大,南街村的公益制度日臻完善。村集體免費向村民供給水、電、煤、食用油、節假日食品,免費入學、入托、防疫、人身保險、計劃生育、文化娛樂等費用,農稅和各項農村提留均由集體負擔,平價供應村民每人每月20公斤面粉等等,每年村承擔免費款達180多萬元。僅1994年春節,村集體向村民發放魚、肉等16種過節食品,人均一次享受金額達180多元。不僅如此,凡是被招聘到南街村企業、學校做工或任教的外地人也一視同仁,享受到村民們所能享受到的公益待遇。我國于50年代提出“生老病死有人民公社負責”。那時沒有實現,如今南街村實現了。
世外桃源變現實
當今的人們在抱怨:經濟發展與犯罪率這兩個量的變化呈正比例。而在南街村呈現的是反比例。這是極其耐人尋味的。
南街村豐滿的經濟之果,得益于燦爛的思想政治之花。南街村在搞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人的頭腦,指導發展商品經濟工作。村民學毛著、唱革命歌曲,凈化心靈。村里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秩序井然,職工、村民安居樂業,形成了小環境良性循環,營造出現實社會的世外桃源。
90年代在發達的中國農村,南街村之所以獨樹一幟,就在于南街村里有一個濃厚的政治空氣,一個良好的道德風尚。這是一個精神變物質的典范。這也是南街村人自己樹立起了的“南街精神”。
南街村黨委堅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以“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訓為座右銘,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廉政建設,形成一個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吸引力與號召力、堅強的領導核心。
有些珍貴的東西,人們失去她后才認識到珍貴。而南街村人卻不隨波逐流讓珍貴的東西輕易地失去。至今仍讓南街村人理直氣壯地喊的口號依然是“用毛澤東思想統帥一切”。遵循這一思想體系,村黨委要求黨員、干部、職工、村民正確對待和處理商品交換中的回扣款、好處費及所收的一切禮品,上從黨委領導,下至業務員、汽車司機,多者價值幾千元的放像機,少者十幾元的一條香煙,凡收到者都上交給集體。近幾年來,上交者已達380人次,款物折價達28.8萬元。
1919年俄國工人群眾響應俄共(布)中央“用革命的精神從事工作”的號召,在5月發起和組織了不領任何報酬的“星期六義務勞動”。這就是當時受到列寧高度贊揚的具有共產主義精神的義務勞動。在現代中國也曾經倡導推行過,如今雖然已不多見,但在南街村卻已約定俗成。村干部自覺參加義務勞動,每年不少于2.5萬人次。在南街村學雷鋒、講奉獻已蔚然成風。
南街村愛黨、愛國家、愛社會主義、愛集體活動深入人心。僅1990年至1993年向亞運會、災區、殘聯捐款物達5.8萬元,向村敬老院、學校及公共集體事業捐款達14.5萬元。僅此,南街村培育起來的集體主義思想可略見一斑。
黨和政府對南街村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表彰。從1991年起,南街村連續3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村”,1993年河南省十大明星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視察南街村后,連聲稱贊:“你們干得好,路子對頭!”中央政研室領導對南街村考察后十分贊許:“你們南街村的路子好,是中國農村發展方向!”
南街村的業績也引起了新聞界的關注,僅1993年就有《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10多家中央、省級新聞單位作了報道。
南街村在中國農村所創造的另一個奇跡,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國家10多個部委領導、6個國家與地區的海外人士對南街村進行了考察。僅1993年就有880多個單位38000多人次到過南街村考察。如今又有越來越多的人奔向南街村。人們在向往、探索、思索著……
共產主義路不遙
在當今許多人看來,共產主義是可望而不可及,甚至認為虛無縹緲。然而,南街村人卻堅定著共產主義信念,堅定不移地從事著共產主義的實踐。
現年42歲的村黨委書記王洪彬親身經歷了60年代初的“三自一包”,70年代末的“聯產承包”。以其挫折,他認為那不像社會主義。只有走集體化道路才是貧困農村的出路。于是,就在外部世界砸鍋分鐵,割田分地的當兒,王洪彬帶領村民們又把土地集中起來,把散了伙的集體又拉扯起來,南街村才又紅火起來。集體經濟的壯大,使南街村人的個人需求得到滿足。這里沒有貧富懸殊,人人的心理得到了平衡。村民的勞動態度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勞動不在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是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在勞動者德才水平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社會的生產力也大大增長了,集體的財富不斷豐富,用現在的話說具有高度精神文明和高度物質文明。這就是馬克思主義揭示的“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的基本特征。這個特征,可以說在南街村已初具形相。
1917年列寧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提出社會主義革命能夠在一國首先勝利的論斷。1945年毛澤東鮮明地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是“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王洪彬根據南街村的實際,雄心勃勃地提出“為啥不能搞個共產主義小社區”?有了切身感受的村民也深信不疑:“共產主義這話,從王洪彬嘴里說出了,俺信!”的確,南街村人的生活漸臻佳境……
據王洪彬向筆者提供的材料,南街村的前景是這樣描繪的:南街村為早日實現小康,計劃1994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7.5億元,力爭達到8億元。爭取短則10年,長則15年,讓南街村過上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生活,把南街村建成一個共產主義的小社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