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理想之旅

王小強:迎接內憂外患“共振”——《史無前例的挑戰》第五章

王小強 · 2007-03-08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第五章 迎接內憂外患“共振”

>>王小強:中國如何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戰” 

>>張承志:憂國于危機之前——評王小強《史無前例的挑戰》 

>>郭松民:對內和諧均富才能對外不讓虎狼——讀王小強《史無前例的挑戰》

  橋梁能夠通過載重汽車,扛不住一隊士兵齊步走造成共振。2003年,蘭德公司國防研究所完成研究項目《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1 對八方「災難」展開煞有介事的定量分析,包括(1)失業、貧困和社會動蕩,(2)腐敗的經濟效益,(3)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其它傳染病,(4)水資源和污染,(5)能源消費和價格,(6)脆弱的金融體制和國有企業,(7)外國直接投資可能下降,(8)臺灣問題和其它可能發生的沖突。

  這些災難一個都不出現的概率很小,全部都出現的概率更低。如果災難全部出現,我們估計,中國的年經濟增長率會降低7.4-10.7%,如此,中國的整體經濟效益將出現負數。盡管全部災難都出現的概率很低,但是幾個災難同時出現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出現這種效果倍增的原因是:幾個概率不是獨立于其它個體概率而存在的;兩三個問題的出現,會提高其它問題出現的概率。由于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一旦一個災難出現,極可能導致幾個災難成群出現。……例如,一次內部金融危機會對中國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產生急劇的負面影響。同樣,臺灣海峽或者亞太其它地區關系的緊張和沖突都可能使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急劇減少,使產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增加。2

5.1 “共振”時間表

  布熱津斯基一針見血,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后,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必然遭遇內憂外患的嚴峻挑戰。

  不論如何,中國對外的謹慎立場,最快將在2008年看出端倪。2008年的北京奧運,對中國的自尊太重要,不能讓國際危機破壞了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這包括北韓及臺海。

  更重要的是,中國政治領導人也知道中國內部的政治及社會問題正在增加。嚴重的話,可能會沖擊到整個制度。會演變成政治、社會不安的問題不少,最重要的有兩個:年輕人上網及社會不公。年輕人上網讓中共長期壟斷的資訊開放了。中國有3500萬網民,這些人多半是年輕、受過教育的男性,對社會、政治有憧憬。他們多半以來網絡獲取資訊,也喜歡從外國獲取資訊。有趣的是,日本只有4%的人上外國網站,而中國人上外國網站的有40%。

  第二個問題是,社會越來越不公的現象會沖擊到政權以往的人人平等的教條。連共產黨的機關報都公開承認“貧富差距開始拉升,并由繼續擴大的趨勢,分配領域的矛盾日漸突出。……矛盾沖突的對抗性增強。”中國其它的研究也說社會不公已經到了“危險的程度”。3

  2005年4月,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大陸網民一億零20萬,4 是1997年62萬的162倍。39%的「網民」18-24歲,35歲以下的用戶占總用戶的84%。5

  判斷貧富差別的基尼系數,「0.4就屬于危險的程度。到2002年,中國城鄉不平等達到0.59,對社會安定威脅極大。……過去20年這項指標的變化多少也反映了一般人對少數人突然富有的反感。在強調人人平等,卻又是貪污普遍的社會,尤其令人憂心。」6 2005年,「國家統計局6月份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10%的富裕人口享有國家總資產的45%,而最貧窮的10%的人口,卻只擁有總資產的1.4%。」7

  2007年,中國共產黨「十七大」。

  如今,全國各地一年時間幾萬起「弱勢群體」抗爭,一樁接一樁血汗工廠的悲慘事故,一件接一件聳人聽聞的貪污大案,自然反映黨內外各種不同意見劍拔弩張。8

  一方面,石油價格扶搖直上,2003-2004年價格上漲70%。9 進口鐵礦砂占中國消費量的30-40%。10 2004年初,鐵礦砂價格已經上漲了近20%。11 2005年初,又一次性猛漲71.5%。「全球鐵礦石需求的增長中,只有1%來源于中國以外的其它地方。」12經濟分析給不出任何解釋,中國噸鋼成本再增280元。13 2005年全行業生產成本上漲47%﹔2006年2月,再漲15%。14 2006年,艱苦談判到年中6月,鐵礦砂再漲19%!美元一路貶值,能源、原材料進口成本大增。

  另一方面,激烈競爭迫使中國出口產品降價,貿易摩擦制裁出口增加。「根據美國政府的數字,2002年至2006年5月,中國輸美產品價格不斷走低,期間原材料價格雖急升38%,但美國進口的中國產品卻跌價5.2%。」15 高進低出已是勉為其難,結果加劇貿易摩擦,出口制裁雪上加霜。2005年全球紡織品貿易取消配額。中國紡織品出口大幅攀升。「根據中國2001年簽訂加入WTO的協議,如果中國紡織品出口大幅增長,在2008年前有關國家可以采取措施限制中國紡織品大量出口,目的是令全球紡織品貿易有序發展。」16 2005年4月開始,美歐相繼對中國紡織品啟動設限調查。美國決定中國棉制褲子、襯衣和內衣褲2005年在美國市場只準增長7.5%,同時受理業界對中國七種紡織品提出的設限申請,恢復受理對中國12種紡織品以「市場擾亂威脅」為由的設限案件﹔歐盟對中國九種紡織品展開特別限制措施調查。17「世界工廠」的發展夢想,正在被愈演愈烈的貿易摩擦打破。

  「在加入WTO協議中,中國在農業與零售業方面作出遠遠超過許多發達國家的讓步。」18 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工業,既是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又是吸收民工就業的社會穩定器,驟然面臨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產品出口市場壓縮,老鼠躦風箱 — 兩頭受氣。2005年2月,「我國生活數據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月僅上漲0.4%,而原材料、燃料、動力的價格同比上漲9.8%,生產數據價格同比上漲7.2%。」19 加上人民幣升值,這個趨勢只會有增無減。「根據最新估計,若人民幣升值10%,出口即會減少16.6%,以2004年計,相當于一千億美元。縱使只升值2%,對邊際利潤已極低的紡織或農業,也會讓棉紡業利潤下滑12%,毛紡業下滑8%,成衣業下滑13%。」20

  與日本從研究開發到售后服務的「全縱深」產業結構相比較,中國許多「三來一補」式的「世界工廠」,不過是跨國公司價值鏈上勞動密集、資源密集、能耗密集、污染密集的一個環節。「在中國出口的產品中,高技術含量的部分只占五分之一,而西方跨國公司的出口則幾乎全部是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占85%左右)。」21 中國就這點「高科技」,「85%的『高科技』產品都是由外國在華企業生產的產品。」22 與此同時,全國有毒有害企業超過1600萬家,超過兩億職工受職業危害。23

  譬如,2003年,中國GDP占世界的4%﹔年鋼材消耗2.6億噸,占世界的25%﹔煤炭消耗15億噸,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8.2億噸,占世界的50%。24 2005年,中國每單位GDP消耗的原始能源,是美國的三倍,25 歐盟的五倍,日本的七倍。26 2004年,中國的二氧化硫排放是美國的八倍,日本的61倍﹔二氧化碳排放世界第二。27「日本每年向海外出口垃圾一千多萬噸,相當于外貿出口總量的10%。而日本出口的垃圾中約有90%銷往中國。」28「世界銀行曾指出,全球20大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國就占了16個。」29

  譬如,一臺出口DVD售價32美元,交外國專利費18美元,成本13美元,企業利潤一美元。一臺MP3售價79美元,國外拿走45美元專利費,制造成本32.5美元,企業利潤1.5美元。30 中國彩電出口世界第一,89%得貼上外國商標。中國計算器毛利只有5%,因為芯片和操作系統是英特爾和微軟。31 人人喊打的紡織品出口,行業毛利潤5-7%,凈利潤只有2-3%。32 海外制裁,國內加稅,結果都是企業經營陷入困境。33

  「兩頭在外」的增長模式,原材料進口價格彈性極低,產品出口價格彈性極高,企業利潤空間極薄。「大進大出」忽然間進不來、出不去,維持工廠持續開工的應對措施,勢必進一步壓低工資、延長工時,往干柴烈火的勞資矛盾火上澆油。有研究稱珠江三角洲地區12年來月工資只提高了68元,加班時間、工作強度有增無減。如今許多企業經營壓力主要來自生產資料、原材料漲價。「它們沒有能力通過提價向客戶轉嫁成本,只好柿子揀軟的捏,拼命壓低人工成本。」34

  中國的公開和隱蔽失業達總勞動力的23%,近1.7億人。預計近期中國失業率還會增長,主要原因是,20世紀80年代人口的急劇增長,以及國有企業(通常是效率差、虧損嚴重的國有企業)的私有化和規模縮小,如果中國遵守其加入WTO時的承諾,那么回造成更多的失業。農村貧困加深了農村和城市地區收入的不平等,導致農村人口向城市移動,從而使城市失業率繼續升高,造成社會的不安定。35

  一是爆發大規模的工人抗議活動和農民暴亂。城鎮地區,農民工和下崗工人是造成社會不安定的潛在根源。多數農民工是年輕人,他們沒有存款,沒有官方的援助。為了生存他們會孤注一擲,超出法律范圍尋求庇護。36 下崗工人可能會因為失去“鐵飯碗”而覺得理想幻滅,又對微薄的失業救濟感到憤怒,他們會將自己的不滿對準政府,然后聯合起來,制造一次社會動蕩。37 農村地區,農民收入仍然比較低,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一直是一種不安定不穩定的力量。一次嚴重的自然災害,地方政府的任何加稅決定,或者農產品大量進口導致的農產品價格的急劇下降,都可能對農民的生存構成威脅,從而引發農民反抗。如果政黨領導人用軍隊來鎮壓示威者和他們的同情者,那么大規模的示威活動可能轉化為社會政治危機。38

  調查表明,弱勢群體的失落感是全方位的;而他們的被剝奪感不僅僅在財富方面,還有社會地位、發展機會、精神領域、文化教育機會和政治權利等多方面。包括下崗工人在內的弱勢群體反映最多的是收入低下、生活拮據。調查表明,70%以上對自己目前生活狀況不滿意,其中50%極不滿意。他們與政府官員、企業老總等的對抗情緒強烈,認為社會進步的成果被這部分人“竊取”了。在“社會貧富差距拉大使自身受損害”方面,調查顯示,76%有強烈的被剝奪感。……在“社會地位”方面,調查顯示,78%認為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39

  2006年,臺灣公投修憲。40

  雖然麥克納馬拉擔心,「普遍自決同和平與安寧是不可協調的。」41 臺灣公投決定去留,是美國政府翹首以待的多年期盼。42

  盡管大陸多次軍事演習,導彈試射打到臺灣海域,臺獨照樣膽敢實施公投。香港回歸以后,抗議游行不斷,陳水扁歡欣鼓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落實徹底失敗,助長了臺灣認同及臺灣意識的抬頭」。43「一國兩制」本是針對統一臺灣提出的。44 臺獨不怕打,背后的政治邏輯是你好打不好治。極端假設臺灣不設防,一槍不放,繳械投降,像香港一樣回歸祖國。解放臺灣不易,「一國兩制」更難。所以,盡管有大陸政府苦口婆心,「許多扁政府官員似乎并不相信北京心中真的有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蔡英文就曾多次向來訪外賓表示,『中共的政策底線其實非常有彈性』。」45 甚至兩岸的普通百姓,都不相信真會打起來。

  更重要的是,臺灣社會民眾的嚴重分裂,不是由于內部政策分歧,集中圍繞統獨國體之爭,不可簡單模擬西方的兩黨政治。硬要模擬,只有美國的南北戰爭。綠營雖然執政,根本無法通過任何內政改善,彌合社會分裂的深溝巨壑。夸大外部壓力,以鉗制藍營反對勢力,在臺獨道路上奮勇挺進,成為島內政治形格勢禁的自然選擇。更直白的說,現在恐怕是臺獨盼打。46 萬一擦槍走火,阿扁馬上大叫大嚷「焦土抗戰」,捍衛民主。

  中華民族同文同種,分裂不得人心。13億人口的大陸市場和廉價勞動力,世界500強都不遠萬里,勞動密集型產業起家的臺灣,想跑,能跑到哪里去﹖47 90年代初,臺灣當局倒行逆施,跟日本一道「南進」東南亞投資,亞洲金融風暴損兵折將。48「近四分之三投資海外的公司在大陸運作這一事實表明,臺灣的投資者和來自其它國家的一樣,沒有能抵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誘惑。雖然上述紀錄的強有力的增長同來自臺灣的對外投資更為全面的增長齊頭并進,但是臨近的大陸在語言、文化方面的優勢,甚至是家族的紐帶和經濟上的互補,使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成為外向型的臺灣商業團體(商業活動)的首要目標。」49「實際上,臺灣人正在涌向大陸,他們在大陸的投資已經超過了六百億美元。僅上海市就有近50萬臺灣人定居。」50 2005年,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破冰之旅,摩肩接踵爭先恐后,認祖歸宗點頭哈腰。客觀經濟因素、主觀政治姿態統統表明,時間站在我們一邊。只要能夠繼續保持和加強經貿往來,在國民黨「貴族」愛國和民進黨草根「民粹」的復雜成份當中,建立平衡支點,臺灣回歸祖國,自然越走越近。51

  我們知道時間對我有利,對方何嘗不知,需要格外警惕。如今,美國加日本,從武器支持到口頭聲明,發出的全是「錯誤信號」,越來越密集,越來越強硬。臺獨也表現出狗急跳墻的歷史責任感 — 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稍縱即逝,分裂大夢在此一搏。親哥當日本鬼子戰死、本人曾任皇軍少尉的李登輝,52 在日本雜志撰文,信誓旦旦「臺灣國」參加北京奧運會。53

  按理想的戰役先后秩序來說,臺獨應當是祖國動亂的結果,不是原因。先端上臺獨,容易引發普通百姓同仇敵愾,促進大陸團結穩定。可是從臺灣島內的政治態勢看,經年累月,厚積薄發,臺獨已成拉開弓的弦上箭。連戰、宋楚瑜越是亦步亦趨認祖歸宗,臺灣島內丑聞倒扁越是洶涌澎湃,內外交困逼迫得陳水扁走投無路,放膽撒潑耍流氓,亂打獨立牌的可能性越大。拿下陳水扁,換上呂秀蓮,勢必令臺獨越發理直氣壯,勇往直前,連美國主子摟住摟不住都有可能兩說呢。美、日、臺苦心經營臺獨多少年,互相利用,各懷鬼胎,你想慢他想快,特別圍繞釣魚島,中日爭奪豐富的油氣資源,臺海局部驚濤駭浪一場較量,邏輯上很難避免。54

  一旦臺灣海峽法甚緊張局勢或者沖突,發生內部金融危機和外國直接投資縮減的先驗概率會大大增加。……靠導彈來對臺灣海峽兩岸實行禁運的后果是貨物運輸的保險費將急劇上升,激勵外商在中國投資的因素將急劇下降,其同中國的貿易也將下降。55

  2007年,香港特首換屆。

  港人治港的根本難題,是什么港人治港﹖經濟上,香港是祖國大陸的對外窗口﹔政治上,香港是中國共產黨的難民社會。大多數港人,解放前夕、三年困難和文化大革命期間,由于種種政治經濟原因,背井離鄉,逃亡香港,愛國不愛黨。港英當局從始至終的反共教育和妖魔化宣傳,反共、恐共、拒共、疑共的社會輿論蔚然成風。改革開放以后,大陸涌來公私人群,摻雜些許政治動搖分子、經濟腐敗分子,崇洋媚外,化公為私,千姿百態。56 回歸前,新華社一把手逃跑美國流亡﹔回歸后,中聯辦秘書長甘當英國間諜。周北方、朱曉華、王雪冰、劉金寶,抓住的沒抓住的,讓不少大小倉鼠輩以為,共產黨和平演變成了腐化墮落、隨意欺負的「糖貓」。57

  香港610萬有權登記選民的永久居民,50萬外國港人,60多萬臺灣「關系戶」(很多持臺灣「護照」港人)。97以前,60多萬港人海外移民,大部分持外國護照返港。港英當局一口氣發出344萬BNO護照 —「英國國民(海外)」。中國說是中國公民,英國說是英國公民。雙方政府沒有達成協議,交換備忘錄各自表述。香港回歸以后,未經履行國籍認證,發出244萬特區護照。香港大多數中產階級(如果不是絕大多數),事實上的雙重國籍多種身份,是港人治港的政治生態。58 譬如,美籍華裔港人,只要愿意,可同時持有美國護照、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回鄉證和特區護照。譬如,純種美國人、英國人、澳大利亞人、日本人、印度人、菲律賓人、南亞人,白黑黃紅各色人等,以及各類歐亞、亞亞混血及其后裔,金發碧眼,鼻聳腿長,登記選民,踴躍投票,組黨參政,上街游行,百無忌憚,樂此不疲。所以,總有美國議員指手劃腳,「香港并非純中國內政」。59

  2004年,香港「公投」邁出公開討論的歷史性一步。60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來港演講,堅決支持公投2007年普選特區行政長官、2008年普選立法會議員。中、英文「港獨」網站開張,明目張膽。61 2005年3月,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美國政府正式表態支持香港普選。62 2006年以后,誰當下一屆特首,憑什么以及應當如何產生,勢必還有的折騰。

  2007年,金融全面放開。

  2004年,中國大陸外匯儲備猛增兩千億美元;63 2005年,超過日本,名列世界第一;2006年10月,已經超過一萬億美元。人民幣堅持不升值,投機熱錢繼續增加。人民幣升值少許,等于驗證必然升值趨勢,吸引熱錢繼續趕來,鼓勵老百姓用手中美元兌換人民幣。如今,「促使私人美元資產轉為人民幣資產的壓力已經存在,以后還會加重。」64 2001年底,中國大陸居民儲蓄73762億,居民外匯存款875.6億美元。2005年底,居民儲蓄141051億人民幣,居民外匯存款725.9億美元。65 四年時間,居民儲蓄翻一番,居民外匯存款減少150億美元,明顯標識出人民幣升值預期的駭人影響。然而,人民幣升值像股票牛市一樣,一旦超越誰也說不清楚的「閾值」,66 成了所謂「匯率超調」,市場預期擔心人民幣貶值,投機熱錢撤出 — 拋售人民幣換回美元,預言自我實現的效果,大量基礎貨幣集中震蕩市場。關于建立浮動目標區的荒謬構想,被包括歐洲匯率聯系機制在內的各國慘痛教訓徹底摧毀。索羅斯的名言振聾發聵:「目標是(攻擊的)目標」。67 邏輯上,只有人民幣匯率市場調節,纔能恰如其分。有全面開放金融的正式承諾擺在眼前,很難預期今、明兩年投機熱錢會自動離去。一邊強調人民幣與一籃子貨幣掛鉤,一邊承認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并不解決實際問題。

  金融自由化,包括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完全可兌換,是經濟規律之必然,時代潮流大勢所趨。80年代全球金融自由化以來,中國是最后、最大、最肥的一塊沒有遭受金融危機洗劫的處女地。68 近30年經濟高速增長,積聚了巨額金融資產和巨額銀行壞帳,國際金融大鱷磨牙舔舌,垂涎欲滴。中國能夠躲過亞洲金融風暴,惟一屏障是人民幣管制,不能大筆炒作。大進大出的外貿占GDP總額的70-80%,再說產業結構調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國的經濟增長靠出口加工,出口加工依賴匯率穩定。1998年,印度尼西亞金融危機 → 經濟危機 → 社會動蕩 → 政權顛覆 → 國家分裂,一步一個腳印,慘痛教訓值得慎思。69

  國有銀行不良資產問題非常嚴重。即使是官方估計,不良資產的數額也是相當大的,在2000年大約占總貸款額的26.2%。其實,不良資產的真正數額十有八九比官方提供的數字要大得多,因為銀行通常將不良資產進行結轉,所以不良資產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是看不見的。此外,中國銀行對不良資產的定義遠比西方標準寬松的多。

  中央銀行不起作用,銀行系統極度脆弱,非銀行金融機構又缺乏有效的規章制度,于是,經濟危機的潛在舞臺已經設定好了。經濟和社會環境的一系列突然變化就能引發一場金融危機。70

  蘭德公司國防研究所的科學項目言猶未盡,另外補充了幾個周邊隨時可能發生的災難。

  由于涉及南海的石油勘探和開發,中國同有關國家就南海一些海域的主權問題常年摩擦不斷,而且還時不時加劇。

  隨著中國海軍裝備能力的不斷提高,過去中國和日本只周期性就釣魚島問題發生沖突,現在沖突將可能反復出現。中國和日本都對這些島嶼生成擁有主權。如果日本出動其強大的海軍力量來對抗和抵制中國對這些島嶼的主權要求(這種可能不是沒有),那么中國和日本之間將爆發嚴重沖突。

圖-1:釣魚島在東海的位置

資料來源:張植榮:《中國邊疆與民族問題》第197頁。

  另一個偶然事件可能發生在朝鮮半島。一旦南北朝鮮陷入沖突——大概會由北朝鮮挑釁發起——中國可能會傾向于(即使不是被迫)支持它的共產主義鄰居。

  最后,如果中國給巴基斯坦提供軍事和技術援助的事情為印度察覺,中印關系勢必會變得緊張,從而給克什米爾問題火上加油。71

5.2  決定勝敗的敵情判斷

  軍事作家黎汝清著《皖南事變》,72 60萬字長篇小說,史料征引,文學演義,驚心動魄,發人深省。當時共產黨內部,毛澤東獨立自主對敵斗爭,王明「一切服從統一戰線」,兩條路線鼎足而立。由此不難想象,「一個主義、一個政府、一個領袖」的蔣委員長,統一領導全民抗戰的熱烈氣氛。

  項英雄心壯志,等待日軍南下,創建華南抗日根據地。華南那里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老革命根據地,三年游擊積累了雄厚的群眾基礎和堅強的干部隊伍,這是八路軍在華北不具備的有利條件。葉挺北伐鐵軍,攻城略地打硬仗﹔項英山區游擊,深入農村基層,廣泛發動民眾。項英的黨內老資格,73 葉挺的國軍老關系,74 天造地設一對好搭檔。華北一馬平川,八路軍只好挖地道、鉆青紗帳。蘇北交通、水網、城市密集,敵、偽、頑扎堆兒,新四軍與敵軍戰斗、與友軍摩擦,沒處躲沒處藏。華南崇山峻嶺,交通阻隔,天高地遠,縱情馳騁。眼瞅著華北敵后根據地的巨大成就和成熟經驗,75 華南的軍事政治、干部群眾、地理地形,天時地利人和,只欠日本鬼子繼續南侵一股東風。這是項英「賴」在皖南不走的戰略思想,「黨中央也并未絕對否定」。76

  不惟寧是,皖南事變一年以后,日軍誘降蔣介石不成,終于揮師南下。圍殲新四軍的顧祝同,從上饒逃往閩西。幾乎出于同樣的戰略思想,1944年,中央命令王震359旅從延安長途遠涉,直插廣東。隨軍組成華南老區出身的三個干部大隊,「任務是回到原地區,恢復和擴大根據地。」77

  縱觀皖南事變全過程,從不走到走,從北上到南下,從準備打到大搬家,從群眾大會的延誤到馬拉松軍事會議,從原地固守到分散突圍,所有一連串的猶豫、爭論,放松警覺,浪費時間,無所作為,坐失戰機,歸根結蒂,取決于一個敵情判斷 — 蔣介石會不會大打出手﹖新四軍戰斗主力遠在蘇北,吃掉新四軍軍部,軍事上占點小便宜,遠遠無法補償破壞團結抗戰的政治損失。冠冕堂皇發布軍令,調項葉橫渡長江天險,由等在對岸的敵偽動手,君子遠庖廚。

  1940年底,第三戰區六個師,對新四軍軍部近萬人,完成鐵桶包圍的戰斗姿態(可做迫我北移的解讀)。蔣介石亡我之心不死,路人皆知。不皆知的是,重慶政府茍延殘喘,迫切需要以統一抗戰的名目,爭取國際援助。在八路軍奮不顧身百團大戰的同時,雖然各地國共兩黨軍隊多次摩擦,葉挺所率之軍部,機關后勤,三分之一非戰斗人員。友軍頻繁往來慰問應酬,皖南并非直接沖突的是非之地。走不走,搪塞拖延到最后,不得不走。接下來的爭論是走的路線。北渡長江的軍令,提前泄漏給日偽,78 前途叵測艱險。先南下再東進北上,通過友軍轄區,勢必發生摩擦。準備打,用不著討論。難題是準備小打還是大打。做好大打的準備,丟掉壇壇罐罐,精簡非戰斗人員,說起來輕巧。扔下輜重、機關、醫院、后勤和地方干部自生自滅,特別是割舍大批行動不便的傷病員,決非輕易可下的決心。等到打起來了,又是判斷的游移 — 但愿是必然發生的摩擦沖突。一直打成釜底游魚,分散突圍是共產黨的看家本領,結果避長揚短,集中主力原地固守,圖的是政治談判解決糾紛的可能性。79 上官云相喜出望外:「給我們提供了聚殲的機會!」80 兩天以后,延安發來指示,認為「似以突圍出去分批東進或北進為有利」,又提醒「應注意與包圍部隊首長談判」。81 又一天以后,通過周恩來竭盡全力交涉,蔣介石總算下達「解圍」命令,新四軍軍部全軍覆沒。軍長葉挺,在我方是談判的代表,在對方是生擒的戰俘。

  事實上,蔣介石的決心,從命令葉挺北渡長江那一刻,就是「消滅」,「就地解決」,「不走要打,走也要打」。早在項英開拔之前,「一網打盡,生擒葉項」的手令,下達到連排。82 全力以赴圍殲,斬草除根清剿,徹底粉碎了一切遲疑幻想。重溫事變前夕,料敵如神的毛澤東發給項英的嚴厲批評,至今依然電閃雷鳴!

  你們不要國民黨存任何幻想,不要靠國民黨幫助你們任何東西,把可能幫助的東西只當作意外之事。你們要有決心有辦法,沖破最黑暗最不利的環境,你們是很危險的。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你們這樣遲疑猶豫、無決心無辦法的。……似此毫無定見、毫無方向,將來你們要吃大虧的。83

  值得一問,小布什已經或正在或將要下達的,是一張什么手令﹖美國堅決支持日本「入常」,堅決反對德國「入常」,是戰略重心從西線向東線轉移的標志性說明﹖2005年3月,美國在伊朗核計劃問題上態度忽然軟化,交給歐盟去處理﹔5月,美、日、澳軍事結盟﹔6月初,新加坡安全會議,美國國防部在馬六甲海峽、泰國、越南到處高調插手,說明主攻方向確定﹖6月底,伊朗強硬派大選勝利,美國戰略研究界馬上重新評估同時進行兩場戰爭的能力,說明戰略決策猶豫﹖小布什-賴斯一屆盎格魯-新教極端政府,既定的強硬路線不撞南墻,很難回頭調整。除非本·拉登再鬧一場比9.11更厲害的恐怖襲擊。

  小布什有著奇特的、高度個性化的信仰。布什內心深處,相信他肩負著上帝的使命。……他第一次聚精會神地逐行逐句閱讀一本書,那就是《圣經》。

  布什沉溺于好斗的基督教福音派所謂大劫難之后出現救世主的思想。他似乎接受這樣的世界觀:善惡之間有一場大的斗爭,最終導致對抗。具有這種世界觀的人往往不惜冒不適當的、可怕的風險,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在執行上帝的意志。

  在競選期間,小布什利用牧師作為中間人和代理人,依靠他們在各地的網絡,收集關于選民的心態、愿望和愛憎的最新的標準信息。在小布什取得勝利以后,他說:“如果我不相信用上帝的計劃取代人間的一切計劃的話,我就不可能進行治理。”84

  一個奇怪的氛圍彌漫在小布什的周圍:白宮辦公廳主任安德魯•卡德的妻子是衛理公會的牧師;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頭頭賴斯的父親是亞拉巴馬的傳道士;領導總統講話寫作班子的邁克爾•吉爾森畢業于素有“福音會哈佛”之稱的惠頓學院。此人贊同基督教極右派的預言,認為世界末日的善惡大決戰即將到來,反基督者將再次來臨,然后是救世主重新顯現。白宮的全體人員都參加每天的《圣經》學習小組。現在,總統府就像一個巨大的祈禱廳。那些當權的人早晚集體閱讀《圣經》之余,處理著美國和世界大事。85

  2005年11月,小布什訪華前夕在日本發表演說:

  現代的臺灣充滿自由、民主和繁榮。全方位擁抱自由,臺灣已將繁榮昌盛交給了它的人民,并創造了一個自由和民主的中國社會。

  我已經指出,中國人民想要更多的自由來表達自己,尤其是沒有官方控制的宗教自由,沒有官方控制的印刷圣經和出版其他神圣的經書。86

5.3  生死存亡的戰斗決心

  冷戰期間,兩個超級大國爭霸,兩大陣營對壘,旗幟鮮明,勢均力敵。雖然意識形態你死我活,有過古巴導彈危機一身冷汗,誰也不敢真動家伙。冷戰不是熱戰,說得多做得少。反恐戰爭討伐暴政,熱戰不是冷戰。缺乏涇渭分明的意識形態,樹敵都得東拉西扯。對手七零八落,打一個贏一場。說不明白,打得便宜,說得少做得多。本·拉登從未承認9.11是基地組織干的。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兩個主權國家兩場侵略戰爭,不用理由,不用幫忙,不宣而戰。接下來,小布什會對中國這個「更根本的挑戰」如何下手﹖

圖-2:達賴喇嘛英文自傳用的地圖

資料來源:Dalai Lama: Freedom in exile,扉頁。

  中央放權松綁,地方自謀發展,地區差距急劇拉開。市場經濟,唯利是圖。鐵板一塊,分崩離析,一盤散沙。經濟上,枝強干弱,外重內輕。政治上,聯邦自治、民意公投,國家分裂的現成工具一應俱全。87 不僅臺灣,而且達賴喇嘛多次提出公投「決定西藏和中國的關系」。88 土崩必然瓦解,瓦解必然土崩。

  經過多年黨政不分、黨指揮槍的體制政權,共產黨成為維系統一的惟一全國性組織。一時間無可替代。多年執政的共產黨,不單是意識形態的載體,更是超越民族、凌駕地方的主導力量。蘇聯解體的核心技術環節,是解散聯共(布)。摧毀跨宗教、跨民族、跨地方利益的惟一組織,蘇聯分裂成16個主權國家。89 蘇聯解體十年之后,一個接一個「顏色革命」,展開「獨聯體」的再解體。是有美國人上下其手,推波助瀾,處于核心地位的俄羅斯廢了共產黨,普京再有愛國主義,缺乏與「獨聯體」各國前蘇共領導人溝通協調的組織機制。烏克蘭顏色一變,馬上申請加入北約。跨民族、跨聯邦的凝聚機制付置缺如,「獨聯體」名存而實亡,早晚各奔東西。多虧普京急忙「民主倒退」,取消了地方政權「總統」直選。否則,現有俄羅斯89個聯邦主體,包括21個共和國、六個邊疆區、49個州、兩個直轄市、一個自治州和10個民族自治區,不同黨派當地競選,分崩離析豈不沒完沒了﹖90 試想,萬一沒有了黨中央的統一組織紀律、統一調配干部,黑龍江、廣西、浙江、海南等省方面大員,一手遮天,集體犯案,該發生多少起「湖南驅張」式的顏色革命﹖前蘇聯仍在繼續的解體進程足以證明,有臺灣、西藏、新疆、香港問題愈演愈烈,顛覆共產黨政權,與中國走向分裂,成為時代的同義語。不管是外部他人推翻,還是內部自己改變,都是中國歷史上的所謂「王綱解紐」,「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種無政府狀態。」91「中國凌晨攻臺,新疆下午就揭竿起義」。92 澳裔美人譚若思預言:「中共的倒臺方式將很像滿清」。

  今日,中共黨國若倒臺,也會像帝制中國的傾覆一樣,初步都可以看成是政權與統治方法的結束。制度改變前,一定可以先觀察到一種世界觀漸進而無可逆轉的消融。新型的政治勢力都會打著國家利益的名號,去掃除已僵化的教條。馬列主義會為了救中國而被丟棄,正如當年帝制被丟棄,也是為了救亡圖存。

  辛亥政治大戲的第一幕是一批省份脫離中央。自10月10日開始,一個接一個,共有17個省份宣布獨立。只是,各省革命黨提出來反對舊秩序的理由是既分歧又抽象,可知中國將不會改變太多。93

  當年各省獨立的訴求,與當今臺獨一樣,都是反對專制,捍衛民主。中央民主憲政,94 地方尾大不掉,更有外國勢力攪和(東北最典型)。地方只領餉不納糧,逼迫中央氣急敗壞,不是借外債喪權辱國,就是開倒車復辟帝制。

  由于那時地方政府中傳統的回避制度被徹底破壞了,全國各省差不多都被當地的軍頭所盤踞,應繳中央的各種地方稅收,通統都被借口扣留了。袁氏的中央對他們可說是毫無辦法,既不能行文,更不能動武。結果弄得中央政府分文不名,只有靠舉債度日。而上下兩院的國會,在國民黨多數的控制之中,對外債又嘖有煩言,把袁氏弄得捉襟見肘,有志難伸。95

  《走向共和》電視劇的結尾,根本不該是洪憲皇帝一命歸天。府院之爭,張勛復辟,馬廠誓師,護法運動,南北分裂,……正劇的大幕從此拉開,巨大的代價始料不及。當年醇親王審汪精衛:「你們搞這革命,當然是有原因的,是看到清朝太壞了。……假如你們革命成功了,我看你們也強不過我們多少。」96 數年以后翻天覆地,李大釗感慨推翻帝制的偉大成果,〈大哀篇 — 哀吾民之失所也〉,字字泣血:

  革命以前,吾民之患在一專制君主;革命以后,吾民之患在數十專制都督。昔則一國有一專制君主,今一省有一專制都督。前者一專制君主之淫威,未必及今日之都督,其力覆散在各省,故民之受其患也較輕。今者一專制都督之淫威,乃倍于疇昔之君主,其力更集中于一省,則民之受其患也重矣,則所謂民權民權者,皆為此輩獵取之以自恣,與吾民乎何與也?

  哀哉!吾民瘁于晚清俾政之余,復丁干戈大亂之后,滿地兵災,瘡痍彌目,民生凋敝,亦云極矣。重以庫幣空虛,隨處增巨,借款未成,司農仰屋,勢不能不征重斂于民。……以致農失其田,工失其業,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離散煢焉,不得安其居,刀兵水火,天災乘之,人禍臨之,蕩析離居,轉死溝洫,尸骸暴露,餓殍橫野。……所謂民政者,少數豪暴狡獪者之專政,非吾民自主之政也;民權者,少數豪暴狡獪者之竊權,非吾民自得之權也;幸福者,少數豪暴狡獪之幸福,非吾民安享之幸福也。此少數豪暴狡獪者外,得起所者,有幾人哉? 吾惟哀吾民而已矣!尚奚言!97

  袁世凱死后12年時間,北京九易政府,24次內閣改組,換26屆總理。98 城頭變換大王旗,軍閥混戰,生靈涂炭。1911-1931年20年時間,封閉割據的四川一省,軍閥混戰478次。99 一直打到日本鐵蹄蹂躪大半個中國,打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滿清割地賠款在先,100 民國外蒙獨立在后,三分之一國土面積喪失,101 余下的祖國分裂至今!102

  問題的難點,真正的挑戰,不是對諸多危機的性質、走向、嚴重程度如何周密分析,而是對敵情的準確判斷和當機立斷的決心。事后諸葛亮容易,事前下決心極難。總結皖南事變,長篇小說最后一段思辯發人深省。試想,假如蔣介石真的不敢冒天下大不韙,沒有下達一網打盡的手令呢﹖突然拋棄輜重機關,扔掉幾千傷病員和地方干部,掙脫廣大群眾的苦苦挽留,帶領精銳倉皇出逃,驚弓之鳥路過友軍駐地,崇拜葉挺的老部下一看來者不善,不敢動手,虛情假意握手言歡,端茶倒水送往迎來,「團結抗日」的口號聲、歡呼聲響徹云霄。新四軍軍部有驚無險,皖南事變從未發生,庸人自擾的葉項二人,向黨中央、全國人民和蔣委員長如何交待﹖— 現在說起來是編故事。如果身臨其境,新四軍內部的不同意見沒有頑強堅持,黨中央沒有堅決命令大打突圍,都是由于常規摩擦和政治交涉的可能性,不僅極大,而且似乎更加合乎邏輯。103

  皖南事變的最大政治收獲是,徹底粉碎王明「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的右傾路線。日本投降以后,馬歇爾來中國調停國共兩黨,雖然毛澤東親自參加重慶談判,共產黨內部基本上再沒有民主立憲、聯合政府的幻想了。吃一虧,長一智。同樣有和談、摩擦的國際國內環境大局,1946年,李先念部堅決果敢的中原突圍,與項英在皖南的遲疑幻想,形成極其鮮明的對照。

  老先人早有話,「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也。」104 第一次鴉片戰爭,欽差大臣兩廣總督林則徐虎門銷煙,輕釁戰端,撤職發配,罪不容逭。第二次鴉片戰爭,欽差大臣兩廣總督葉名琛老成謀國了。「以淵默鎮靜為主,毫無布置」。傳諭「該夷如無動靜,兵勇毋許挑釁」。兩天時間,廣州陷落,所有文武大員集體被俘,被世人譽為「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105 葉名琛「被擄至印度,令穿公服,紅頂花翎,外用玻璃罩,沿途斂錢。」受盡三年屈辱之后,餓死在英國人的監獄里,一絲不茍,認真實踐了束手就擒,坐以待斃。106

  小布什-賴斯一屆強硬政府任期2009年。陳水扁-呂秀蓮一屆臺獨政府任期2008年。2006年,臺獨修憲公投。2007年,加入WTO承諾的金融開放條款到期,香港政府換屆,中國共產黨「十七大」。2008年,北京奧運會,臺灣新憲法實施。用戰役偵察的眼光,審視今后兩三年光景,朝核危機升級,日本「入常」加核武裝,釣魚島主權爭奪,東海油氣爭端,南海油氣爭端,緬甸碼頭、輸油管線和政局動蕩,印巴沖突再起,巴基斯坦政局動蕩,達賴喇嘛惹是生非,中亞反恐與新疆動亂,……,導火索嘶嘶冒煙一圈炸彈,團團包裹國內矛盾庴火積薪。石油、鐵礦砂漲價,紡織品制裁。兩頭擠壓之后,人民幣匯率市場調節一把尖刀,直逼心臟。107 經濟學家、各國政要、多維媒體齊心協力,拿血汗工廠釀就的貿易赤字說事,大會小會,座談采訪,口誅筆伐,墻倒眾人推……

  內憂沉痼積重難返,外患囂張變本加厲。內憂引爆外患、外患激變內憂的各種可能隨時發生。108 萬一本書的邏輯理解成立,合圍之勢已成,戰斗已經打響。美國拉扯日本「入常」,用朝核爭執替武裝日本張目,南北朝鮮朝野強烈反彈,刺激中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中國政府退無可退,東海局勢全面緊張。趁著「西風烈」,臺獨如期公投修憲,強調安全自保,參加美日「協防」,朝分離方向邁一大步,臺海危機升級換代。

  期待著這一天到來,日本「分裂中國學」深入臺灣學術研究。109 石原慎太郎撰〈戰勝中國重建日本的道路〉,翹首以盼,望眼欲穿!

  針對中國制定反分裂法,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2005年3月4日大爆內幕指出,他與多位現任聯邦政府國務院高層官員交換意見,大家看法一致,中國將分裂成六大塊。110

  盡管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但中國沿海和內陸地區的經濟差距很大,而且有共產主義政權這個巨大的不安因素。許多專家預測,其政治危機一旦爆發,中國帝國就有可能四分五裂。在建立亞洲的中樞機能時,必須考慮到中國將來分裂的問題。視將來的情況,以日本為中心建立的亞洲經濟圈可以把分裂的中國的上海及周圍地區接納進來。當然,同時必須同包括美國的環太平洋經濟圈合作。111

  中國分裂有利于日本,……中國最好分裂成幾個小國,日本應盡力促進這個過程。112

  必須讓中國分裂,至少日本應該假手他人發揮作用,而且,要在分裂前后都要發揮主導作用。113

  早在1999年,日本通過《周邊事態措施法》。審議過程中,政府列舉六類型「周邊事態」,包括「日本周邊即將爆發武力爭端」(第二類),「某國因政治體制混亂而出現大量難民,并很可能涌入日本」(第三類),「某國發生內亂或內戰并擴大到國際范圍,不再是單純的國內問題」(第五類)。114

  「某國」是朝鮮,是臺海,是中國﹖史無前例的挑戰,對美國是,對日本是,對臺獨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更是。

  5.4  “能戰方可言和”115

  一般人說,做好最壞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中間沒有「纔能」兩字連接。因為最好的結果,皆大歡喜,人人企盼﹔而真正的難題是做不做、能不能做好最壞的準備,丟掉傷病員和輜重,準備大打。能戰方可言和,斗爭纔能團結。需得先付出很大代價,真正做好最壞的準備,纔有資格爭取最好的結果。皖南事變對敵情判斷失誤的教訓,只對有能力大打一場的戰斗部隊有意義。百孔千瘡的晚清政權,林則徐虎門硝煙,葉名琛坐以待斃,一個流芳千古,一個遺臭萬年,個人選擇,一念之間。但是,被動挨打之大局,其實一樣難以避免。中國積弱,屢戰屢敗,敗則割地賠款,而且「一邦得利,各國均沾」,結果越發國困民窮,越發無力自強。正李鴻章所謂「和局翻一回,更壞一回,求如前約之粗疏而不可得」。116 于是乎,寧愿忍氣吞聲,不敢輕言浪戰。忍辱負重,人心所向。

  于是乎,宋人議論未定,金人兵已過河。歷史的悲劇一再重演。由于先存了畏戰、避戰、茍且、求和的強烈渴望,中國近代史上每一次戰敗,戰術總結幾乎全是判斷失誤吃的大虧,包括二次鴉片戰爭廣州淪陷,中法戰爭南洋艦隊在馬尾慘遭全殲,甲午戰爭北洋陸海兩軍毀于一旦。

  日本此次出兵自始擬乘此恢復其甲申事變以來消退之在韓勢力,抱有不達目的,不惜一戰之決心,此則中國方面自李鴻章以次皆懵無所知。故李鴻章于應付日本之行動時,實亦具有一錯誤之基本假定,以為日本終不敢悍然不顧國際情勢而遂發動戰爭。其挑釁不過是一種姿態以求有所得于他日而已。中國自身實力既不足恃,故以避免一切足以刺激日人感情,使之有所借口之行為為上。因此遂極力不主張增兵,且囑駐韓清軍鎮靜,避免發生事端,而真正希望與努力則寄于國際調停;竭力慫恿在遠東大局有決定性影響之英俄兩國出面干預,而尤寄希望于俄。在對日交涉上則堅持不讓,以待調停時還價地步。以為日本弱小,終將有所顧忌,而不得不謀妥協,戰爭因之將可避免。117

  中國近代史上,清議慷慨激昂,實干昏庸顢頇,只是表象。實質是自己不想打、不敢打,找出種種理由使自己相信別人也不想打、不敢打。外交上極其強硬,軍事上毫無布置,一再令列強困惑不解,一再促成必敗的戰爭:手無縛雞之力,嘴上嘵嘵不休,豈不是犯賤找挨打﹖依循這條路線,吃一虧,不會長一智。9.18事變,根據張學良的回憶,照舊還是敵情判斷失誤的典型案例。

  9.18事變我判斷錯了!……過去我們對日本辦事情,“南京事件”也好,“濟南事件”也好,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沒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還是把這時的日本看作是平常的日本,就沒有想到日本敢那么樣來,我對這件事,事前未料到,情報也不夠,……當晚,根本不知道這就叫做“9.18事變”也不知怎么向政府請示9.18事變該怎么辦,因為那時間關東軍經常尋隙挑釁,隔幾日就找點事鬧鬧。

  我情報不夠,我判斷錯誤!我怎么個判斷錯誤?我的判斷是,日本從來沒敢這么擴張,從來沒敢搞得這么厲害,那么,現在他仍然也不敢。我也判斷,這樣干對你日本也不利啊,你要這樣做法,你在世界上怎么交待?那個時候,我們也迷信什么九國公約、國聯、門戶開放,你這樣以來,你在世界上怎么站腳?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看,我認為我這判斷還是很有道理的。那時,我有個日本顧問,我后來也跟他談了,他也承認,那樣干不但不是我們中國之利,也是日本之禍啊!

  我現在也承認我那時的判斷對了,為什么呢?要不是9.18事變,日本不會慘敗到那種程度。

  皖南事變,項英對蔣介石心存幻想。甲午戰爭,李鴻章對小日本心存幻想。9.18事變,張學良對關東軍心存幻想。貌似同樣吃了判斷失誤的虧,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甲午戰爭之慘敗,歷史責任歸結到晚清腐朽,慈禧挪用軍費修頤和園的深度,毋庸贅述。民族英雄張學良,雖然海峽兩岸推崇備至,無限同情的唐德剛們,還是總結出釀成「不抵抗主義」的八條原因:(1)幻想以夷制夷,(2)醉心全國抗戰,(3)過分依賴中央,(4)迷信以和止戰,(5)畏懼日本軍力,(6)低估國民力量,(7)力避消耗實力,(8)缺乏決斷能力。少帥從來沒有認識到,「實際上,以退讓求和平,不但得不到和平,反而會使侵略者得寸進尺,助長其囂張氣焰。」

  真正的問題是,即使當年張學良判斷全對,又能如何呢﹖

  關東軍端了東北軍的老窩。張學良丟掉幻想,投入戰斗,親自指揮熱河抗戰,全力以赴,大打出手。這時再沒有判斷錯誤了。「這時因染有烈性毒品癮,所以在熱河路上每走30里,就要停車打一次嗎啡針,及到承德,已疲憊不堪。」118 此情此景,熱河抗戰還能期待甚么更好的戰果呢﹖—「兩萬多日軍幾乎沒有遇到中國的有效抵抗,只用了大約一周的時間,就完成了軍事行動。」119 由此可以斷言,即便9.18事變敵情判斷準確無誤,當機立斷誓死抗戰,就憑最高統帥這把煙癮,再有幾個東三省也不夠丟的。唐德剛說「孫子說:善戰者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孰不知善敗者,未待交鋒,也早就一敗涂地了。何待槍響﹖!」120

  王樹增著《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引述一段著名畫家、書法家趙佶1125年的《罪己詔》,涕淚交迸,感人肺腑。

  多年來言路壅塞,阿諛充耳,致使奸邪掌權,貪饕得志,賢能之士限于讒言,縉紳之人遭到流放,朝政紊亂,痼疾日久。而賦斂過重,奪百姓之財,戍徭過重,奪兵士之力,利源酤榷已盡,而謀利者尚肆誅求;諸軍衣糧不時,而冗食者坐享富貴。可謂民生潦倒,奢靡成風。災異屢現,而朕乃不覺悟;民怨載道,朕無從得知。追思所有的過失,悔之何及!121

  杜牧《阿房宮賦》最后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

  注釋:

  1「本項目的研究工作是由蘭德公司國防研究所(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Institute)完成的。該研究所是一個由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開發機構,資助單位包括國防部長辦公室、聯合參謀部、統一指揮部和其它國防機構」(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前言〉)。

  2 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第10、180頁。

  3 布熱津斯基:《美國的抉擇》第127頁。

  4〈中國網民數目突破一億僅次美國〉,《信報》2005年5月20日,第11頁。僅次于美國的1.8億,名列世界第二(〈誰在控制國際互聯網﹖〉《參考消息》2005年10月12日,第9頁)。

  5 2003年6800萬。相對數據為2003年調查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中國與日本的他者認識》第311頁)。

  6 布熱津斯基:《美國的抉擇》第243頁。

  7〈大陸貧富懸殊達警戒線〉,《信報》2005年8月23日,第7頁。

  8「我們提到的這些問題已經夠艱難的了,但是它們還不是名單的全部。例如,我們沒有提到由于領導階層更迭,從第三代領導階層向第四代領導階層過渡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黨內政治斗爭」(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第6頁)。

  9 Elspeth Thomson:“China’s construction of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s:How urgent﹖”,Background Brief No.243,第8頁,East Asian Institut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005年4月,四、五個月的期貨每桶都歷史性地突破60美元(〈60美元高油價震撼內地經濟〉,《信報》2005年4月8日,第22頁)。

  10 謝九:〈誰操縱了鐵礦石〉,《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10期,第68-69頁。

  11 邢海洋:〈泡沫〉,《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10期,第82頁。

  12 李其諺:〈鐵礦石談判重上拳臺〉,《財經》2005年11月14日,第145頁。2004年中國進口鐵礦石2.08億噸,占全世界海運鐵礦石貿易的三分之二(〈鐵礦石賣方定價,中國無奈任宰割〉,《信報》2006年5月31日,第2頁)。

  13 鋼材占造船企業消耗原材料的60%以上,建筑安裝的30-40%(郭大鵬:〈鐵礦風云〉,《中國企業家》2005年第6期,第48-55頁)。2005年10月,「淡水河谷表示,明年巴西出口鐵礦石的價格將在今年上漲71.5%的基礎上再上漲10-20%」(謝九:〈又到鐵礦石談判時〉,《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38期,第80頁)。

  14〈內地鋼鐵業過剩與不足并存〉,《信報》2006年2月11日,第15頁。

  15〈高進低出錢照賺,釜底抽薪甚艱難〉,《信報》2006年7月20日,第1頁。

  16〈歐美取消配額中國出口紡織品急增〉,《信報》2005年4月8日,第2頁。

  17〈中國紡織品出口應實行新戰略〉,《信報》2005年5月25日,第14頁。

  18 高柏:《日本經濟的悖論》,中文版序言,第16頁。

  19 陳毅聰:〈何必害怕民工荒〉,《中國企業家》2005年第6期,第16頁。

  20 筆鋒:〈人民幣邁開歷史一大步〉,《亞洲周刊》2005年8月7日,第5頁。

  21 伊茲拉萊維奇:《中國改變世界》第161-162頁。

  22〈西報如何看待「崛起的中國龍」〉,《參考消息》2005年12月1日,第16頁。「據海關統計,2004年,高新技術產品在中國工業制成品中的比例僅為27.9%,而這些所謂的高新技術產品中還絕大部分使用國外的核心零部件或者關鍵性技術。……現在,外商獨資企業占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65%,而且它們主導了中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吳越人:〈中國過度「外資化」的風險〉,《改革內參》2005年第19期,第15頁)。

  23 據記者從衛生部了解情況(朱玉、周婷玉:〈過兩億人受職業危害,農民工為主體〉,中華網2005年1月7日)。

  24 卓勇良:〈另眼看中國經濟「高消耗」〉,《改革內參》2005年第16期,第21頁。

  25 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第107頁。1975-2000年,美國經濟幾乎增長了50%,其「能源密集度」(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40%(保羅·羅伯茨:《石油的終結》第203頁)。

  26〈《華郵》:中國是能源浪費大國〉,《信報》2005年8月8日,第10頁。「制造同樣的產品,中國需要使用的能源是歐洲的三倍。中國經濟消耗的鋼鐵總量是美國的兩倍,而它的經濟總量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伊茲拉萊維奇:《中國改變世界》第114頁)。

  27〈我國名牌彩電90%需貼外國商標纔能出口歐美〉,《法制晚報》2005年5月24日。「雖然平均來說,一個中國人所排放的溫室效應氣體只有一個美國人的20分之一,也只有歐洲人的十分之一。但作為整體,中國在世界的排放量已經排名第二,只在美國之后」(伊茲拉萊維奇:《中國改變世界》第209頁)。

  28 閻世輝:〈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汝信等:《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第184頁。

  29「為了污染加環境惡化,中國每年必須付出1700億美元的代價」(《經濟學家》2004年4月21日,湯馬斯˙佛里曼:《世界是平的》第349頁)。

  30〈一臺DVD賺取一美元利潤,中國制造能走多遠﹖〉人民網2005年3月11日(http://homea.people.com.cn/GB/41391/3236349.html)。譬如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Wanda無線電鼠標是羅技公司最暢銷的產品之一,在美國的銷售價大約40美元,其中,羅技拿八美元,分銷商和零售商拿15美元,Wanda零部件供貨商拿14美元,生產地中國從每只鼠標中僅能拿到三美元」(吳越人:〈中國過度「外資化」的風險〉,《改革內參》2005年第19期,第15頁)。

  31〈我國名牌彩電90%需貼外國商標纔能出口歐美〉,《法制晚報》2005年5月24日。

  32〈曼德爾森:鴕鳥政策不是歐洲的出路〉,《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20期,第100頁。另有報道說,「中國紡織品生產商只能拿到10%的利潤,90%的利潤都屬于品牌擁有者、批發商、分銷商、零售商等各個環節,而這些環節大多被進口國壟斷」(〈中國紡織品出口應實行新戰略〉,《信報》2005年5月25日,第14頁)。

  33〈內地紡織企業面臨經營困境〉,《信報》2005年5月23日,第17頁。譬如,「中國制鞋業從業人員多達四百余萬人。」2006年10月,歐盟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征收反傾銷關稅,「影響到七萬中國制鞋工人的就業機會」(〈七萬中國制鞋工人或將失業〉,《信報》2006年10月11日,第12頁)。

  34 陳毅聰:〈何必害怕民工荒〉,《中國企業家》2005年第6期,第16-17頁。

  35「首先,盡管GDP增長加速,從1980-1990年間的9.3%提高到1990-2000年間的10.1%,就業人數的增長卻明顯下降,從20世紀80年代的4.2%下降到90年代的1.1%。總而言之,同80年代比,90年代的產量就業彈性急劇下降。第二,同就業彈性下降緊密相關的是,90年代主要勞動力吸收部門的就業增長放緩。例如,非農業就業人數的年平均增長率從1980-1990年間的6.8%,降到了1990-2000年間的3.4%。在非農業部門,非國有部分的就業增長率從11.2%降到了6.2%﹔鄉鎮企業的就業增長率從11.9%降到了3.3%﹔建筑業就業增長率從9.3%降到了3.9%﹔服務業就業增長率從7.9%降到了5.2%。第三,1980-1990年間總就業人數的年增長率為4.2%,遠遠超出了同期2.3%的就業年齡人口的增長(年齡組為15-64歲的人口,勞動供給的代名詞)。相反,1990-2000年間就業人數年均增長率僅為1.1%,遠遠落后于同期1.5%的就業年齡人口的增長」(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第6、11頁)。「由于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的深入,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系數持續下降。改革初期,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夠帶動近0.4%的就業增長,但目前這一拉動作用降低到只有0.1%。近幾年,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只能新增城鎮就業人口一百多萬人」(汝信等:《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第6頁)。

  36「1984年,中國的犯罪案例僅為50萬,到1995年,已經上升至160萬」(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第24頁)。

  37「1993年7月至1994年6月間發生在上海、北京和天津的犯罪案例有56%是由失業人員犯下的」(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第24頁)。

  38 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第15頁。

  39「社會學家指出,弱勢群體的生活貧困,以及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遭受社會排斥而造成心理失衡,都會使弱勢群體這一龐大隊伍中蘊藏著巨大社會風險隱患,極易演化成社會動蕩的『火種』。這是當局不能不格外重視的」(〈中國弱勢群體的困境引人關注〉,《信報》2005年5月27日,第13頁)。

  40 陳水扁宣稱「在2006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當天公投臺灣新憲法,并在2008年5月20日第12任總統實施」(蘇起:《危險邊緣》第329頁)。臺灣1991年第一次修憲,將中華民國憲法效力局限在臺灣,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統治權的合法性,確定國民大會及立法會議員由臺灣人選出。1992年第二次修憲,確定總統、副總統由臺灣人直選。

  41 麥克納馬拉、布萊特:《歷史的教訓》第92頁。

  42 1949年6月9日,國務院遠東局長Walton W. Butterworth提案建議與英國商量,由聯合國在臺灣進行「住民自決」投票(戴天昭:《臺灣國際政治史》第338頁)。

  1951年12月7日,美國國務院提出五種「符合美國利益的解決辦法」,(1)確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2)交聯合國托管、(3)臺灣獨立、(4)交還日本、(5)以自由的公民投票決定臺灣及臺灣人民的地位,即在一項「可能由聯合國監督的自由投票中,臺灣人民可以對前述四種可能解決辦法進行選擇。」美國當時的顧慮是,「公民投票的方式,因為國民黨軍隊駐在臺灣,及國民黨政府反對」,結論是「目前情況下似無可能。」

  1958年,澳洲外長卡西與國務卿杜勒斯探討臺灣前途,指出「最近有些報導說國民黨的軍隊,有很大比例是臺灣人。杜勒斯證實此現象,并稱臺灣人所占的比例還會更增加。他預言在臺灣的大陸人,未來會更注意臺灣本身的發展,更植根于臺灣,而不是想回大陸。卡西評論說那實際上是邁向兩個中國。杜勒斯同意如此分析,他說,『演變的自然力量是朝那個方向。』『我們不能強迫那種運動,但我們也不能阻止它邁向那個方向。』……其間也提及在臺灣實行公民投票的可能性,并揣測如果舉行公民投票,那可以確定絕大多數人民將選擇保持與共黨中國分開共存。杜勒斯在響應時提及『有人提議在聯合國監督下,在臺灣進行公民投票,以作為未來聯合國行動的指標。』杜勒斯對卡西預測,『隨時間的消逝,大部分臺灣的人民將希望臺灣被視為獨立的國家。』他預測在『未來五年或更長的時間便會出現這種情況』」(王景弘:《采訪歷史》第279-281、292-293頁)。

  1959年,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史蒂文森(Adlai E. Stevenson)對CBS電視訪問說:「臺灣的地位應在聯合國監視之下,由臺灣住民投票決定」(戴天昭:《臺灣國際政治史》第454頁)。

  43 陳水扁還說:「這是他能于兩千年當選及連任成功的原因。……香港發生的事顯示這個制度、這個模式徹底失敗,我們無法接受。……根據香港過去一年的情況,臺灣2300萬人民正進一步強化排斥『一國兩制』的看法」(〈陳水扁:一國兩制徹底失敗〉,《信報》2004年3月31日,第7頁)。

  44「香港的交接是對北京正在向臺北兜售的『一國兩制』模式的一種考驗。事實上,鄧小平在1981年9月提出這個模式是針對臺灣的,只是在后來纔運用到香港身上」(藍普頓:《同床異夢》第160頁)。「港督麥理浩訪京和英國向中國遞交關于香港『新界』土地契約問題的備忘錄,促使中國領導人除了考慮臺灣問題之外,也必須考慮香港問題」(李后:《回歸的歷程》第70頁)。「鄧小平在1984年指出:『「一國兩制」的概念最初不是為香港提出的,而是針對臺灣』」(羅汪˙卡立克:《在洋紫荊旗下》第144頁)。1982年,「鄧小平直接問希思,是否會同意以『對臺九點方針』的方式作為解決方案: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但仍然保持自由港和國際投資中心的身份,由港人治港,成為特別行政區」(鐘逸杰:《石點頭》第123頁)。「1977年10月,中共高級領導人廖承志在接見赴京參加國慶典禮的港澳代表團時透露,毛澤東生前曾表示,收回香港的時刻不應在解決臺灣之前。……因此,北京收回香港的決定和方式可以說是她為統一臺灣這一長遠目標而制定的政策的一個副產品」(秦家驄:〈中國接受香港的整體計劃部署與措施〉,朱云漢等:《1997前夕的香港政經形勢與臺港關系》第49、54頁)。1984年7月31日,鄧小平會見英國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時指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不是今天形成的,而是幾年以前,主要是在我們黨的11屆三中全會以后形成的。這個構想是從中國解決臺灣問題和香港問題出發的」(《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67頁)。

  45 蘇起:《危險邊緣》第326頁。

  46 譬如,1996年臺海危機,大陸軍事演習,戰斗機頻繁起飛,兩次越過臺海中線。「美國當時曾由極高階官員明確警告我方,根據他們的軍情顯示,8月中旬當中共軍機逐漸減少活動的情形下,臺灣軍機不僅沒有相對減少,并且也有超越臺海中線的情況,次數比中共更多,計達八次」(鄒景雯:《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第234-235頁)。

  47「韓國和中國臺灣制造商在高端計算器和產品生產上的勞動成本比中國大陸高出16倍」(羅伯特·布倫納:《繁榮與泡沫》第272頁)。

  48 1991年,臺灣在東南亞累計投資420億美元。1996年,東南亞投資占臺灣對外投資的17%,大陸占60%﹔2000年,大陸所占比例上升到80%,東南亞萎縮到不足2%。「南進戰略」徹底失敗(信強:〈試論美臺「自由貿易協議」的動因及可能性〉,孫哲:《美國國會與臺灣問題》第94頁)。

  49 史蒂文·戈爾茨坦:〈接觸的條件:臺灣的大陸政策〉,約翰斯頓、羅斯:《與中國接觸》第86頁。

  50 普雷斯托維茨:《流氓國家》第12頁。

  51 參見時殷宏:〈祖國大陸對臺灣:長期優勢對短期優勢〉,《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七期,第33-38頁。

  52 2005年4月,「臺灣團結聯盟」主席蘇進強到日本參拜靖國神社,說是拜祭臺籍陣亡將士,包括李登輝的哥哥李登欽。后經證實,新竹縣濟化宮供奉3.3萬臺籍日本兵,包括李登欽,用日本名字「巖里武則」,皇軍上等機關兵,1945年在菲律賓陣亡(〈臺聯黨主席參拜靖國神社引發民眾抗議〉,〈臺聯黨謊言被戳穿,李登輝兄長靈位移出靖國神社〉,http://b5.chinanews.sina.com/2005/0406/18134673 92.html)。「我向來熱衷研讀日本思想家和文學家的著作,所以日本思想對我影響很大。……或許有人會對我的沉迷日本文史哲,感到不解。但是,在1945年,也就是我22歲之前,臺灣一直在日本統治之下。我接受正統的日本式教育,當然也深受日本傳統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我正因學生動員,在名古屋擔任日本陸軍的少尉軍官」(李登輝:《臺灣的主張》第40-41、47頁)。「他并不諱言終其一生,他自認是日本人的時間比自認是臺灣人的時間長得多」(羅伊:《臺灣政治史》第285頁)。新加坡的李光耀體會出,「李登輝是用日本人的眼睛看世界。他常讓人感到是站在日本的利益上講話,以日本人的世界觀,以一種與中華民族存在敵對的潛意識作為精神武器」(孫立祥:《戰后日本右翼勢力研究》第372-373頁)。

  53 李登輝豪情萬丈,「如果陳水扁當選連任的話,12月立委選舉民進黨將會獲得壓倒性勝利,國民黨將會陷入崩潰狀態,臺灣將會加速民主化、本土化,然后出現的動向是制定新憲法。希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制定新憲法,并讓正名運動成功,然后以『臺灣國』參加北京奧運」(李登輝:〈飛彈問題非公投可決議〉,http://ec.chinatimes.com/scripts)。

  54 值得強調,中日分歧,絕非僅僅歷史認識問題,道歉和修改教科書,更不簡單是參拜靖國神社。東海油氣資源,是眼下雙方必爭的巨大而現實的國家利益(推薦梁曉、馮英倫:〈油價高企的幾點思考〉,《香港傳真》No.2000-6﹔龍村倪:《釣魚臺列嶼與東海「春曉」油田》)。

  55「如同臺灣海峽地區的沖突將嚴重抑制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亞洲其它地區發生沖突也會產生同樣的影響。例如朝鮮半島問題,盡管其反響不像臺灣海峽地區爆發意外事件那么嚴重」(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第7、154-155頁)。

  56「據商務部一份調查報告,外逃官員數量大約為四千人,攜走資金約五百億美元」(〈外逃官員攜走五百億美元〉,《信報》2005年3月21日,第23頁)。其中許多壞蛋曾在香港有過精彩表演。

  57 小時候看卡通片。記不住為什么在老鼠窩門口擺了一只糖貓。先是嚇得所有老鼠不敢出洞覓食﹔后來饑餓難忍,出洞覓食戰戰兢兢,小心躲避糖貓﹔再后來逐步接近糖貓﹔最后是咬噬糖貓爭先恐后,相互爭吵你比我多吃了一口。

  58「美國人中只有14%持有護照」(普雷斯托維茨:《流氓國家》第189頁)。按610萬香港永久居民計算,344萬BNO占港人的56%﹔244萬特區護照占港人的40%。

  59 Sam Brownback(參議院亞太委員會主席):“Backing Hong Hong’s dreamers”,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 2004年3月8日。有關香港問題的分析和數據出處,見王小強《再造一個香港》打印稿。

  60 港英統治期間,倘若有議員公開嚷嚷「公投」,政治部早就逮捕了。

  61 中文網站名叫「香港人」,主題詞是「香港是我家,建國齊參加」(http://www.geocities.com/hkfront)。英文網站干脆叫「香港獨立運動」(http://independenthongkong.tripod.com)。

  62「美國國務院就行政長官董建華辭職作出響應,表示會繼續支持香港人透過選舉改革和普選追求民主」(〈美稱繼續支持港人追求民主〉,《明報》2005年3月11日)。

  63「據人行統計,2004年12月31日,我國外匯儲備達到了6099億美元,比2003年底多出了2067億美元。一年中從四千億到六千億,大基數上神奇地增加了一半,國際上少有。……據測算,兩千億新增外匯儲備中,出于投機目的進入國內的外匯大約在1200億左右」(邢海洋:〈6099億美元儲備〉,《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4期,第83頁)。

  64 麥金農:《美元本位下的匯率》第129頁。

  65 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6年2月28日,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60227_402307796.htm

  66「過去三年里,有關人民幣匯價低估的問題,最極端的甚至宣稱低估40%」(筆鋒:〈人民幣邁開歷史一大步〉,《亞洲周刊》2005年8月7日,第5頁)。

  67 索羅斯原話:「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提議建立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目標區。其初衷令人贊賞,但方法卻不能令人佩服。因為正式的匯率目標區恰恰提供了其名稱中所暗示的東西:投機者射擊的靶子」(索羅斯:《開放社會》第304頁)。

  68 一頭是因為美元霸權,美國不會發生貨幣形態的金融危機﹔一頭是非洲經濟落后,金融資產欠發育,不值得發生金融危機。中間從歐洲發達國家到拉美、東亞發展中國家,包括俄羅斯和東歐國家,80年代金融自由化以來,已經統統遭受過金融危機的洗劫,有的還不止一趟。推薦王小強:《投機賭博新經濟》中有「等待中國的金融危機」一章。

  69 梁曉:〈蘇哈托垮臺的國際壓力〉,粵海金融控股研究部:《香港聯系匯率保衛戰》第163-178頁。

  70 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第126-127、137頁。2006年,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表全球不良資產研究報告,中國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2002年4800億美元,2005年9110億,超過全球第一的外匯儲備(8573億美元)。其中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3580億美元,「差不多是官方公布數字的三倍」(〈安永:內地不良資產超過外儲〉,香港《信報》2006年5月4日,第1頁)。

  71 沃爾斯等:《中國經濟領域的斷層線》第170-171頁。

  72 黎汝清的系列長篇小說還有《湘江之戰》、《碧血黃沙》和《叢林戰爭》。

  73 項英1920年參加革命,1921年入黨,歷任湖北省總工會黨團書記、上海總工會黨團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江蘇省委書記、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工農蘇維埃政府副主席,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項英任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期間,處理富田事變,公允平和,深得人心。后被左派排擠,長征未能隨隊(劉曉農:《毛澤東的第一次政治悔過》)。

  74「葉挺與顧祝同、上官云相,同是保定軍校六期生」(黎汝清:《皖南事變》第43頁)。顧祝同確有過怕擔政治責任,不忍下手的猶豫。

  75 抗戰勝利之際,「河北全省132個縣,中共占領94座縣城,完全控制82個縣,在山東,中共所占的城鎮達到90%以上」(林桶法:《戰后中國的變局》第18頁)。

  76 黎汝清:《皖南事變》第9頁。毛澤東把蔣介石命令新四軍、八路軍北上集中,看成是重慶準備向日本投降,合作夾擊我軍的大陰謀。1940年11月3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和劉少奇,認為「目前的反共高潮是直接投降的準備」,提議「將八路軍編為三個縱隊,各選五萬精銳,準備出鄂豫陜邊和陜甘川邊。將新四軍精銳組織一支兩萬人左右的挺進軍,乘反共軍封鎖未成,從其間打到他后方去,然后以一小部(三千左右)配多數地方工作干部,在大別山地域創造游擊根據地,準備獨立支持半年以上,以待華北主力之到達」(〈1940年11月3日給彭德懷的電報〉,《毛澤東軍事文選》第231-232頁)。毛澤東反復考慮先發制人。蘇聯出于自身利益,堅決不同意主動與蔣介石翻臉。在國際交涉之后,11月21日,毛澤東同意,皖南新四軍北移「可以拖一個月至兩個月」。這件事成為毛澤東決心擺脫蘇聯控制的起因之一(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01、105頁)。毛澤東的判斷絕非空穴來風。1940年,恰為蔣介石與日本人秘密談判最頻繁的一段。「5月17日,宋子良邀今井武夫到香港近海小艇上密談,他告訴今井:蔣委員長『內心希望和平確是事實』。阻礙和平的是共產黨和馮玉祥等人。已經制定『討伐』共產黨的計劃,可望在7月以前實行。……8月下旬,蔣介石指示張群、陳布雷、張季鸞草擬《處理敵我關系之基本提綱》、《中日恢復和平基本辦法》和《中日恢復和平協議要點》等一系列議和方案。他參加討論并親自修改文件。臺北《蔣中正總統檔案》藏有上述文件」(沈予:《日本大陸政策史》第585-631頁;今井武夫:《今井武夫回憶錄》)。沈醉揭發蔣介石抗戰期間派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投靠南京汪偽政權,身份暴露以后,居然公開以重慶代表身份活動,并得到日本人和汪偽政權的精心保護,以為共同反共的溝通、協調渠道。汪偽政府高官預留后路,幾乎人人用反共為蔣介石立功。譬如,「勝利后第一個被槍決的大漢奸繆斌,為汪偽政府中的考試院副院長,他也是很早就與重慶勾結上了。軍統派顧敦吉和一個姓金的特務和他聯系,他認為最得意而對汪蔣兩方面都立了大功的一件事,是由他把蔣介石派在江南打游擊的『蘇魯皖游擊副總指揮』李長江一個軍的部隊變成了偽軍。這一做法非常之惡毒,當初李長江和新四軍經常在一道,人槍還不少。但重慶方面對他的彈藥接濟不上,蔣介石便指示可通過繆斌出面和李長江談判,將所部改編為偽軍后,由汪精衛供給他幾十萬發子彈和其它裝備后,立即掉過槍口去攻擊新四軍」(沈醉:《人鬼之間》第9-55頁)。

  77 王震率軍南下六個大隊,359旅編成一、二、三大隊,「四、五、六大隊為干部大隊。四大隊以原湘贛蘇區紅六軍團老干部為基礎﹔五大隊以原湘鄂西蘇區紅二軍團老干部為基礎﹔六大隊以原鄂豫皖蘇區第四方面軍老干部為基礎。」五大隊政委廖漢生回憶,「黨中央提出了『敵人攻到哪里,我們跟到哪里』的戰略決策:決定組織八路軍南下支隊,跟在南侵的日軍后面,挺進湘粵邊界地區」。與此同時,中央命令粟裕率新四軍一師主力從蘇北重新渡江,南進天目山。劉少奇與陳毅就整個新四軍的戰略方向明確指出:「華中局及四軍今后的主要任務是擔任發展長江以南地區」。粟裕在浙東發展,另有準備迎接美軍登陸的任務(鄧野:《聯合政府與一黨專政》第40-43頁﹔王人廣:〈359旅南征記〉,《炎黃春秋》2005年第9期,第36-41頁)。僅迎接盟軍登陸一項,是項英當時沒有、也不可能考慮到的。

  78「此前,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還故意播發新四軍北移消息,暗示日軍封鎖長江江面,加緊『掃蕩』蘇南。12月9日,蔣介石在得知駐滬日軍軍部參謀長櫻井赴寧同西尾壽商定了進襲新四軍計劃后,密令顧祝同對皖南新四軍只準其由江南原地北渡,妥為部署并準備將其解決」(江濤:《抗戰時期的蔣介石》第314頁)。

  79 1941年1月10日,葉項發電報給延安:「我全軍被圍于涇縣、茂林以南,準備固守,可支持一星期。請以黨中央及恩來名義向蔣、顧交涉,以不惜全面破裂威脅,要顧撤圍,或可挽回。上下一致,決打到最后一人一槍,我等不足惜。一周后如無轉機,則將全部覆沒。盼立示」(黎汝清:《皖南事變》第460頁)。

  80 黎汝清:《皖南事變》第521頁。

  81 1941年1月12日電報(黎汝清:《皖南事變》第511頁)。

  82 黎汝清:《皖南事變》第61、329頁。「蔣介石于12月7日批準了軍令部一再呈報的〈剿滅黃河以南匪軍作戰計劃〉」(江濤:《抗戰時期的蔣介石》第314頁)。

  83〈1940年12月26日給項英、周子昆、袁國平的電報〉􀄂《毛澤東軍事文選》第233頁。

  84 2004年大選,被稱為美國現代史上「最充滿宗教色彩的政治選戰」。小布什被打扮成「以信仰為基礎的總統」,「上帝在適當時間為適當目的揀選的適當人物」。小布什通過宗教信仰浪子回頭的故事,「被其競選班子和教會支持者印成無數小冊子并制成諸如《喬治·W·布什:白宮中的信仰》和《上帝與喬治·W·布什》等專題片廣為傳播」(徐以驊:〈試析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的宗教因素〉,徐以驊:《宗教與美國社會》第485-486頁)。

  85 洛朗:《布什的秘密世界》第11-19頁。

  86〈布什促北京準許更多政治自由〉,《信報》2005年11月17日,第10頁。

  87「自1850年以來,瑞士已舉辦過將近五百次全國性公民復決投票,每年舉辦公投的日子多達四天。約四分之三的公投是由政府本身要求舉辦的,另外25%則是由下而上的提案,這類投票的數目還在增加中」(Swift:《民主不民主》第123頁)。

  88 達賴喇嘛振振有詞:「若西藏多數民眾覺得生活幸福,也愿意接受中國統治,那么十萬多名流亡藏人還一味唱反調,就不僅愚蠢,也說不過去了」(譚若思:《一中帝國大夢》第263-264頁)。— 對美國支持的所有這些貌似合理的大義凜然,最簡單的答案是,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呼吁、譴責美國,為什么不讓世界各國人民公投,加盟美麗尖合眾國﹖

  89 賈仕武:《全球化與共產黨》。

  90 馬晴燕:〈俄羅斯只有一個總統〉,《環球時報》2005年5月25日,第3頁。

  91 唐德剛:《晚清70年》第2冊,第164頁。

  92「疆獨的境外組織『東土耳其斯坦人民黨』宣稱,已在新疆網羅六萬名黨員,成立了178個地下黨部」(譚若思:《一中帝國大夢》第250頁)。不僅如此,辛亥革命一爆發,英國支持達賴喇嘛發布「驅漢令」:「茍其地居有漢人,固當驅除凈盡,即其地未居漢人,亦必嚴為防守,總期西藏全境漢人絕跡,是為至要」(牙含章:《達賴喇嘛傳》第240頁)。1912年的「驅漢令」,到今天都是達賴喇嘛流亡政權鬧分裂的法理依據 — 曾經獨立(張植榮:《中國邊疆與民族問題》第226頁)。與此同時,俄國支持外蒙獨立。接著,1913年《蒙藏協定》:「1、西藏國主達賴喇嘛贊同并承認蒙古為獨立國家,其黃教首領哲布尊丹巴為蒙古國主﹔2、蒙古國主哲布尊丹巴喇嘛贊同并承認西藏為獨立國家,達賴喇嘛為西藏國主﹔3、兩國當于協商之后,設法促進佛教信仰﹔4、蒙藏兩國從今以后,凡有外患內憂,雙方皆當永遠互相贊助」(張植榮:《中國邊疆與民族問題》第231頁)。不僅如此,1913年,中、英、藏在印度西姆來開會,西藏代表提出的要求是:「1、西藏獨立﹔2、西藏疆域包括青海、理塘、巴塘等處并及打箭爐﹔3、光緒19年及34年之印藏通商章程由英藏修改,中國不得過問﹔4、中國不得派官員駐藏﹔5、中蒙各處廟宇向認達賴為教主,均由達賴委派喇嘛主持」(牙含章:《達賴喇嘛傳》第252頁)。

  93 譚若思:《一中帝國大夢》第99-105頁。

  94 唐德剛認為,與中國后來的黨國一體相比較,袁世凱是最符合憲政規則的「最正式的正式大總統」(唐德剛:《晚清70年》第5冊,第9-17頁)。

  95 唐德剛:《袁氏當國》第104頁。「袁世凱的政府由于財政窘迫,必須靠舉債度日。在袁世凱就任總統之初,國家每年歲入2.6億元,……1913年,頂多只有兩百萬元是來自地方的土地稅,政府每月的財政赤字高達1300萬元」(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第368頁)。利用豐富而莫衷一是的史料,劉憶江的《袁世凱評傳》,李潔的《文武北洋》等新著,從不同的角度,表達民初中央政府的艱辛與無奈。以后國民黨發動國民革命,反軍閥、反封建背后的社會制度語言是,反對地方自治,強調中央集權。美國學者看到:「在國民黨政權那里,封建主義與地方自治的要求是相等的。」地方自治「從晚清開始,它就是這場民主運動的特征」,最后「讓位于地方行政。1920年代的國民革命以政治革命開始,針對的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卻以社會革命而告終,其矛頭對準的是地方自治運動的社會基礎。」當時的國共「兩黨都專注于國內政治的重新統一,同時反省自己對地方權威中自治力量的同情」(費約翰:《喚醒中國》第249、251頁)。

  96 唐德剛、王書君:《張學良世紀傳奇》第79-80頁。汪精衛刺殺攝政王未遂被捕,醇親王見汪精衛一表人才,大義凜然,「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先就存了惜才不死之心。這份貴族氣質,與日后國共兩黨拿自家人才大開殺戒,血流成河,形成對照,令讀史者扼腕。

  97《李大釗選集》第2-3頁。

  98 譚若思:《一中帝國大夢》第105頁。

  99 李白虹:〈20年來之川閥戰爭〉,吉迪:《內憂外患中的蔣家王朝》第121頁。

  100 章太炎為慈禧70大壽敬獻生動對聯:「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臺灣,七十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壽祝疆無」(朱衛軍:《中華帝王身邊的幕僚們》第844頁)。

  101 根據顧頡剛、史念海繪制的「清代極盛時期國界」,朝鮮、琉球、整個印支半島(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和緬甸)、尼泊爾、錫金、克什米爾、阿富汗北部,統統屬于中國版圖。按照這個版圖計算,丟失的國土面積遠遠超過俄國奪走的150多萬平方公里和外蒙古獨立157萬平方公里(顧頡剛、史念海:《中國疆域沿革史》,人民出版社地圖室編:《百年國恥地圖》)。

  102 唐德剛認為,「自中山于1917年9月1日在廣州成立『軍政府』,被選為『大元帥』之后,中國即未再統一,始終維持兩個法統,以迄于今」(唐德剛:《晚清70年》第5冊,第163頁)。

  103 1940年12月24日,日本開始向鄂西、鄂北進攻﹔30日,日本政府正式承認汪偽政權。「關于蔣介石投降日本的估計已經不能成立了。」新形勢下,毛澤東估計,「蔣是精于計算的人,他的流氓只用以嚇人,并不用以決定政策。」毛澤東多次講過,「國民黨反共必然繼續,進攻華中不會停止,但大規模內戰與國共分裂目前是不會的」。「在蔣介石沒有真正投降以前,向我大舉進攻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沒有便利的戰場」。「只要蔣不投降,大舉進軍是不可能的,始終不過大吹小打而已」。「直到12月31日,他還估計:『蔣及國民黨雖其勢洶洶的舉行進攻,實則他們很怕內戰,很怕根本破裂國共合作,故其決心仍有動搖之可能。』不過,他還是接連去電提醒項英:『應估計在移動中可能遇到的特別困難,可能受襲擊,可能遭損失,要把情況特別看嚴重些』」(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106頁)。

  104《道德經》第73章。

  105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第154頁。

  106 王樹增:《1901年》第340頁。有意思的是,華裔澳人黃宇和用英文史料撰專著,替葉名琛翻案,對薛福成概括的「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逐一展開深入探討,反復論證,「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的葉名琛比起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的林則徐,沒有絲毫遜色之處」(黃宇和《兩廣總督葉名琛》第1頁)。然而,在洋人眼里,葉名琛臭名昭彰,這位「廣州屠夫」的案是翻不了的。「他用極度殘忍的手段,鎮壓了他轄下兩省的太平天國起義,……這位『廣州屠夫』有時候每天要處死多達兩百人。……葉名琛模棱兩可的態度正是巴夏禮和包令所需要的開戰理由。……葉名琛召集鄉勇,但鄉勇的響應并不熱烈。與受人歡迎的欽差大臣林則徐不同,葉名琛缺乏正規軍的支持,因為他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屠殺了許多無辜的中國人。……葉名琛在與對手唇槍舌戰之際,對即將到來的真正的戰爭卻表現得無精打彩和漠不關心。」廣州輕易淪陷,「葉名琛對當地百姓的殘暴使他們喪失了戰斗熱情」。葉名琛并非不想逃跑,他在府里安排了「一位酷似總督的人 — 葉名琛的一名手下打算冒充主人」。巴夏禮的「一名手下發現葉名琛正想翻過后墻逃跑,立刻抓住了他」(特拉維斯、弗蘭克:《鴉片戰爭》第199-232頁)。

  107 2004年以來,七大工業國領袖、美國前總統福特、老布什、基辛格、美國財政部部長斯諾、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歐洲中央銀行總裁特里謝、日本財務省次官渡邊博史、以及高盛、德意志銀行、瑞士銀行等都紛紛要求中國放寬人民幣匯率制度,形成空前強大的國際壓力(〈《金融時報》:美要求人民幣升值最少10%〉,《信報》2005年5月25日,第3頁)。

  108「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90%的中國青年認為日本是中國的敵人」(伊茲拉萊維奇:《中國改變世界》第188頁)。

  109「1989年5月,『分裂中國學』的創始人、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中島嶺雄等人,與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中心共同策劃成立了『亞洲展望論壇』。日方參加者主要是學界、財界右翼分子,也有不少類似前首相竹下登的政界巨頭置身其中」(孫立祥:《戰后日本右翼勢力研究》第352頁)。

  110〈十年內中國將分裂成六大塊,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稱與美高層看法一致:反分裂法不能對付臺灣〉,《臺灣日報》2005年3月5日(http://www.taiwandaily.co m.tw/index03.php?news_id=38994&datechange=2005-03-05&news_top=c2)。

  111 2002年,石原慎太郎撰〈戰勝中國重建日本的道路〉如是說(王希亮:《戰后日本政界戰爭觀研究》第350頁)。

  112 2000年4月12日,石原慎太郎接受德國《明鏡》周刊采訪(孫立祥:《戰后日本右翼勢力研究》第377頁)。

  113 石原慎太郎如是說(王希亮:《戰后日本政界戰爭觀研究》第345頁)。

  114 薛君度、陸忠偉:《顛簸的日本》第143頁。

  115「能戰方可言和,談和更需備戰」,是1971年5月29日,周恩來起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中美會談的報告》中的名言(高文謙:《晚年周恩來》第436頁)。1894年,甲午海戰前,康有為憂心如焚,著《攻日篇》說:「必能戰而后能和,能攻而后能自保,未有不能攻而能自保者」(朱衛軍:《中華帝王身邊的幕僚們》第734頁)。

  116 李鴻章:〈和議會同畫押折〉(李揚帆:《走出晚清》第230頁)。

  117 石泉:《甲午戰爭前后之晚清政局》第61-62頁。

  118 唐德剛、王書君:《張學良世紀傳奇》第424、432-435、449-452、480頁。

  119 赫伯特·比克斯:《裕仁天皇與侵華戰爭》第181頁。

  120 唐德剛:《晚清70年》第3冊,第54頁。

  121《續資治通鑒》卷95(王樹增:《1901年》第398-399頁)。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2. 鄧論學習 (十二) 是四人幫搞的“血統論”嗎?
  3. 為什么批評西方的他們都“意外死亡”了?
  4. 星話大白|越南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須反,必須批
  7. 譚吉坷德|決戰,或許正在悄然開始
  8. 胡錫進為什么總改不了陰陽怪氣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動,迫使中國放棄毛澤東思想!
  10.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3.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4.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這是一股妖風
  6.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7.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8.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